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条件

                            
    0

    时间:2021-04-01  来源:新华网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内容博大精深、高屋建瓴,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献,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市场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集大成之作。借此机会,我仅就其中经济发展思想的脉络,与大家进行学习和交流。
     
      一、《建议》与《纲要》的特点与分工
     
      《建议》与《纲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因此我们要起好步、开好局。
     
      第二,概括出贯穿全文的“三新一高”战略导向,为未来全面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三新”,指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一高”,指高质量发展。
     
      两个文件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建议》是思路性、原则性的,主要是定性分析;《纲要》则是前者的具体方案和定量分析。两个文件的结构与内容基本一致,只是后者比前者更加细化、具体,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
     
      《建议》全文约两万字,分为十五节、六十条;《纲要》全文共十九篇、六十五章。两个文件的总体结构都可以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大板块是总论,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总体安排。《建议》在总论这一板块主要包括第一节和第二节;《纲要》则将其融合在第一篇内容里。相比较而言,后者比前者更具体、更细化。《纲要》对《建议》的补充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在总论方面,增加了战略导向,把“三新一高”总结出来,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二是提出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
     
      第二大板块是分论(文件的核心)。其中,《建议》包括第三节到第十四节的内容,明确了十二个重点部署;《纲要》包括第二篇到第十八篇的内容,扩展为十七项重点任务。
     
      最后一个板块是结束和保障措施。《建议》把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放在第十五节结束语里;《纲要》则把这两项内容放到了前面,所以最后一部分是规划实施的保障,包括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统一规划体系等。
     
      以上就是两篇重要文件的总体特色、总体思路、特点、分工以及框架结构。
     
      那么,对这两篇重要文件,我们应该如何宣讲?大致有以下两种思路:一是按照文件的结构逐节逐点、逐章逐篇地讲解,这样可以原汁原味不走样地理解文件精神;二是从某学科如经济学学理的角度,来探讨其中博大精深的内容。本报告拟选后一种解读方式为主,对文件中的经济发展思想脉络并加以梳理,以更好地反映其经济学的逻辑,以求有些新意。
     
      从经济学学理角度来说,《建议》与《纲要》对发展条件、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等问题,都作了十分精彩的阐述和回答。因此,我将围绕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讲解:
     
      首先,发展条件分析。这里涉及“三新一高”的新发展阶段。“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起点是什么?当前的发展阶段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交代清楚。
     
      其次,发展什么?“发展什么”要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总目标进行,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新发展阶段的发展内容、发展愿望和发展目标。
     
      最后,怎样发展?要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构建新发展格局。
     
      《建议》与《纲要》涉及的内容非常全面,我们仅将其中经济发展思想脉络进行梳理,以便大家对文件中经济方面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首页>报告>文稿>经济>正文
     
      刘勇:“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条件(2)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与《纲要》中经济发展思想脉络梳理
     
      2021-04-01 10:09宣讲家网刘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字号: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高屋建瓴,内容博大精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市场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集大成之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勇以“《建议》与《纲要》中经济发展思想脉络”为主题,从发展水平与阶段、经济体制机制、国际国内形势三个方面分析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条件。
     
      二、“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条件
     
      分析发展条件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二是经济体制条件;三是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
     
      (一)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分析
     
      1.发展水平分析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是“十四五”新发展阶段的起点。《建议》与《纲要》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总结得非常全面,从体制改革、“五位一体”全面发展、阶段性任务(精准扶贫)和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事件等方面总结了十大成就,并作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包括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等。
     
      2.发展阶段分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那么,新阶段有什么特点?“十四五”规划与2035远景目标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什么作用?这都是我们在新发展阶段需要进行分析和回答的问题。
     
      发展阶段的分析应该是多维度的,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一,从社会及社会制度发展看,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足于经济社会等基本国情,可以判断我国仍然处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初级阶段,在顺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正开启全面现代化发展的新征程。其一,我国虽然开启了“市场导向”的改革和转型,但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其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还有待完善。
     
      第二,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即新发展阶段。我们的产品总量虽然大,但是产品质量和档次还有待提高,这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既然我们现在已经从总量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那么在保证总量的基础上,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必然是高质量发展。这是从生产力角度来说,我们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从经济体制转型来说,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进入中期阶段。初步的市场经济应已经建立,产品和服务市场已经形成;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产品和服务市场只是基础性作用,现在的市场体制还处于基础性作用阶段,只有要素市场建立以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才会起决定性作用。
     
      所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来说,我们进入了新发展阶段,但是这个发展阶段是处于中期发展阶段。
     
      第三,从历史进程看,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我们的产品是中低端产品,产品量虽大,但国际和国内的市场都已处于饱和状态,因此必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我们面临一些困难:首先,缺乏创新和技术。若从西方国家引进技术,则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因此只能靠创新。所以,我们的发展进程到了创新阶段。
     
      其次,中国产品处于中低端阶段,如果要向高端产品方向发展,那么高端产品产出后,其产品市场在哪里?首先是国内市场,是满足国内需求,这就要构建国内大循环;通过国内大循环把高端产品做出品牌,才可能走向世界,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
     
