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待创新 专家称国企考核不能单靠效益

    时间:2016-10-22  来源:中国网


  •      

        中国网财经10月18日讯 (记者 沈成)“面对国内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与挑战,只要认真贯彻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部署,通过综合运用‘加减乘除’,中央企业的活力、竞争力一定会有明显提高,质量效益一定会有明显改善。” 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10月16日在2016国企管理年会上表示,应发挥中央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带头作用,为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做出表率。

    季晓南在会上结合国务院国资委的工作,阐述了中央企业在深化改革中的主要路径,并将其归纳为“加减乘除”四类。其中,“加法”和“减法”重在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乘法”和“除法”重在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要素活力和内在动力。他指出,要综合运用“加减乘除”法,积极做好“加法”,主动做好减法,努力做好乘法,全力做好除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提出,国企管理创新要考虑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信息化四个大背景。在新的经济趋势下,管理如何创新是国企应该关注的一个主题。他进一步指出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有待创新,只有管理创新不断获得突破,企业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国企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企业研究所原所长陈小洪认为,要做好改革必须抓住关键和重点,否则无法推进、突破。改革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企业制度改革;第二是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第三是市场化竞争改革。

    天津财经大学校长李维安也认为,国有企业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国企改革涉及到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市场治理,这三类治理要协同推进。他进一步指出,做强做优做大国企需深化自身治理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需协同与配套。

    “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实施见效需要一个过程,不能太急躁。国有企业既有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性功能,也有实现经济效益的市场性功能,所以国有企业不能单纯用经济效益多少来考核与评价。”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在会上表示。现在国有企业面临两个现实问题:一是国有资本的权益价值减少;二是国有企业的财务指标恶化。针对国有企业的现实问题,国企如何转型?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共资产研究中心主任文宗瑜建议,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两个新的增长点:消费品工业制造和通过与互联网对接,依托互联网化满足个性化需求。

    据介绍,以“新国企·新动力·新增长”为主题2016国企管理年会由《国企管理》杂志和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共同主办。来自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全国各省市国资国企监管部门、中央企业、地方国企以及部分大专院校、研究机构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还举行了“2016 全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与优秀论文”发布仪式,30篇成果和27篇优秀论文获得表彰。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5797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