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领导讲话 强化六个认识

    0

    时间:2012-09-12   来源:未知


  •     习近平校长在全国党校校长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围绕“办什么样的党校,怎样办党校”这个基本问题,科学全面评价了五年来党校工作的成绩,深刻总结概括了党校办学的基本经验,深化了党校科学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党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这个重要讲话,我们要强化六个认识。

      一、离开了党校姓党,党校就什么都不是

      党校姓党是党校性质、属性的科学概括,是党校办学的总原则,是推进党校科学发展的灵魂。党校是为立党、兴党、强党而办的。党校工作的任务来源于党,党校工作的目标服务于党,党校工作的展开就必须体现党的意志,传递党的声音,承担党赋予的职能,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党校教育工作者的课堂教学、理论研究和行为操守必须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与党同心同德。坚持党校姓党,在实践上必须做到适应党和国家大局的要求,促进党的中心任务的落实;适应党的干部教育和理论武装的要求,促进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适应党的理论建设的要求,促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这“三个适应、三个促进”,是贯彻党校姓党原则的核心和关键,是党校之为党校的主要标志,必须毫不动摇、毫不偏移、毫不懈怠地做好。否则,党校就会名不副实,就不成其为党校了。

      二、离开了科学定位,党校就什么都不能

      科学定位是党校职能、任务、作用的准确表述,是党校办学的总要求,是推进党校科学发展的基本遵循。2008年9月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办成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阵地,使之成为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还要求:发挥党校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作用。这些规定明确了党校是党的“学校”、“部门”、“主渠道”、“研究机构”、“三个阵地一个熔炉”、“思想库”的定位。《2010—2020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推进了党校进一步认清自己在国家干部教育培训大格局中的定位。这次党校校长会议上,习近平校长明确指出“党校是执政党培养执政骨干的学校,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理论武装、党性教育和能力提升的主渠道,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也不是一般的培训机构”,深化了对党校科学定位的认识。党校的科学定位,把党校与其他承担干部培训任务的机构在办学方向、办学思路、办学重点上区分开来。党校的一切工作都要符合中央对党校的科学定位,党校的一切资源都要向实现科学定位集中。否则,就是越位,就可能“荒了自己的地”。

        三、离开了突出特色,党校就什么都不强

      党校教育的特色,构成党校教育的比较优势,支持和保障党校科学定位的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教育的特色课程和看家本领。党校应该在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并用这一成果武装全党方面,发挥生力军主力军作用;应该在指导学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结合起来方面,创造新经验;应该在不断深化党性教育的内容、丰富党性教育的载体、拓宽党性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强化党性教育的效果方面,取得新成效。尤其是要紧紧扭住理论教育这个龙头,以理论教育引领和带动党性教育和能力提升,使学员通过党校教育培训,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优良的思想作风,提升治国理政的能力本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为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党委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也是党校的重要特色。强党校,主要是强特色。有特色才有核心竞争力,彰显和突出特色才有强大的影响力。否则,党校就立不起来,更强不起来。

      四、离开了党校优势,党校就什么都不成

      党校教育的优势,来自于党校的历史传统和资源禀赋。党校的优势,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齐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力量雄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有深厚的基础。二是拥有丰富的教师资源和学员资源,在教与学互动,共同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重大现实问题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形成有影响、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三是有全方位开放的教学科研体制,全国党校系统在学科建设、教材编写、重大课题集中力量攻关等方面具有整体合力。四是作为党委的重要工作部门,与党委政府有着通畅的沟通渠道。实现党校的科学定位,突出党校教育服务大局的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特色、思想库特色,离不开深刻认识、精心组织和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否则,党校的特色就形不成,科学定位、党校姓党都会落空。

        五、离开了从严治校,党校就什么都不好

      从严治校是党校办学的总方针,是对校风校纪校规的根本要求,是党校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党校的学风文风校风是党校性质和党校办学宗旨的外在反映,不仅关系着党校的形象和声誉,也影响着党的形象和声誉。加强学风文风校风建设是从严治校的具体体现。只有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培育清正廉明的学风文风校风,打造风清气正的学府,党校才能成为不正之风的“净化器”,成为领导干部读书养成的“孵化器”。在学风建设上,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鼓励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引导党校教师和学员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在文风建设上,要反对“长、空、假”,提倡“短、实、新”,引导党校教师和学员自觉改进文风;在校风建设上,要加强对教师和学员的党性教育和严格管理,形成纪律严明、艰苦朴素、风清气正的行为规范,严防社会上不良现象和风气的浸染。否则,党校就会成为社会上不良风气积聚之处,处于社会舆论批评的焦点。

      六、离开了科学办校,党校就什么都不行

      科学办校,是习近平校长针对推进未来党校工作提出的一个新命题,是解决“怎样办党校”问题的一个总思路。科学办校强调党校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客观规律办学,不断提高党校工作科学化水平。做到科学办校,必须按照习近平校长的要求,坚持质量立校、改革兴校、制度管校、人才强校,坚持加强业务指导、党委领导。在质量立校上,要坚持把高标准办学作为党校科学发展的总抓手,持续抓好“一流学府”建设,不断在现有的基础上,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在改革兴校上,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勇于改革、不断创新,积极转变培训观念,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认真研究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在制度管校上,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所需的各项具体制度规定,细化各项工作制度,优化工作流程,消除制度漏洞,树立制度权威,严格按照制度和规定办事;在人才强校上,要以教师队伍为重点,全面建设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保障三支队伍,努力培养造就有真才实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培养造就一批出色的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在学科领域有影响的知名专家学者,培养造就一批素质高的行政管理服务人才;在加强业务指导上,上级党校要把加强对下级党校的业务指导放到应有位置,更好地负起指导下级党校的责任,充分发挥党校系统的整体优势,集思广益,集中力量办大事,推进党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共同提高,增强党校系统整体办学实力;要坚持党委对党校的领导,为做好党校工作提供根本保障。只有如此,党校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否则,就什么都做不成,什么都做不好。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