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锋:把握信息化时代特征 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

                            
    0

    时间:2018-12-18  来源:新华网


  •   改革开放40年,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水平挺进世界中上行列。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校联盟组织国际学校理事会的执行总裁凯文·鲁思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教育领域在过去40年间的变化和成就引人瞩目,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的形象和影响力。
     
      这40年间,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了起飞和高速增长,目前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突出特征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商品化与市场化结合,呈现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担负人类文明继承和创新使命的教育,在高速现代化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壮大,同时也适应和支撑了高速现代化。
     
      信息化是当代现代化的核心、枢纽和平台。40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信息化,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更离不开信息化。
     
      一、“互联网+”是信息化时代的使者
     
      2012年11月14日,2012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于扬首先提出了“互联网+”,并作了相关解读,认为“互联网+”是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和改变。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一)“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是对创新2.0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演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的高度概括。那么,什么是“互联网+”?关于“互联网+”概念讨论者众多,我们不妨看一下他们是怎么说的:
     
      百度版:2015年3月11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新闻中心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李彦宏在答记者问时说:“‘互联网+’计划,我的理解是互联网和其他传统产业的一种结合的模式。这几年随着中国互联网网民人数的增加,现在渗透率已经接近50%。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互联网在其他的产业当中能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过去一两年互联网和很多产业一旦结合的话,‘duang’!就变成了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东西。尤其是O2O领域,比如线上和线下结合。”
     
      腾讯版:马化腾在《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中指出,“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
     
      阿里版:《阿里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报告(2015年3月)》指出,所谓“互联网+”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
     
      官方版: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二)“互联网+”的特征
     
      跨界融合。即信息技术在各领域各部门各方面的推广应用是一种跨界融合。
     
      重塑结构。也就是说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要对管理流程进行再造,重塑经济社会的结构。
     
      创新驱动。互联网技术既和其他高新技术密切融合,也和传统技术密切融合,并对传统技术进行升级改造。
     
      尊重人性。通过网上网下和千千万万的网民密切融合,一切便利网民,服务于民众。
     
      开放生态。“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生态。
     
      连接一切。“互联网+”连接一切。
     
      (三)互联网的“加”“减”“乘”“除”
     
      “互联网+”指的是传统产业信息化以及整个经济、社会领域的信息化。那么,“互联网-”是什么呢?“互联网-”指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引领和变革功能减少管理流程,同时也会带来信息垃圾、污染、安全等负面影响。“互联网×”指信息化应用所带来的乘数效应。“互联网÷”指社会均等化效应。
     
      “互联网+”本质上是信息化的使者和标志。信息化的物质载体和具体表现是“云”“物”“移”“大”“智”等众多信息化具体形态和标志中的基本形态及其主要标志。“云”指云计算;“物”指物联网;“移”指移动互联网;“大”指大数据;“智”指智慧城市等。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信息化的标志和载体“云”“物”“移”“大”“智”及其内在联系,把握它们的运行机理。在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应用这个大系统中,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是最基本的平台和“眼睛”;有了这三个平台才有了云计算这个超级“大脑”;有了平台和“大脑”,才能产生和计算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就是“智慧”,比如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其实质就是“互联网+”的智能化应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信息化时代也可以称作互联网时代或“互联网+”时代。
     
      二、信息化的历史定位和功能
     
      (一)现代化的概念
     
      社会变化是自古就有的现象。任何社会相对于过去的社会都是现代社会。在启蒙思想家之前,过去的学者用神意或循环论解释社会变化,直到18世纪,启蒙思想家开始用理性的发展作为线索试图作出全面解释。19世纪的学者从进化论的原理出发,用生物体的进化比拟社会的进步,试图寻找出其中的规律。20世纪以后,出现了工业化理论和发展理论等种种解释。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创建了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经济增长委员会,创办了委员会的学术刊物《文化变迁》杂志。1951年6月,编辑部在芝加哥大学举行了学术会议,与会者认为使用“现代化”一词来说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比较合适的。于是,“现代化”这个术语开始被学者们广泛使用。
     
      现代化理论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诞生是有其政治背景和意识形态背景的。E·布莱克教授指出,早期的现代化理论过多地强调西方影响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那种认为西方的制度和价值观念应当视为全世界各个民族和地区仿效的榜样,因而只有照搬西方全部制度和观念才能实现现代化的观点遭到了批判”。
     
