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斌: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关键在于设立无形“铁丝网

                            
    0

    时间:2013-10-28  来源:未知


  • 2013产业中国年会10月25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以“产业新变局”为主题,众多精英汇聚一堂,总结产业发展成果、展望产业领域未来年发展趋势。

    以下是夏斌的演讲摘录:

    上海自贸区建设和海外多数自贸区建设最大的不同在于,除了需要在非金融领域,如投资、航运、海关、贸易等方面进行一些制度建设外,最突出、最重要的是必须加快对经济全局最具冲击力和有颠覆性影响力的金融改革。而金融改革能够有所突破的关键,在于设立无形的银行特别帐户这个“铁丝网”,才能坚守住一线彻底放开,二线有效管制的原则。

    在上海自贸区区内外,将实行不同的金融制度,但只要自贸区的金融制度和国际市场是接轨的,和纽约、香港,新加坡接轨,在中国当今必然会产生利差、汇率差,这就会进一步吸引区外其它机构纷纷到自贸区设机构,这些机构进行国际金融投资,利用现在双轨制的政策控制,谋利赚钱,虽然这对企业来讲没有什么错,但对整个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会产生很大的冲击。

    又因为自贸区域的服务贸易,比如说文化、社会、商贸等等很多服务贸易,它的注册地、经营地是分开的,比如培训机构、医院、学校等,注册在浦西,但服务对象在浦东,甚至在浙江省和江苏省,由于注册地和经营地分开,大量的用户不可能局限于28平方公里自贸区内,而目前国内的汇差、利差不一致,这就会产生大量的暴利性活动,比如企业会进行投资,把大量的钱弄到江苏来,弄到上海浦西来搞投资,真投资假投资,企业间根本难以监管。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贸区服务贸易一方面可以刺激中国国内的服务经济的发展;另外一方面,如果存在大量资金大批大批的套底交易,会给宏观调控造成很大的冲击,到那个时候为了减轻冲击的压力,中央银行必然会加大实施促进外汇流出流进的对冲措施,这样的话就会加大非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幅度。

    可以说,我国资本价格开放的速度能加快多少,会被自贸区的实体经济的改革推着走,不走也不行。因此可以说在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中间,投资、贸易、航运、海关管理改革的关键取决于决策者的决心和简政放权,而金融对外开放改革不光是有汇率和决心就可以的,决策者需要对当时动态的宏观经济平衡有个正确的判断,把握好资本帐户开放的力度。因此,建立上海自贸区对中央政府来说最大的挑战不是其他问题,而是金融问题。

    仅仅在28平方公里,实体经济加快超前改革,不会对国民经济全局形成颠覆性的影响,但是对于金融领域的改革要相对谨慎。

    自贸区金融领域的操作一般而言有两种方法。第一,对自贸区设有形和无形的“铁丝网”,就是说一线放开,自贸区对海外彻底放开,在自贸区内利率、汇率完全放开,市场化运作,但是对自贸区内和区外境内,中国其他地区实行现行的资本帐户管理,不能随便进。第二种做法是不设“铁丝网”,即在自贸区经营制度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同时,关内关外之间打通。如果第一条道路完全放开,上海自贸区的意义只是培养一个28平方公里的小香港,除了给上海经济、上海GDP送了一个大礼包之外,除了培养一些人才和管理经验之外没有差异,对中国加快整个改革而言意义不大。

    但如果走第二条道路,关内、关外打通,中国当前似乎又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如果能打通,等于中国政府现在就宣布取消一切必要的行政管制,如果想取消,又何必多此一举搞自贸区?

    面对这两种困境,关键在于设立无形的银行特别帐户这个“铁丝网”,才能坚守住一线彻底放开,二线有效管制的原则。所谓一线彻底放开,即建立了特殊的帐户之后,自贸区内的金融机构的准入、金融产品的创新、汇率利率和本外币的兑换,以及到境外市场筹资,一切按市场规矩办事,只有这样才有真正放开,才有实践意义。

    所谓二线有效管制,就是自贸区里边和区外的中国其他地区,它的资金往来是可以的,但是是有部分管制的,要给它开一个特殊帐户。这个管制不同于以往一些管制的内容和规模,随着改革的深入是动态变化的。想尽办法有意识的去通过这样一个特别帐户的通道,使自贸区内的市场能够连接国内金融市场,在自贸区内有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主动引到关外境内,传递到全国经营市场,会对全国的金融改革形成一定的压力。只有这样,才是有效管制。

    因此在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制度上,应该掌握三个方面的原则。一,首先要支持自贸区内实体经济的发展;二,一些制度的改革与安排要有利于稳定逐步的推进资本帐户的开放;三,在这个过程中间,要主动出击,在搞自贸区的同时把人民币慢慢往外移。

    具体而言,第一步,在制度上建立特别账户这个无形的“铁丝网”,对于企业、金融机构设两套账户体系,普通帐户账上的资金要能够兑换出去,普通帐户的资金面向国际金融市场自由化。特别帐户只能进出区内区外、境内中国其他地区,但进多进少规模是受控的。

    要突破一种制度,要形成自贸区的改革效益,要做到政府所说的上海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的目的。关键在于加快自贸区外,中国其他地区的利率、汇率、市场化的改革步伐。只有这样,特别帐户上这个开放的通道才能越做越粗,才能真正加快中国资本帐户的开放。

    第二步,基于目前中美的汇差逆差,以及自贸区里金融市场化的措施,第一步资金流进的压力可能更大,大于流出的压力。所以在改革自贸区金融制度的同时,应该尽快提供研究,对自贸区外其他金融机构和企业也要建立特别帐户的通道,实施非居民的试点准备,容许特别帐户上的货币资金可以自由接轨自贸区的金融市场。

    第三步,如果上海自贸区有了实践探索,也可以在实行第二步的同时,马上就在上海浦东、天津渤海湾的滨海开发区、广东深圳的浅海地区同时选择一定的企业和机构搞特别帐户,搞试点,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快金融改革的速度。

    第四步,经过不断的探索,进程如果顺利,那么就意味着中国资本帐户的开放正在规模可控、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顺利推进,意味着背后利率、税率改革同时也在加快进行。

    当试点推广到一定的时候,自贸区区外境内全国其他地区的资本帐户的开放交易基本规模逐步推进,整个中国资本帐户对外开放可能出现经营效益,这个时候说明已经水到渠成,说明宣布整个中国实施资本帐户开放和人民币可兑换的时机已经来了,到那个时候,既可以实现历史性的宣告,又可以基本在风平浪静中进行宣告,因为这是中国整个改革开放最后的一道防线。

    这也许是中国进一步实现金融开放唯一的、最好的选择。同时,通过这个选择,客观上也许在2020年之前的某一年,中国能够提前实现资本帐户开放。因此,可以说上海自贸区是中国继深圳特区、加入WTO之后,改革开放的第三个里程碑。

    夏斌 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5797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