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颐武:“嘻哈”问题背后是一种代际差异

                            
    0

    时间:2018-01-15  来源:新华网



  • 张颐武

    专家介绍:张颐武,浙江温州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民进会员,北京市人大代表。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院长。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张颐武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曾受北京大学派遣在日本东京大学任教。2014年12月,挂职担任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

    “嘻哈”问题背后是一种代际差异

      最近有关“嘻哈”问题,社会的争议突然多了,这有其深层的原因。如“嘻哈”这种独特的亚文化,其实是模仿借鉴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流行的、具有某种反叛特质亚文化的一种文化形式,主要是在青少年之间流行,形成了一种相当小众的文化形态。
     
      这种青少年的小众文化,有着某种反叛的、对成人社会规范批评嘲讽的意味。这往往是青春期的一种宣泄,也是自成一格的。它们在文化的边缘存在了很长时间,和主流社会是一种平行的关系,相互没有交集和交流。他们可能相当不喜欢成人社会的价值观里面那种温和、稳妥的方面,看起来有其与社会主流不完全一致的一面,但其实对社会的冲击有限。其内容也相当芜杂,有些有积极意义和想象力的一面,当然也有消极和存在问题的一面。
     
      喜欢这种文化的年轻人有着不同群体,这与他们对主流价值的认同和在现实中按照社会规范的成长并不矛盾。按正常的方式成长,但也有用这些亚文化寄托自己青春的某种情绪,这种文化常常是被主流社会忽略的。就在如城市的一些偏于前卫的小酒吧或网络一隅生存,只是和社会相安无事。
     
      如今,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主流社会用一种相对主流的选秀方式,把这些原来在边缘的文化整合进主流文化。这种对亚文化的挪用其实是相当稳妥的,力图将其积极和正面化。这也是大众文化不断寻找新增长点的努力,受到了青少年群体的更广泛的欢迎。这种亚文化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变身为一种主流的文化形态,从原来和主流大众文化平行不相干,变成了相互有交集,甚至被吸纳。
     
      而那些歌手等也愿意进入主流文化,因为主流文化在大众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但这种亚文化里原来和主流文化气质并不吻合的一面其实还是存在的。当某个偶然事件发生,不良的一面被发现,就会受到批评。于是,这种浮现不久的相对积极的“人设”就受到了挑战。
     
      但问题是,这种文化虽然浮现出来,却和主流文化形成相对隔膜。各种主流媒体的微博或成年人的微博都在尖刻嘲笑一些“嘻哈”拥趸的“紫光阁地沟油”笑话,这也是那些拥趸缺少主流文化知识带来的问题。嘲笑当然有其理由,但这嘲笑里的优越感可能掩盖了现实文化变化的某些状况——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应该知道其意义,但其实在青少年文化中缺少影响和传播。这其实是代际差异的体现,也体现了当下文化的丰富复杂。这不是好坏对错问题,而是文化空间缺少交集,一旦发生交汇,就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这里其实有很多深层的问题值得探讨。
     
      首先,这些亚文化是否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被吸纳?在美国,这些文化兴起之后,主流的大众文化也是逐步吸纳一部分、排斥一部分,对于美国文化主流的冲击其实有限。但中美的情况有着相当的差异,在中国语境中的情况需要更多认识。
     
      其次,这些亚文化对社会是否完全消极?这也需要更多的分析。中国对亚文化的研究其实相对认知并不够,而西方的“文化研究”对这些在中产社会中出现的文化形态认识比较多。我们不能套用他们的研究,但可以借鉴。
     
      第三,这些亚文化由于社会的多样性和青少年群体的需求,总会在某些空间存在,这些状况是否能够被认知,涉及不少复杂的问题。
     
      对任何艺术表现中的社会价值观的积极要求,是极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而对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某些和社会主流并不完全一样的想法,还需要更多认知和引导,因为这也是成长中现实存在的。一些青年在成长的某个阶段,确实容易接受这些东西,但其实并不影响他们对于主流社会的认同,对于多数人而言并不是喜欢“嘻哈”就会拒绝主流的文化。
     
      同时,往往过了这一年龄段,他们大多会进入主流社会,留在边缘的很少了。这就像“出水痘”,其实是经过这一段就有免疫力了。社会和这些歌手或他们的拥趸并非对抗关系,社会一方面要对存在的问题有其要求,让正面价值观有更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能对于这些亚文化的存在有清楚的认知,同时保持相对柔性的引导。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年轻人能够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健康成长。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5797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