      那么,如何界定现代化呢?在西方,有“两分法”和“关键项”理论。“两分法”把现代化视为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关键项”把现代化视为工业化或合理化。我理解,现代化指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大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根本转变。当代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比较现代化进程研究的主要开创者罗荣渠认为,“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化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就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深度变革的过程”。
     
      (二)现代化的特征
     
      关于现代化的特征,美国学者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对学术界各种各样的理解从九个方面作出归纳:
     
      第一,现代化是革命性的过程。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必然涉及人类生活方式根本的和整体的变化。按E·布莱克的说法,这个转变只能与人类起源的变化和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变化相比拟。用本迪克斯的话说:“其规模之大,只有一万年以前游牧民族向定居家民的转变才可与之比拟”。
     
      第二,现代化是复杂的过程。不能将现代化过程简单地归纳为某种因素或某一个范围。它实际上包括着人类思想和行为一切领域的变化。它的组成部分至少包括工业化、城市化、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世俗化、传播媒介的扩大、文化和教育的提高、参政范围的扩大。
     
      第三,现代化是系统的过程。一个因素的变化将联系并影响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变化。正如勒纳那句常被人引用的话所表达的现代化是“具有其本身的某些特殊属性的过程,这些属性可以理解为什么按照其规则而生活的民众会感到现代性是一个连贯的整体”。
     
      第四,现代化是全球性的过程。现代化起源于15、16世纪的欧洲,但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性现象。这种现象首先是由欧洲的现代思想和技术的扩散所造成的,但同时也部分地表现为非西方社会自身发展的结果。所有社会一度都是传统社会而现在的任何社会要么是现代社会,要么正在向现代社会过渡。
     
      第五,现代化是漫长的过程。现代化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变革,只有通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从现代化给予传统社会所带来的变革这一方面来说,它是一个革命的过程;而从完成这些变革所需的漫长时间方面来说,它则是一个缓慢的进化过程。西方社会用了好几个世纪才实现了现代化。当代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所花的时间要短些。从这方面看,现代化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过渡,仍需要好几代人才能完成。
     
      第六,现代化是阶段性的过程。现代化是从传统阶段开始,到现代阶段结束。中间的一大段过渡又可以分为若干小阶段。虽然不同社会的现代化方式和具体模式互不相同,但所有社会都必须经历这些本质上的相同阶段。
     
      第七,现代化是趋同的过程。传统社会形态各异,除了都缺乏现代性外,很少再有相同之处。与此相比,现代社会却基本上彼此相同。现代化导致不同人类社会的一体化。现代思想和制度的强大渗透力量,可能会把人类带到这样一个阶段,那时,各社会之间已没有什么差别,一个世界国家的形态将展现在眼前。
     
      第八,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过程。在现代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暂时的衰败和某些方面偶然的倒退,但总的来说,现代化本质上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一个社会如果在某个年代达到了一定的城市化、工业化和文化水平,那么在下几个年代,其水平就不可能有重大下跌。不同社会之间的变革速度会有显著差异,但变革的方向则是一致的。
     
      第九,现代化是进步的过程。现代化的精神对传统社会冲击很大,也很深刻,但从长远的观点看,现代化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人心所向的。过渡时期(特别是早期)的代价和痛楚是巨大的,但现代化社会政治经济秩序所创造的成就远远超过它们。现代化最终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文化和物质上的美好生活。
     
      我把现代化的特征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自觉性。不同于近代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自发变化的过程,现代化是一种自觉的行动。这样,我们就可以把现代化与近代以前的社会变迁区别开来。
     
      第二,科技性。现代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为契机的,也就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应用是现代化的实质所在。
     
      第三,整体转变性。现代化不仅是科技革命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而且还引起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根本转变。
     
      (三)现代化的阶段性
     
      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从生产力发展看,先工业化后信息化;从体制机制看,先商品化后市场化;从空间布局看,先城市化后国际化。我国是后发国家,现代化过程是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商品化和市场化结合、城市化和国际化结合的。最为典型的是,我国的工业化起飞还没有完全完成,信息化就已经开始了。另外,从体制机制看,我国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转向商品经济的过程中,瞄准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发挥后发优势,把商品化和市场化融合起来推进,这也是改革开放40年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现代化是一个整体,涵盖各个领域,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关系的现代化。我们只有从整体的高度将其协调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加以推进现代化。同时,在整个现代化系统中,中心是经济现代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体制机制表现是商品化、市场化,空间表现形式是城市化、国际化。
     
      (四)信息化的历史定位
     
      1.取代工业社会的未来社会到底是什么?
     
