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田勇:未来银行发展要“兵分两路”

                            
    0

    时间:2016-11-25  来源:新华网-新华访谈


  • 专家简介:郭田勇,独立董事。1968年8月出生,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5月至今,任平安银行独立董事。
     
    Q:未来银行怎么发展?

    郭田勇:未来中国银行业发展要兵分两路,既有高大上的一路,像美国有花旗银行、摩根大通,有美国银行这些大行,是高端大气做高端客户,做私人银行、财富管理这些,也要有一些所谓的要低调、朴实、有内涵的银行,朝下走,服务一个区域,一个地方,比如我就是这个城市的城商行,我就服务好这个地方经济,服务好城市市民,服务好周边三农客户,我把这些领域做透做实,我同样会有长远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是它未来的一个发展之道。

    Q:“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大银行怎么转型革新?

    郭田勇:比如国有商业银行传统以来是支持大型企业、政府项目这种大的项目比较多,这种大行未来也是要转大弯的。以前像工商银行做得很好的时候是宇宙的一大行,主要的服务对象都是大项目、大的投资,一笔贷款出去好几亿好几十亿这种项目比较多。但未来中国结构转型,转型意味着什么?未来政府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国有企业相应的贷款量的比例是不断往下降的。
    大行要未雨绸缪考虑这些问题。要想未来如何找到新的增长点,做大企业就是开一枪打死一只大象,一下效率很高了,做小企业打树上的鸟,打好几枪,也不一定能打几只鸟,所以枪法要准,收益也小。所以大银行未来如何完成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华丽转身,这确实是银行的掌门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Q:“低调朴实有内涵”的小银行如何抗风险?

    郭田勇:小银行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经常讲船大压浪,船小好调头,小船好调头但是压浪压不住,风险程度比较高。小银行要提高抗风险能力也要有多种方式,一方面要积极地支持他们改制上市,这些小银行上市给它增加资本金后资本金充足率不断升高,对它防风险抗风险的能力也是增高的。第二小银行就是要真正服务好地方经济做出区域性的特色。有人说中国的银行多了,美国银行业最高的时候有三万多家,现在还有七八千家,这七八千家80%、90%的都是社区性服务,服务某一个小区域的小银行,美国这80%以上的这种小银行能生存下来这就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