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红船初心到民族复兴

                            
    0

    时间:2020-02-17  来源:新华网


  •   2019年6月开始,全党自上而下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次主题教育的要求共十二个字:首先是守初心,要求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担使命,牢记历史使命,积极主动作为。三是找差距,对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的放矢进行整改。四是抓落实,要求我们把初心和使命转化为进取精神,转化为自觉行动。这十二个字的总要求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其中基础和前提是排在最前面的“守初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守初心”的概念。2016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调研考察时,深情地说了这样八个字:“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出现了十次,成为了贯穿“七一讲话”的一条主线。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大会主题的领头词语出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十九大闭幕后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进行的是一次追寻初心之旅。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其他六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前往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瞻仰共产党人梦想启航的地方,重回起点探寻精神根脉,并重温入党誓词。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举动传递出来的政治信号是:提醒各级党组织、每一位党员都应该回过头来找寻入党初心。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在不同时间和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类重要讲话中都展现出了他的初心情怀。如果再往前,这份情怀其实可以追溯到十四年前。2005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的署名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习近平以“红船精神”对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初心进行了精准、系统地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将“红船精神”概括为三条: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三条“红船精神”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之源,更是今天我们开展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把金钥匙。


      我主要跟大家分享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叫抚今追昔,探寻红船初心。我们将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出发,详细分析三条“红船精神”。作为共产党员,我们首先得非常明确地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初心是什么,明确应该怎样去坚守全心全意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确以怎样的奋斗精神去战胜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明确我们要以哪些榜样为标杆来找差距、抓落实。第二部分叫乘风破浪,实现伟大复兴。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三个问题,在解决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来看看党的使命是什么,以及应该如何传承“红船精神”、助力民族复兴。


      一、抚今追昔,探寻红船初心


      (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在这浓缩的十三个字里,习近平总书记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党承担着什么样的历史重任;二是我们党选择了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写到,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红船上宣告成立,从此使中国革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对此,毛泽东同志称之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我们怎样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和毛主席说的“开天辟地”?从历史逻辑出发,近代以来,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中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在过去,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追寻的梦想。在今天,我们这代人谈到中国梦也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么在建党之前,中国是什么样的?如果我们有一台时光机,可以回到20世纪30年代,早在那个时候,中国社会上就发起过一次关于“中国梦”的大讨论。


      1932年底,北京和上海的学者们联合发起了一个题为“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的征文。为什么当时的中国会发起这样一个关于“中国梦”的大讨论?我们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历史,咱们得回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去看。那时候我们国家正值战争乱世,日军占领了东北,南方陷入淞沪抗战,江西在遭受第四次军事“围剿”,可以说全国各地的土匪、军阀打得昏天黑地,到处都是饥荒和瘟疫。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当时《东方杂志》的主编胡愈之就写了一封征稿信,他在信里写道:“在这昏黑的年头,莫说东北三千万人民,在帝国主义的枪刺下活受罪,便是我们的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也都沦陷在苦海之中。......我们诅咒今日,我们却还要明日。假如白天的现实生活是紧张而闷气的,在这漫长的冬夜里,我们至少还可以做一两个甜蜜的舒适的梦。梦是我们所有的神圣权利啊!”这一征文在当时引起了知识分子的很大反响,有一百四十二位名人回信讲述了自己的“中国梦”,我们熟悉的大作家巴金、茅盾、林语堂、周作人等人都写了回信。在这里我挑了三封,给大家看一看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中国梦”是什么。


      1


      第一封回信是燕京大学教授顾颉刚写的,他的“中国梦”是:“没有人吸鸦片、吞红丸,这是最重要的事,这种嗜好延长下去非灭种不可,任凭有极好的政治制度也是无益的。只要吸毒,什么制度都救不了你。”


      《现代杂志》主编施蛰存的梦想是一个太平的国家,他希望咱们国家能够富百姓足、强盛,老能够活得舒服自在。他提到了一句古话,叫“熙熙然如登春台”,就是快乐满足又舒适的样子。今天我们这代人是幸运的,正生活在一个“熙熙然如登春台”的中国。施蛰存梦想着有一天中国人在外国能不再被轻视,而当我们看见大街上的那些外国人敢骂他们一句洋鬼子。请大家注意,这里用的是一个“敢”字。对当时的大知识分子来说,这是一个只敢写在文章里解解气的“中国梦”。


      清华大学的林语堂先生,他是以不做梦的口吻做了一场梦。他说:“我不梦见周公,也很久了。我现在不做大梦,不希望有全国太平的天下,只希望国中有小小一片的不打仗、无苟捐、换门牌不要钱、人民不必跑入租界而可以安居乐土的干净土......我不做梦,希望中国政治人才辈出,只希望有一位差强人意,说话靠得住的官僚......我不做梦,希望建设全国道路,只希望有朝一日能让我能坐帆船回去我十八年都不曾回去过的家乡。”


      我们今天看这些大知识分子的“中国梦”,可能觉得有点难以想象,当时的中国距离今天的我们好像相当遥远,但其实我们仔细算一算,真的遥远吗?一点都不远,仅仅八九十年前咱们国家就是这样。把当时大知识分子的梦想集中总结在一起,他们实际上只说了四个字——民族救亡。当时我们这个国家已经到了危倒的边缘,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用了这样三个词来形容那段时期,叫“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在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时,习近平总书记看到三幅图片后连连叹气。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样的三幅图片。首先是第一幅。


      2


      这是描绘中国近代史的一幅漫画,也是我们历史课本里的一张插图,叫《时局图》。从图上可以看出,这时候中国一万八千米的海岸线上,连一个自己享有主权的港口都没有。整个国家“有海无防,有边不固”,绝大部分领土都是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俄国在长城以北,英国在长江流域,日本在台湾、福建,德国在山东,法国在云南,整个国土支离破碎。大多数人都不太知道,这幅画的作者叫谢缵泰,他不光会画漫画,还会写诗。在画了《时局图》之后,他还在旁边题过一首小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就是说当时的老百姓只有自己的小家和家族的观念,没有民族国家的意识;“国民知醒宜今醒”,大家的民族意识赶紧觉醒吧,再不觉醒就只有一个结果了,“莫待土分裂似瓜”。


