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科技创新赋能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0

    时间:2025-04-16   来源:红旗文稿


  •   今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努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多作贡献。”进一步强调和鼓励民营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进行突破,发挥其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中的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科技创新是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体系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增强市场活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民营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中,科技创新无疑是最为核心的驱动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内核,深度融合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前沿生产要素的全新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通常表现为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质量、更强的创新能力和更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因此,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现在,众多民营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成绩斐然。深度求索(DeepSeek)成功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算法与应用平台火爆出圈。部分民营药企借助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生物前沿技术的突破,聚焦创新药物研发,成功推出一系列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药物,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还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引领新产品市场。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搭建的大型数字平台,通过瞄准市场需求、应用场景进行关键性技术创新,已成为外贸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和外贸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我国跨境电商和数字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科技创新推动民营企业实现生产要素创新配置。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是民营企业实现生产力跃迁、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条件。民营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生产要素配置,推动产业组织优化和产业形态变革调整,激发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让各类优质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对于民营企业而言,科技创新是打破传统生产方式桎梏、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密钥。科技创新赋能生产要素升级,推动生产工具革新,为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民营企业能够快速收集、处理市场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度挖掘,企业可以精准实现市场需求与生产的更好对接,进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科技创新引领民营企业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可以更好地让民营企业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促进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形成创新合力,推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民营企业发展要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必须守住实体经济这一“看家宝”,以技改和数字化为抓手,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推动企业加快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抢先布局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新赛道。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引导企业强化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全流程的融合应用,以重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和颠覆性、关键性核心技术,加快推进产业补链延链升链建链。通过技术创新,民营企业能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二、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机遇与挑战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应用,推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民营企业具有机制灵活、创新意识强等优势,可以更好地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通过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政策支持带来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国家高度关注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接连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从税收优惠到财政补贴,从科研项目扶持到人才政策倾斜,政策支持的力度持续增强。与此同时,各地政府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的创新载体与资源共享平台。这些政策措施为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技术创新浪潮带来的发展契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兴起,为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民营企业可借助这些新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企业的管理效能与市场响应能力。同时,技术创新浪潮催生了众多新兴产业与新的市场需求,为民营企业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提供了广阔空间。
     
      融资难融资贵制约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从研发设备购置、研发人员薪酬到市场推广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持续的资金支持。近年来,各级政府持续加大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政策力度,打出“组合拳”,金融普惠受益面不断扩大,民营企业获得感不断提升。但是,部分民营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抗风险能力较弱等原因,在金融市场中相对弱势,融资可得性、可及性差,出现融资难;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为覆盖风险,在贷款利率中增加风险补偿,这也导致部分民营企业融资贵。
     
      高端创新人才短缺也是民营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科技创新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空间、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难以吸引到优秀的高端人才。民营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体系相对不完善,对人才的培训和发展投入不足,导致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高端人才匮乏使得民营企业在技术研发、创新管理等方面面临较大困难,制约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推动民营企业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实现新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强自主创新,为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等多作贡献。这不仅为民营企业指明了方向,也凸显了民营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关键地位。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金融扶持力度。进一步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扶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开发针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专属金融产品,为民营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力度,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对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民营企业予以奖励,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风险补偿基金等,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民营企业科技创新领域,降低民营企业融资风险。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民营企业应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强化自身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企业研发机构,吸引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研发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注重研发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将技术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强对市场需求的调研与分析,以市场为导向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确保创新成果能够契合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时申请专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民营企业应提高薪酬待遇和福利水平,为人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和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薪酬激励、股权激励、绩效奖励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依据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在线学习等多种方式,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尊重人才、重视人才,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让人才能够在企业中充分施展才华。
     
      促进产业协同创新,构建良好创新生态。企业应积极参与产业协同创新,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通过产业协同创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加强对产业协同创新的引导和支持,搭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标准制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健康发展。
     
    (作者系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