抗击疫情 推进大学生“两学一做”

    时间:2020-05-13  来源:中国教育报


  •   2020年伊始,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疫情当前,危机里不停“学”,防控中不停“做”,是大学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的战“疫”宣言和行动号角。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面向思想活跃的青年党员群体,坚守交锋激烈的理论阵地,以防控为使命,化危机为战机,用抗疫精神推进大学生“两学一做”的载体转换、内容充实和路径创新。


      学党规:翻转雨课堂亮出党规“导航图”


      党员是战“疫”冲锋的先遣军,党规是指引胜利的导航图。党规标明党员的权利义务,设定党员的行为模式,不但是国家全面布控、积极防御的根本遵循,更是党员闻令而动、突破迷障、逆风而行、目标必达的定位坐标。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学院党总支为中枢,确立“多向联动、双向主体”的翻转教学思路,运用雨课堂过程体验式智能终端,开通党课直播间和线上翻转微课两个平台。一方面,利用党课直播间,组建共学党规竞讲团,按照书记时段、教师时段、学生时段的教学环节,让支部书记、思政教师、学生党员同台亮相、同场竞讲。学习党规的要领在“双通”,不仅要借用直播讲通党章的条条款款,还要借助实时答题、弹幕互动,贯通党章条文的法理要义。另一方面,通过线上翻转微课,实现传统课堂的空间延展和自学自讲的智能呈现。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我与党规相约”为主题,鼓励学生党员采用新媒体录播的形式制作自学自讲微课,援引抗疫身边事诠释党规的职责赋予,推介抗疫故乡人力证党员的价值担当。


      学讲话:自媒体绘制抗疫英雄谱


      雷神山、火神山,建设者筑起抗疫的山。国家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为大学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载体创新提供了高屋建瓴的理论导引和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抗疫期间,对指示精神学习的精髓贯通“三入”,即科学精神渗入、英雄主义嵌入、大局意识融入。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把贯彻国家对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与传递“斋心巧智、建功铸魂”的工匠精神相融合,依托自媒体创作平台,发动艺术设计学院党员,制作代表中国建设速度的智能卡通讲解员“山山”,用四格漫画、在线包装和MG动画短视频的形式,在学校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听山山讲最美建设者故事”系列短片,讴歌雷神山、火神山的传奇缔造者;组织建筑学院党员启动自媒体创作社区的编辑功能和社交功能,开展抗疫科普宣传月活动,讲解中国建工人自主研发的方舱医疗隔断系统、负压隔离病房的技术优势与产能优势,颂扬中国建设者的创新精神与科技自觉。


      做合格党员:云社团引燃微光行动


      “青马”昂首,筑梦紧随。做合格党员是大学生“两学一做”的检验标准。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8字箴言,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16字诀,寄托着国家对青年党员的殷殷期许。危机骤临,大学生党员只有在防疫科技研讨中以行促知,在疫情政策宣传中以行致远,在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以行明志,才能不负流光韶华,方显青春本色。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动“青马”社团和筑梦精英班全员加入云社团,促成研学型社团向服务型社团的升级,并全面发起“抗疫有我”大学生志愿服务微光行动。筑梦精英班运用云社团手机随访、信息共享的便捷,召开“抗疫与建筑”云端论坛,全校学生党员共发表200余条居家防疫住宅建筑措施的专业解读,提交100余篇阐述鲁班万能板、陶瓷平板模等抗疫建材性能与应用的论文;“青马”社团打出“抗疫有我,微光聚焰”的口号,应用云社团的微调查、微积分功能,号召学生党员在防疫知识普及、公共心理疏导、社区防控服务中倾力奉献,把志愿服务次数累积成党员积分,以积分换考分,以考分换优绩,为抗疫服务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订立思政课免考、评优的奖励制度。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