      这是描绘中国近代史的一幅漫画,也是我们历史课本里的一张插图,叫《时局图》。从图上可以看出,这时候中国一万八千米的海岸线上,连一个自己享有主权的港口都没有。整个国家“有海无防,有边不固”,绝大部分领土都是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俄国在长城以北,英国在长江流域,日本在台湾、福建,德国在山东,法国在云南,整个国土支离破碎。大多数人都不太知道,这幅画的作者叫谢缵泰,他不光会画漫画,还会写诗。在画了《时局图》之后,他还在旁边题过一首小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就是说当时的老百姓只有自己的小家和家族的观念,没有民族国家的意识;“国民知醒宜今醒”,大家的民族意识赶紧觉醒吧,再不觉醒就只有一个结果了,“莫待土分裂似瓜”。


      3


      第二幅是上图,这是清朝末年主要赔款的简表。我们看下面总计的数字,约12.3亿两白银,外加2140万银元。著名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生动描述过那时候中国的情况,“一些曾经听说过,或从未听说过的弹丸小国,在过去就是前来进贡也不见得够资格的,现在排队而来。清政府手忙脚乱,无法招架,于是只要他们报出一个国名,清政府就一一跟人家签订条约。他们虽然没有把中国打败,结果却每一个都是战胜国,跟蝗蚊一样叮在中国身上吸血......在这些弹丸小国眼中,中国是一个土头土脑的大肥佬,如果不乘机坑骗一下,简直良心上过不去。”


      第三幅是下图。


      4


      这是马克思在生前观察中国当时形势之后留下来的一段话。马克思是这样评价当时的中国的:“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句话出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第一段,原文中紧跟着还有一句话,非常预见性地谈到了近代中国的国情和矛盾:“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马克思在后半句用了这样一个写法,叫“奇异的悲歌”。“奇异”在哪儿?我们看当时的形势。从道义、情感、法律上来说,列强与我们中华民族是侵略者与反侵略者之间的斗争;从社会形态、生产方式、政治制度来说,这也是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之间的巨大矛盾。我们常常把近代中国历经苦难归咎为对手、列强的野蛮、凶残,但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也应该探讨一下那个时候我们这个国家的病根在哪儿?怎么就这么不堪一击?“陈腐世界”最大的痼疾是什么?换句话说,就是探讨我们党究竟解决了当时怎样一个最大的病根、最大的矛盾,来帮助我们国家一步一步走向繁荣富强。这个病根在哪里?从下面两张照片中可以一目了然。


      首先我们来看这张图片。


      5


      这张图片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的时候拍的。那时候北京城高池厚,八国联军只有一万多人,本来是攻不进来的。他们最后是怎么进来的?是北京城附近的老百姓向八国联军提供的消息,说广渠门下水道那里没有设防,于是就有了图上八国联军从广渠门下水道鱼贯而入的情景。但是这张图片的重点不在八国联军,它的重点在哪儿?在当时老百姓的状态。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老百姓都在干什么?成群结队站在河的两边、端着手麻木地观看,像看西洋景一样,眼睁睁地看着外国侵略者踏入我们中国的国门。其实这时候北京城一带有清军十五六万人,刚刚我们说八国联军只有一万多人,这个数字可以精确到个位,一共只有18811人。一万多人竟然十天攻陷了我们的首都北京城。当时八国联军为了炫耀武力还做了一件事——在皇城里面阅兵,这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奇耻大辱。


      八国联军当时人很少,而我们的北京城很大,他们的后期补给就成了问题。人手不够这个事怎么解决?我们来看下面这张图片。


      6


      图片里全是给八国联军运送补给的人。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这么多人里面有几个是外国人?只有两个,就是站在车上穿着深色衬衫、米色长裤的两位监工,其他的全都是中国人。试想一下,如果当时这些中国人组织起来,一人打一拳,估计这两个外国人早就被打趴下了。但是当时的中国人没有这个概念,就这样一排排站好,帮着两个外国侵略者推小车供应后勤。这些老百姓会想,洋人跟皇帝打仗与我何干啊?打败了,赔的是皇帝的款,又与我何干啊?我还不如帮着他们拉拉东西,赚点钱养家糊口。这就是当时老百姓的心态。


      两幅图说明了近代中国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孙中山先生总结的一句话,叫“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当时的中国人没有斗争的主心骨,也没有精神上的脊梁,还沉浸在封建制度里。老百姓还觉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觉得江山是慈禧老佛爷的,跟他们没有关系。而西方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国家意识和意志。所以我们被动挨打,非常地松散。


      “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的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这些问题是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蒋廷黻提出来的,相当经典,史称“蒋廷黻之问”。短短几个问题,道破前后两百年整个民族的使命和追求。


      重重的难题究竟要怎么解决呢?尽管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都没能解决根本问题,没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从鸦片战争的禁烟到“耕者有其田”的太平天国运动,到后来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可以说所有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中国,想尽办法,但是没有一个办法改变过去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的局面,都没能解决根本问题。


      “救亡”的命题不是由中国共产党发起的,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确确实实是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实现的。我们知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人民解放事业与争取社会主义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的状况,也为我们近代中国的民族解放指明了唯一一条正确道路。我们千万别小看南湖红船上这一把小小的撸桨,毫不夸张地说,它摇醒了在茫茫黑夜里已经摸索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十三位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八岁的年轻人,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了历史的重担。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三段话生动描述了我们党一路走来的首创精神,三段话都是用“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为开头的。首先讲的是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性课题的历程。


      7


      毛主席有一句诗,相信大伙都很熟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我们党经过二十八年的艰难求索、浴血奋战,从上海嘉兴走到延安,走到西柏坡,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打赢了十四年的抗日持久战,最后解放了全国;不但彻底消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痕迹,更重要的意义是结束了过去整个社会一盘散沙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把我们党的成立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丝毫不夸张。


      建党是开天辟地的,早期的共产党员更是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在方方面面都有体现。比如第一个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先生,这当然属于首创。然后随着理论的进一步传播,人们迫切期待读到马克思的原著,翻译中文译本成为当务之急。这也引出了党史上的一段佳话: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写文章。他妈妈在外面喊,“儿子,你快把粽子吃了!粽子在你桌子上,旁边有红糖水,蘸着红糖水赶紧趁热吃了。”儿子应声答道:“我已经吃完了,粽子很甜。”等到妈妈进屋收盘子的时候,发现儿子嘴上全都是墨水。原来小伙子写东西写太专心了,把墨水当成红糖水蘸着吃了,还一直在感慨粽子怎么这么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这个故事,他得出的结论是: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个小伙子名叫陈望道,他当时翻译的那本书正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是第一个在我们国家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人,这当然也属于首创。


      举旗定向,革命道路问题是最值得首创的问题。在我们之前,全世界所有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模式都以俄国为代表,以城市为中心举行工人武装暴动。这些理论和实践经验传到我国之后,我们党做过一些尝试。比如说1927年,我们在城市搞暴动,搞起义,先后搞了一百多次,虽然很英勇,很顽强,但遗憾的是大多都宣告失败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现单靠这样的形式在中国没办法取得胜利之后,开始探索全新的道路,放弃了攻打中心城市长沙,转向了井冈山,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建立自己的武装。可以说,这个时候年轻的党才真正摸准了中国革命的脉搏。


      1949年,新中国成立,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第一个大难题终于解决掉了。换句话说,挨打的问题解决掉了,可那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挨饿的问题尤为严峻。怎么才能实现第二步的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呢?


