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反复强调一句话!让中国“颜值”有了大变化

    0

    时间:2017-09-25   来源:央视财经


  •   恩格斯曾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西方的工业化进程中,中国的快速发展中,都经历了这样的报复。
     
      面对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的矛盾不断加剧,取舍之间,考验的是决心、勇气和担当。
     
      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提出来就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可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五年,绿色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不断升级提速。
     
      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大美中国,正在重回身边、重现眼前。
     
    从2013年开始,中国以前所未有的政策密度向污染宣战。
     
      “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接连出台。
     
      北京,PM2.5浓度三年来从每立方米169微克降到了72微克。
     
      北京的蓝天白云正渐渐成为常态,久违的火烧云刷爆了朋友圈。
     
      不只是京津冀,2013年到2016年,长三角PM2.5浓度下降了31.3%,珠三角下降了31.9%,全国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从3个增加到了84个,2016年全国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78.8%。
     
      划红线!
     
      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内
     
      严禁出现重化工园区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绿色,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
     
      江苏镇江,把城市重新放入大自然,这座千年古城想要重现于山水脉络之间的强烈愿望,是今天中国的一个缩影。
     
    这座经济发展一半要靠煤炭化工的城市,一直是长三角重要的工业基地。
     
      按照中央部署,占全国化工业17%的江苏,划定了一条生态红线。
     
      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内,严禁出现重化工园区。
     
    仅淘汰落后水泥产能,镇江腾出的土地,就可以建55个市民公园。
     
      中央坚定的意志和决心,化作一次次行动。中央环保督查组进驻31个省市区,问责人数已超万人。
     
      五年来,中国初步建立起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环保制度框架。
     
      中国发明出“神奇药水”:
     
    有了它,污染毒瘤企业不再产生任何有害烟尘
     
      电镀,全球三大污染行业之一。福建这间工厂正在使用一种神秘的药水。用了它,将不再产生任何有害烟尘。被国外垄断了二十年的无毒无害电镀技术,已经被中国攻克。
     
      中国成世界节能和新能源利用第一大国
     
      在中国,现在每小时,就有一座足球场面积大小的太阳能电池板被安装上,中国已经是世界光伏第一大国。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节能和新能源利用第一大国。2016年,水电、风电、核电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所占比重已达19.7%。
     
      为13多亿人提供清洁能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承诺。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没有哪个国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用如此大的魄力,去兑现绿色发展的承诺。
     
      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个朴素的道理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认同。”
     
      每年1亿亩!
     
      中国造林速度,世界第一!
     
      塞罕坝,创造荒原变林海奇迹的地方。112万亩林海,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
     
      坝上三代人,不间断地植树造林,用55年筑起的这道绿色屏障,为华北平原挡风遮沙、涵养水源。
     
      全国动员,全民植树,近五年新造人工林4.47亿亩,比五年前增长了21.3%。中国人工林总面积已达10.4亿亩,位居全球之首。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提出:
     
      “要建立绿色屏障,人们都应该生活在绿荫之中,这些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
     
      从东北大小兴安岭,到西南横断山脉,每年造林1亿亩的速度,正让中国成为全世界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从纯消耗到净增长,这是质的飞跃。
     
      生态红线,第一次作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的生命线被提出。
     
      一个山明水秀的美丽中国,也在大地、蓝天、河流的点滴变化中,越来越近。
     
      习近平总书记:
     
      “我希望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迈进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我们世代繁衍生息的家园正在成为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大美中国!
     
      那么
     
      在迈进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过程中,辉煌中国这五年又获得了哪些,卓越成就呢?
     
      一起来看看,沙化土地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世界贡献第一,中国人工林面积10.4亿亩,世界第一
     
      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5.7亿千瓦,世界第一,劣五类水从10.9%下降到8.6%,万元GDP能耗从2012年0.83吨标准煤,下降到2016年0.68吨标准煤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