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综述

    0

    时间:2012-10-08   来源:未知


  • 加快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关键在队伍,重心在基层。

      2011年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多渠道、全覆盖、高质量地开展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全省各地各部门都把干部教育培训的视角向基层聚焦、精力向基层聚拢、力量向基层聚合,大规模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截至目前,全省已通过多种方式培训各类基层干部105万人次。

      重心下移,培训向基层拓展再拓展

      强基固本,方能枝繁叶茂。基层干部是干部队伍的主力军,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抓好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对于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能力,保证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央和省委对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度重视。去年以来,中央先后下发了四个文件,对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中组部召开了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座谈会,对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省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把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省委书记张庆黎专门就做好我省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出批示。今年,省委还研究通过了贯彻落实中组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紧密结合我省基层干部队伍实际,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指导思想、培训内容方式和任务分工。

      作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省级牵头抓总单位,省委组织部切实抓好统筹规划和工作指导,制定了《河北省基层干部科学发展和社会管理主题培训实施方案》,对全省114万基层干部开展主题培训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在培训对象上,将县(市、区)直属部门机关干部、乡镇干部、县域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培训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大学生村官培训结合起来,力求全覆盖;在培训效果上,将部署指导与检查督导结合起来,力求得实效。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滨还亲自到省委党校,唐山、保定举办的乡镇党委书记主题培训示范班,村“两委”班子示范培训班和大学生村官培训示范班上,为学员们授课。

      在省委的带动下,各市、省直有关部门积极响应,精心制订实施方案;各级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和组织部门加强协调监督;各级培训机构精心选配优秀师资,形成了各负其责、分级培训、层层抓落实的生动局面。

      科学丰富,内容向基层贴近再贴近

      基层干部量大面广、构成多元,对教育培训需求千差万别,不能搞“一刀切”。大规模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展开伊始,各地各部门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广泛调研,准确把握基层干部特点,了解掌握基层干部需求,努力做到科学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基层干部缺什么就补什么。

      结合实际、深化内涵,拓展培训内容。石家庄市把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纳入培训范围,开展了由千余名基层干部参加的“追寻伟人足迹,重走赶考路”大型党性教育实践活动。秦皇岛市以增强基层干部党性意识、群众意识、党纪意识为目的,在广大基层干部中实施了“红色记忆、橙色关爱、黄色预警”三项主题教育活动。沧州市结合乡镇村级“两委”换届,开展了弘扬正气、政德建设、稳定和谐、矛盾调解等方面的教育,确保了“两委”换届顺利进行。

      因人施教、细化分类,提升培训效果。我省对去年换届后新任职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在进行科学发展和社会管理主题培训的同时,重点加强了履职培训。邢台市围绕个人需求确定培训选题,在班次设置上,既按干部分类编班,又按自主选学意愿编班,还按培训时效性要求编班。张家口市坚持把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与干部培训所“供”有机结合起来,着眼急需急用开展拉练式轮训,着眼岗位特点分类推进,基层干部普遍反映愿意学、学得会、用得上。 

    务实管用,方法在基层创新再创新

      基层干部接触的事物纷繁复杂,解决的问题直接具体,这就要求培训不能“一张方子开药”,必须务实管用。培训过程中,各地各部门因地制宜,创新思路,特别是以今年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深入研究探索出许多适应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特点的新途径新方法。

      向上集中与送教下乡相结合。一年来,各地各部门充分采取专题讲座和举办主题示范班等形式,加强对基层干部的集中轮训。同时为确保培训全覆盖、零漏学,还采取了巡回宣讲、流动授课、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授课。邯郸市组织了由党校骨干教师、党政领导干部和专家组成“送教下乡教授团”,分成政策法规培训组、党性党风培训组、业务技能培训组,定期深入乡镇、街道、学校、医院、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把培训班办到了田间地头、工厂车间。