      我们看习近平总书记讲的第二点“深刻意识到”。


      8


      我们意识到“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我们都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发展水平极其低下。为了发展经济,从1949年到1956年,我们党在实践中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以前我对“社会主义改造”这个概念一直都是一知半解的,后来通过查阅资料找到了一个公式,用这个公式来理解社会主义改造可以说是一目了然。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公有制+计划经济”的1.0版本。咱们现在看觉得它是初级版本,但在当时这个版本相当适用。改造的目的只有一个,集中力量办大事,先把那些为数不多的生产剩余集中起来,优先发展重点产业和一些关键的社会事业。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沿用1.0版本,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们国家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000美元上下,超出了基本生存需求。这时候1.0版本已经不是很满足我们国家的发展需求了,意味着国内的政策需要调整升级。


      与此同时,国际形势相当不乐观,新自由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兴风作浪。1979年,担任英国首相长达十一年之久的撒切尔夫人上台。她有一句口头禅:“There Is No Alternative”,意思是你别无选择。撒切尔夫人在她的讲话中使用这个口头禅的次数多达五百多次,以致于当时人家送给她一个外号,叫“TINA”,就是这句话的四个首字母。那么她总是提到这句话是想表达什么?她认为全世界除了资本主义走得通之外,压根不存在第二种选择。1989年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个人,一位叫福山的日裔美国人。他把撒切尔夫人的论调提升到了历史哲学的层面,专门写了一篇论文。后来这篇论文被编成一本书,书名叫《历史的终结》。书中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人世间没有选择社会主义还是选择资本主义的斗争冲突。言外之意是西方的制度无可挑剔,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选择。回顾这段时间的世界史,我们会发现撒切尔夫人像预言家一样,好像世界就在按照她预测的轨迹行进着。庞大的苏联哄然倒台,南斯拉夫陷入内战,东欧各国纷纷易帜转向。好像就像撒切尔夫人和福山说的,全世界都去拥抱资本主义了。


      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党领导的中国,依然非常坚定地走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的路线版本已经得到了升级,可以理解为到了社会主义2.0版本。1978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小岗村十八个村民摁下红手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打破了过去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取而代之的不是撒切尔夫人所谓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计划经济逐步演变为市场经济,各种各样中长期规划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社会主义2.0版本的指引下,我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从1978年到2001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6%。作为一个十几亿人口的超大、超复杂的经济体,连续二十年经济超高速增长,这在人类历史上都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奇迹。


      我们刚才说到小岗村,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小岗村穷极了,人送外号“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农忙的时候大家一块种种地,农闲的时候整村组团出去要饭。


      9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到2015年的时候,小岗村变成了下图中的样子。


      10


      我想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畅想的乡村也不过如此,土地平旷无遮掩,聚集着数家亿元企业。2015年的时候小岗村已经是一个美丽乡村的试点了。以小见大,小岗村巨大的变化和发展成就折射出整个中国的巨大飞跃。


      我们巨大的进步和成就从何而来?我们的经验是什么?一起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归纳的第三句“我们党深刻意识到”。


      11


      我们成功的经验就是“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结合中国实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给我们国家和民族留下的最深刻的奇迹。“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激发出亿万人民劳动致富的澎湃热情,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谁说只有资本主义才有出路?实践出真知,我们证明了撒切尔夫人和富山的理论是错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样可以。而且我们行稳致远,走得更快,走得更好,为解决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2


      美国建构主义鼻祖亚历山大·温特有一句关于国家的名言,他认为在国家独立、经济繁荣之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是什么?尊严。尊严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利益,而且它一定是依靠实力、依靠胜利来捍卫的。


      通过刚才的梳理我们会发现,从历史角度客观地说,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组织、动员起来,给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集体自尊。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视频,从这段视频中来感受我们党带给整个国家的集体自尊和民族自豪感。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们党在全国执政的第70个年头。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我们不妨找几个历史坐标,回头看一看一百六十年、八十年前,或者更近一点,四十年前,咱们国家是什么样子?一百六十年,咱们还是烟枪流毒、国家颓废;八十年前,山河沦陷,偌大一个国家,甚至都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四十年前,我们国家百废待兴,人们对国家发展的去向心存迷茫,不知道社会主义的道路到底能不能走得通。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文明在政治上摆脱了颓势;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使中华文明在军事上摆脱了败势;整整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在经济上扭转了劣势,从过去的摆脱贫困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今天崛起的不只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全新洗礼过的文明。在百年救亡、百年复兴当中,中国共产党同时肩负着民族救亡与民族复兴的双重使命,这是我们这个政党一路走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的最集中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讲,“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二)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除了敢为人先的精神、敢闯新路的勇气之外,一路走来,理想、信仰和精神动力也是共产党人不断前进、不断胜利的基石。接下来我们用实践逻辑来分析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不管风吹浪打,不怕急流险滩,......劈波斩浪、不断奋进”。我们靠的是什么?就是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思想才会有什么样的行动。理想信念解决的是“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这是一个“总开关”的问题。你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才会自觉地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才能认识到为共产主义奋斗的过程一定是艰辛的、漫长的。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了理论上的认知,人才能有定力,才能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正如瞿秋白讲的:“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但是,假使他的生命熔化在大众的里面,假使他天天在为这世界干些什么,那么,他总是在生长,虽然生老病死依旧是逃避不了,然而他的事业——大众的事业是不死的,他会领略到‘永久的青年’。”这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锻造出来的一个共产主义的人生观。


