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

                            
    0

    时间:2018-11-15  来源:新华网


  •   大家好!我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选取他引用的中国文化经典语句,和大家做一点分享。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跟大家分享:习近平总书记是在什么场合引用的这些国学经典?为什么这么用?这些国学用典对我们的人生、事业、发展、智慧、德行、修为等有什么实际意义?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并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一些中华经典语句,其中一句叫做“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这句话一方面蕴含深厚的中国文化的精神;另外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也是用这句话对青年朋友提出了要求。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出自王阳明的《传习录》,原典是:“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是什么意思?王阳明的原意是说:我们对一件事的理解和领悟是“知”,但是“知”应该带来“行”。也就是说,我们领会了一个道理或者真理,就要用它来指导我们的行为,而不是空讲道理。
     
      中国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就是反对空讲道理。孔子在《论语》里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学习了还得不断地温习,结合《论语》全篇,可以理解为学习了一个东西,这叫理论上的理解,理论上理解后,还要做到在实践中去落实它。做到了才是真本事,只是空讲道理而不落实,对我们人生的意义并不大。所以“知者行之始”是说我们领会、领悟或懂得一个道理是真正实践的开始。
     
      那么“行者知之成”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只有我们把一个道理切切实实地落实到实践中了,这时候才能说我们真正理解了。耍嘴皮子、空讲道理而不落实它,不能说是真正懂得道理了。简单解释就是,真正的理解必体现在行动中,只有真正行动了,实践了,落实了,才表明我们懂得了“真知”。所以王阳明先生在后面就说了:“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做两事”。真正圣贤的学问一定是知行合一的,不能把“知”和“行”分开。没有“知”而去“行”,那是盲目、愚昧的;反过来讲,没有“行”,只是“知”,一切离开了行动的说教都是空洞而没有意义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座谈会上引用这句话的用意何在?实际上这是告诫我们,学习中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问题。尤其是当时参与座谈的很多都是年轻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对青年人成长的引导,切中了当前年轻人存在的普遍问题或者说弱点,并作出了有针对性地指导。
     
      那么,现在年轻人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前几年有一句流行话:听说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很多年轻人有同感。懂得很多道理,总是夸夸其谈,可依然生活得不如意。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今天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这句话,可以作出回答,答案就是一个耍嘴皮子、空讲道理的人,从来都不懂得把知和行结合起来,不懂得把有用的道理落实在人生的实践中,从而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此只能是懂得的道理再多也过不好这一生。“光说不练假把式”的道理老百姓都知道。所以孔子在《论语》中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能说会道的人都没有德行。
     
      孔子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评价呢?其实孔子是在批评那种只知道夸夸其谈,空讲道理,而不懂得在实践中去提升自己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把好的道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的人。这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精神是一致的。所以没有真正去实践,懂得再多所谓的道理都过不好这一生。比如我们从小都知道“厚德载物”,道理也很简单,如果把人的一辈子比作一座楼,我们都是在盖一座属于自己的人生高楼。如果人生的事业辉煌,说明你盖的这座楼巍峨高耸;如果人生的事业比较平淡,说明你这座人生的楼可能没有那么威武雄壮。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人生的这座楼巍峨雄壮。那么,人生这座楼的地基是什么?它就是厚德,就是德行。如果一个人的德行和人格不够好,不够厚重,那么他人生的这座楼再高也必定会轰然倒塌。地基越不扎实,这座楼越高,它倒塌得就越快。
     
      很多身陷囹圄,因违背了党纪国法而受到严惩的人,往往在面对镜头的时候痛哭流涕,他们为什么有这个结局?实际上就是因为德行不够好,面对诱惑的时候把持不住自己,以身试法。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可是如果你去问问当下的大学生们,他们在大学期间的理想是什么,有愿意当班干部的,有愿意拿奖学金的,有愿意参加社会活动积累资历的,有各种各样的追求,但很少有把完善自己的人格和提高自己的德行当作一项重要的人生目标的。
     
