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磊: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0

    时间:2018-11-21  来源:新华网


  •   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这个问题。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我们党的历史使命这个问题。
     
      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中指出,中国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执政者的使命的问题。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们要不忘初心的问题。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系统地论述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问题。
     
      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刘华清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以及同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都强调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明确指出并系统论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问题。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通过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初心和使命的阐述,可以看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向全党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一)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确立这样的初心和使命
     
      1.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指出,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十多个世纪,中国在科技和知识方面的积累远胜于西方。这是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充分肯定。古代中国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和古代文化,为人类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到了近代以后,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外国列强开始侵略中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简单统计,从1842年中英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到1905年中国与德国签订的《胶高撤兵善后条款》为止,在60余年时间里,中国累计向外国列强赔款的数额大约为13.2亿两白银和2140万银元。这些都凸显了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特别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列强环伺中国,要瓜分中国,中国当时面临着瓜分豆剖、亡国灭种的危机。《时局图》中用各种动物以及各种形象预示着外国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比如,图中的熊代表俄罗斯,蛤蟆代表法国。
     
      从鸦片战争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了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因此,民族复兴就是历史提出的使命和命题。与此同时,中国人民生活在什么样的状态中呢?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是极端贫穷的,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果实,中国又陷入了北洋军阀的混战之中。当时中国的主要军阀分为直系、皖系、奉系:直系以冯国璋、曹锟、吴佩孚为代表;皖系以段祺瑞为代表;奉系以张作霖为代表。当时的中国,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军阀,军阀混战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苦难。当时在军阀中有一句口号,叫“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只要军阀打仗,士兵就可以肆意抢夺老百姓,老百姓就生活在这种苦难中。
     
      通过回顾近代中国史可以看到,中国人民在近代经历了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过上幸福生活就是人们的愿景。从民族角度来讲,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求得民族独立、民族复兴也是民族的诉求。因此,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是历史提出的客观诉求。
     
      面对这种状态,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也进行了艰辛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比如,鸦片战争后,农民阶级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等人提出天朝田亩制度,即“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当时,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提出的对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就是“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还提出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些都是当时先进的仁人志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那么结局是什么?农民阶级由于没有先进的科学理论作指导,因此也无法解决运动中的固有问题。最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也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封建统治者、地主阶级同样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这就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发起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引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具,希望以此改变中国落后的生产力。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求强,后期的口号是求富。从洋务运动提出的口号看,洋务运动也在尝试改变中国的面貌。但由于洋务运动的固有矛盾和固有缺陷,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也宣告了洋务运动失败。
     
      洋务运动失败后,中国的仁人志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并没有停止。当时一些仁人志士认为,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没有改变中国的面貌,就要进行制度层面的变革。于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开始探索制度层面的变革,并发动了戊戌变法。但由于戊戌变法触动了以慈禧为代表的保守主义者的势力,最后遭到了慈禧的残酷镇压,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被杀害。戊戌变法被残酷镇压,制度层面的变革并没有实现。那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试图想实现的是什么?就是通过和平的自上而下的变革来实现中国制度层面的变革,但是也以失败告终。
     
      在这个过程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者意识到和平的方式无法改变中国的贫穷面貌,于是孙中山决定发动武装革命。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就是孙中山,此后这个口号也成为鼓舞和振兴中国民众奋勇前进的一个伟大口号。在孙中山的领导和推动下,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独立,清政府顷刻间土崩瓦解。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辛亥革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之一就在于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中国封建帝制历史,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变革。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本身所固有的缺陷,最后导致辛亥革命也以失败告终。那么,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哪些缺陷?比如软弱性和妥协性,特别是对袁世凯一再的迁就、退让,对袁世凯没有深刻的认识。袁世凯在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后,进一步向反历史潮流的方向发展,直至最后要称帝,要恢复帝制。当然,袁世凯提出恢复帝制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最后也必然会被历史扫进垃圾堆。
     
      通过回顾近代中国历史可以看到,历史的一个客观诉求就是要求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先进分子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论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还是民族资产阶级都试图完成这个历史使命,但是这些阶级都没有完成历史所提出的“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这个命题。虽然孙中山已经意识到要振兴中华,并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但最后也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辛亥革命后,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之中,民不聊生,中国依然处于黑暗的境地。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意味着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要担负起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2.是由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意味着什么?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革命运动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则就是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在中国社会,绝大多数人就是中国人民。从这一角度看,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了共产党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那么,中国共产党就要为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谋利益,就是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也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中国人民要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人民的愿望。因此,从党的性质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初心必然是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什么?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听到张思德同志在烧炭过程中不幸牺牲时,决定要参加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并在追悼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也就是说,我们党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为人民谋幸福。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那么,人们的愿望和要求是什么?就是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就是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因此,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角度看,确立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也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结论。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伟大意义
     