      除了人生观以外,世界观还决定价值观。想象一下,当一个人为了大众的幸福去披荆斩棘、努力奋斗,他的内心肯定是干净的,肯定不会为了一点权力和蝇头小利半途而废。在革命年代,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我们看这样一个统计数据,从我们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的二十八年里,牺牲在战场和刑场上的革命先烈多达两千余万人。这些革命先烈为了心中的主义和理想,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在无穷无尽的流血牺牲中,在万水千山的阻隔中,也有很多曾经投入的人中途动摇了,脱落了。习近平总书记把这个过程归纳得非常到位,叫“大浪淘沙”。


      回过头来看大浪淘沙的历程,我们会发现每个人坚守信仰的力量强弱,其实决定着他们截然不同的人生命运走向。拿十三位中共一大代表来说,他们当中有的始终坚持下来,成为党的领导人,如毛泽东、董必武;有的为真理献身了,比如王尽美(1925年因病去世)、邓恩铭(1931年牺牲)、何叔衡(1935年牺牲)、陈潭秋(1943年牺牲);有的中途退党,比如李达、李汉俊,李达一生两次脱党,三次入党,第一次退党是在1923年;还有很多理想信念中途夭折,甚至背叛党的,比如陈公博(1922年脱党)、周佛海(1924年脱党)、包惠僧(1927年脱党)、刘仁静(1930年被开除党籍)、张国焘(1938年被开除党籍)。我们可以掐着指头算一算,在我们党刚刚成立没有几年的时间里,十三位中共一大代表里就有七个退党或脱党,半数以上都出了问题。再加上牺牲的几个人,十三个人从头到尾走下来的只剩下两位。是谁呢?毛主席和董必武。正如鲁迅先生讲的:“因为终极目的的不同,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行进,则愈到后来,这队伍也就愈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正是以毛主席和董必武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理想信念坚定的共产党人,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推动我们这个国家一步一步浩荡前进。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什么呢?我们看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的标准答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是一个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凝聚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回望九十八年的奋斗历程,无数共产党人就是凭借这份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地跨越难关、克服困难。说到困难,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两万五千里长征。大家知道吗?两万五千里指的是四路红军当中走得最长的由毛主席带领的中央红军所走的路程。如果把四路红军的长征总里程加起来,应该是六万五千里路。这一路上到底翻越了多少座雪山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明确的概念。对我而言,因为以前看红军长征的电视剧,里面着重描写的雪山只有一个夹金山,所以我一直以为红一方面军大概就爬了一座夹金山。但是后来我查了一些历史资料,这才知道红一方面军前前后后爬了五座雪山;红二方面军爬了八座雪山;最夸张的是红四方面军,竟然一共爬了十三座雪山,而且有两座是翻越过去的。我们今天去雪山都是为了游玩拍照,一般都是夏天去。我毕业旅行的时候去了一趟云南玉龙雪山,去之前有做攻略,买了一个进口防风衣,买了护目镜,上雪山之前还买了一个氧气罐。结果坐着缆车就上去了,一共十五分钟,待了十几分就觉得头特别疼,马上又坐缆车下来。但就是这十几分钟让我回头再去想红军长征的时候有了特别不一样的感触。


      14


      那个年代的红军战士哪有什么进口防风衣啊?都是衣衫蓝缕,穿的都是草鞋。哪有缆车啊?都得背着粮草辎重,一座一座地翻越雪山。没有理想信念的支撑根本不可能走得下来。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2019年年除了是新中国70周年之外,还是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我们不妨想一想长征究竟是什么?在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笔下,长征是一首“惊心动魄的史诗”。在此之前,全世界没有哪支军队像红军这样,被迫穿越大面积的雪山、高原,穿越数百公里的无人区。我们再来看几个数据:主力部队出发的时候一共约三十万人,最后抵达陕北的时候只剩下两万五千人。这意味着什么?长征路上,十二个人里只有一个人能够活着抵达终点。一路上,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走了三百六十八天,只休息了四十四天。这又意味着什么?平均要走一百八十二公里路才能休整一天。相当于背着粮草辎重从北京海淀走路到张家口才能休整一天。要翻越十八条山脉,其中五条山脉终年积雪;要突破二十四条河流,其中包括不少峡谷大江;要穿越十一个省,突破十个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仅中央红军有记录的战争就有三百八十次。平均下来每天至少战斗一次。在四渡赤水的时候,双方兵力对比极为悬殊,中央红军以不足三万的兵力摆脱了国民党四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可以说,在长征路上,红军战士曾一次次被逼入绝境,但又一次次凭借巨大的精神力量坚持了下来。所以形容长征,我觉得最贴切的两个字就是“奇迹”。


      在红军抵达陕北之后,当时身为国民党将领的张学良相当有感触,他对下属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都是带兵的,这万里长征,你们谁能带?谁能把队伍带成这个样子,带得都跟你走?”我们不妨想一想,是什么力量促使红军战士创造出这样的奇迹。我看过很多红军老战士的采访,一位老爷爷的话让我非常感动,他说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的支撑,长征路一天都坚持不下来。我觉得他的话恰恰回答了张学良的问题,正是理想信念焕发出来的坚韧、顽强和决绝使然。2000年世纪之交的时候,美国《时代周刊》邀请了全球几十位顶级专家来评选人类一千年里发生的最重要的一百件事,入选的事件必须是深刻影响了人类发展进程的。我们中国有三件事入选:第一件是火药武器的使用,这是北宋的事,它标志着人类热兵器时代的开始。第二件是成吉思汗的铁骑征服了半个欧洲,现在欧洲历史学家提起成吉思汗还觉得心有余悸。第三件事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征。长征精神最可贵的一点在于永不言败,这一点从精神层面影响了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衣衫蓝缕的战士在超自然的极限条件下迸发出来的巨大精神力量超越了国界,超越了意识形态,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极大的震撼。1972年,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非常好奇长征背后的故事,向周总理提出想要重走长征路。周总理答应了他。这个美国人是很有决心的,他的心脏不好,于是先给自己安了一个心脏起搏器,然后就带着起搏器踏上了长征路。十几年之后,他写了一本书,叫《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他在书中写道,“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被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这种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中国革命赖以成功的基础。中国将从这些奋斗牺牲的传奇故事当中汲取无穷无尽的力量”。


