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治党 从心开始 从行实践

    时间:2016-11-11  来源:《红旗文稿》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一、从严治党必须重视解决知行不一这一核心问题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理论、法规、制度、教育体系更趋完备,管党治党的举措更严更实,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
    但从已查处的违法违纪案件可以看到,个别党员领导干部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1比如理想信念方面,极少数党员干部将利益至上作为生存哲学,在市场冲击和利益诱惑下心为物役、贪污腐化、价值虚无、精神空虚,“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迷信思想、“一切价值服从金钱价值”的拜金主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享乐主义思想依然存在。
    2比如群众立场方面,个别党员干部远离普通人民群众,对群众的疾苦不问、不懂、不知、不为,只求政绩、不问民意,靠拍脑袋作决策、整天围着领导转、一切按长官意志办,甚至看领导脸色行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漠。
    3比如干事创业方面,部分党员干部身在岗位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抓工作狗熊掰棒子、只重表面文章,在问题和矛盾面前回避退缩、缺乏担当意识,庸政、懒政、怠政现象依然存在。
    尤其像周永康、徐才厚、白恩培这些党的高级干部,受党教育多年,对党纪国法也都了解,但还是会做出违法乱纪行为。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可以说他们的知与行是相互分离、背道而驰的,就如“梦中人”“醉之翁”,台前台后两个样,说到底是人格分裂,是一种双重人格的表现,没有真正将正确的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这些现实问题,必须深入思考原因症结,进一步认识理解“知”与“行”的内在联系、转化过程和发展规律,着力破解“知行不一”问题,使“知”“行”实现高度统一。
     
    二、知行不一的根本原因在于意之动
    知与行的关系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习近平总书记向来重视“知行合一”,反复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
    中华民族向来倡导“言为心声、知行合一”。所谓“言为心声”即一个人所言所行就是他所思所想的外在流露,那么“行为意动”就是他的所思所想的直观表现,所以说“言”和“行”的一切根源都在于“心”,“心”的意动可以掩饰一时,但掩饰不了一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不忘初心”,与“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是高度一致的。对“初心”的认识,至少应包含这样三个维度:

    1一是党性,就是加入党组织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应具备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使命担当和行为准则,做一个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脱离低级趣味的、有益于人民的人。
    2二是德性,就是通过党组织和成长环境教育所培养形成的对党忠诚、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事的品性及社会的公共行为准则,比如尊长爱幼、文明礼仪、助人为乐、甘于奉献等良好品德。
    3三是人性,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和善念,比如人出生就具有的亲情、慈悲、怜悯、仁义、正义等品格。作为共产党员,人性、德性、党性是不可分割的,是通过党组织长期教育和自身不断修炼形成的。
    “知行合一”是一个有机整体,由“知、意、行”三个部分组成:

    1“知”是心的本体,指人的道德良知,需要通过学习教育和修身正己不断加以强化;
    2“意”是心的活动,是对“知”的思考理解和主观能动;
    3“行”是心的表现,是通过“意”的作用形成行为实践。
    其中,“意”原为动词,解释为“心之所发”带动的意念。“意”是“知”与“行”之间联系传导的中枢与纽带。
    《礼记·大学》中提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也就是说,在拥有渊博知识、了解事物原理的基础上,只有通过端正意念,才能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意之动”受认知水平、外部环境、自身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后,会作用于行动。可见,知并不等于行,追根溯源首先要关注“意”的作用,不仅在纯粹的意识活动中要好善恶恶,而且要在行动意向中保持定力,唯有这样才能确保“知行合一”。

