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学通:改革能力影响国家的实力

                            
    0

    时间:2018-08-03  来源:新华网


  •   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对国际政治秩序的主导能力相对下降,而中国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力大大增强。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分析了世界帝国走向衰败的原因,就是帝国的过度扩张。这一理论可以解释历史上众多帝国衰败的过程,但解释不了一个国家如何才能变得强盛。
     
      中国学者比较早地开始研究“崛起的困境”,即崛起国从原来不是主导国变成主导国的过程中面临哪些困难以及怎样去克服。从美国来讲,不管是在军事上、经济上还是科技发展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按照原来一些西方学者的预期,美国的软硬实力都比中国强,两国综合实力差距会不断拉大。然而,现实是两国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原因在哪里?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中国古代思想家管子有一句话:“夫国大而政小者,国从其政;国小而政大者,国益大。”意思是说国家实力很强大,但如果政治领导是弱的,就会把这个国家引向衰败;国家虽不强大,如果有了强大领导,弱国就会变成强国。
     
      国际格局的变化实际上是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国家强弱发生了变化。有的国家发展快,有的国家发展慢,这是由不均衡发展规律决定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出现相对衰落,中国发展速度加快。这里面有很多深层次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两个国家的领导力不一样,领导国家进行改革的能力不一样。应该说,奥巴马改革意愿强烈,但其推动改革的能力不足,改革政策能够真正落实下来的部分并不多。
     
      国家实力增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个国家的改革能力。以前的弱国能够发展起来,进而成为强国,靠的主要是该国领导能力强,也就是不断进行改革的能力强。
     
      改革就是及时发现政策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如果改革多、落实好,那么,这个国家的实力增长就会很快。反过来,如果一个国家不改革,实力增长就会停滞。而若一国采取倒退的政策,其实力将加快衰败。
     
      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崛起,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并不断地进行改革。美国要维持其霸权,也要不断进行改革。但现实情况是,美国的政治运行慢慢固化,纠错能力不断弱化,从而在国内难以改变许多弊端,在外交上屡屡发生战略失误。特朗普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就是美国民众对政府无力推动改革的不满。
     
      今天中国的发展带来国际格局的变化,即冷战后美国一超独大的局面有所改变。冷战之后,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出现了“综合国力”概念。一些学者认为国家的强弱应当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综合衡量,而这些实力都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直到今天,这个观点仍有市场,许多人评判国家地位和国际事件仍然从经济力量和经济利益的角度去理解。
     
      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这样的观点不能完全解释今天国际社会的许多现象,需要从新的角度去观察。比如,在反恐战争中,美国以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阿富汗、伊拉克和叙利亚都无法全面赢得战争,经济力量并没有起到决定作用。
     
      在国际上,人们不仅注意到中美经济力量差距在缩小,而且对两种政治制度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有西方学者反思,西方民主制度这么好,怎么就不能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摆脱出来?中国被认为是不符合西方民主制度的国家,却是摆脱国际金融危机最快的,这是为什么?
     
      实际上,美国的制度对美国发展成世界超级强国起了很大作用,但并不能保障美国的霸主地位永远维持下去。美国制度对美国崛起有积极作用,但这种成功也成为其不愿改革的主要原因。由于制度模式化了,改革难度加大,现行制度逐渐不适应时代变化。时代、技术、人的观念、社会环境、生活水平等都在变,如果制度不变,不落后是不可能的,不阻碍国家实力增长是不可能的。
     
      实践证明,中国的发展强大得益于中国比较强的改革能力。与时俱进是中国人深信的道理,从战略角度讲,高明的战略是与时俱进的战略。采取改革与开放两个并行的政策,一个国家就具备了崛起的强大动力。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5797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