      80多年过去了,那些爬雪山、过草地的老红军如今还健在的已经所剩无几。长征中的战士超然生死,他们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士,长什么样子,没人知道。我们一代代听着红军长征的故事长大,在不知不觉间,我们也忘了这些故事,忘了这些传奇,忘了这些伟大的精神力量。这也是为什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及长征和长征精神。2016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时指出:“长征当时能看到什么?在哪里真正能够落下脚生存都不知道,就是革命理想在支撑着......后来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凭的还是最根本的东西——精神的力量。”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自肺腑地讲到:“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在未来“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是什么?就是要“实现‘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醒我们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2019月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西考察,反复强调一定要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并不仅仅存乎于过去,长征昂然伫立于将来。过去翻山越岭的战士,他们的奋斗精神还在影响着我们的时代。今天回望长征路,不是说要重复过去,而是要更好地面对今天。关于什么是国家,19世纪法国有个叫勒南的学者说过这样句一话:“国家指的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一起取得了伟大成就,并且希望以后能够继续创造同样伟大的未来。”今天我们虽然不用像过去的红军战士一样去啃树皮、吃野菜,但在我们前进的路上,每一步都有可能受挫,每一步都有可能碰壁,这就需要我们把长征精神传递下去,把这种绝不向困难低头的气概传递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归纳的第二点红船精神有两个重点,理想信念只是前半句,后面还有半句。我们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个人叫王阳明,他的核心思想是四个字:知行合一。如果以他的思想来分析红船初心,我们会发现前面的坚定理想信念属于“知”,而为了理想信念不断地去奋斗,则是“行”。习近平总书记近非常强调“奋斗”这两个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一系列讲话标注了我们新时代的奋斗气质。所以说光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还不够,我们要把这份理想信念转化为不断向前的驱动力。


      革命年代的奋斗我们前面已经谈了很多,那么建设时期呢?改革时期呢?这种奋斗精神该如何代代相传?我们看下面这幅图。图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套连贯动作非常地暖心。


      习近平让座


      这一幕发生在2017年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同这位老先生握手,然后认出了他。因为了解这位老先生对我们国家的军事事业作出了多么大的贡献,出于后辈对前辈的敬重,习近平总书记请老先生坐在台上,给老先生把椅背一拉,先让老先生坐下,怕后面那么多人把老人家挤着了。这位老先生是被尊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院士,时龄95岁。


      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国家,但在1958年黄旭华刚刚接到研制任务的时候,他连核潜艇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最初科研团队从全国选拔了二十九个人,黄旭华是主要负责人之一。那时美国已经开始使用第一代计算机,而中国科学家用的则是算盘、计算纸和稿纸。潜艇要成功下水,重量绝对不能超标。怎么保证这一点?还是土办法,用磅秤。验证设计数据用木头模型,核算潜艇重量用磅秤,靠着各种土办法,1970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中国也由此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核潜艇是国之重器。2019年4月,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举行。接受习近平总书记检阅时,排在最前面的就是潜艇区,其中就包括核潜艇。我们的国之重器是靠着最古老的办法和老一辈科学家百折不挠的努力奋斗研制成功的。靠着算盘和秤建造出一艘核潜艇,可见我们中国人是非常聪明的。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够秉持传统,继承老一辈科学家们对待工作的奋斗精神,我们就不必畏惧如今美国的技术封锁。中国人是有这个智慧和能力的。


      在这方面,我们还有“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大家可能都对钱学森先生有一定的了解,但就我而言,直到有一次读到钱先生的传记,我才知道钱学森是一个多么传奇的人物。钱学森二十八岁时就已经是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了,仅三十五岁就成为了全球排名第一的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麻省理工其他优秀的教授可能几十年都未必能够得到终身教授这样一个荣誉,而钱学森先生短短几年就拿到了。他在美国曾经拥有最高级别的安全通行证,并参与到了绝密的军事项目研究中,甚至可以在五角大楼里自由出入长达八年之久。在一段时间里,他几乎成为了自己所在领域的科学家中的主要发言人。对于这样一位百年一遇的天才,我们看他身上最可贵的一点是什么?是始终心系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钱学森从美国回国前前后后花了五年时间。从1950年开始他就申请回国,但美国不放人。直到1955年的时候,周总理跟美国政府做了一个交换,这才把钱学森给换了回来。当时美国海军次长就说了一句话,大意如下:钱学森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去都相当于五个师的兵力。所以他宁愿把钱学森枪毙在美国,也不愿意让钱学森离开美国的范围。不难想象,为了振兴自己的国家,钱学森放弃了多少名利的诱惑,冒着多么大的生命危险,才拖家带口回到了在当时还一穷二白的祖国。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把国家从核威胁中解救了出来,所以《感动中国》称,在钱先生心中“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最后概括他的经历和功绩是“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1987年,钱学森在伦敦给那里的中国留学生做了一次演讲,题目叫《建国百年之际,中国必然强盛》。演讲中他谈到了为什么要走回归祖国这条路:“我为什么要走回归祖国这条道路?我认为道理很简单,鸦片战争近百年来,国人强国梦不息,抗争不断。革命先烈为兴邦,为了炎黄子孙的强国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血沃中华热土。我个人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只能追随先烈的足迹,在千万般艰险中,探索追求,不顾及其他。再看看共和国的缔造者和建设者们,在百废待兴的贫瘠土地上,顶住国内的贫穷、国外的封锁,经过多少个风风雨雨的春秋,让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想到这些,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丢呢?”


      时间过得真的很快,很快就要到建党一百年了。在现在这样一个相对安定的生活背景下,很多年轻人会想,过去革命年代、建设年代的奋斗,很多都是迫不得已、被逼无奈的。既然我们的国家已经强盛起来了,已经有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可以满足我们的美好生活了,那我们85后、90后、95后真的还需要艰苦奋斗吗?就这样佛系的享受着,随性的生活着,不可以吗?


