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宁:中国道路 中国理论 中国话语

                            
    0

    时间:2019-09-27  来源:新华网


  •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对于波澜壮阔的70年的研究、思考、探讨,有很多视点、视野、视角。我想从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这三个维度来谈一些我的体会和思考,与大家交流。


      新中国70年,一方面有实践的探索,另一方面有理论的创新,两者是良性互动和辩证统一的。


      从实践方面来看,这70年主要有三个节点:第一个节点是1949年以来,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第二个节点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接力探索;第三个节点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从理论方面来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是学术界的哲学社会科学构建,就是我们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我们先从理论创新维度来看。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学术界、学术研究的维度来看,70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工作目标就是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今天,我的讲课就是从实践、理论、学术研究这三个维度展开的,实践主要体现为中国道路,理论主要体现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主要体现为中国话语。我讲三个问题:第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第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第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是相互联系的、相互支撑的。其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践基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的理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又为中国道路和中国理论提供学术、学科和理论的支撑。因此,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该整体进行把握思考。


      一、中国道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主要成果


      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们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怎么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一个重大的新的历史课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多方面的思考和成果,主要成果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


      1956年,无论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还是从我国国内来看,都是相当重要的一年。在国际上,1956年年初,苏联共产党召开了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做了秘密报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苏共二十大之后出现了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对国内来说,1956年也特别重要。比如说,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1956年,我们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我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等等。当然,还有由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一篇特别重要讲话整理成的一篇文章——《论十大关系》。1956年9月要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了给八大做准备,从1956年2月14日起,毛泽东同志用了43天时间,先后听取了34个部委的工作汇报。在这个基础上,4月25日和5月2日毛泽东同志分别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讲话。现在我们看到的《论十大关系》这篇文章就是根据这两次讲话整理完成的。


      《论十大关系》讲的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把握、处理好的十大关系。前五个主要是经济关系,后五个主要是政治关系,分别是:(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七)党和非党的关系;(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九)是非关系;(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其中,(七)党和非党的关系,主要指的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和(九)是与非的关系,就是后来讲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讲《论十大关系》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已经考虑到我们面前有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但这个时候概念还没有完全清晰形成,因此他用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与非的关系来表述,这就是后来讲的两类矛盾的前身和准备。60多年过去了,放到今天来看《论十大关系》也是相当重要的,也是十分具有战略性思考的。


      第二,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八大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它的主题就是讨论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怎么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毛泽东同志的哲学思维有一条就是要把握主要矛盾,因为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主要任务、主要工作、主要思路。那么,八大探讨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就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后面的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最初的源头活水,最初的出发点还是来自八大的这个重要表述,提出要发展经济、发展文化。


      第三,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整理成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没有矛盾呢?当时,国际国内学术界都有很多讨论。有的学者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没有矛盾。有的学者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可以找到矛盾。对此,毛泽东同志都不同意,他说:“不是什么找到或者找不到矛盾,而是充满着矛盾。””要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考察、分析、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第一,毛泽东同志指出,在社会矛盾中有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一类是对抗性的敌我之间的矛盾,一类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的矛盾。第二,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加以解决,敌我矛盾用专政的方法,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第三,毛泽东同志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第四,毛泽东同志还特别阐述要注意这两类矛盾的相互转化,要尽最大可能把敌我矛盾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要防止人民内部矛盾激化为敌我矛盾。第五,毛泽东同志还提出了一系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比如说,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思想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等等。


      《论十大关系》、党的八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集中体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探索的主要成果。


      2.中国道路的内在逻辑


      《论十大关系》的主题是探索怎么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八大最主要的是探讨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怎么认识我们的主要矛盾;《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主要讲的是社会治理,也就是我们今天强调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根据这样的思考,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道路的内在逻辑。


      第一个逻辑,以苏为鉴与中国道路。《论十大关系》的主题是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论十大关系》开宗明义地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他指出要以苏为鉴、以苏为戒来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此后几年,毛泽东同志在有关讲话中多次提及《论十大关系》。他认为,《论十大关系》开始提出我们自己的建设路线,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论十大关系》实际上开创了探讨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从而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大会报告的主题词。经过长期的不懈奋斗和接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古老东方大国,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伟大成就。从中华民族的历史维度看,意味着近代以来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从社会主义的发展来看,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从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来看,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第二个逻辑,物质文化与美好生活。关于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党的八大的表述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八大表述的基础上作了更加规范的表述,即: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主要思路和发展历程。