      我们常把追求金钱、财富、名利当作目标,而少有人自觉地把德行的提高当作人生的一堂必修课,当作青年时期最重要的一项人生任务。结果是什么?结果是我们一直在名利的路上汲汲追求,却没有打牢德行的地基。最终,随着地位的提高,权力的增大,诱惑的加大,因自己的修为、德行和人格经受不起考验而身陷囹圄,甚至家破人亡。
     
      所以人们都会说“厚德载物”,但不代表都懂。“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真正的懂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只有在行动中落实了才叫“真知”。我觉得,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话不仅是给青年人的成长一个非常好的指导,也给如何学国学指出了一个方向,就是一定要把中国文化经典的智慧和当下人们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讲的古为今用。
     
      年轻人还可以从这句话里面吸收哪些营养?一个人的智慧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有的人学了一肚子学问,读到了硕士、博士,考试的分数很高,拿到了奖学金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没有自理能力,不能处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老百姓给这类人起了一个名字,叫“书呆子”。
     
      为什么会形成“书呆子”这种现象?读书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通达,更圆融,更智慧的。如果我们读书以后,变傻了,变呆了,变得愚蠢了,变得不会做事了,那我们就得反思这个书是怎么读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一切不和实践相关联的没有经过实践检验和打磨的“知”,都不叫“真知”。“知者行之始”,真知要落实在实践中;反过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真知。所以首先,我们要预防嘴上夸夸其谈而不落实的毛病;第二,只有在实践、在社会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形成真正的智慧。
     
      大家知道,近代以来我们经历了很多苦难,真的是灾难深重,水深火热。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自觉地把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当作自己奋斗的目标。那么,怎样才能让中国人站起来?怎样才能结束战乱,把列强赶出国门,实现民族独立?这个任务我们党从1927年以后就开始探索。在1927年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同志作了决定,带领队伍进入井冈山。进入井冈山后,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觉悟者就出来了,他们觉悟到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一定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他们就是以毛泽东、朱德等同志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
     
      这个时候还有另外一批留学生,以王明、博古等为代表,他们读的书应该说是多的,他也读了许多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但他们读了这些书本的东西之后,回到中国,未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而对毛泽东同志的正确路线进行批评。结果是什么?结果使中国革命遭遇了重大的挫折。然而,1935年的遵义会议,历史给出了一个明确地回答,模仿和照搬苏联经验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确定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
     
      我们怎么分析这两种现象?结论是很清楚的,毛泽东同志的那套理论不是空讲的,是他在领导革命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出来的,是他在对敌斗争火热的实践中领会、总结和升华的。这就叫“行者知之成”。只有在真正的实践中形成的东西才可靠。反过来讲,仅从书本上读来的东西,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最终的结果是给中国的革命建设带来严重伤害。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这一句话其实是对我们青年人的告诫和引导,这也切中了当前年轻人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为解答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方向。我们所掌握的理论是否有用,就看能否把它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真知”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只有在火热的实践中去领会、验证、总结、升华,才能形成“真知”。
     
      我给大家举点例子。比如学管理学、经济学的同学,千万不要拿西方理论框架来简单地对中国指手划脚。很简单的道理,西方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或者政治学,是在特定历史环境过程中升华和总结的一套理论体系,绝不能把特定历史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框架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你学了一套理论,当然可以考试得个高分,但是真正做管理工作时,绝不是用书本上的几个条条框框就可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往往需要你把你学的条条框框暂时搁置,去全面考察实际情况,冷静、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然后结合理论,形成最适合自己的管理特色和管理模式。如果简单地拿书本上的条条框框去对现实社会指手划脚,往往会栽跟头。
     
      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所采用的管理模式或者社会治理模式都是在自己特定历史过程中生成的适合自己的那套东西。正因为它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生成的只适合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定的管理模式和社会治理模式,所以绝不能把它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那样既不符合现实,又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害。
     
