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培训要精细化管理

    0

    时间:2012-12-06   来源:未知


  •     近些年来,根据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提出“实行培训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要求,上海市委组织部注重在“选、教、管、评、用”培训链的各环节、全过程中加强精细化管理,有效激发学员参训动力。

      一、注重选拔准入的精细化,把好培训管理的“进口关”

      按照突出重点、从严把关原则,加强培训学员和培训机构的遴选,把牢“进口关”、把住质量关。一方面,严格参训学员选拔。在中组部、国家部委调训及境外培训班次中,上海市委组织部与学员所在单位研商,综合考虑办班主题、培训内容与干部岗位、知识结构需要的匹配程度,择优确定参训学员。在上海市委党校主体班次中,局级班重点按照五年申报计划对市管干部有序调训;补训班对新提拔但未参训干部,每年集中补训;中青班按照“先用先训”原则,重点培训各单位优秀副局级后备干部,并要求各单位主要领导对参训干部进行训前谈话教育,从选拔学员开始从严管理。另一方面,严格培训机构准入。实施党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加强党校主阵地、主渠道建设,促进党校系统办学水平整体优化。在干部选学中,瞄准上海高校院所优质培训资源,综合学科、专业、教研等优势,并根据课程设置、师资水平等学员综合评价,实施动态调整和管理,最终精选出复旦、上海交大等 10家培训机构;在境外培训班次中,紧扣上海“十二五”规划目标,针对学员需求,统筹考虑教学资源、师资团队、培训经费等因素,精选出最合适的境外培训机构。

      二、注重教学设计的精细化,形成符合需求的计划书

      遵循干部教育规律和干部成长规律,强化培训需求导向,提高教学设计科学性和精细化。一方面,加强培训需求调研,突出从整体到细节的双重考虑。上海市委党校组织力量开展专题“大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干部访谈等方式深入细致调研,从整体上了解不同层次、类别干部在政治理论、领导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培训需求。同时,招生时开展问题“小调研”,从细节上把握学员所在单位、学员本人在培训中最需要解决的1至2个具体问题,以此作为设计和改进教学计划书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加强培训计划协调会商,推行“一班一策”。干教主管部门与培训机构加强计划协调会商,根据干部差异化特点,本着“一班一策”要求,精心打磨教学计划,确保每个班次的项目专题化、内容特色化、方式具体化。比如去年,上海市委组织部在酝酿区县领导班子换届人事安排方案时,同步设计“区县新任领导班子成员培训班”,围绕加强新任领导班子成员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重点,“量身定做”、“对症下药”,讲形势讲任务,教方法教思路,帮助新任干部加快适职适岗过程。

      三、注重管理服务的精细化,营造热爱学习的“软环境”

      把握教学进程,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积极营造崇尚学习、益于学习、促进学习的培训氛围。一方面,以学风建设牵引“软环境”营造。本着因班而异、因规模而异原则,加强各类培训班次的学风建设,对学员入学教育、培训请假、考核评估等作了详细规定,以精细管理带动学风转变。如上海市委党校中青班实行学员自评、老同志点评、学员互评、专家点评、组织考评“五评”模式,注重考评结果反馈;干部选学将学员出勤情况作为培训机构颁发结业证书和干部报名录取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用人本服务催生“软环境”营造。以学员为主体,将学员行为规范、教学计划、专项活动等制作成《学员手册》,发放给每位学员。根据培训课程实际,调整场地、选择场景、设计环境,甚至教室课桌椅摆放也因课而异,切实让学员感受细致周到的服务。比如干部选学,各培训机构根据学员规模及时调整教室,进一步提高教学硬件质量;提前制作车辆通行证发给学员,在教学场所等醒目位置设置引导牌,为干部入学提供便利。

    四、注重质量评估的精细化,突出培训项目的满意度

      制定培训质量评估办法,细化具体指标体系,实行教学质量反馈、测评、后评估等多维度评估模式,确保培训项目高度满意。一是强化教学督导员反馈。比如干部选学,本着精益求精原则,在培训机构相关负责人担任班主任,干教干部分批跟班基础上,专门聘请部分参训干部担任教学督导员,全程跟踪教学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和改进相关问题和不足。二是强化学员满意度测评。每门课程结束后,组织学员对课程内容、教师水平等细致评分,简要评议教师授课情况,将学员满意度作为课程和教师遴选的主要依据。如干部选学根据测评结果,对学员满意度低于90%的课程和教师更新调整,确保授课内容满足学员需求。三是强化培训质量后评估。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对培训整体质量,包括课程设置针对性、师资授课艺术性、教学管理细致性、教学方式多样性等进行总体评价。在此基础上,组织培训机构、教师代表、学员代表召开座谈会,总结交流经验,分析研判不足,促进培训流程不断改进和培训绩效不断优化。

      五、注重学以致用的精细化,提高培训成果的运用率

      坚持训用结合,促进干部培训情况与干部成长、考核、选拔任用等相结合,助推培训成果的精细运用。一是推进干部培训情况与干部健康成长的结合。通过培训,全程关注干部性格特征、工作策论、语言表达等细节,准确把握干部理论武装、党性修养、知识能力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探索定期对党校主体班特别是中青班学员,在工作岗位上的组织绩效和领导行为变化进行跟踪,重点关注是干部能否运用学习成果,分析和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等。二是推进干部培训情况与干部年度考核的结合。近年来,上海杨浦、嘉定、松江等地区探索实施了领导干部学分(学时)考核制度,细化学分(学时)标准,将干部培训任务完成情况与干部年度考核结合。如松江区对学分考核“不合格”干部,当年度不得确定为“优秀”,连续2年不得确定为“称职”,连续3年及以上确定为“不称职”。三是推进干部培训情况与干部选拔任用的结合。干教主管部门会同培训机构对学员学习态度和表现、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等进行细致分析,提出学员培训期间学习表现总体鉴定意见,及时向所在单位组织(干部)部门反馈,为合理选拔任用干部提供参考依据。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