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瑞:把握规律 开拓进取推动党的对外工作科学发展

    0

    时间:2011-08-0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记者:建党90年来,党的对外工作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王家瑞:党的对外交往始于建党之初,当时,我们党就同共产国际保持着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积极争取国际社会和进步力量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世界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同各国共产党、工人党和其他进步力量广泛建立友好关系,为迅速打开新中国外交局面、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国际共运大论战和“文革”期间,党的对外工作受到“左”的错误严重干扰,一度徘徊、停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党的对外工作进行了重要调整和创新,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坚持党际关系四项原则,超越意识形态差异同世界各国各类政党开展友好交往。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对外工作高层次交往、战略性沟通、预防性外交、前瞻性调研、基础性工作的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明显,不断深化与各国各类政党的友好交流与合作,拓展与政党国际组织的联系,开创出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局面。

      记者:回顾党的对外工作历程,您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王家瑞:90年来,党的对外工作不断探索、积极开拓,形成了一些规律性认识。

      党的对外工作必须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是党的对外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排除干扰、克服困难、不断前进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对外工作拨乱反正,彻底摒弃“左”的思维定式和“以我划线”的做法,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基本原则,又紧密联系党和国家具体实际,推动党的对外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对外工作必须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大势,与时俱进。90年来,党的对外工作既有因为错估形势导致失误的教训,也有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方针政策而获得蓬勃发展的成功经验。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党审时度势,指出时代主题不再是“战争与革命”,而是“和平与发展”。党的对外工作积极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实现了重大转折与突破。

      党的对外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突出实效。党的对外工作历来是同党的政治路线联系在一起的,归根到底是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只有在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中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才能真正发挥优势、突出实效。

      党的对外工作必须坚持党际交往四项原则。“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党际关系四项原则深刻总结了我们党对外交往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经验,顺应当今时代潮流和世界各国政党交流合作的发展趋势,得到世界上不同类型政党的广泛认同,在实践中已经和正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不仅促进了我们党同世界政党的了解、友谊与合作,推动了国家关系的发展,也有益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党的对外工作必须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开创新局面。党的对外工作 90年来取得的所有重大进展都是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及党的外事部门、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探索、开拓创新的结果。上世纪70年代末,党的对外工作审时度势,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实现了指导思想、交往原则、交往对象、交往内容和形式四个方面的历史性突破,党的对外工作从此开拓出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

      记者:近些年,我们是如何开展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

      王家瑞: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对外交往渠道越来越广、内涵越来越丰富。我们党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着不同形式的交往和联系,形成了以各国执政党、参政党、合法在野党和政党国际组织为主要交往对象的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政党交往新格局,开拓出既符合我国总体外交发展需要,又顺应当今世界政党政治发展大势的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局面。

      创造性地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努力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大以来,党际传统友谊继续在我与社会主义国家双边关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周边国家政党交往更加均衡,努力增信释疑;与发达国家各类政党广泛交往,增进了我与发达国家战略互信;与发展中国家政党交往内涵不断深化,务实了国家关系的政治基础;与各类国际和地区性政党组织的交流合作增多,政党多边交往舞台日益成为我党宣示理念政策、扩大国际影响的新平台。同时,党的对外工作积极配合国家重大外交部署,努力维护涉我核心和重要利益。在中日关系、朝核问题、涉藏、涉疆、涉奥运和抗震救灾等问题上,党的对外工作适时切入、积极跟进,着力用好党际交往独特渠道和人脉资源,最大限度争取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推动问题向积极方向发展。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平均每年要派出100多个代表团走出国门,开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司法等各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有力地配合了“走出去”战略。

      加强思想沟通和理念交流,积极树立和维护党的良好国际形象。在党际交往中,通过坦诚交流、深入对话,党的和谐社会、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等重大战略思想得到深刻阐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为国际社会广泛了解,党在保持国家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核心作用为世界所熟知,为树立我党开明、开放、民主、进步、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

      顺应中国外交事业大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探索政党外交新机制、拓展新领域。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对外工作领域、内涵、机制和方式都有了创新发展。一是着眼国际格局新变化,既重视传统大国,也关注新兴大国,与美、日、俄、巴西、印、澳等国政党建立大国大党机制化交流关系。二是针对不同国家政党的特点强化战略性沟通与合作。三是积极探索政党多边外交新途径,成功主办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积极参与全球性、地区性政党多边论坛,扩大了我党影响。四是通过政党渠道推动我民间组织广泛开展国际交往、参与多边活动,形成了以党际交往为依托的民间外交新模式。

      在党的对外工作中加强调查研究,努力为中央决策提供智力支持。通过深入研究国际形势、外交战略和各国内政外交动态,为我们党进行重大外交决策提供智力支持。通过主动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从理论层面深入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我们党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化解国内外风险和挑战服务。通过深入思考苏联、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丧权亡党的深层次原因及世界一些大党、老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为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记者:请您谈谈当前党的对外工作面临的形势及特点。

      王家瑞: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各国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给党的对外工作既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诸多挑战。我国仍处于可以有所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引领中国快速发展的核心力量,我们党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瞩目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外国政党希望与我们党开展深入对话、推动战略互信,共同寻求应对全球性挑战之策。同时,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更加复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特别是作为社会主义新兴大国的执政党,在“西强东弱”、“资强社弱”的国际大背景下以及国际格局、秩序与体制机制深刻调整与变革的“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维护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难度趋于上升。

      记者:如何把握机遇、勇迎挑战,推动党的对外工作科学发展?

      王家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将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各地区政党和政治组织发展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借鉴治国理政经验,促进国家关系发展。讲话对于我们推动党的对外工作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必须自觉把党的对外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认识,放到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变化中来把握,放到国家总体外交的战略布局中来谋划,推动党的对外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新时期的工作方向与目标。要从世界格局、中国与世界关系及我党我国历史方位的根本变化中,准确把握党的对外工作的科学定位,增强统筹两个大局意识,加强战略谋划、宏观布局和统筹兼顾,推动党的对外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建立健全党的对外工作体制机制,为党的对外工作科学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党的对外工作是全党的事业,离不开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党的大力支持。要进一步完善中央集中领导和统筹规划、中联部具体组织实施、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党委广泛协助支持、广大党员干部共同参与的立体化工作体制,为党的对外工作注入更多生机与活力。

      要着力营造党的对外工作中的政党外交、公共外交、民间外交有机结合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发挥整体优势与合力。要努力在党的对外工作中形成政党外交、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使三者相互交融、相互配合,不断发挥整体合力与效益。

      要大力加强调查研究,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中央决策服务。要在党的对外工作中加强调查研究,深刻分析、综合判断当今世界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中央更好地了解把握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大势、促进我对外 关系发展、进行外交战略谋划和决策服务;要加强对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当今国际社会政治思潮和发展理念的比较研究,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要深化对外国治国理政经验、社会发展与建设规律的研究;要加强对世界政党政治及外国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研究,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要努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对外交往能力。要着眼党的对外工作的未来发展和对人才的总体需求,把思想建设和能力建设放到突出位置。通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理论素质和政治素质。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