      那么怎么办?用王阳明先生的话,叫“行者知之成”,那就是要在好好管理我们这个国家,给社会服务,给人民造福的过程中,形成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理模式。我觉得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引用这句话,是有的放矢,是针对青年学生成长、学习、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提出来的,值得每一个年轻人,包括像我这样的知识分子去反思和学习。造福国家,推动中国社会进步,这是我们学者研究学术、传播理论的责任。好的道理一定要在造福人民、造福国家、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体现出来,而不是仅限于夸夸其谈。理论要避免和现实脱节。真正的理论,经得起检验的真理,一定是在实践中去认知、体悟和升华的。青年学子也好,知识分子也好,要自觉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去领会,去升华,然后总结出最适合我们国情的推动国家进步和造福中国人民的那一套好制度、好做法,从而形成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应该成为青年人成长的向导。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
     
      下面这句话也是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引用的,这句话是“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选自张之洞的《创设储才学堂折》:“窃维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方今时局孔亟,事事需材,若不广为培养,材自何来?”张之洞认为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才不够。所以他提出要多办学堂,通过学堂多培养人才,从而来带动整个国家的振兴。
     
      那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这句话有何用意?他的用意至少有两个:第一,提醒青年,他们的使命和责任是什么。我们是否想过:我这一辈子活到70岁、80岁、90岁,此生的责任是什么?使命和抱负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作了一个回答:“国势之强由于人”。一个国家的振兴靠谁?靠人。言外之意,我们青年应该把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放在国家复兴和民族振兴的大的历史坐标中来认识,要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中来展现人生的价值。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要有“坐标”意识。如果没有“坐标”意识,我们就会迷茫,失去方向。比如天地之间有北斗星,它永远在正北的方向,这就是坐标。在我们在人类社会中,其实也应该有“坐标”。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人这一辈子该怎么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地告诉我们:找到自己的“坐标”才能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价值和方向。
     
      那么,我们今天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坐标”中?我跟一位青年朋友聊天时曾对他说,你们这代人太幸福了。这位朋友很惊讶,他说老师你为什么这么说?我说我告诉你,我是吃过苦的,小时候没饭吃,现在喂猪、喂鸡的饲料都比我小时候吃的饭好,那时的饥饿终生难忘;还有我的父辈,经历过战乱,经历过连天的炮火。所以我说,你们年轻人太幸福了,你们父母那代人经历过贫穷,你们祖父母那代人经历过战乱和血腥,但你们的坐标点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的环境中,你们的父母为你们创造了良好生活条件,你们不幸福吗?中华民族告别了积贫积弱,告别了灾难深重、水深火热,告别了列强凌辱,告别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艰难处境,走在了中华民族国运隆隆升起的“坐标”里面,这不是幸福吗?正因为你处在这个“坐标”里,才更要珍惜现在的幸福。我说你一定要感恩。感什么恩?从小的方面来说,要感你父母的恩,你现在的衣食住行,是你的爸爸妈妈含辛茹苦为你创造的;从大的方面来说,要感谢国家,中华民族有今天这样的局面,是无数烈士的鲜血和无数先进中国人的奉献、汗水铸就的,所以要感国家的大恩。感恩得有实际行动,不能嘴上说一说。实际行动是什么?是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作为中华民族子女的心力和汗水。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国势之强由于人”,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但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把接力棒交接下去。所以跟年轻人做交流时,我说你们不要那么多的指责和抱怨,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小悲欢里面。有些年轻人没有大的历史“坐标”,认识不了自己的责任,不知道自己此生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环境里,应该对这个国家和民族承担什么责任,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小悲欢里,只关注自己的“小确幸”。我说,把你的幼稚放下,没有国家的“大确幸”,哪儿有你的“小确幸”?如果说我们这个国家正在遭受列强的凌辱,如果我们回到80多年前抗日战争时期,在战火隆隆、颠沛流离、任人宰割的时代里面,命都不保,哪里还有你的“小确幸”?
     
