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河:料经济下半年复苏

                            
    0

    时间:2015-07-24  来源:未知


  •         尽管近期稳增长举措不断加码,但中国经济仍未牢固企稳。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认为,由于经济好转的信号偏弱,不排除三季度稳增长政策继续加强,也有可能继续降准、降息,预计经济将在三、四季度温和复苏,GDP恢复至7%以上,但全年增速将低于去年。他还强调,继续扩大投资可能加剧经济结构失衡,需要以改革促成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近期公布的投资、消费及外贸等一系列宏观数据均显示中国经济仍未企稳,下行压力较大,最新的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等先行指标亦不及预期。马晓河在接受路透专访时表示,中国目前经济增长好转信号偏弱,一些指标虽有改善迹象,但大多数表现仍然偏低。

      上季GDP增速料见年内低点

      他指出,二季度GDP增速破七的概率比较大,可能成为年内低点。这也是不少市场人士的共识,近期包括中行、渣打银行、光大证券及华创证券等纷纷发布报告,下调二季度增长预期,预计GDP同比增速介于6.7%至6.9%,而此前这些机构的预测均在7%或以上。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亦在5月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在6.8%左右。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去年以来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效果尚未完全显现。

      马晓河强调,中国正在加强稳增长的调控手段,这些举措估计会在下半年见效,同时,不排除三季度继续加强稳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并且仍有降准降息空间,预计经济会在三、四季度温和复苏,GDP会恢复至7%以上。

      不过,即便政府不断出台微刺激及以投资拉动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投资会向好,但马晓河指出,制造业、房地产业投资仍然难有明显回升,消费继续呈现低缓增长趋势,出口增长由负变正后会延续低速状态,经济增长仍面临不小的压力,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率会低于2014年。

      此外,对于依赖投资拉动增长,马晓河也表示出担忧。虽然迫于短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府选择以轨道交通、机场、高速公路等基建投资作为拉动增长的首选,但他认为,中国的投资已经到了天花板,继续扩大投资可能加剧经济结构失衡,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应是解决需求的不足。

      续扩投资将加剧结构失衡

      他表示,调结构要由投资打头转向消费打头,不过目前中国消费受到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应该尽快对此进行改革。

      马晓河指出,目前中国分配制度是政府企业在一次分配中比例不断上升,居民个人佔比不断降低,带来的结果就是政府搞公共投资有钱,企业搞现代化工业有钱,居民消费没钱。这在本质上是利于投资和储蓄的,但并不利于消费。同时,现行的户籍制度所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也导致农民工只是城镇化过程中的劳动力供给者,而不是消费者,进而导致服务业比重上不去。

      数据也显示,2014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佔GDP比重50.2%,较其他中上等收入国家的占比低20%左右,其中,居民消费占GDP比重37.7%。

    马晓河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