      课堂教育与在线教育相结合。走出课堂,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党校、在线学习和广播电视成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途径。唐山市打造了以唐山党建网、共产党员网、现代远程教育网、公务员在线网、党员干部教育电视频道和手机短信学习教育系统为载体的“五网一信”新平台,累计培训基层干部300万人次,发送信息260多万条,被广大基层干部誉为“带在身边的课堂”。

      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衡水市把挂职培训作为突破口,采取上下结合、内外并举挂职“锻炼”;建立激励约束长效机制“磨炼”;在急难险重工作岗位上“锤炼”的三“炼”式培训,多角度、立体式对基层干部进行培训。承德市持续大规模选派机关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到乡村、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城镇拆迁、信访维稳等一线挂职培训,让基层干部在实践中感知感悟。

      强本借力,资源向基层延伸再延伸

      优质培训资源匮乏,是制约基层干部培训工作深入开展的“瓶颈”。为此,各地各部门开动脑筋,通过多种途径推动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延伸倾斜。

      强阵地——— 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是基层干部培训的主阵地,特别是县级党校更是基层干部培训的主力军。为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党校建设的投入力度,从今年开始,省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基层党校建设。省委组织部也将在全省打造多所县级示范党校,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强化培训师资力量,基层干部科学发展和社会管理主题培训前,省委党校先后举办了4期师资培训班,对市、县、区党校教师和垂管系统培训中心的1000多名教师进行了轮训,大大提高了基层干部培训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往下送——— 通过“省送市县、市送县乡、县送农村(社区)”等形式,有效破解基层优质资源短缺的问题。在邯郸,“双向角色转换机制”把领导干部送上了讲台,全市参加市级以上重点培训班次的1270多名干部,分别以教师身份为本地本部门干部作汇报讲座368场次,培训干部6万多人次。省工商局组织部分业务骨干和专职教师组成“培训讲师团”,深入全省150多个市、县(市、区)工商局,实施面对面培训480多场次,受到基层干部的普遍欢迎。目前,省委组织部正会同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等研究组建省级师资库,为开展送教下基层作师资储备。

      向外派———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培训中各地各单位都组织了不同形式的“走出去”教学。无论是走得远的,还是走得近的,无论是参观学习还是体验挂职的,学员们都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廊坊市先后组织了基层干部到浦东新区、昆山、宁波、温州等先进地区开展实践教学和现场观摩,与当地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以亲身经历提高基层干部能力素质。

      结对帮——— 各地各部门纷纷与高校、企业开展结对帮扶,或请高校教师到基层授课,或派基层干部进高校、企业学习考察。保定市一方面发挥本地高校较多的优势,将高校师资邀请来授课,另一方面加强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高校的联系沟通,开展名家讲堂,仅去年11月,就在安新县举办了6次“高端讲堂”。省国土资源厅坚持基础培训与高层次培训相结合,先后5次组织本系统基层干部参加由国土资源部举办的著名教授、专家和学者的讲座培训班。

      学以致用,成果在基层转化再转化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广大基层干部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科学技术、工作技能、经验做法自觉转化为素质能力,内化为精神动力,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推进科学发展的思路更宽、力度更大,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更强、办法更多。

      磁县的干部学习超市已经成为当地广大干部汲取营养、提升能力的有效平台。广大参学干部围绕实施对接大城区发展战略、城市建设等撰写调研报告和学习思考文章460篇,提出建议500多条,有200余条被县里采纳,还有多项建议被写入县委文件,在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景县结合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的开展,把干部受教育的课堂延伸到广阔农村。下基层干部共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5200多件,落实帮扶资金400多万元,调处各类纠纷800多起,为群众代理信访事项650多件,有力促进了农村科学发展、和谐稳定。

      乐亭县外派干部学习经济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出了加快该县经济发展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80多条,先后协助县委、县政府在发达地区举办项目推介会3次。2011年底,由挂职干部联络,一家外地大型集团和该县签署了占地160亩、投资1.2亿元的种猪繁育项目。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