      关心自己的“小确幸”不是不好,但不能只关心自己的“小确幸”,只有有了国家的“大确幸”,才有我们的“小确幸”。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所以青年人一定要懂得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要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坐标”里来确定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有些人抱怨多,指责多,发牢骚多,怎么看待这些抱怨、指责和牢骚呢?我觉得,如果我们的工作中还有让人民不满意的地方,那就要反思,要倾听批评,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加倍努力,让我们的工作更符合人民的期待,这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另一方面,发牢骚、指责和抱怨的人也要懂一个道理,美好的家园是谁建设的?幸福生活是怎么得来的?幸福的生活、美好的家园、国家的文明,不是在牢骚怨怒中实现的,而是在每一个人点点滴滴的汗水中造就的。我经常说一句话,如果发牢骚的人把发牢骚的时间用在踏踏实实、辛勤工作和努力实践中,如果13亿多中国人都把抱怨、指责的时间用在反思自己、改善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上,用在更好地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上,我相信我们这个国家的发展会更好。反过来讲,那些怨怒、宣泄、指责、牢骚,除了散布不良情绪,干扰自己,影响别人,没有多少积极的意义。所以我建议,年轻人要做建设者,要做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我们批评的目标不是为了情绪的宣泄,而是为了发掘问题的根源,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让我们的人生和事业,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
     
      “国势之强由于人”,美好的家园、繁荣昌盛的国家,是由人创造的,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再伟大的道理,再伟大的文化都需要人来继承。如果我们后世的子孙不起来承担责任,我们的文化再好也会衰败。牢骚满腹,只懂得抱怨和指责,不去把自己的身心用在推动国家建设的大潮中去,这个国家、这种文化永远不会有希望。国家的美好、人民的幸福是我们创造的。
     
      我跟学生做交流时,常跟他们讲,我说我羡慕你们,为什么?我说党的十九大报告里的远景规划,到2050年的时候,我们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那时候你们正年富力强,处在人生的壮年。我也争取锻炼身体,看到人民那样幸福的状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们责无旁贷。为什么你们责无旁贷?因为国家怎么样就在于人,“国势之强由于人”。如果说这代人不争气,不好好地增长才干,去为自己的国家贡献力量,去服务自己的人民,再美好的愿景都是空话。这句话给青年人指出了使命和责任。
     
      “人材之成出于学”,习近平总书记实际上是用这句话告诉年轻人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怎样才能成为人才?一定是通过学习。孔子晚年的时候总结自己的一生时说:“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这句话把他这一辈子15岁什么状态,30岁什么状态,40岁什么状态,一直到70岁什么状态,都做了清晰的描述。我觉得孔夫子是我们提高自己修为的坐标和尺度。
     
      孔子为什么会被大家称作“千古圣人”?这么一个无比光荣的称号,他是怎么得到的?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小时候其实挺贫贱,生活艰难,粗活、脏活都干,比如给人家放羊、放牛,给别人做仓库管理员等。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孔子说他从来不抱怨,珍惜时间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他通过勤奋的学习而领会了真理,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境界和智慧。
     
      “人材之成出于学”以及孔子的例子就告诉我们,想成为国家栋梁,想成为社会精英,只有一条路,就是学。
     
      一是从书本中学。该读书的时候不读书,你会终身悔恨。我出差时,在飞机上、火车上经常读“四书五经”,读《老子》、《庄子》、佛经以及西方哲学史。人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要以为大学毕业就万事大吉了,学习是终身的。一个领导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不能靠职务。比如我是处长,科长尊重我,科员尊重我,这种尊重都是表皮上的,与其说是尊重你,不如说是那个位置,那个权力,这是非常不好的一种现象。领导干部通过自己的学习,在工作中游刃有余,高屋建瓴,每次发言都让人深思、回味,都让人觉得有智慧,值得学习,那才叫真正的领导。一个人赢得他人尊重,不能靠外在的权力,一定要靠内在的修为。内在的修为从哪里来?“人材之成出于学”。所以一定要读书,书到用时方恨少。大学期间,如果你不读几本让你终身受用的书,你会后悔的。
     
