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诠释的这则“恒等式”,引爆最强掌声潮

    0

    时间:2018-03-26   来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昨天,相信很多人都被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金句刷屏了。

      不到5000字的讲话,20多次如雷掌声。习主席铿锵有力的话语,久久回响在人民大会堂,一个个金句紧紧围绕人民,不仅令人钦佩,更令人感动。

      在他的话语里,浮现出的是这些年来一个个直抵人心的瞬间。

      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我将一如既往,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竭尽全力,勤勉工作,赤诚奉献,做人民的勤务员,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这是习近平在讲话的开篇中,

      谈到当选主席时所说的诺言。

      一诺千金,掷地有声!

      多年来,

      习近平一直在用行动

      诠释着这样一个恒等式

      国家主席=人民的勤务员

      2018年3月20日下午,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全体代表合影留念。这是习近平向代表挥手致意。

      南来北往,他风雨兼程

      那个雨中的身影——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到湖北考察,一下飞机,就前往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冒着大雨考察作业码头。他卷起裤腿,打着雨伞,趟着积水,了解港口货物吞吐量情况。

      那个雪中的问候——2014年1月26日,马年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专程来到祖国边疆的内蒙古阿尔山,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迎风踏雪慰问在边防线上巡逻执勤的官兵。

      那个山里的足迹——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来到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走访村民。从北京坐了1个半小时飞机到合肥,又坐了1个半小时汽车到金寨,再用1个多小时进山来到这里,他就是要了解农村脱贫特别是革命老区扶贫的真实情况。

      家家户户,他从未停歇

      在少数民族村民家中——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亲切拉家常。

      在老区人民家中——2016年2月2日,习近平在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同村民一起打糍粑。他对乡亲们说:“我对井冈山怀有很深的感情。这是我第三次来,来瞻仰革命圣地,看望苏区人民,祝老区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在困难群众家中——2017年1月24日,习近平在河北张家口市考察脱贫攻坚工作时,在张北县踏着皑皑白雪进入小二台镇德胜村,和困难群众炸年糕、聊家常,还认真地询问“这个算炸好了么?”

      人民的事,他无微不至

      他到地震灾区——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来到云南昭通、大理、昆明等地,看望鲁甸地震灾区干部群众,深入企业、工地、乡村考察,就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他在鲁甸县龙头山镇,踏上废墟查看灾情。

      他到泥泞田间——2015年7月16日,在吉林,习近平沿着泥泞的田埂走进稻田,关心光东村水稻基地粮食生产,在延边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稻田同村民和农技人员交流。

      他到扶贫一线——2016年8月23日,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同吕有金一家人围坐一起,拿起扶贫手册和贫困户精准管理手册,逐一询问发展种养业、参加劳务培训、孩子上学、享受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等扶贫措施的落实情况。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到四川考察调研时,

      在成都市郫都区唐昌街道战旗村,

      有一位老乡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

      “您是我们的好领袖,中国人民的福星!”

      “谢谢,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

      习近平这样回答。

      何谓“人民的勤务员”?

      习近平说,是为人民服务的,

      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人民”二字,

      习近平始终念兹在兹。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

      他特别强调: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截止到去年年底,据不完全统计,他到基层考察调研50次、累计151天,纵横跨越中国的东南西北;完成28次出访,累积时长193天,足迹遍及五大洲,56个国家以及主要国际和区域组织。每一次出访时间都很紧张,这使得他的日程安排常常要精确到分钟。没时间吃饭,就吃饼干垫补。

      这就是我们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他以勤务员的姿态服务于人民,那么其他领导干部呢?全体党员呢?

      广大党员干部更应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这不仅仅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理念,更应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追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队伍的永恒主题。

      山高水远,风雨同行;

      万里路遥,用心相连。

      山一程,水一程。

      足迹是数年来的真抓实干,

      话语是新时代的初心未改。

      他是国家主席,

      也是国家掌舵者、领路人;

      他是人民的勤务员,

      也是人民心底的温暖!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