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中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的红利

                            
    0

    时间:2016-09-06  来源:新华网


  • “红利”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制度红利等都是其中的关键词。30日上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的小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谈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时,提到了当前另一个重大红利——社会和谐红利。

    “中国的一切发展离不开社会和谐的大环境。”厉以宁说,我国各项制度建设诚然为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保障,但社会和谐所要释放的红利根源上从哪里来?主要是靠文化。文化能最大程度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方针的优越性,同时又通过社会和谐促进各项发展,因此当我们谈制度自信时,其中首先包含着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文化要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既有经济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厉以宁认为,即便有了市场和政府调节,仍需要道德力量在进一步调节中发挥作用,否则前两者的调节都是没有效率的。

    如何理解?厉以宁一口气举了几个例子。

    “抗日战争时期,为什么全国人民能拧成一股绳,以忘我的牺牲精神一致对外?”

    “当特大自然灾害来临时,为什么全国上下会掀起这么大的救灾互助热情?”

    “闯关东、走西口,为什么能迅速在新的地域生存发展起来?”

     厉以宁表示,这些超常规的行为和发展,已经不能用任何调节手段去解释,而是人内在的道德力量的高效率运作的结果。

    “任何发展总要追求效率,文化发展也不例外。效率有两个基础,一个是物质技术基础,另一个是道德基础。重要的是,仅有物质技术基础,只能产生常规效率,超常规效率则来自道德基础。”因此回归到文化繁荣发展上,厉以宁提出,要特别重视道德力量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保持中国特有的文化自信,以文化促进社会和谐,进而释放社会和谐的巨大红利。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