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学院青海班赴西柏坡开展现场教学

    0

    时间:2012-11-22   来源:未知


  •     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喜庆日子里,11月9日至10日培训部组织第二十三期青海省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开展以“继承革命传统,强化公仆意识”为主题的现场教学活动,旨在传承西柏坡精神,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切实把党性锻炼贯穿于国家行政学院教学培训全过程。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西部太行山区,是党中央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中心。虽然天空下着小雨,但大家始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兴致勃勃地参观中共中央旧址和革命领袖生活工作的居所,参观革命烈士纪念碑、图片展览馆、国家安全纪念馆和七届二中全会会址,认真听取了详细的讲解。解放战争时期,全国土地会议在西柏坡召开,颁布了《土地法大纲》;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华北人民政府在西柏坡诞生;毛泽东主席、党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在西柏坡,前辈们战斗和生活过的每一处,都印证着红色的革命足迹,印证着革命的艰辛。一件件朴素的日常用品,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把历史与现实串连在一起,把崇高与责任串连在一起。跃然回映在人的思绪里。最感动人心、震撼人心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朴素、不骄不躁的作风,同时也是他们关心群众、情系人民的品德。

        通过参观学习,大家都受益匪浅,真正体会和理解了西柏坡精神的本质和精髓。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成为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在返程途中,学员党支部在流动车厢里组织了一次活泼生动的座谈会,共有13位学员代表发言(包括班上所有少数民族学员:4位藏族、2位土族、1位满族),分享了西柏坡革命传统教育的感悟。座谈中大家一致认为,这次现场教学活动,生动而具体,感人而震撼,对于中青年领导干部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使大家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考察中,学员们深刻认识到,正是在如火如荼的革命高潮中,我们的党产生了两个“敢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两个“善于”(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两个“坚持”(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创业精神等多种革命精神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我们中青班的学员,都是来自各州地市、县市区和省直机关各部门的中坚力量和业务骨干,面对加快推进青海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都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

        大家纷纷表示,学习“西柏坡”精神,一是要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信仰、信念、信心是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和思想境界,是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我们每个党员都要进一步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针对自身的思想实际,在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上下功夫,从现在做起,从岗位做起,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模范学习者和忠实实践者。二是要关注民生民心民意。继承和发扬革命光荣传统,就是要永远牢记“两个务必”,永远发挥好我们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这一最大的政治优势。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做关乎民生的实事,勤做争取民心的好事,善做合乎民意的大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三是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正确处理好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摆正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位置,善于从大局上看清问题,学会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思考问题化解矛盾。坚持开展“下基层、解难题、育亮点、促创新”活动,自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同甘共苦、共克时艰。结合我们当前的实际,牢固树立“赶考”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开拓进取精神,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锻炼,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为推动青海"四个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在这场考试中经受考验,交出优异答卷。

      一路前行、一路感悟、一路收获。我们把此次西柏坡之行称为“爬坡赶考”:没有考官,没有试题,没有答案,有的则是自我内心党性的淬炼。西柏坡这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已在每个学员心中高高耸立!西柏坡精神,已在每个学员心中深深镌刻!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