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王学军

                            
    0

    时间:2016-12-26  来源: 光明日报


  • 专家简介:王学军,男,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现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专业:环境科学,环境管理,环境信息系统。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顾问、全国环保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农业环境学报编委会委员、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编委。1996瑞典Uppsala大学环境培训、1997-1998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1991年获得北京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1997年获得北京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获得美国IET教育基金会奖、2000年入选“教育部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001年入选“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获高校青年教师奖、2003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学术著作出版基金、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生态责任成政绩考核必考题
    ——专家解读《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简称《办法》),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将其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这意味着生态责任落实的好坏将成为政绩考核的必考题,这将为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绿色发展指数”成考核重点
     
        近日,大范围雾霾天气再次笼罩我国北方地区。“雾霾围城”的背后,凸显了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深层问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明显短板。
     
        按照《办法》,年度评价按照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实施,主要评估各地区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和动态进展,生成各地区绿色发展指数。
     
        “年度评价”与“五年考核”相结合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经验可以照搬,需要各地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先试先行和改革创新。
     
        “评价考核结果的应用,是整个评价考核工作的关键所在,是推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挥棒’。”北京大学城市环境学院教授王学军指出。
     
        此次《办法》采取年度评价和五年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既监测评价每年的绿色发展进展成效,也综合考核生态文明建设阶段效果,坚持奖惩并举,这将从根本上杜绝拉闸限电等“运动式”做法,引导各级政府长远谋划、系统推进。
     
        “评价考核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帮助各地区识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王学军说,各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应认真对待评价考核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深入总结、分析和研讨,找到改进途径,提出有效解决措施并加以落实。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