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心中的“三农”画卷

    0

    时间:2020-12-31   来源:人民网


  •   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在2020这个极不平凡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父老乡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赴地方考察调研中,深入乡村,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三农”工作指明方向。
     
      “全国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发扬伟大抗疫精神,防控疫情保春耕,不误农时抓生产,坚持抗灾夺丰收,为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总书记的关心和重视下,全国各地战胜疫情、汛情等多重考验,稳住了“三农”基本盘。
     
      特殊之年,中国人稳稳地端牢了中国饭碗。
     
      在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经过8年持续奋斗,中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现行标准下的脱贫;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动农业经营见效益、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通过多种途径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让农民增收更多元、有保障……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三农”红火图景,熠熠生辉。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中国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农业增“技”,农田减“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讲了一个“金扁担”的故事。当年,农民们谈起在吃饱吃好的基础上更大的愿望时说,将来上山干活就挑着“金扁担”。“这个‘金扁担’,我就理解为农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说。
     
      今年7月,在吉林考察时,习近平走进玉米地,察看黑土地实验样品和玉米优良品种展示,了解农业科技研发利用、黑土地保护情况。他强调,要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绿色农业,推进农村三产融合。
     
      如今,越来越多“新农人”把创业的目光投向农村。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带来了农业生产的新变化:鸭稻生态农业、减肥控药、休耕轮作……这些绿色举措,既保障了农产品喷香可口,又带来了增收,让农民真正挑上了“金扁担”。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时,多次强调要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习近平指出,要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今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规划布局了“十四五”期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政方针,为防止贫困人口返贫复贫建起了防护网,为“十四五”新发展阶段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筑基立台。
     
      没有脱贫攻坚,就没有乡村振兴;乡村不振兴,脱贫攻坚就不可能巩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既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重大判断,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
     
      仓廪实,天下安。
     
      牢记总书记嘱托,我们要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多彩“三农”的幸福画卷在希望的田野上绚丽展开。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