      有人理解未来社会是后工业社会,这是人们谦虚的早期认识。在此基础上,有人认为未来社会是第三次浪潮,这是根据浪潮的序数定义。这种认识也有道理,但我们不能用浪潮的序数来定义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还有人提出未来社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是根据“互联网+”工业的表现形态来定义的。还有人认为未来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这是根据要素特征之一来定义未来社会。有人认为未来社会是生态文明社会,但是生态文明是贯穿始终的结构性文明,我们对社会形态的划分还是要按照科学技术决定生产工具进行区分,因此,未来社会应该是“互联网+”社会,这是根据信息化阶段性特征和表现来定义的。总之,取代工业社会的未来社会应该是也只能是信息社会。
     
      社会形态划分的基本标志是,科技革命引发的以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性质和水平,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是工业化的过程,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是信息化的过程。现代化在生产关系和体制机制层面的表现是,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是商品化阶段;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是市场化阶段。现代化的空间表现形式是从农村(国内)到城市(国内),这是城市化阶段;从城市(国内)到全球,这是国际化阶段。
     
      2.为什么取代工业社会的未来社会应该是信息社会?
     
      首先,从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者素质等方面考察,信息和信息产品都将成为主要因素,信息经济将成为主要的经济部门。
     
      其次,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对产业主体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个人的知识积累和创新程度将决定工作的绩效。信息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将开辟人的智能进化的新方向。
     
      第三,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比较起来,信息经济具有物耗低、能耗少、污染轻的特点,但它创造的经济价值却远远大于农业经济产品、工业经济产品的价值。
     
      总之,从生产力角度来分析,人类社会在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之后,可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等几个阶段。需要说明的是,接替工业文明的不是生态文明而应该是信息文明。因为生态文明是一项永恒的事业,不可能成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上都遭遇到了生态环境问题,但只有在工业文明时代,生态危机才达到了全球性的水平。生态文明与信息文明具有历史耦合关系。
     
      3.关于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认为,在一定情况下,现代化可以而应当看作是有阶段性的。在这一阶段内,现代化的活动内容和变化情景,基本上是同工业化一致的,它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必然联系。
     
      无论是“工业化”或“现代化”,其最主要的本质特征就是从手工劳动变为机器(或其后的电脑等现代生产工具)操作,这就是技术创新或技术革命。伴随而来的或同时发生的就是各级生产组织的变革和各层次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动,这就是组织创新或制度创新。作为结果,则从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小生产转变为以机器或其他现代生产工具为主的社会化大生产。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组成部分;工业化作为现代化的一个阶段从属于现代化,而不是贯穿始终。总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特定阶段的核心和主导。
     
      4.信息化与工业化、现代化的逻辑关系
     
      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的转变过程。目前尚没有出现完全实现信息化的社会和国家。信息化是20世纪中后期发端于发达国家的超越工业化的革命性社会变迁过程,目前仍处于方兴未艾之时。近几十年的信息化过程大体上属于原生型形态,是一个内生的、自然的过程,虽然它已给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但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
     
      信息化发端于信息技术的创新和不断变革,首先在信息服务和信息产业领域推广应用,进而扩大到整个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动态地、历史地看,信息化不是单纯的技术进程,而是以计算机革命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经济社会结构、形态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与工业化具有同样意义的不可避免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
     
      我理解,所谓信息化,就是指由于信息技术革命及其推广应用所带来的新的生产力发展、经济结构演化、社会形态转型和人的思想观念变化的历史过程,其本质是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的转变过程,是继工业化之后人类社会不可逆转的革命性变迁过程,是当代现代化的核心、枢纽和平台。
     