      二是在实践中学。这里我想讲一个企业家的故事。有一个知名企业家,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已经赚了几十万了。说明这个人很有经商的头脑。大学毕业后,他就承包了一个饭店,信心满满,觉得一定会做得很好。结果两年以后饭店垮掉了,他的投资全打了水漂,而且欠了几十万的债。这个企业家进行了非常深刻地反思,反思什么?他不懂如何管好团队。这是他在自己办企业的过程中得到的血的教训。后来他就特别注意,管理企业的时候一定要把员工给培育好、教育好。他说如果企业的团队建设出了问题,员工没有教育好,所有这个企业的目标和愿景都是假的。这就是他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了自身修为的缺陷,然后开始完善自我。
     
      所以,我们在哪里学?在书本上学,在实践中学。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会不断地发现自己的漏洞、弱点。失败是人生的必修课,关键是如何看待失败,如何在失败中学习经验。失败是上天对你的眷顾,因为失败了就说明你有不足。失败只是表象,失败的背后是你的能力、德行、人格、智慧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所以要分析失败背后的原因,然后学习、完善。这不就是对你的眷顾吗?
     
      三是向优秀的人学。人性有个缺点——嫉妒。可是朋友们,嫉妒是愚蠢的。为什么我说嫉妒是愚蠢?大家想想,某一个人特别优秀,我们嫉妒他,但嫉妒能让别人不优秀吗?嫉妒并不影响人家的优秀,而我们自己却因为嫉妒变得心胸狭窄。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我们封闭了自己向别人学习的胸怀和格局。最终优秀的人越来越优秀,而我们因为嫉妒越来越封闭,越来越狭隘,越来越落后。这是不是愚蠢?所以不要嫉妒,而是要向他人学习。这就是孔子的另外一句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这样我们才能缩小与优秀人之间的差距,取得进步。
     
      一个单位,如果都是优秀的人组合在一起,这个单位会发展得快;一个国家,如果都是优秀的人集中在一起,这个国家就会进步得快。所以我们要懂得向优秀的人学。当然,我这里只是举例。我们不应该局限于向优秀的人学,形形色色,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总的来说,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这句“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给我们指出了人生的方向,告诉我们,年轻人的使命和责任担当是什么,那就是要把自己的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大潮结合起来,在为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历史过程中来展现自己的历史价值与人生意义。同时,我们怎样才能成才?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社会的尊重?那就是要学,要抓住一切机会来学,在实践中学,从书本上学,向朋友、领导、同事学。一句话,我们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历练自己,升华自己,完善自己。只有真正有了能力和担当之后,才能发挥更多的作用,得到社会的认可。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的年轻人的成才之道。所以我们要从“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这句话中领会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明晰成才之道。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2018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一句话——“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是万家团圆的节日,是个很祥和的节日。在中国人的传统里,春节里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会团聚在一块。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在这个场合引用这句话呢?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说,人们口头常言“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庭,家庭的基本在于个人。它其实是告诉我们天下和国、国和家之间的关系,这对我们每一个人修身、处事、做人等方方面面都非常有教育意义。
     
      我们先看“天下之本在国”。什么是天下?“天下”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词,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全世界。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里包含整个世界的情怀、整个人类的情怀。天下可以理解为整个世界、整个人类的文明。天下的安定,天下的富足,天下的和谐在哪里?在国。这个话我们怎么理解?我想问大家,一个人说我想实现人类的和平、富足和安宁,我想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首先要做到什么?好比我现在说,我要给中华民族多做贡献,首先要做到什么?我首先得养活自己。我如果自己吃着救济粮,一无所成,自己都不能养活自己,我怎么样为国家服务?所以孟子告诉你,一个为天下服务的人,首先要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所以爱国主义绝不是狭隘的爱国主义,只有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繁荣和富足了,才能为天下做一份贡献。
     