      那么,八大的表述是“经济文化”,1981年决议的表述是“物质文化”,现在的表述是“美好生活”。其实,经济文化、物质文化含量已经很大了,大体上相当于我们现在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美好生活的覆盖面更大,比如说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不完全属于经济物质,也不完全属于文化,但是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应该说,美好生活体现了今天人民的价值追求,也体现了今天我们党的执政理念。


      另外,过去讲的是落后的社会生产,现在改成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当然,这不是说今天的中国社会就完全没有落后的社会生产,但它不是主要矛盾,也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是什么?是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不平衡,比如说地区、城乡等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就是补齐民生短板,特别是满足人民在教育、医疗、卫生、环境、生态、就业、住房等方面的需求,增进人民福祉,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这是第二个逻辑,从主要矛盾的演进来看。


      第三个逻辑,两类矛盾与国家治理。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强调有两类矛盾摆在我们面前,一类是对抗性的敌我矛盾,一类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但主要还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法。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临着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或者称为化解社会矛盾,也需要新的理念、新的表述、新的视野和新的发展。我们党在这个方面最新的、最重要的进展就是,提出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他又说,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下更大气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国家治理的重大任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毛泽东同志论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到习近平总书记阐释国家治理现代化,也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就是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第三个逻辑,也就是国家治理的逻辑。


      以上,我们从中国道路、主要矛盾、国家治理这三个角度探讨了中国道路的内在逻辑。


      3.中国道路的基本特征


      70年中国道路的基本特征怎么来概括,有很多的方面。在这里,我就想讲三点。


      第一个特点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什么是阶段性?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和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这是它的阶段性。什么是连续性?那就是刚才讲的以苏为戒与中国道路、物质文化与美好生活、两类矛盾与国家治理,是继承、守正、创新、发展,具有其连续性。前30年,是积累、是基础;后40年是飞跃、腾飞。70年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这需要我们全面理解和科学把握。


      第二个特点是独创性和综合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特点、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道路。独特的历史背景、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个道路的独创性表现在,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这是中国道路的独创性。


      但是,这个独创性又具有开放的胸怀、开放的视野来吸纳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为我所用。因此,它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比如说,在政治上,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但是在经济上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在技术、管理等方面也学习国外的先进成果;在文化上我们又特别强调,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是我们的根本、根脉、根基,要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它的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第三个特点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我们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因此它具有民族性。同时,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为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因此它也具有世界性。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文明交流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


      4.中国道路的宝贵经验


      70年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道路的拓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道路的进一步推进,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验。我认为主要的宝贵经验有以下三条。


      第一,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创新对于改革开放的极端重要性。40多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无不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集中体现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极大地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伟大奇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所取得的。改革创新、革故鼎新、守正出新,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谱写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鲜明的理论品格。“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论述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立场、价值旨归。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一定要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补齐民生短板、打通“最后一公里”;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民生连着民心、民心连着党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第三,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始终是我们的一个重大的课题、重大的使命、重大的任务。建党的时候,我们只有58名党员,今天我们有了9059.4万名党员。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关键在我们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这些年来,我们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重大进展,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还要发扬自我革命的精神,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伤,不忘初心,不改本色,不负使命,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还是那句话,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5.中国道路的历史根脉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关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讲话。他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也就是“四个自信”的第一个自信——道路自信。中国道路是个简称,全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么,这个道路是怎么来的呢?习近平总书记讲了四个“走出来”,即: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报告人注:这个讲话发表于2013年,故而这里的表述和解释仍然保持讲话原貌)这“四个走出来”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觉得大概有两点:第一点,讲30多年改革开放,要想着5000多年中华文明;第二点,讲中国道路,还是要和中华文明相互贯通。也就是说,30多年和5000多年、中国道路和中华文明,是内在衔接的、相互贯通的、有机结合的、辩证统一的、不可分割的;30多年是从5000多年走出来的,没有5000多年就没有30多年;中国道路是从中华文明中走出来的,没有中华文明也不会有中国道路。当然,他并不是要否则今天改革发展创新,他是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习近平总书记还有另外一句话,那就是:“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现在,我们正在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忘初心”是一个“不忘”,还有一个“不忘”是“不忘本来”,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不忘初心”和“不忘本来”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忘初心”和“不忘本来”告诉我们什么呢?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讲的“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华文明是我们的根本、根脉、根基,是我们的底蕴、底色、底细,这就好像一棵大树,它长再高,影子再长,根都要在土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发展,道路再拓展,它的根也要在土里,这个根就是我们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它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这也应该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一种大历史观。