      典型的信息化与工业化是先后继起、没有交叉和并存关系的,两者同属于现代化的子系统。而后发国家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虽然同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时间上有交叉、空间上有并存的关系。工业化是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是现代化第一阶段的核心和主体。信息化是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变过程,是当代现代化的核心、枢纽和平台。就目前来讲,我国正处在信息化时代。当然,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现代化的进程也各异,就我国而言,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信息化是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发展的。
     
      (五)信息化的功能、效用和意义
     
      信息化具有二重性的功能,一方面,信息化是工具、支撑和手段;另一方面,信息化具有引领、再造和革命的功能。信息化的二重性功能是统一的。此外,信息化还有“加”“减”“乘”“除”的效用。同时,信息化具有阶段性,主要表现在从数字阶段发展到智慧阶段,从数字城市发展到智慧城市,从数字校园发展到智慧校园等。我们要认识到信息化的历史必然性,也就是说信息化符合现代化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的变革都是利弊相连的,信息化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也不例外,我们要趋利避害,适应信息化的时代特征,积极推动各方面工作。
     
      我们要明确认识到取代工业社会的将是信息社会,取代工业文明的将是信息文明。信息社会是一个资源智慧配置的新的社会形态,信息文明同生态文明有着历史耦合关系。我们要树立信息思维。信息思维属于时空思维中的时间思维,网络思维是其具体形态,信息思维以互联共通、虚实结合、开放透明、资源共享为特征。此外,信息红利有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转变的特征,同时,先发优势具有红利。我们要适应信息化的时代要求,树立信息思维,利用信息红利推动各项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信息化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
     
      历史上我国曾是世界最大经济体之一。有数据显示,从西汉、北宋、明朝直到1820年,我国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1820年,我国GDP占世界GDP的32.9%,但主要是自然经济的产品。在工业革命之后,欧美一些国家率先进入到工业社会,实现了工业化起飞,当时我国还处在完全自然经济的状态,没有及时抓住工业化的历史机遇。
     
      我国现代化进程“醒得早”“起得晚”。1840年后,我国现代化觉醒,但现代化道路曲折,先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器”“只学洋人造枪造炮的技术”“祖宗之法不可变”,这在指导思想上就存在着问题,也很难使得工业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与我们同时代的日本推行明治维新,不仅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也引进西方的体制机制,使日本在工业化浪潮中抓住了机遇,较早地实现了工业化。
     
      后来我们也意识到光学西方的先进技术不改革现行的体制机制不行,但是戊戌变法由于诸多原因也失败了,然后是辛亥革命。在北洋政府时期、民国时期,我国一直都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现代化进程严重受到影响,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国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这为我国的工业化起飞奠定了基础。
     
      我国现代化厚积薄发、一发不可收拾。改革开放40年,我国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人均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长期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际上这也是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使然。
     
      中国现代化的特征。一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是因为我们既遵循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遵循商品化、市场化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同时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在这个基础之上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是发挥了后发优势。
     
      三是实现了“四化结合”,即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商品化和市场化结合,也实现了“二次点火”。
     
      (二)信息化在中国现代化中的历史定位
     
      信息化是当代中国现代化的核心、枢纽和平台,这一点可以通过信息化在“五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中的地位,以及信息化与其他“四化”的关系加以说明。
     
      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城镇数目增多,另一方面是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进程中,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同时伴随着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这一结构性变动。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重头戏。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
     
      农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经济科学来管理农业,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和一个合理利用资源、又保护环境的、有较高转化效率的农业生态系统。这是一个牵涉面很广、综合性很强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建立发达的农业、建设富庶的农村和创造良好的环境。
     
      2015年3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绿色化”,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四化”概念的提升,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加上“绿色化”,并将其定性为“政治任务”。换句话说,这是“四化”变“五化”。
     
      (三)中国信息化的紧迫性和重大意义
     
      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起飞的“二次点火”。“互联网+”“云”“物”“移”“大”“智”都是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和阶段性标志。在信息化时代,我国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实现由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的转变,我们必须抓住机遇,系统推动信息化。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包括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国现代化包括信息化是“四个全面”推进的根本目标和战略统领。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两翼”和“双轮”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保障是全面从严治党。
     
