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际刚:新兴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0

    时间:2021-07-13  来源:经济日报


  •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就要在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上下功夫。落实到产业层面,则需在推动传统产业品质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同时,抓紧发展新兴产业,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更好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基于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打造新兴产业链”“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等方面作出了安排和部署。新兴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一代信息网络、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都蕴藏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在未来5年或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期。未来,我国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新兴产业发展市场。

     

      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有巨大的成长潜力,能对经济社会全局及长远发展起到牵引和带动作用。我国要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积极参与诸多重要领域的全球竞争,特别是代表高科技能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对此,我们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未雨绸缪、早做谋划、深入研判、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加速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朝着满足市场需求、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的方向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人才结构性短缺仍是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整个创新链和产业链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都在不断增大。我们既需要技术方面的领军型、创新型、技能型、工程型等人才,也需要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有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就能更有力地对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攻坚克难,加快补足发展短板,夯实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新兴产业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和土壤。需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充分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进一步放宽对新兴产业的准入,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打造好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公共平台。尤其是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工作中,要从单一“产业”思维转向“体系”思维,促进跨界融合,形成产业、资金、市场、人才、平台、技术等诸多要素协同的模式,实现产业与市场的高效对接。此外,还要围绕降本增效、供需对接的要求,不断推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科技产业化与产业科技化的进程,推动数字技术、高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推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魏际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