      6.中国道路的当代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理解和把握。


      在经济上,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政治上,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在文化上,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生态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在军队方面,以能打仗、打胜仗促进军队和国防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在国际方面,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理念,占领道义的制高点,共建“一带一路”。


      以上是中国道路当代实践的一些具体体现。


      7.中国道路的重大意义


      中国道路的重大意义有以下三点。第一,中国道路是中国现代化之路。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奋斗,让中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国家走向现代化。第二,中国道路是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之路。第三,中国道路是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是要给人类文明发展提供新的成果。这就是我们讲的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中国道路与中国理论、中国话语、中国方案构成了“中国逻辑”,这是世界历史进程的“中国性”,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当代性”。


      二、中国理论: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重要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产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结果。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课题,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又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要讲清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恩格斯都是德国人,马克思主义形成于欧洲,成为我们的指导思想,这就有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它要从德国的形态变为中国的形态,由欧洲的形态变为亚洲的形态,由西方的形态变为东方的形态,这就是我们讲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过程,一开始是传入和传播,然后再是中国化,然后才是第一次飞跃、第二次飞跃,然后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我的理解,这个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这么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和传播。传入是零星的、零散的、片段的、再译的、转述的;传播,内容更加系统更加完善、完整,规模、影响力更大。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入、传播来看,有这么几点需要知晓。1898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万国公报》第121期的文章中最早提到了马克思的名字,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知道有一个人叫马克思。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18号上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朱执信在1905年11月发表的《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中介绍了《共产党宣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其后李大钊、陈独秀对唯物史观的介绍与研究,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艾思奇《大众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李达《社会学大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都具有重大影响,占有重要地位。


      第二个阶段,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从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来看,主要有哲学理论层面的《实践论》《矛盾论》的理论阐发,也有思想路线层面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有实际工作层面阐述的军事辩证法、统一战线的辩证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的辩证法等。马克思主义不仅和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结合,而且具体运用于实际工作的各个方面,渗透于军事、统战、党建等各个领域。这时候就表明,马克思主义已经开始与中国哲学、中国文化、中国实践相结合,并开始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中国特点、中国作风、中国气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也是中国的。


      从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来看,1937年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述;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阐发;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等等。这些标志着延安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从传入时的翻译介绍,到传播时的研究阐释,到中国化式的全面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产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以上两个阶段都是在1949年前进行的,后面三个阶段是在新中国70年里进行的。


      第三个阶段,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探索。这个在前面我们基本上都提到了。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来看,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以苏为戒,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强调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等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运用与发展。


      第四个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第五个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聚焦新问题,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新思想的产生、主题与特质


      新思想的产生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和辩证统一。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副标题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新思想的产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密切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实践基础,那么相应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理论基础。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实践创新——新时代、理论创新——新思想,理论与实践、知和行的良性互动和辩证统一。


      新思想的主题是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系统地进行了回答。


      另外,还必须提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样一个重大命题。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比如说现代化经济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党的自我革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等。这些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既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执政风格的生动体现,也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


      新思想的特质有以下几点。


      第一,不忘初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不忘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有很多表述,比如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永远奋斗”,等等。他特别重视的就是:我是谁、为了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就是他说的“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关于不忘初心,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概括了“红船精神”。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习近平总书记说,“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他特别强调理想、信念、信仰,初心不改,永葆本色,砥砺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在,我们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非常有意义,一定要抓紧、抓实、抓好,在落实上狠下功夫,取得很好的成效。


      第二,哲学思维。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历史思维、底线思维等,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的基本功和看家本领。现在,我们面临的形势有很多问题,那么怎么办?这就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站在时代的高点,把握发展大势,保持战略定力,抓紧主要矛盾,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是我们的认识论,也是我们的方法论。


      第三,历史眼光。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经常会讲到历史,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近代史、1921年以来近100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1949年以来新中国的历史、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还讲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从中来把握历史规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还特别强调,要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重要内容,从中汲取历史经验,汲取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镜,鉴古知今”。他曾经说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敬畏历史、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把握历史规律,这就是一种历史大视野、一种大历史观。


      第四,文化自信。在文化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最重要的理念就是文化自信。过去,我们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现在又加了一个文化自信。那么,道路是路径,理论是指南,制度是保障,文化是根基、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都需要文化自信来支撑,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这里讲的文化,既包括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我们党领导人民形成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比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同时还要结合今天的新时代,对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第五,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枝一叶总关情”,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刻想着老百姓的疾苦,为老百姓排忧解难,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这应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观、价值观、人民观。


