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戴彦德

                            
    0

    时间:2016-12-26  来源:光明日报


  • 戴彦德,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可特邀知名专家学者出席演讲会议等活动
    戴彦德

    • 专家简介:戴彦德,男,生于1957年6月,山东蒙阴县人。现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兼任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项目办主任、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理事长等职。戴彦德长期从事能源经济、能源发展战略和能源规划、能源系统效率分析以及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近几年主持编写出版书籍、教材6部,有多项成果获国家部委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近期组织实施的主要项目有:2020中国可持续能源情景、中国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电力体制改革与需求侧管理政策、节能中长期规划、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潜力和对策以及中国节能机制转换研究等研究课题

    生态责任成政绩考核必考题
    专家解读《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简称《办法》),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将其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这意味着生态责任落实的好坏将成为政绩考核的必考题,这将为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绿色发展指数”成考核重点
        近日,大范围雾霾天气再次笼罩我国北方地区。“雾霾围城”的背后,凸显了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深层问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明显短板。”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戴彦德说,《办法》突出公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有利于从根本上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为实现“美丽中国”长远目标奠定制度基础。
        按照《办法》,年度评价按照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实施,主要评估各地区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和动态进展,生成各地区绿色发展指数。
        “把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放在重要位置,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一致。”在戴彦德看来,《办法》将降低全社会资源能源成本代价,培育新的增长领域和动力,增强实体经济创新活力,并从源头上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重点强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唯GDP论英雄”一度成为一些领导干部的主流政绩观,由于发展方式粗放,忽略环境保护,不少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对此,《办法》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行党政同责,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按照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奖惩并举的原则进行。
        “《办法》把中央关于‘不简单以GDP论英雄’的要求落到了实处,突出‘以生态文明建设论英雄’,树立了政绩考核新导向。”戴彦德说,这对于促进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