      从2017年年底开始,“佛系”成为了热词,频频出现在中国年轻人的口头禅中。能有这种热度,肯定说明它存在内在普遍性,说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心坎里。《人民日报》也注意到了年轻人对“佛系”状态的推崇,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谈得很好,说要看那些佛系动物。从自然界里面看,佛系动物都有哪些?比如老鹰和老虎。大家都看过《动物世界》,鹰立似睡,虎行似病。老鹰站在树梢跟快睡着了一样,老虎走路的姿态我们应该熟悉,扭扭捏捏的跟生病了一样。可是它们一旦锁定了目标,鹰不睡了,虎也不病了,都是一招致命,其中的随意和专注相当有分寸感。中国古人也好闲适,好从容,但讲究的是“偷得浮生半日闲”,是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偶尔给自己放一个小假。终日庸庸碌碌肯定不是美好的生活,但是反过来说,如果年轻人都轻轻松松,天天“佛系”地修炼,咱们伟大复兴的梦想很难如期实现。所以无论是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时期,我们都要有一以贯之的奋斗精神,这一点对我们每个来说永远都不会过时。


      (三)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用“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条“红船精神”,回答了我们党确立的是什么样的宗旨、培植的是什么样的党风。这一点我们从理论逻辑来探讨。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在孔子眼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是一个良治的社会。执政者施行大道,老百姓们生活安定,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天下人共有天下。2000多年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表达了和孔子非常类似的观点:“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马克思看来,人民群众能否得到解放,不仅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更取决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


      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把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观点相结合,于是古今中外碰撞出四个字,叫“立党为公”,进而延伸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一条根本宗旨。这条根本宗旨在《党章》里是对每名党员的要求。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来看一段历史上的细节。


      第二次国共合作后期,蒋介石读到过一份《延安观察报告》,他对这份报告相当重视并专门批示:“此乃本党某同志对中共情形实地考查所得之结论。某同志一面为三民主义之忠实信徒,一面对党派问题素无成见;故其所得结论,较客观而深刻。某建议部分,亦颇有独到之处,可发人深省,故特为印发,供本党负责同志之阅读研究。”随后,这份《延安观察报告》连同蒋介石的批示一起下发到全体国民党高级干部手里。这里蒋介石说的“某同志”是谁呢?是国民党的一名少将,叫徐佛观。


      1943年,徐佛观进入了陕甘宁边区。这段时间非常敏感,国民党正借着共产国际宣布解散的机会要求我们党服从以蒋介石为首的“一个政党、一个领袖”,而我们党也在延安掀起了抗议国民党的示威活动。在国共双方纷争之际,徐佛观把他在延安亲眼看到的共产党的真实情况与国民党的所作所为做了对比,他发现共产党主政的边区与国统区的区别之大,令人震惊。这一时期,共产党号召减租减息,国民党强迫征粮征税;共产党实施平均地权,国民党放任土豪兼并;共产党启发人民自觉去参军抗日,而国民党在依靠保长抓壮丁。产生的结果就是中共与老百姓军民一家、水乳交融;国民党因其不择手段的做派而不得人心。在徐佛观看来,当时的国民党特别像《红楼梦》里曹雪芹描写的秋后的醉蟹,“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看起来是铁甲长盔,其实内里已经空了,只是在虚张声势。但徐佛观毕竟是国民党的将领,这时候他还有心补天,于是下了很大功夫把我们党的二大纲领与国民党一大纲领放在一块儿研究对比,发现两党的根本目标没有什么不一样,都是打倒军阀、平均地权、民族解放。孙中山先生以前也反复说三民主义其实就是社会主义。国共两党的本质区别在哪里?最后还是让徐佛观给发现了。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共产党植根于人民,而国民党在人民中没有根,国民党想要扮演上帝,给人民送慈善;而我们共产党是要让人民当家作主,让人民组织起来,自己解放自己。所以后来徐佛观很客观地总结:中共之秘诀,在于以农民党员为发展组织之对象,故其组织能深入于社会里层,把整个社会变成一个绝对战斗体,由此产生军队。于是军队能与社会结为一体。而国民党未能在社会生根,政治、军事浮于社会之上。在国民党一方,最先是党之失败,其次则为政之失败,最后则为军之失败。


      只有信仰人民,才能领导人民。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减租减息、平均地权的政策,在把人民的力量组织起来的同时,我们也感动了人民这个“上帝”。所以老百姓才会愿意把最后一块布,最后一碗米,甚至最后一个儿子都交给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有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来没有改变过。从革命到建设时期,我们每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都会根据发展来表述、重申这个根本的理念。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毛主席做过四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表达党的人民观。第一个比喻,他把人民比作铜墙铁壁。在瑞金中央苏区的时候,我们党的力量非常弱小。早在那时候,毛主席就用哲学的眼光说:“什么是我们的铜墙铁壁?不是高山峻岭,不是大江大河,而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共产党人最好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都打不破。第二个比喻,毛主席把人民比作眼睛。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说:“共产党员应该紧紧地和民众在一起,保卫人民,犹如保卫你们自己的眼睛一样”。我们都知道眼睛是人身体上最灵敏、最脆弱的器官,我们的感知能力80%都来自于视力。由此可见人民对我们党来说是多么的珍贵,多么地受重视。第三个比喻,毛主席把人民比作上帝。在党的七大闭幕词中,毛主席讲:“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要努力奋斗下去,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第四个比喻是把人民比作土地。在1945年的延安干部会上,毛主席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有一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共产党人好比种子》。毛主席是非常有智慧的,他运用这四个比喻将党的理论讲得深入浅出。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南海新华门的照壁换上了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也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视为衡量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判断标准。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有一条就是“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往后,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就是四个字——以人为本。一经梳理,我们发现所有这些都与“人民”和“人”字有关。一以贯之,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如此。


      15


      上图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以中国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出现在中外记者的镜头前。在拍完这张照片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段简单但相当精彩的讲话。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这次讲话一共不到一千字,但在这一千字的讲话稿里,“人民”两字反反复复地出现。


      2014年索契冬奥会,习近平总书记去了俄罗斯,接受了俄罗斯电视台的一个专访。当时记者问习近平总书记:“主席,您的执政理念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回答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记者又问:“你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快一年了,领导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你有什么感触?”习近平总书记答:“作为国家领导人,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兢兢业业,夙夜在公,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切实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这一思想的深刻内涵,至少包含下图中的几个方面。


      16


      以宗旨意识为例,我们党为什么而奋斗?就是为了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朝着共同富裕不断前进,让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历史动力方面,社会发展真正的推动者是谁?是人民。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创造世界。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保障改善民生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讲“民生无小事”。几年来的中央政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包括打赢蓝天保卫战、改善生态环境、完善社保体系等,习近平总书记说到做到了,他切实抓住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还有人民当家作主、群众路线,乃至于造福世界人民,“人民”这两个字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关键词。


      讲到这里,我们不妨追溯一下,是什么塑造了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的执政理念?为什么他这样高频强调“人民”的概念?追根溯源,至少能够找到三点原因:


