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业松:从“十星”实践中凝练价值观

                            
    0

    时间:2017-04-1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曾业松
     

    专家介绍:曾业松,男,安徽天长人,出生于1954年10月。发表著作有《让耕者有其利》,《新农论》等。曾业松理论研究领域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多个方面,思想日渐成熟,理论渐成体系,成果越来越多。特别是在三农问题研究中富有创见,在国内外已产生广泛影响,先后被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会、中国软科学委员会、中国合作经济研究会、农业部、经济日报等部门、单位聘为特约研究员或客座研究员,被首都钢铁集团公司、内蒙草原兴发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和上海金山区、山东栖霞等二十多家市县聘为顾问。多次参加国务院领导以及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召开的三农问题专家座谈会。
     
    从“十星”实践中凝练价值观
     
      竹山这样一个全国性的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怎样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应该在探索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下功夫,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到价值观的层面,作为城乡居民共同遵守的社会主义价值标准,为弘扬社会主义新型价值观做出新的努力。建议研究借鉴古今中外价值理念,把握时代精神和现代文明趋势,从中国农村和本地实际出发,在“十星”创建的基础上,把“十星”的内容进一步浓缩,概括为“法、德、能、和、信”五字经。
     
      法,是国家和国民行为的基本准则,也是“法纪星”“义务星”内涵的核心要素。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法治国,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放在首要位置。德,是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也是“五爱星”“道德星”等内涵的核心要素。我们要建设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以德治国,把道德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能,是每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体现,是加强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致富星”“科技星”“文教星”“卫生星”等内涵的要素。农民思想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必须把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培育新型农民放到突出位置。和,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理念,也是“团结星”“新风星”内涵的核心要素,集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价值,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信,是古今中外都重视的品格,也是“诚信星”内涵的本质。“信”既包括政府公信,也包括企业和个人诚信,是社会和人际交往的重要准则,因此,要加强诚信教育,使“信”成为不可缺少的价值观。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