      四、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机遇和挑战
     
      直接影响:教育工具和手段的互联互通。信息化新增了互联网教育工具和手段,使得教学具有超时空性;“互联网+”的交互性特征,使得原有工具和手段得到集成;此外,由于工具和手段的互联互通使得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地位具有相对性、联系具有直接性;同时,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新的教育工具对原有多媒体等工具的集成和联通,使得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间接影响:教育方法和模式的多元灵活。传统制度化教育在产生初期是积极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的缺陷越来越显现,比如阶段性教育、贬抑个性、“杰出人才论”指导下的“英才教育”、封闭的专制教育等。
     
      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形式是学校教育、远程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统一,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把学校从“教”的场所变为“学”的场所,打破学校教育体系的封闭性,构建一个开放而灵活的学校教育系统,实现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二是发展和完善非正规教育;三是发展网络教育。网络教育具有超时空性、资源共享性、手段的交互性、媒体的集成性、对象的广泛性。
     
      倒逼影响:教育流程和机制需要再造。一是选学模式,增加了选学网络课程环节;二是网络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流程;三是混合模式,使得教育流程更为复杂,同时增加了线上线下的结合内容。此外,利用网络进行招生、报名、教学组织、评估、班级活动、学员管理等,带来管理机制的再造。
     
      对教育流程和机制再造实际上是由于信息化时代需要新的教育制度与之相适应。一是教育决策与管理体制,一方面,改革教育资源的分配体制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完善教育管理体制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二是改革学校教育制度,建立开放的学校教育制度,促使教育健康发展;建立多样化的开放课程体系以适应时代需求;建立民主的学校管理制度,促进教育发展;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激励教师和学生,促进教育发展,比如评价目标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总之,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制度建设最终目的是保证全民终身教育的实施。
     
      延伸影响:教学内容和资源需要整合。一是优质网络课程的共建共享。比如,2015年,国家行政学院颁布的《全国行政学院系统网络课程共建共享实施办法(试行)》(行院办函〔2015〕3号)。二是数字资源建设融入班级和课堂,提供定制化服务。三是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教育系统资源。四是建设班级图书馆,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共建。比如,2016年发布的《国家行政学院“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建设行政学院系统云平台,加强系统信息资源共享共建。”
     
      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内容,一是整合客观知识和主观经验,主要包括完整的学科性知识、体验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二是整合活动内容、方式和规范,主要包括多元智力的活动和完整的操作活动及其方式。完整的智力由多种成分或元素组成,分别是言语智力、音乐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和人格智力等。三是旨在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的经验或素材。四是在整体背景和视野中形成态度与情感。人们常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对态度和情感分化的一种反映。或许还可以概括或列举出更多的综合课程的内容,但无论我们在这方面作出多大努力,都难以周全地陈述综合课程的全部内容。
     
      引领影响:教育思想和理念需要升华。终身教育理念是从人类个体的整个生命发展过程的纵向时间拓展为着眼点建构起来的,是从教育内部来建构;学习化社会则是以人类社会的横向空间延展为着眼点建构起来的,是对教育社会条件的企求和建构。一次性学校教育己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终身教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终身教育的理念。这一教育理念超越了传统的阶段性教育、制度化学校教育、“书本中心”教育和“教师中心”教育。信息化时代的终身教育有以下特点:一是在“教”和“学”的观念上信息开放;二是在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上表现为非一次性的学校教育;三是在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充分体现多元化、开放性特点;四是在成绩考核与评价上越来越向多元、多层次发展。
     
      学习化社会的理念。终身学习的进行依赖于社会提供的学习条件,学习化社会的提出也就成为必然。学习化社会(The Learning Society)最早由美国著名教育家赫斯钦提出,而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下成为一个具有国际性影响的教育理念和思潮。学习化社会具有整体性、主体性、开放性等特点。
     
      1.从数字学习到智慧学习
     
      “数字学习”与“数字学习环境”。一是学习环境的历史变迁,从最初的以大自然(山林)作为学习场所,到后来的私塾、书院等私学以及太学、国子监等官学。具有现代意义的学习环境是在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后出现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互联网、课件、网络课程、教学专题网站等数字化技术逐步走入校园和课堂。二是数字学习即在数字学习环境下所进行的学习。
     
      “智慧学习”与“智慧学习环境”。一是智慧学习即在智慧学习环境下所进行的学习;二是智慧学习环境是一种能感知学习情景、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测学习成果,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学习场所或活动空间;三是智慧学习环境和普通数字学习环境在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学习社群、教学社群、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有着显著差异。
     