      1.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遇到过很多困难、挑战、挫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不断战胜困难,不断前进?这个动力首先就是我们党始终没有忘记初心和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激励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进。
     
      埃德加·斯诺曾经写过一本著作——《西行漫记》。他在《西行漫记》中写道,红军真诚迫切的目标始终是要震撼并唤起亿万人民,召唤起他们为“人民当家作主”而斗争,为正义、平等、自由、有尊严的生活而斗争。这种理想,这种信仰,不仅伴随红军走过万水千山,而且也如星火燎原,锻造了一个青春作伴的人民共和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为什么说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因为我们始终有着崇高的理想,这个理想就是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朱德同志曾多次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最后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朱德同志为什么坚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他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所以他脱离了原来的旧军队,毅然走向了光明。
     
      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勇前进。1955年3月,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在几十年内在经济上赶上或者超过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的奋斗目标。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2.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他明确指出,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够完成历史使命;唯有不忘初心,才能够赢得时代,才能够解决时代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唯有不忘初心,才能够成功地走向未来。
     
      恩格斯曾说,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为什么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同时,我们党还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习近平同志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也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列宁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进行革命时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实际上就是回应民众的诉求。在这个口号的号召下,列宁带领俄国民众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依然保持初心。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共产党滑向极端相反的一面,迅速走向腐败,最后导致上世纪90年代初苏共亡党、苏联解体。在苏共亡党前夕,苏联社会科学院曾经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占85%。由此也能看出,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背弃了初心,忘记了使命。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中国国民党的立党之本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求得民族独立,民生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民生幸福。但是,1927年到1949年,国民党在中国执政22年期间,他们提出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实现了吗?根本没有实现。以民族、民权、民生为立党之本、为初心和使命的国民党,最后归于失败的原因也在于他们背弃了初心和使命。
     
      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告慰历史,才能解决现实挑战,才能走向未来。
     
      二、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初心和使命的奋斗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我们党在不同时期对初心和使命进行的奋斗。
     
      (一)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那么,为什么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阻碍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的主要障碍?
     
      首先来看帝国主义。在近代中国,外国资本不仅垄断了中国的重工业、交通运输业,而且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以及若干主要的轻工业。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列强通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进行大量赔款,中国在巨额赔款之后,当然丧失了自身发展的资金。外国列强不仅对中国进行经济上的压榨控制,在政治上也对中国进行控制。《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沦为外国列强在中国的代理人,之后的北洋军阀同样也是外国列强的傀儡。
     
      其次来看封建主义。据1934年的统计数据,实物地租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一般为45%左右,有的地区甚至高达50%、60%、70%以上。在这种状态下,农民毫无幸福生活可言。此外,当时的统治者还以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盘剥老百姓。1929年至1933年,全国农村共有188种不同名目的捐税。1937年,杂税名目达到1756种。再有,农民还遭到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和统治。
     
      最后来看官僚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不是在正常的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而是官僚资产阶级利用超经济的特权,主要在从事金融和商业投机的过程中,在充当外国帝国主义的买办的过程中,通过掠夺广大劳动人民和兼并民族工商业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中国官僚资本主义通过控制金融来盘剥老百姓,特别是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为了发动内战,采用通货膨胀的形式聚敛财富、掠夺百姓。当时发行了金圆券,最高面额达到500万元。1948年,蒋介石意识到国民党经济的严峻局势,就派蒋经国到上海整顿金融秩序。蒋经国非常高调地进入上海,说要整顿金融,他也确实惩办了很多大资本家。比如,他惩办了财政部一个机要秘书,起了很大的威慑作用。除此之外,他还抓捕了当时上海黑社会老大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但是后来,蒋经国打老虎打到了孔祥熙的长子孔令侃开办的扬子公司。有人检举揭发孔令侃的扬子公司利用特权走私倒卖汽车、倒卖美元,进行一些不法勾当。此时,蒋经国试图惩办孔令侃,但是孔令侃找到了宋美龄,宋美龄又找了蒋介石,最后蒋介石要求蒋经国对孔令侃网开一面。蒋经国只好对孔令侃的扬子公司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中也能看到,在官僚资本主义已经严重威胁到金融秩序、市场秩序时,国民党政权也不敢触动官僚资本主义,所以国民党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就意识到,阻碍中国社会进步、阻碍中华民族复兴、阻碍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障碍就是三座大山,因此我们要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此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苦奋斗。
     
