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锋:全球增长减速背景下,中国追赶发达经济体为何提速了?

                            
    0

    时间:2021-01-18  来源:新华网


  •   近期,北大国发院教授卢峰在第五届国家发展论坛发表演讲,就今年在全球经济减速的背景下,中国追赶发达经济体速度发表观点。卢峰认为以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美两国经济总量的估计,今年我国对美国经济总量追赶或收敛速度约为4.4%,约为2013至2019年该指标均值的2.2倍。展望明年,中国的经济追赶会延续相对比较快的追赶趋势。
     
      以下为卢峰观点摘编:
     
      我想从岁末年终盘点的角度,跟大家梳理中国经济表现几方面的“没想到”,也就是今年的经济走势。在这个基础上我将概括一下经济增长减速和追赶提速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未来长期的中国的追赶做一个极为简单的畅想。
     
      回忆去年年底这个时候,全球经济总体来讲有一些周期性的特征,但是没人觉得将有非常大的短期的急剧变化。疫情的暴发给我们研究宏观经济的人一个极其罕见的机会,理解一个全新的增长态势。你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概括,疫情的规律就决定了经济的规律。流行病的曲线领先了经济的曲线,然后疫情经济学就支配了宏观经济学。
     
      中国经济走势八个“想不到”?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带来了全球全新的经济增长态势。然而今年我国经济呈现出一组“没想到”的动态趋势,我认为这是今年“增长减速、追赶提速”的局面成因。
     
      一是没想到中国疫情控制的水平全球领先,这一点无论从时间序列还是从截面数据都看得非常清楚。
     
      二是没想到我国的供给生产能力恢复全球领先,这也与我国疫情控制比较好有关。流行病的曲线领先了经济的曲线,无论是从PMI(采购经理指数)还是工业生产的增速来看,中国都是恢复得最早、回到趋势水平最早的国家。
     
      三是没想到我国的贸易表现。在我国供给能力恢复早的同时,国外的疫情在肆虐,但是由于国外的收入分配转移再支付的力度较大,再加上防控疫情策略相对较宽松,所以疫情对国外需求的影响要小于对其供给的影响。“所以这样一来反而是国外消费的指标比中国还要相对好一点,就需要进口,正好中国恢复得比较快,所以就打了一个配合。”卢锋表示,因此疫情以来我国进出口增长比较快,特别是出口增长比较快,例如今年11月份我国出口总额1.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4.9%,这是事先没想到的。
     
      四是没想到FDI(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很快恢复到了趋势的水平。截至今年9月,中国吸引FDI规模相较去年同期已呈增长趋势,增幅达2.5%。
     
      五是没想到证券投资在今年二三季度以后恢复得比较好,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和趋势变化在短期进一步显示出来。
     
      六是没想到人民币汇率的显著上升。从今年5月到12月初,人民币有9个百分点的名义升值。虽然处于美元指数走低的大背景下,但是这仍然反映了国际收支变化带来的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卢锋认为,汇率的变化可以说是短期的变化,但是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趋势性升值也会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追赶表现出来。
     
      七是没想到中国的经济增量对全球经济增量的贡献趋势性提高。今年,中国将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无疑将对后疫情时期世界经济的恢复产生巨大作用。
     
      八是所有的这些变化到最后凝聚为一个整体的图像,就是标题中提到的,经济减速了,IMF估计我们是1.9,估计会达到2.3或者2.5。这是过去40年来,或者是从1958年以后半个世纪以来最低的增速,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现在这个增速是远远的偏离了潜在增速的,说我们是相对的由于疫情带来的衰退也不是不可以,总之是一个大幅度的减速。但是由于前面讲到的这些表现,实际上我们的追赶是提速了。
     
      “增长减速、追赶提速”明年仍将延续
     
      按照IMF的预测,中国在未来五年内对美国的追赶速度大概年均为3.6%。按照这个速度,到2025年中国用汇率衡量的美元GDP规模将达到23.03万亿美元,是美国当年25.783万亿美元的89.32%,是当年欧盟20.301万亿美元的113.44%。
     
      如果再进一步对我国未来15年的经济规模进行展望,依据到2035年我国经济有条件实现翻番目标的预测,这意味着未来15年大概需要保持年均4.7%的经济增速。再假设人民币汇率升值年均两个百分点,而美国的经济维持3.5%个的名义GDP增速,这样我国在2035年经济总量应该能达到美国的1.5至2倍,人均GDP达到美国的30%左右。
     
      考虑此后十五年经济追赶速度会进一步回落直至追赶趋势大体结束,到2050年,中国经济规模总量可能是美国的1.5至1.7倍,人均GDP是美国的40%到50%。
     
      然而,长期的增长不会是一个线性的推展延伸,会叠加周期的波动和短期的起落,上述“极简估测”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中国40年来的改革开放经验告诉我们,经济的潜在增速实际上是体制转型和改革依存状态的增速。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速下一步主要与两方面高度相关:一是能不能通过艰苦的深化改革,创造高水平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要保护微观创新动力,培育市场的创新活力,要考虑到政策对平台企业家的创新活力的保护和激励作用。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