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瑛:批评的方法和技巧

                            
    0

    时间:2013-10-23  来源:未知


  •     美国著名实业家玛丽·凯什说:“不管你要批评的是什么,都必须找出对方的长处来赞美,批评前和批评后都要这么做。这就是我所谓的‘三明治策略’——夹在两大赞美中的小批评。”

        美国著名演说家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太阳和风要比试谁的力量大,正好看到路上走着一位穿棉袄的老头。它们约定,谁能把老头的衣服脱下来,谁就算赢。风首先出场,它猛烈地向老头刮去,结果,它越使劲地刮,老头就把棉袄裹得越紧,风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这时,太阳出场了。它用温和阳光照在老头的身上,并不断地加温。老头先是解开了纽扣,但还是耐不住热,最后终于脱下了棉袄。它形象地说明了方法的重要性。

        现实工作中,对于下属出现过错而认识不到自身错误,甚至明知有错而不想改正的,必须拿起批评的武器,帮助他们改正自己的行为。但批评的武器不应是刻薄的挖苦、粗暴的训斥,因为这种批评方法容易导致被批评者的反感,造成心理阻抗,影响批评的效果。有经验的领导者会寻求恰当的批评方法,将“逆耳忠言”变为“顺耳忠言”。这样做,需要注意批评的方法和技巧。

        责己感人法。所谓责己感人法,就是领导者通过自我批评,使他人受到教育,认识到自身的错误。

        一次,许世友到某部队视察工作,见泔水缸中浮着两个白面馒头。他什么都没有说,捞起这两个馒头,用纸包好带走了。

    在全军大会上,许世友拿出了那两个馒头,对战士们说:“我没有教育好你们珍惜粮食,这是我的错。但今后决不允许再有这样的事发生。”许世友说完,便吃了那两个馒头。耳闻目睹这一切,战士们深受教育。

        战士做错了事,许世友不是训斥战士,而是责备自己,因此收到了很好的批评效果。

        下属犯了错误,领导者不一定有直接的责任,但若从严要求,也不能不说与领导者不能知人善任或要求不严有关。因此,下属犯了错误,就事论事直接批评当事人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在批评的同时,领导者也做些适当、适度的自我批评,批评效果则会更佳。这不仅会给下属一种严于律己的印象,还会减轻当事人的心理压力,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暗示启发法。所谓暗示启发法,就是用间接含蓄的方式把批评的意见表示出来。有人曾对这种方法打过一个形象的比方:暗示启发不是从正门,而是从后门进入人的意识的,一般不会遭到人们意识的抑制和批判,使人们不知不觉地、自然地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接受他人的影响。事实正是这样。因此,有经验的领导者常使用这种方法来批评他人。

        美国有个新兵训练营,每年都要接受一些新兵进行训练。这一年,新兵营里又来了一批新兵。与以前的新兵相比,这些新兵文化水平低,还沾染了很多坏毛病。

        怎样改变这些新兵的状况呢?训练营的教官经过认真研究,决定采用暗示启发的方法。他们精心撰写了一些家信,并印发给新兵,要他们读,并学着写。信的内容很平常,无非是告诉家人,他们在军队里养成了新的学习习惯,每天早晨起床刷牙、晚上睡觉前洗脚、衣服鞋袜如何放置等生活琐事。还甭说,这方法非常管用。不久,这些新兵都克服了原来的不良习惯,军容整齐,精神焕发,待人接物礼貌周到,个人卫生合乎条令。

        教官们没有用直接指责和批评刺激新兵,而是用暗示启发的方法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固有的行为方式。

        抑扬结合法。批评他人时,领导者要找出他的成绩来肯定和表扬,在肯定和表扬的前后点出其不足。美国著名实业家玛丽·凯什很推崇这种批评方法。她说:“不要光批评而不赞美。这是我严格遵守的一个原则。不管你要批评的是什么,都必须找出对方的长处来赞美,批评前和批评后都要这么做。这就是我所谓的‘三明治策略’——夹在两大赞美中的小批评。”

        实践证明,玛丽·凯什推崇的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一般说来,人都有爱听赞美话的习性,而在受到别人的批评时,又有怕别人损害自己利益的担心。因此,当批评者肯定了他的成绩后,就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同时也消除了他的疑虑,他会觉得批评者对问题的看法全面,对自己的批评没有恶意。这样一来,就会很容易接受领导者对他的批评。

