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产业链金融创新需对接供给侧改革

                            
    0

    时间:2016-09-02  来源:证券时报网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学会PPP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贾康表示,产业链上的金融创新实际上是指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原则上都能得到金融的支持,实现无缝对接。制胜的创新一定发生在供给侧,产业链上的金融创,要放在这个大背景下。

      他建议,应该把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必须合理协调的发展放到战略层面上形成认识框架,并且要对接到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等新技术革命的创新上。

      全产业链都应得到金融支持

      贾康认为,供给侧改革一定是有非常鲜明的结构性特征,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有限政府结合好的一种守正出奇。“制胜的创新一定发生在供给侧,而且一定带有风险。而产业链上的金融创新,要放在这个大背景下来看它的基本要点”。

      贾康说,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原则上说都应该能得到金融的支持,可以理解为无缝对接,一般经济活动到特殊经济活动,只要能跟一定的现金流相对接就有产业特征,都应该有相对应的融资支持机制,他从商业金融和政策金融两个方面分析了金融对产业链的作用。贾康认为,产业链对商业金融运行的机理是锦上添花,而政策金融则是雪中送炭。“比如日常生活中间,老百姓(603883,股吧)衣食住行所涉及的行业显然是一般竞争领域,政府没有必要在这里面做过多倾斜的区别对待。那么金融支持这样的产业经济活动,就是锦上添花,而政策性金融体系,就要在考虑必要的经济核算的因素的同时还要有雪中送炭的倾向,比如廉租房。”

      复杂现实倒逼金融概念创新

      从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在产业链上具体去考察到底应该是以什么样的融资方式,这就是供给侧的复杂性,处理不好就体现不出来应该得到支持的对应性,如果反过来不应该雪中送炭的一个劲送,在社会上造成实际上的不和谐,诸如此类的复杂性必须面对的。

      贾康表示,目前复杂的现实生活倒逼出来这样一些金融概念,比如说要发展绿色金融,要发展普惠金融,还有一种概念要发展草根金融,也包括国家开发银行这些年探讨的开发性金融,都是在金融的供给上面要强调他的特殊性,就是要有区别对待,实际上都有别于一般的商业性金融。同时,他也强调,一定要有区别对待,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有区别对待就是双刃剑,掌握的好就给我们超常规发展助推,掌握的不好就会带来双轨逆行带来很多问题。

      政策金融创新要注意两点

      贾康强调,应该把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合理协调的发展放到战略层面上形成认识框架,而且要对接到所谓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这个新技术革命的创新上,一定是整个各种各样的金融形态利用互联网这样的现代信息技术而对应到现实生活中间实施创新。比如说华为是中国现在赫赫有名的民营企业,前些年利用自己的装备制造和供给能力,不声不响走出去,包括走到非洲,走到全球最欠发达的撒哈拉以南地区,跨越了传统的门店银行,利用他的供给能力,超常规在里面形成手机银行的系统,这样的一种创新和活动他认为就是互联网金融具体形态,是可以纳入互联金融概念的创新。

      对于金融创新方面,贾康认为,超越一般商业金融的创新活动,要强调两个要点。一是,政策性金融机制后面一定有财政后盾可持续的支持,在创新过程中,一定要有阳光化的集体决策;二是要有匹配上科学决策、阳光化决策之后的审批监督,全程保持尽可能公正性,把多重的审计监督制贯彻到建设项目投融资全生命周期上。比如PPP因为内涵了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双轨运行,处理不好就会产生权力寻租。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