      从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比重不断上升。目前,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意味着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大家再看,中国参与维和任务二十多年,是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为什么?因为我们国家现在和平、稳定,我们才有能力或者抽出精力来为人类的和平和安宁做贡献。大家想想,如果我们自己的国家到处是战乱,老百姓都生活在颠沛流离中,我们有什么样的能力去为人类的和平做贡献呢?所以说“天下之本在国”,只有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繁荣、富足、文明,才能为全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也为人类的文明作出表率。所以我们要讲爱国主义,要大讲特讲,让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好儿女都融入到为国家奋斗、为人民谋幸福的大潮中,把中华民族建设得更好,然后以中华民族的文明去辐射和影响世界其他国家,从而带动整个人类文明向更高的阶段提升,这就是“天下之本在国”。
     
      中国现在正蒸蒸日上,所以中国的智慧,比如“四海之内皆兄弟”“互利共赢”“命运共同体”等美好而博大的理念就能很好地传播出去。如果我们这个民族发展得不好,被人看不起,国力衰败,我们说什么话在国际上也很难有影响力和说服力。自己繁荣强大了,才能更好地给世界做贡献。所以每一个中国人要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典故,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应该做国家的建设者和推动者,在推动中华民族繁荣振兴的历史进程中更好地为国际社会尽自己的责任,这是“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讲的是国和家的关系。这里面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一个非常独特的文明现象——特别注重家族。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特别注重家庭、家风、家教。可以这么说,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就会养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孩子是什么样一个国家的未来就是什么样。国家是由人组成的,而人都是在家庭环境里面长大的。所以家庭的环境是什么样的,这个孩子就会成长为什么样,这个国家就会是什么样子。
     
      当前有一些值得反思的现象,很多家长推卸自己的责任,把培养和教育孩子的责任甩给社会,甩给学校。比如,有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时会说这样的话:“我们把孩子交给你了,你打他骂他我们都不介意。”这话仿佛是这个家长很信任老师,但其背后的问题值得反思。家长说我把孩子交给你了,这句话不对,学校、老师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必然的,但是对孩子这一生影响最大还是家长,是家庭、家风、家教。特别是18岁之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占到60%以上。也就是说一个人成长绝大多数的影响都在家庭。所以家长说,我把孩子交给学校了,托付给你了,是打是骂都可以,从信任老师的角度,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其背后所隐含的推卸责任的念头是我们一定要警惕的。当然老师和学校也必须承担责任。
     
      什么样的家庭就出什么样的孩子,这点历史上的故事太多了。毛泽东同志的母亲为人宽厚慈祥,乐善好施,毛泽东曾经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损己而利于人的人。我母亲正是最后一种人。”母亲的美德对毛泽东同志的影响极深。他的替天下的穷人说公道话,为天下的穷人寻公平的使命感,和母亲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毛泽东同志能够成为这么伟大的人,除了他个人的天资以外,和他的家教也是密不可分的。
     
      有些人比较自私,只顾及自己,很少体谅别人,我基本上可以断言,他背后的家庭也往往是这个样子的。反过来,有的孩子乐善好施,非常体贴别人,这种优良品质往往也有家庭的影响在其中。所以,家庭环境是什么样的,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孩子,自然就会有什么样的国家,因为国家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的。一个一个非常有修为、有格局、有能力、有担当、有使命感的人组成的国家,那必然也是有大气象的生机勃勃的国家。
     
      所以,“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给我们这样两点启发:第一,一定要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我们要好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发展我们的国家,让中华民族变得更加富足,更加文明,让人民更加幸福,从而承担起更大的国际责任,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二,一定要重视家庭、家教和家风。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学校,家庭像一个酵母池,什么样的家风家教就有什么样的孩子。从社会的角度,我们要去引导人们关爱家庭,重视家风家教。从个人的角度,每一个做家长的,一定要为孩子营造好的家庭环境,塑造好的家风、家教。父母要为孩子的成长、发展创造好的环境,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培育孩子的德行,健全孩子的人格,提升孩子的智慧,提高孩子的能力。在好的家庭教育浸润下成长的孩子所组成的国家,一定是生机勃勃的。
     
      所以,我们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句话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要好好地爱自己的国家,努力建设自己的国家,来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要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为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努力。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5797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