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曾赞叹的村庄 给他带来了礼物

    0

    时间:2017-10-23   来源:新华网


  •   一张照片,一份牵挂。19日上午,习近平同志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贵州遵义枫香镇花茂村党总支书记潘克刚将一幅鸟瞰村子的照片送到他面前时,习近平起身接过照片,边看边称赞:“这是风景画,很漂亮!”
     
      花茂村是遵义市的一个小村庄。2015年夏,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调研考察。当他沿着土墙木栅走过乡间小径,看到大片向日葵花海中的点点灰白色村房时,不禁有感而发,“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了乡愁。”
     
      这个曾让习近平赞叹的村庄一直想念着他,他也记挂着乡亲们。
     
      土地政策——定心丸
     
      两年前,他走进村中的智能温控大棚、党员群众之家、土特产服务中心、制陶工坊,坐在老乡家的院子里和村民拉着家常。他问村民王治强,家里种什么?土地经营情况怎么样?
     
      两年后,他在参加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依旧关心农民的土地问题。对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习近平说,确定30年时间,是同我们实现强国目标的时间点相契合的。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我们再研究新的土地政策。我们党的土地政策是长期稳定的。
     
      “30年,能吃定心丸了吧?”习近平轻松幽默地问六盘水市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
     
      乡村旅游——好时机
     
      花茂村的农家乐办得好,还要得益于“乡愁”牌。花茂村现在有几十家乡村旅馆、十余个农家乐。中央召开扶贫工作会,提出精准扶贫起,花茂村开始了发展乡村旅游,实现脱贫致富的道路。
     
      两年后,习近平依然关注生态旅游。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党总支书记潘克刚向他介绍旅游致富情况时,习近平问道:“你那里的游客都是哪里来的?主要是周边的还是远处的?在村里住宿吗?”
     
      “我们那里生态环境好,有的游客一住就是一个星期。”潘克刚回答。
     
      “那能增加不少收入,不错。”习近平说。
     
      习近平还指出,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重要渠道。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把资源变资产,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同时,要对乡村旅游作分析和预测,如果市场趋于饱和,要提前采取措施,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孩子的信——很亲切
     
      两年前,习近平看到村子里孩子们在打乒乓球,他走上前去观看。“学校远不远?”“放学怎么回家”,听孩子们说只有1公里的路,走10分钟就能回家,他微笑着点头。以前花茂村的乡亲大多在外地打工,留守儿童和老人让习近平很牵挂。当他在村里听村民们说,现在“既挣了工钱,又学了技术,还照顾了老人和孩子”时,他笑着说:“那就安居乐业了。”
     
      两年后,一封同样来自贵州贫困地区孩子们的信,让习近平觉得“很亲切”。黔东南州镇远县江古镇中心小学教师黄俊琼带来了学生们的心声。一位学生这样写道:“习爷爷,感谢您对我们贫困地区教育的重视,让我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吃上丰富的营养餐,住进温馨的宿舍……我想对您说,祝您天天快乐,工作顺利。”
     
      习近平动情地说:“我听了感到很亲切。祝孩子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两年前,习近平在花茂村考察时,留下了一句温暖人心的话“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两年后,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正是把“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作为执政理念,习近平才会让乡亲们如此思念。一张照片,一封来信,时光荏苒,不变的是人民向往新生活的美好愿景,同样不变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13亿中国人民砥砺奋进的决心。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