      我们党创建后不久就开始探索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并在1924年到1927年投入到大革命中,通过北伐战争基本上打垮了吴佩孚、孙传芳。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投入到革命中,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和发展问题进行努力奋斗,发动了土地革命。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久,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抗日,要解决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1937年,我们党与国民党携手抗战,共赴国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构画,但是国民党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也不得不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年,我们取得了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解决了我们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人民幸福的前提问题。
     
      (二)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
     
      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带领中国人民奋勇前进,并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这个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我国实际的又是先进的?这要回到历史上来看。
     
      1.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是中国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首先看资本主义道路。我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有没有可能实现现代化?有没有可能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这是不可能的。中国民族工业从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产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整个民族工业资本不过20.08亿人民币,还不到“一五”计划期间国家总投资额的1/38,重工业基础尤其薄弱,没有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在这种状态下,要想通过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发展走上工业化现代化道路,是很漫长的也是不可能的。与此同时,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得通吗?近代以来,我们多次学习西方,以英美为自己的学习对象,作为自己的先生,但是我们一再失败,一再遭到英美帝国主义的欺压侵略。所以说,我们并不是没有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但是我们一再失败,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再来看社会主义道路。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对中国来讲也是一个先进的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有优越的特点,就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当时资金有限、资源有限、技术力量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有其他一系列实际条件。从国内环境因素来看:一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相对强大;二是资本主义经济力量相对弱小,民族资本主义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三是个体农业成为工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除此之外,一些国际环境因素也决定了我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首先,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不同态度。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了敌视态度,对中国进行经济上的制裁、军事上的包围、政治上的孤立,俨然要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与此同时,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了友好态度。新中国成立不久,苏联就与中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决定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那么,一面是对我国的孤立、扼杀、制裁,另一面是对我国友好,我们选择谁?当然是选择对我国友好的社会主义阵营。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所表现出的生命力也决定了我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实力很快恢复,与此同时,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表现出了勃勃生机。而资本主义国家呢?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遭到严重破坏,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除了美国之外)可以说一片哀鸿。那么,一边是勃勃生机,一边是奄奄一息,我们选择谁?当然是选择勃勃生机的社会主义制度。
     
      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到1978年的20余年期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这也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既符合中国实际,也是一个先进的制度。
     
      2.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从经济上看,1953年至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2%,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1.2%。从人民生活水平看,到1976年我国初步满足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从科技领域看,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两弹一星”取得突破。从国际地位来看,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能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着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能不铭记毛泽东同志的功绩。
     
      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特点来看,它既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制度,又是先进的制度,而且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也取得了伟大成就。这就说明,在上世纪70年代末之前,中国共产党对实现初心和使命的认识,就是要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制度,并为此进行一系列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这就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所在。
     
      (三)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继续前进,对实现初心和使命有了新的认识,并且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奋斗。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这个强大动力就是改革开放。1978年以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经济领域来看,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2017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82万亿元,人均GDP接近9000美元,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从人民生活水平来看,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7.7亿人减少到2015年的5575万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来具体看一下这两个阶段,它的意义非常重大。
     
      第一个阶段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对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的一个调整。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意味着要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三步目标提前十五年实现。
     
      第二个阶段是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里强调两点,一是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是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文明、社会和谐、环境美丽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要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也是对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目标的一个重大调整。二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础上提出了“美丽”的目标,也就是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已经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五位一体”了。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将“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到那时,从国家民族角度来讲,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人民生活角度来讲,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将得到初步实现。
     
      三、为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初心、完成使命就必须要进行进一步奋斗。具体来讲,要从三个方面努力。
     
      (一)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新时代,我们还面临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因此我们要反对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怎样应对重大挑战?就要进行伟大斗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也要进行伟大斗争。除此之外,西方一些国家还打着人权、民主的旗号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这也是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风险。那么,如何进行伟大斗争?
     
