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上午,我中心承办的“巴中市委中心组“三严三实”专题教
    6月24日上午,我中心承办的“巴中市委中心组“三严三实”专题教...

  • 624日上午,我中心承办的“巴中市委中心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第一次学习研讨会”在巴中举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省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会和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三严三实”战略布局的要求。市委书记李刚主持学习会。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曹鹏飞应邀作专题辅导报告。

    市委副书记、市长冯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延荣,市政协主席李树海,市委副书记何平参加学习。

    曹鹏飞教授在专题辅导报告中详细讲解了“三严三实”主旨思想,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深入浅出,见解独到,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准确把握中央、省委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巴中市党的建设和做好巴中各项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市委中心组成员、固定列席人员,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秘书长,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委各部委、市级各部门、巴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中央、省驻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学习会。 为了贯彻渐进性政党转型的宏观战略,应采取五大转型的微观战略:一、从革命党(动员型政党)向执政党或曰建设党转型的战略。改变革命时期形成的当时正确和必要,执政和建设时期已经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一些路线、方针和政策,如以群众运动的方式搞经济建设,以群众运动的方式搞社会建设等;二、从精英党向大众党转型的战略。改变原先革命时期对党员要求的某些条条和框框,把在社会发展中新产生的一些社会阶层和集团的代表人物及时吸收到党内来,扩大执政党的社会基础;三、从统治型政党向管制型或曰管理型政党、服务型政党转型的战略。随着服务型政府的发展,执掌公共权力的执政党也要从统治型、管理型政党向以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益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党转变;四、从统治型、管理型政党向选举型政党转型的战略。随着未来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共产党还要提前适应未来政治和政策过程中选举的迅速增加,更多地了解并习惯用选票来获得和维持自己的政治合法性;五、从政策型政党向法制型政党转型的战略。改革开放以前的30多年和改革开放后初期的20多年,中国共产党比较多的是用政策来治理国家和社会。21世纪初以来的中国共产党逐步用法律和制度来治理国家和社会。可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至今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仍然大量使用政策的方式和手段,法律和制度的方式和手段虽不断增加,但它们的实际作用还很有限。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曲明哲:中国改革走到现在,党的建设总体运行状况和生存状态,需要理性、需要统筹、需要全局观,进行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执政党转型的顶层设计关键是设计顶层。设计顶层是解决建设一个什么型的执政党,设计党怎样执政的问题。显然,设计什么样的顶层,也就是说,执政党转成什么“型”的执政党,更具有根本性。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着眼点,应对执政理念、执政行为、执政方式、执政体制及权力运行和权力监督诸多内容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概括、新设计。

      首先,执政党转型要适应经济基础,最终要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深化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逐渐减少政府直接管理,而加强宏观调控与监管,将更多的资源与精力集中到社会服务与民生建设领域,实现社会公正,对“公共权力”加以制约与监督。当然,这种变化,促进发展生产力的功能不能削弱,党的领导地位不能削弱。

      其次,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不是一朝执政,就能保证持久执政。要保持党能够长期执政、执好政,关键是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这也是执政党转型的根本所在。提高执政能力,就是提高掌握政权的能力,有力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人民幸福的能力。

      最后,执政党是否成功转型的标准,要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中国共产党当初赢得执政地位,就是依靠自己的模范行动和满足人民求解放的愿望而获得广大民众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现在作为长期执政的党,也是依靠人民的支持不断巩固执政地位。如果不能为老百姓谋幸福,民众就不会让你依靠。
  •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