      2.从数字教室到智慧教室
     
      多媒体与数字教室的困境及智慧教室的提出。多数教师上课从原来的“粉笔+黑板”模式转变成“计算机+投影”的模式。但教学改革仅停留在教学“表演”形式上,课堂教学也出现了由“人灌”变成了“电灌”的现象。而智慧教室是一种典型的智慧学习环境的物化,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室的高端形态。
     
      3.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
     
      数字校园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通过技术手段改造和提升传统校园的必然结果。
     
      智慧校园是指一种以面向师生个性化服务为理念,能全面感知物理环境,识别学习者个体特征和学习情景,提供无缝互通的网络通信,有效支持教学过程分析、评价和智能决策的开放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
     
      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从产生起就对教育产生影响,为教育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技术,拓宽了教育信息传输的渠道,“其影响涉及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育结构及至整个教育体制。”网络在给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教育产生一定的负作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以其优于其它媒体的形象性使人的形象思维发达,但同时也削弱了人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简而言之,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机遇有:教育理念和思想转化的机遇;教育手段多样化的机遇;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机遇;教育事业“弯道超车”的机遇。同时,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思维理念追赶不上的挑战;体制机制转不过来的挑战;基础滞后资源分散的挑战;班子重视及队伍建设的挑战。
     
      五、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促进区域、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要着力补上短板,夯实义务教育这个根基,强化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控辍保学工作,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着力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使乡村获得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在提速降费、网络建设方面给予特别照顾。
     
      (一)认识信息化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教育工作中,信息化处于核心、枢纽和平台的地位,它既是教育工作的手段和保障,也引领着教育工作的革命;同时,教育信息化一方面提供新的劳动对象,另一方面带来新的研究方法和范式。信息化对教育工作既带来积极作用,也带来消极影响,我们要趋利避害,把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密切结合起来协调推进。
     
      引领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需要信息化,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履行教育职能、创新院校管理都离不开信息化。我们要把握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掌握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理论,进一步重视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
     
      (二)我国教育信息化展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约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意识问题、机制问题、经费问题和队伍问题。鉴于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体现了技术的作用,以技术驱动改革,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规划纲要》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独立一章,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10个重大项目之一。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和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确定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全面深入推进“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特制定本规划。
     
      “互联网+”教育。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为教育信息化进程开辟了新的思路和空间。我们要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鼓励互联网企业与社会教育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新方式。推动开展学历教育在线课程资源共享,推广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学习模式,探索建立网络学习学分认定与学分转换等制度,加快推动高等教育服务模式变革。
     
      未来发展。未来的教室一定是云端教室,包括电子课本、电子课桌、电子书包、电子白板……在资源方面,由模拟媒体到数字媒体,再到网络媒体,资源最终都在教育云上,内容达到极大丰富,从而满足个性化学习。
     
      在学生能力方面,学生必须具备创意与创新、沟通与协作、研究与获取信息、批判性思维、决策与解决问题、信息化公民素养、科技理论与应用等能力。
     
      未来教育生态应该是在信息化环境下最终形成未来的教育生态。教育教学不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协作者,而不是简单的“传道者”;学生可以向周围的社区、网络资源等学习;管理者自主管理;学习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成为常态,最终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终身学习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
     
      (三)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
     
      首先,充分发挥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作用。其次,在资金上给予更多支持。信息化也面临稳定和发展的问题,要稳定就需要相对固定、且合理的日常运行维护经费;要发展就需要根据情况、紧跟形势,有新增经费支持。第三,实施好《“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做好网络教育等专项规划,以规划带动项目,以项目促进发展。
     
      (四)尊重和遵循教育信息化工作发展规律
     
      只有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不断发展。简而言之,思想认识是前提,智慧校园是基础,开发应用是重点,整合资源是难点,网络教学是关键,网络安全是保障。
     
      我们处在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正以神奇的速度不可抗拒地改变着人类经济、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的本质是网络化、互联互通,其组织架构是网状、扁平化,在资源运用上强调共建共享。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树立互联网思维,坚定信心,积极推进全国教育系统信息化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新时代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5797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