        幽默诙谐法。德国著名演讲家海因·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雷曼麦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众所周知,批评容易造成非常紧张的气氛,而运用幽默诙谐的方法来批评他人,则能使这种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是非曲直、真理谬误都会泾渭分明。

        某大学一年级新生军训,一学生因训练不认真,三次打靶三次剃了“光头”,使全班的总分在全年级倒数第一。

        打靶回来的路上,辅导员一“捶”这位学生的肩膀,笑着说:“嗨,三次你都‘吃烧饼’,靶子以外的地方都打中了,也真不容易啊!”老师不乏幽默的“赞扬”引来了同学们的笑声,连这位学生也忍不住笑了。但笑过后,他抓了半天后脑勺,觉得很不好意思。在以后的训练中,他有了很大的进步。

        试想,如果辅导员这样对他说:“三次打靶,三次鸭蛋,全班都受了你的连累。你也太不认真了!”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甚至会使这个学生从此背上思想包袱。而运用“似褒实贬”的幽默诙谐批评方法,则使这个学生愉悦地接受了批评。

        设问启迪法。所谓设问启迪批评方法,就是巧设问话,来启发被批评者,使其通过思考来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这种批评方法主要适合于那些善于思考,接受能力强,头脑较有条理,性格内向,各方面都较为成熟的人。当批评者以提问的方式向他们传递批评的信息时,他们会马上予以重视,并在思考中领会批评者提出问题的意义。

        某大学教师给学生上法语课。当时,窗外阳光灿烂,而教室里却明晃晃地亮着六盏日光灯。这位老师环视了一下教室,又看了看学生,开口用法语问道:“同学们,中国富裕吗?”这简单而又意外的问题让同学们吃了一惊,但他们还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然不富裕。”老师又追问:“那么,为什么大白天还要开这么多日光灯呢?”一句话,使同学们恍然大悟。几位同学赶紧站起来,去关了日光灯。从此以后,教室里再也没有发生过白天开日光灯的事。

        白天开着日光灯,的确是浪费,学生们却熟视无睹,这显然是不对的。对学生们这种不关心集体利益的行为,直言进行批评是可以的,但不如用这种艺术的批评方法提出批评,效果更好。老师只字未言开着灯的对错,而只是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先为第二个问题做了铺垫,第二个问题则将“大白天开着灯是浪费”的批评之语包含在问话中。

        直言驳斥法。上面介绍的这几种批评方法,都是“曲径通幽”的方法。这并不是说不要鲜明尖锐的批评。如果下属所犯的是原则性错误,并且自我意识差、固执己见,就得用严肃的态度、鲜明尖锐的语言,直接提出批评,这就是“直言驳斥法”。

        毛泽东向来主张对有些人批评是应该尖锐的。他说,你不那样尖锐,不切实刺一下,他就不痛,他就不注意。用钝刀子割肉,是半天也割不出血来的。抓不住错误的实质,浮皮潦草的批评,达不到引起警觉,认识错误,总结教训,提高认识能力的目的。在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就是运用这种批评方法,给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以狠命的一击。

        1942年2月1日,中央党校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做了演讲。他以极其鲜明尖锐的语言,批评了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对待马列主义的错误态度。他说,直到现在,似乎还有不少的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上的某些个别字句看作现成的灵丹圣药,似乎只要得了它,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包医百病。这是一种幼稚者的蒙昧,我们对这些人应该做启蒙运动。那些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当宗教教条看待的人,就是这种蒙昧无知的人。对于这种人,应该老实地对他说,你的教条一点什么用处也没有。说句不客气的话,实在比屎还没有用。你们看,狗屎可以肥田,人屎可以喂狗。教条呢?既不能肥田,又不能喂狗,有什么用处呢?同志们,你们会知道,我这样说的目的,就是故意挖苦那些把马列主义看成教条的人,使他们大吃一惊,苏醒过来,好拿正确的态度对待马列主义。

        1942年2月8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做演讲,又以同样的方法批评了党八股。他逐条列举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并分析了它的危害性,指出了克服这种错误的方法,给全党敲响了警钟,指明了方向。

        很显然,直接驳斥批评法言辞激烈,火药味浓,有“真枪实弹”的架势。但这种批评方法对于“重病患者”却是一剂救命良药。按摩、服药能治病,却不能替代必要的手术治疗。

        刘玉瑛 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特约研究员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5797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