      首页>报告>文稿>经济>正文
     
      刘勇:“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条件(3)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与《纲要》中经济发展思想脉络梳理
     
      2021-04-01 10:09宣讲家网刘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字号: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高屋建瓴,内容博大精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市场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集大成之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勇以“《建议》与《纲要》中经济发展思想脉络”为主题,从发展水平与阶段、经济体制机制、国际国内形势三个方面分析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条件。
     
      (二)经济体制机制分析
     
      1.经济体制
     
      中国经济是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下发展的?中国经济发展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条件下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有三个前提:一是意识形态,即我们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社会制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三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党的“三基”理论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和市场经济体制“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表明,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多发展,中国已经是市场经济国家,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但是我们的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在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
     
      2.经济运行机制
     
      经济是在什么样的框架下运行的,这就涉及经济运行机制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中国初步形成了独特的既要求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又要求政府有效发挥其不可或缺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即“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
     
      要求政府发挥其不可或缺的作用与经济发展的客观事实是相吻合的。现在人们的需求是多样的,这些需求有一些可以通过市场化来解决,有一些是市场解决不了,比如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这时则要求政府发挥作用。因此,对一个国家发展来说,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都需要。但这两者怎么结合、怎么合理分工、怎么协作,还需我们继续探索。
     
      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了“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这是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从整个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两者总是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沟通和相互融合的。
     
      以上是经济体制发展的条件。一个国家应该寻找一条符合其国情的发展道路。有些国家倾向于市场经济调节,有些国家也许更倾向于政府发挥有为的作用,只要能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实现经济发展,这些制度都应该在历史的长河和国际制度里占有一席之地。
     
      (三)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
     
      国际国内形势也是一个经济体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是《建议》与《纲要》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第一,对总体形势的判断;第二,对国际形势的判断;第三,对国内形势的判断。
     
      1.总体形势判断
     
      总体形势判断必须回答三个问题:第一,形势判断的难易程度。形势判断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国际国内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这就需要考验研究者的水平。由于判断的复杂程度、不确定性增加,形势判断的难易程度成为需要回答的问题。
     
      第二,要判断总体形势对一个国家或者对世界发展的利弊。比如,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形势发展的不确定性是好事还是坏事等。
     
      第三,判断总体形势要考虑极端情况,比如战争与和平,这两者决定了完全不一样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
     
      《建议》与《纲要》都对形势作出了判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要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第一个问题,判断难度和不确定性是增加的。第二个问题,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的。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如果把握得好,还是利大于弊的。第三个问题,未来五年要把握机遇、采取正确对策,在和平条件下求得经济发展。
     
      2.国际形势判断
     
      国际形势的判断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国际经济政治总体格局变化的判断。国际格局是不断变化的,各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要对未来特别是未来五年的大致趋势作出判断。第二,主要国际势力比较变化的判断。第三,世界经济科技发展主导方向的判断。
     
      《建议》与《纲要》也对此作出了明确判断: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主要表现为:第一,总体趋势是东升西降,以中国为代表新兴经济体崛起,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地位更加重要。可以简单判断,未来五年,这个局势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化。
     
      第二,从主要经济体对世界的影响力来说,未来五年,全球经济格局多极化将更明显。美国将保持全球超级大国地位,但其影响力在逐步下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中国应对疫情的措施获得了国际上的高度肯定,为国际社会作出了榜样。疫情正加速世界多极化进程。
     
      第三,新技术革命是引导国际局势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这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遇。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国际环境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我们积极参与、自主研发,完全可以通过创新在世界新技术革命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将对中国未来发展,特别是对中国实现全面现代化起到关键性作用。
     
      3.国内形势判断
     
      国内形势的判断也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国内经济发展的阶段。生产力、生产关系、工业化、城镇化等各自领域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需要我们作出判断。第二,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任务。国内形势判断要坚持问题导向。第三,努力的主要方向。
     
      《建议》与《纲要》指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新阶段,新阶段是一个总的概念。有人说,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领域要高质量发展,社会领域、环保领域等方方面面都要高质量发展,这是对这个概念的进一步扩张。总的来说,经济发展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就是经济方面的新阶段。
     
      高质量发展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发展的,经济的各个方面,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市场体制、政府的作用等,所处的发展阶段都要进行判断。
     
      另外,我们还要判断面临的问题,然后找到努力的方向。比如,供给、需求、市场机制以及政府的有效干预构成了市场经济体系,我们要对这四个方面所面临的形势、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一一作出判断。
     
      从供给侧来说,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侧面临的问题就是结构还不平衡、不协调,发展方向就是要创新,以创新手段提高有效供应能力。
     
      从需求侧来说,要发挥内需潜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因为我们的市场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还有待发挥,所以需求侧发展阶段就是构建内需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格局。这就是对需求侧的形势判断。
     
      从市场体制来说,市场机制处于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完善。产品服务市场已经基本形成,在市场配制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但市场体制在要素分配上尤其是一些新的要素,比如数字资源要素,还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从政府的作用来说,政府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有待提高;市场和政府的分工还不太完善;政府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在很多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也存在错位、缺位等方面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市场机制来说,要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对供给侧结构来说,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升级”,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对需求结构来说,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政府的作用来说,要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使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更好地结合起来。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5797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