      第一是受家庭的影响。一个人的秉性和他的家庭教育、出身背景密不可分。父母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我们都知道习近平总书记出身于红色革命家庭,一直深受他父亲习仲勋的影响。在习仲勋88岁生日的时候,由于工作关系,习近平很难到场,所以他专门给父亲写了一封拜寿信。信中写道:“您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您热爱中国人民,热爱革命战友,热爱家乡父老,热爱您的父母、妻子、儿女。您用自己博大的爱,影响着周围的人们。您像一头老黄牛,为中国人民默默地耕耘着。”毛主席对习仲勋的评价相当高,他说“习仲勋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典的时候,习仲勋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礼。观礼过后,他发自肺腑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可以想见,习近平深受习仲勋的人民观的影响,因此在工作中身体力行,诠释着人民公仆的内涵。


      第二个原因,习近平总书记自身的经历。习近平有一首改写的诗作,可以说是他本人的深切体会:“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十五岁到二十二岁,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梁家河村当了七年知青。对每个人来说,十五到二十二岁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龄段,是一个人“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段。这段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吃在百姓家,住在百姓家,每天跟老百姓一块儿干活。越来越多地了解到当时农村的落后,了解到当时老乡们生活的艰苦,就愈发激起了他要为老百姓做实事的热情。这段艰苦的经历不仅磨炼了他的意志,更加培养了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面对从政这条充满不确定性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这样一段话:“这次下去,干得好,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干得不好,就在下面给老百姓做些实事,也没什么”“不管从政道路的前景如何,在基层为群众做实事的权利总是不会被剥夺的”。正是靠着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的作风,习近平深得梁家河老百姓的信任。习近平二十一岁的时候,被梁家河的老百姓们选为了自己村的大队书记。二十一岁被选为大队书记,可想而知,老百姓对这个年轻人是多么放心。


      当上大队书记后,习近平很务实,走街串巷,看村里有什么亟待解决的问题,决不辜负老百姓的信任。他发现陕北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水源的问题。农历二三月的陕北,天正是冷的时候,他马上组织打水井。发现村里粮田不足,缺地缺粮,他又马上带领村民们去打淤地坝,搞农田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心很细,他甚至会注意到村里毛驴的数量,专门跟上级申请置办机械设备来开磨坊。他注意到当地的妇女们工作很辛苦,每天家里家外忙不过来,就专门给当地的妇女们开办了缝纫社,帮她们减轻负担。当时梁家河的百姓们对习近平同志评价很高,说甭看我们大队书记年轻,但是他不搞形式主义,而是立志为老百姓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办的所有事情中,最漂亮的一件是修沼气池。这可以说是他为当地百姓们办的最大的一件实事了。陕北不仅口粮严重不足,连煮饭用的柴火都是稀缺资源。柴火要上山去砍,或者下河去捞,捞完晒干以后才能用,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为了这点柴火发生生命危险。老百姓在生活上遇到难题,习近平总书记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于是他每天查阅资料,看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皇天不负苦心人,办法让他给找着了。1974年的《人民日报》上有一篇介绍四川推广利用沼气的报道,习近平看完以后相当激动,因为报纸上说有了沼气之后,煮饭、照明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他自掏腰包跑到四川绵阳去取经,学习怎么建沼气池。回到陕北,在建设过程中,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技术员,搬沙子、扛水泥,亲历亲为,建好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事隔几十年,当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回忆起自己建沼气池的过程时,虽然想到了被喷得一脸是粪的经历,但还是发自心底感到高兴。1974年7月,沼气池顺利点火,梁家河亮起了整个陕北高原第一盏沼气灯。在此之前,当地老百姓对沼气池其实有很多以讹传讹的说法,有的说如果沼气能煮饭照明,除非是公鸡下蛋、母鸡打鸣。也有的说沼气是四川发现的,过不了天津,来到北方就不能使了。种种传言就此被习近平总书记打破。


      现在我们常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做大事的人都是从全心全意做好每一件小事中一点点成长起来的,人的情操也是从平凡的小事中一步一步培养起来的。今天我们看习近平总书记建沼气池的过程,会有感于他当时动机的纯粹:那个年代没有微博热搜,没有今天这样的宣传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单纯就是想给老百姓带来温暖,带来光明,不再让婆姨们每天为了一日三餐烧柴煮饭的事备受煎熬。这种纯朴的为民情怀,在他后来担任各级领导干部的实践中不断被升华。


      三十岁出头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到了河北正定。这段时间他住在办公室,吃在大食堂,仍然保持着他在梁家河的习惯。有了时间他会干吗呢?骑着自行车跑到乡下去,跟老百姓拉家常,看看他们有什么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三十岁出头的年轻干部,习近平讲:“始终以群众满不满意为晴雨表和风向标”。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去福建和浙江履职,可以说跑遍了山山水水,对当地感情很深。他在浙江期间已经发表了很多篇文章,这些文章后来被集结成册,成为了一本书,叫《之江新语》。这本书中有很多金句,比如“离开了人民,我们将一无所有;装不下人民,我们将一事无成;背离了人民的利益,我们这些人民的公仆就会被历史所淘汰”。再比如“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话语,跟他父亲说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有异曲同工之妙。


      习近平总书记写道:“党员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领导干部的主人。这个关系任何时候都不容颠倒。”这句话恰恰道出了他常常谈起人民的第三点原因,现在还是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人民群众。


      《诗经》上有一句话叫“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我们做事的时候,基本上都能善始,但难的是一直保持最初的状态,做到善终。毛主席曾告诫全党:“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这是我们党的初衷。难的是什么?是一直要保持这份初衷,一直走下去。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最终一定会走向失败。正因如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郑重写入党的基本方略,要求“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新时代也要秉持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初心。


      我们分别从三个逻辑详细地给大家分析了三条“红船精神”。为什么要花这么长的篇幅?恩格斯讲过一段话,世界上有那么多政党,有一种政党是不可战胜的,这样的政党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要知道自己的目的,而且知道应该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第二个条件,你得具备达到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我们刚才梳理的三条“红船精神”,其实就是恩格斯所说的达到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


      二、乘风破浪,实现民族复兴


      我们党的使命和目标是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回过头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制定的救国、兴国、强国政治路线一直都贯穿着“民族复兴”这样一条主线。包括我们今天讲的初心和使命,一直都一以贯之。为什么?这还得从我们党的根本大法《党章》说起。