      第六,世界视野。包括“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这两年经常强调的一个大概念,那就是: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19年5月,在江西赣州于都长征出发点考察讲话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说:“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这个思想真的是非常深刻,需要我们高度关注。我们的历史使命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我们的战略全局;同时,这个世界又发生了很大变化,是世界百年之未有之大变局,伟大的复兴是在这个百年变局中展开的。我们要实现伟大复兴,就要把握好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解局、破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中国话语: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1.范式的转换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学术研究还主要是一种苏联的教科书模式,话语、研究方法、概念范畴都受到教科书模式的影响。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更加凸显的是问题意识,聚焦人类社会和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聚焦问题也才可能会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2.全方位的进展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个很大的题目,涉及各个学科,我不可能都涉及,所以我这里讲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全方位进展,至少可以体现在这五个方面:一是文本研究,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二是现实研究,就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研究;三是中国化研究,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四是综合研究,就是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与文化的交流对话;五是新兴学科。比如前沿问题,以哲学为例,有实践哲学、人学、价值哲学、文化哲学、发展哲学、生存哲学、生态哲学等。


      3.深层次的思考


      这些年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来看,实践、人、发展、文化应该是关键词。


      首先来看实践问题。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里面的一个关键词、核心词。上世纪80年代有一场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其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大概有三种代表性的意见: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物质本体论;二是实践唯物主义与实践本体论;三是实践哲学与无本体论。这三种见解反映了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与建构的基本格局。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的研究和争论,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框架问题,它是一个重大的学术问题。


      第二是人的问题。人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尤其是人的自由和解放,人的自由自觉地全面发展。今天,我们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巨大的提升和升华,人的自由、人的幸福、人的解放、人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第三是发展问题。发展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科学发展观”到“五大发展理念”,我们党对发展的理解与认识一步步地提升,达到了新的境界。为什么创新位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首位?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创新放到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把创新贯穿于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如此强调创新,主要是为了解决发展动力不足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


      怎么增强发展动力?那就是: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怎么转变发展方式?那就是要从拼能源、拼资源、拼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新的发展方式,而这个新的发展方式就是高质量发展方式,而高质量发展方式最核心的内容、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创新。创新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首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创新是动力源。其次,创新是解决由大到强的关键。由大国到强国,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创新尤为重要和关键。面对世界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把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千万不能受制于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只有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紧紧抓住创新这一个关键环节,才能占领发展的制高点,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和比较优势。


      第四是文化问题。五四运动以来,文化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理论界特别关心的一个前沿问题。关于文化的定义与本质,关于文化的转型与发展,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关于儒学的现代转换,关于文化进化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关于文化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关于文化冲突论与文化融合论,关于全球化与本土化,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交流互鉴,关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等,将继续是令人关注的热点问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一个经济现象,而且是一个文化现象,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文化的发展繁荣。所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文化问题,强调文化自信。因此,我们必须以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来创造既有民族优良传统又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既立足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既重视国情现实又放眼未来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使中国文化在国际上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4.问题与挑战


      问题与挑战主要有这三个方面。


      第一,怎么推进中国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对话。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这个论述十分重要,也很有针对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西方文化都有自己的受众群,都有自己的话语体系、问题意识和研究方式。虽然大家重视对话,但实质性沟通应该说进展还不大,许多问题还有待深入。关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未来走向,张岱年先生有一个提法,也就是“综合创新论”。那么,21世纪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与西方的现代学术、中国的传统文化综合创新,应该来说这个总的方向和思路是对的,但关键是怎么具体操作并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关键性课题。


      第二,研究的经验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实践的,要与时代同步伐,要以人民为中心。而现在有的研究是话语的西方化、选题的边缘化、研究的经验化、内容的小众化;有的选题看起来讨论地很热闹,但没有什么人关注,充其量也不过就是一个“茶杯里的风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的伟大变革相去甚远。


      第三,低水平的重复。在2016年5月17日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第一个就是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因此,增强学术含量、提升学术标准、克服低水平重复,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是一个不断探索与积累的过程,要有敢坐冷板凳的精神,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为人民立德立言。


      5.中国话语


      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定要有标识性的概念、引领性的范畴、原创性的贡献。在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了重要讲话,将总体思路说得非常清楚。他说:“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同时他还提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体现系统性、专业性,“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应该说,这个要求内容丰富,站位高,任务也很繁重,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加油,一起来努力。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这是我们这一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担负的历史使命。


      上面我讲了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现在我再把这三点简单概括一下:第一,中国道路,在今天我们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第二,中国理论,在今天最重要的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第三,中国话语,在今天我们的历史使命就是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是三者统一的,紧密联系的,需要整体推进和把握。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5797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