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举:利用创新外溢效应,促进收入“扩中、提低”

                            
    0

    时间:2018-08-23  来源:新华网


  •   一般认为,中等收入群体是“橄榄型”社会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所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可以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内需,增强自身经济的稳定性,也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重大任务。作为2018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头戏,国家明确提出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行动计划。目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相关工作由多部委协同推进,一揽子“扩中”新政正在酝酿之中。
     
      扩中,首先要定义好中等收入群体这一概念。需要厘清的是,扩中新政中的“中”,与网络上热议的中等收入群体,并不是一回事。
     
      最近,在一项调查中,把除去各项开支,净收入在10-50万之间,可投资资产在20万-500万之间的家庭,视为中等收入群体的中坚力量。除去各项开支,在不同城市意义不同,如果在北上广深,一年的家庭年开支在20-30万之间。也就是说,对应的家庭年收入在30-80万之间。这个收入,显然不是“扩中”新政中的“中”,而是属于富裕人群。
     
      目前国内对于中等收入群体并没有统一标准,但国际上一些研究机构对此有过界定,其中世界银行提出的相关标准比较通用。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等收入标准为,成年人每天收入在10~100美元之间,也即年收入3650~36500美元。按照美元与人民币1∶7的保守汇率计算,世界银行中等收入标准为2.5万~25万元人民币。
     
      那么,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在中国月薪2000多人民币便能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这个标准,显然大大落后于网络的标准,但却更加客观。网络上流传的所谓年薪百万,京沪两套房才能算中等收入群体的说法,不过是出于观察的系统性偏差,以及故意用自己的系统性偏差来炫耀自己圈子的虚荣与傲慢的产物。
     
      根据世界银行相对客观的标准,目前,中国已经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据保守测算,目前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3亿人,根据其他稍微宽松的测算,中等收入人群能达到4亿多,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正在迅速成长。但是,也应该看到,从人口总量的占比来看,我们仍与发达国家有差距。所以“扩中”,任重而道远。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测算,到2020年,如果现有政策不做调整,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将达到43%,若政策继续优化,可以期待达到过半目标。那么,从这个角度,本轮扩中新政的阶段性目标,应该是半数中国人的收入进入中等收入这个范畴。
     
      世界银行的标准在更客观地反映中国现实的同时,也反映了未来政策方向,即增加中等收入群体的数量,更重要的是“提低”。
     
      针对不同群体的“提低”,有不同的针对性办法。最直接的办法是提高最低工资。从今年截至目前公布的12省市最低工资标准看,6省市超过2000元,部分地方上调幅度甚至超过了20%。最低工资制度针对的是低收入人群,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人群受益最大,但高于最低工资标准的人群也有不同程度受益,即政策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效应。
     
      提低的另一个途径是,提高近3亿人的农民工收入,他们是未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要来源。最近的政治局会议提出将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央行最新发布的资管新规执行细则允许老产品投新项目,并专门提出鼓励优先投向“国家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建设续建项目”。综合从过去几周的政策表述来看,基建投资可能是近期政策“稳增长”的重要发力点。基建对劳动力的需求较高,很多农民工本身就是有经验的建筑工人。所以,加大基建会成为提升农民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
     
      现在一些地方出台乡村振兴战略,引导扩大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些途径当然可以帮助农民提高收入,但更主要的还是在于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
     
      最近笔者在看《人口创新力》一书,作者梁建章对人口规模、年龄结构与创新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影响创新的各种因素中,人口结构和人口规模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更大的人口规模,可能产生更多新的想法。此外,市场的作用非常重大。国家越大,市场就越大,创新获利的机会也就越大。人口的聚集意味着形成大型、集中的城市,这有助于提供使新思想迅速变成现实的供应链。因此,大城市是创新的发源地。
     
      从提升中等收入角度来看,创新有一种收益外溢效应,利用好这种创新外溢,有利于让低收入人群搭上创新的便车,提升他们的收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同样是开一个小餐馆,在华为门口与另一个纺织厂门口,华为门口显然能卖出更高的价格。因为华为有创新的额外收益,在产业链上,这会带动上下产业。从地域上看,华为员工更高的工资,更高的购买力,会向周边扩散。所以,让低收入人口进入大城市,是最有效的提升他们收入的办法。
     
      当然,在提升提收入人群收入的同时,也要注意收入相对较高人群的负担,维持他们收入增长,扩大内需。所以,对于中等收入中较高的一部分,降低他们的税负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此次个税改革,就提出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而且,还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从目前社会上的相关反映来看,减税改革的力度还有进一步加强的空间。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