      《党章》中写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那我们自然得为人民谋幸福。后半句是“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所以我们要为民族谋复兴。在第一部分我们谈了为人民谋幸福的问题,那么在第二大部分,我们就聚焦复兴使命,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出发,来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我们先来看一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提法是从哪儿来的?这个提法并不是一直都有的,它第一次出现是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此前一直沿用的说法是孙中山先生在1894年提出的“振兴中华”。那么为什么党的十三大要把“振兴”调整为“复兴”?因为“复兴”的表述比“振兴”更为准确,更加符合我们国家历史发展的实际。我们中国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伟大文明,曾长期走在世界历史的前列。只不过近代鸦片战争之后,我们有一些落伍了。“复兴”的提法意味着我们中国应该恢复到曾经的历史影响和国际地位上去,不止要满足于本国本民族的振兴,还要像汉唐时候那样对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他上任后的第一个重大思想,他用“中国梦”三个字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进行了形象、生动的表达。这三个字将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昨天的苦难,今天的奋斗,明天的美好串联在一起,作为一个最大公约数,深入人心。


      追根溯源,孙中山先生在提出“振兴中华”时并没有提出什么长期规划。一百多年前,在一本叫《建国方略》的书中,孙中山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描绘了这样的一个愿景:要修建一个十六万公里的铁路、一百六十万公里的公路,开凿并整修全国水道和运河,建设三个世界级大港,要发展内河交通和水利、要发展电影事业......以上这些就是孙中山当时设想的,已经发奋为雄的中国要达到的指标。百年之后,这个蓝图早就已经实现,事实上,中华民族如今创造的许多成就远远超出了孙中山当年的预想。


      我们可以来对比一下孙中山提出的这个比较宏观的指标和新时代微观角度下,即现在中国每分钟能完成多少事。比如复兴号一分钟能跑5833米,扫码支付平均每分钟有3.79亿。其实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对于我们民族的历史来说只是弹指一挥间。稍一思考大家就会发现,正是我们党九十八年的奋斗历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整个民族的发展方向。孙中山毕生奋斗,期盼着中国能成为世界上顶富强、顶安稳的国家,希望中国人民成为世界上顶幸福的人民。今天我们告慰孙中山先生,不仅要振兴中华,更要复兴中华,重新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曾说,中国执政者有一点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给人民提出一个能够看得到的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景。他把这一点看作是国家凝聚共识、推动发展的希望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这就是我们的愿景和方向。有志者,事竟成,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确实可以满怀信心地说一句,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也更有信心和能力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二)什么时候实现中国梦?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简单梳理一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党的十三大,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一共是七十年。前两步各有十年:第一步是从1981年到1990年,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是从1991年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对后五十年的一个大概设想,即基本实现现代化,具体的规划和安排没有细说。党的十五大,江泽民任政期间对后五十年进行了细化,新增了两步,也被称为“新三步走”战略。前两步还是十年,到2010年,人民的生活更加宽裕;到2020年,当时我们说的是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请大家注意,那时候说的是“建设”,而党的十九大的提法是“建成”,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却彰显了我们国家不同凡响的发展成绩。第三步是从2020年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们看这一时期对2020年到2050年这三十年的规划还是比较宏观的,没有像前面两步一样以十年为一个节点制定阶段性的发展小目标。这个任务现在就交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身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就是把前面宏观规划的三十年进行细化: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把十年提高十五年,到2035年的时候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后要把目标提高,由原先的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高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讲到这里,我们的中国梦什么时候能实现,民族什么时候能复兴,看得好像还不是很清楚,这里我们得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中国已经确定了未来发展目标,这就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形象地把这个目标概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直接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实现中国梦划上了等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点非常明确,就是在本世纪中叶之前。换言之,2050年之前,咱们的中国梦势必得以实现。


      面对美好的发展前景,习近平总书记以政治家的眼光提醒我们,虽然前景光明,但挑战也相当严峻。“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这就涉及到“四个伟大”,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无论是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还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学习,其重点都是抓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那么聚焦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应该怎样去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呢?这也是我们在微观层面上要回答的最后一个问题。


      (三)立足实践,如何助力中国梦?


      借用红船初心来找寻答案,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开拓创新,把初心转化为使命担当,为国家负责。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换句话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伙的日子才会过得好。所以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看客,都是不可或缺的追梦人。


      革命先驱李大钊说过,“历史的道路,不会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我们每个人传承长征精神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搏精神。只有每个人都肩负起自己的一份使命,开拓创新、迎难而上,才能为实现祖国的强大贡献出一份力量,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们的民族走向复兴的未来。


      2.薪火相传,把初心转化为奋进的力量,对党忠诚。


      我们常说不忘初心。其实不忘初心有一个前提,就是不忘信念。“不忘”的前提是“相信”的“信”。如果不相信,没有信念,那么不忘就无从谈起。坚定的理想信念从何而来?列宁说:“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因此新时代要求每一名党员要加强学习,自觉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们只有真正认清了历史发展的脉络,明确了我们中国道路的来路、过程和前景,我们才能在理论上更清楚,政治上更坚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伟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理想信念不只是一种精神、一种导向,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它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具体化。要将其转化为不断向前的奋斗精神和驱动力,落实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


      3.继往开来,把这份初心转化为奉献的精神,为民造福。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从铁路运输方面来说,我们的主要矛盾已经由原来的运能不足、没办法满足运输的需求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运输供给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越增长,对铁路高质量发展的期待就越迫切,越希望从走得了变成走得好,从苦在囧途变成乐在途中。人民满意就是铁路发展的标尺。从这点看,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为人民提供更加美好的出行和运输体验,就是铁路人的奋斗目标了。


      人民铁路为人民,这是铁路人的初心。这份初心鞭策着我们在过去完成了一系列的历史性变革,也取得了一系列的历史性成就。站在新时代历史起点上,更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当下,着眼未来,立足本职,为民奉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的时曾经发表过一段非常精彩的一段讲话。在讲话中,他引用了庄子的一句名言,叫“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作始”就是开始的时候。“简”是很少、简略。“将毕”是快要结束的时候。“巨”是巨大、伟大。连起来就是说,一些有生命力的事业,尽管在初创之时显得微不足道,但到了即将完成的时候,一定会发展到非常巨大。从只有50多名党员的政党到世界上第一大党,从嘉兴南湖上一艘小小的红船到如今承载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巨轮,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正是一个由简到巨的生动写照。希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八个字能够成为我们每一名党员的诺言和担当。


      以上就是这些节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5797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