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从两个层次看国企改革

                            
    0

    时间:2017-03-0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厉以宁,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可特邀知名专家学者出席演讲会议等活动
    厉以宁

    • 专家介绍:厉以宁教授,1930年11月22日出生于中国江苏省。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后留校任教。1985-1992年任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系主任,1993-1994年任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1994年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现任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环境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委员、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评议 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等职。
       

      厉以宁:从两个层次看国企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也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中央的文件虽然已经有了,但细则还没有完全出来。我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实际上可以分两个层次来看。
       
        一是从资产管理部门的层次来看。资产管理部门要管好国有资产,不要让国有资产流失,但这还不够,资产管理部门更应该着重于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或者说着重于资产的配置效率。经济学过去关于效率的分析,研究的是生产效率:假定投入量不变,产出量增加了,效益就提高了;假定产出量不变,投入量减少了,效率也提高了。但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第二种效率:假定投资既定不变,如果用A方式配置资源,产生N效率,换一种B方式配置资源,能够产生N+1的效率,这就是效率提高了。这对于我们的国有企业、对于我们的结构性改革有很大的启发。涉及好几十万亿的国有企业改革,现在的配置效率是最好的吗?能否通过调整一下资源的配置来大幅度提高效率呢?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管理国有资产的时候,需要关注如何提高国有资产的配置效率。
       
        二是从国有企业的层次来看。首先,国有企业分为非竞争性产业、竞争性产业、引领性产业。发展混合所有制,就是要在产权明确的基础上,进行多元的、多种形式的投资。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仍然碰到了问题,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企业的积极性不高,上面让我搞我就搞,你让我跟谁谈判我就跟谁谈判,对产权激励躲得远远的,以免说我使国有资产流失了。我们还发现,民营企业的产权搞得很活跃,而且有章法,当前碰到的最难的问题是职业经理人制度。民营企业现在普遍面临企业的继承人问题,企业通常是贤中取亲,或者是亲中取贤,产权最后都要落实到家庭成员当中,然后再按股分工、按股分红,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经理人就在社会上聘。但我们在调查民营企业时发现,这样发展职业经理人制度也不行,职业经理人没有股份,合同期满他就可以走了,另找别的企业当经理人。如果想要留住好的职业经理人,就必须让他变成合伙人。目前关于这个问题,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都在进行试验。但是国有企业的改革细则还没有出来,只有细则出台了,各项改革包括职业经理制度才能够真正落地。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