    三、实现知行合一关键要在强定力上下功夫
    从理论上看,“意”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要使其保持在稳定规范的范围之内,就必须依靠“定力”。有定力的人如净水无波,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有定力的人心地清净,不被假象所迷惑,不为名利而动心。
    自古以来,军事、政治、文化、宗教等各界成功人士几乎都运用定力提高智能、体能和武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党员干部保持定力显得尤其重要。如何增强定力,有这样几个因素:
    强定力要保持“仁善”之心。善意是生命中最原始的认知,人的善意来自“仁”“义”“礼”“智”“信”。其中,“仁”“义”“礼”是对心灵的要求。“仁”即与人为善、善待万物,“义”即为人处世秉持正义、坚守道义,“礼”即遵规重道、礼让为先,这些优良传统贯穿于中华伦理发展史,已成为我国价值体系中最基础的内涵和民族性格的基本特征。
    强定力要保持“敬畏”之心。“敬畏”指的是“戒”“惧”“恐”“慎”,具体来说就是敬畏自然、敬畏法律、敬畏社会公德、敬畏传统文化、敬畏民意、敬畏信仰。
    有敬畏之心是中华民族心理特点之一,古往今来无论凡夫俗子还是圣人先贤都将心存敬畏、心存戒惧作为人生信条,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心存敬畏”,不仅仅是为官之道,也是为人之道。从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孔子“君子以恐惧修省”到曾国藩“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心存敬畏”一直是圣人贤者追求的一种修身境界。
    强定力要保持“平静”之心。就是要“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用平和、淡泊、知足的心态对待“名、利、位、权”,用宽容、珍惜、感恩和进取心态对事业、对同事、对自己,不为外部环境所影响,不为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誉所累,在为人处世中牢牢把握一个度,始终保持内心的执着、清醒、理性和坚定。
    强定力要保持“忠诚”之心。“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古人每天都要问问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忠诚,是一种内心的坚守,是理想、信念、精神、意志的基石。
    作为党员干部,尤其要将对党绝对忠诚作为生命线和根本点,切实增强看齐意识,信党爱党敬党,像对时钟一样向党看齐,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如磐石、不可动摇,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强定力要保持“规矩”之心。古人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规矩,是一种约束,一种准则。大到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小到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要明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对党员干部而言,首先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把握尺度、绝不越界越轨。
    强定力要保持“创新”之心。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讲的就是不断自我革新、不断自我提升的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常怀“创新”之心,就要时刻保持敢于担当、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锐气,勇于变革、勇于进取,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以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开辟事业人生的新境界。

    四、多管齐下确保党员干部始终知行合一
    一切“心之魔”“意之弊”,都要通过“行之为”的潜移默化、逐步叠加,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刻的自信。强化定力,最终还是要紧紧依靠四个自信,尤其要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所以,从严治党必须从心开始、从行实践,确保“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基础在于学习教育。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加强理论武装和思想引导,补足精神之“钙”。

    1要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能力,提高党性修养和政治能力。
    2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和教育党员干部,深入领会其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真正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3要认真研读党章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系统学习党的历史和革命先辈典型事迹,从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违纪违法案件中汲取教训,发挥正面典型的激励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按照做合格党员的标准和条件,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
    知行合一,核心在于修炼定力。

    1要按照十八届六中全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的要求,积极创新党组织生活,按照“吾日三省吾身”的要求,探索建立党员干部“时时保持警钟长鸣、日日打磨心镜、定期集体修心明理、经常集中教育锤炼党性”的常态化机制,时时处处接受“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通过有声、有色、有物、有实的党组织生活,进一步感召和引领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修炼定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
    2要培养高尚情趣。摒弃不良嗜好,远离低级趣味。多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不断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
    3要保持良好家风。党员干部的家风,不仅事关自身家庭幸福,而且影响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带头端正家风、立好家训,管好家人、处好家事,使家庭成为拒腐防变、永葆本色的坚强阵地。
    4要将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主动接受党内监督、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自觉把一言一行放到公开的聚光灯下,让群众帮助“洗脸”“扫灰尘”。
    知行合一,关键在于从严执纪。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党的纪律就是党内规矩,党规党纪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绳。

    1要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2不断清除党内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必须坚持不懈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实事求是,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3要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党员干部作风全面好起来。
    4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继续下大力气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做到有腐必反、除恶务尽,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治清明。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5797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