      1.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最近一段时间,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在进行伟大斗争的过程中,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与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作斗争。
     
      2.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从现实来看,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还是存在的,如果我们党不能够有效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就会脱离人民群众,而脱离人民群众就丧失了力量源泉,就会丧失战斗力,就没有办法进行伟大斗争,伟大斗争也必然会失败。因此,要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
     
      3.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从现实生活看,现在依然存在诸多阻碍我国发展进步的体制机制障碍,怎样破除它们呢?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改革破除一切顽瘴痼疾,这也是进行伟大斗争的一个内容。
     
      4.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从现实生活看,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还是存在的,因此我们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从而有效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5.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比如,一些突发性自然灾害会给我们带来巨大损失,甚至会影响我们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对于这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我们要有效地战而胜之。
     
      (二)必须建设伟大工程
     
      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
     
      实现民族复兴、实现人民幸福、建设伟大工程之间是基础和保证的关系,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从历史上来看,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解决了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前提。历史证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同时,现实也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够完成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领导我们走向未来,才能够用科学理论武装民众,才能够凝聚起全国人民努力奋斗的积极性和全体中华儿女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愿望。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2.要增强党的领导,就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1)政治领导力。政治领导力体现为政党的胜任力、执行力和影响力。只有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才能确保我们党永葆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政治领导力也是我们党力量的重要构成。那么,如何增强我们党的政治领导力?一是围绕党的领导地位加强政治领导力,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二是围绕党的执政地位加强政治领导力,特别是围绕党的长期执政能力来增强我们党的政治领导力。三是围绕人民主体地位来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
     
      (2)思想引领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进工作、抵御错误思潮干扰的能力。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也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的胜利,是因为我们引领了社会思潮,并且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也同样如此。我们之所以能够在改革开放40年中取得今天这样辉煌的成绩,就是因为我们党在思想理论上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那么,如何增强我们党的思想引领力?一是加强思想宣传和舆论引导。二是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如果领导干部能在思想文化领域引领时代、引领社会,我们党的思想引领力就会得到增强。三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新时代产生新思想,新思想也引领新时代。全体党员干部要充分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样才能够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
     
      (3)群众组织力。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也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传统和取得成功的一个致胜法宝。党依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精神文化活动、革命斗争和社会变革活动的能力就是群众组织力。群众组织力是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的具体体现。
     
      首先,发挥和增强我们党的群众组织力,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致胜法宝。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可以看到,我们党具有组织群众的光荣传统。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活的灵魂。淮海战役胜利后,陈毅同志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就说明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的胜利是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拥护的。实际上,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是我们党群众组织力的直接体现,正是因为我们党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人民群众才会跟着我们党走。其次,要想提升我们党的群众组织力,就要学会和掌握组织群众的规律。我们组织动员群众是有一定规律的,要按规律来办事,不能违反群众工作的规律。最后,要向群众学习,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转变作风。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真正的英雄。因此,我们要向群众学习,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4)社会号召力。社会号召力是指政党对于全社会的影响能力、凝聚能力、动员能力、引导能力等。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号召力由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和自身形象决定。我们党是否具有社会号召力?从根本上来讲,我们具有强大的社会号召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党有强大的社会号召力。同时,我们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路线、纲领也决定了我们党有强大的社会号召力。从客观实际看,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因为当前影响社会号召力的因素依然存在,一些贪污腐败分子严重损害了我们党的形象,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
     
      (三)必须推进伟大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升,就没有人民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就没有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直接关乎到伟大梦想的实现。
     
      1.增强道路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因为社会主义道路既符合中国实际,又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先进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国取得了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就今天的中国来讲,中国人民已经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一定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充分的自信。
     
      2.增强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然能够实现,这是增强理论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我们能够具有理论自信?
     
      (1)这个理论是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是指导人类解放、指导人类走向光明未来的科学理论,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科学的理论。既然是科学的理论,我们当然有自信的理由。
     
      (2)这个理论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是源自中国实际、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任何一个理论都要解决实际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来源于中国实际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那么,既然这个理论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所以它不是任何一种外来的理论,不是照搬照抄西方的理论。为什么我们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理论?因为西方的理论源自于西方的经验,源自于西方的发展,所以西方的理论不一定符合中国的实际。我们应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满自信,因为这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是从中国实际中总结出来的。
     
      (3)这个理论是能够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自于中国实际,是对中国实际问题的解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问题、时代问题来回答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也可以充分相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必然能够实现。
     
      3.增强制度自信
     
      这个制度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要增强制度自信?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下,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也说明我国的制度比照搬照抄西方的制度更好。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华盛顿分社社长威廉·琼斯表示,中国共产党是重视行动的政党,中国的体制同西方选举体制最大的不同是能够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因此可以制定长远目标,并为之奋斗。威廉·琼斯揭示了中国制度的一大优越性,就是能够保证政策的稳定性,从而制定长远目标为之奋斗,而这在西方国家是不可能的。比如美国,奥巴马当总统时会制定一些政策,但是特朗普当总统后会对奥巴马的一些政策进行修改,这是西方制度的缺陷。
     
      我在同美国一些学者交流时,一位美国著名政治社会学家就认为中国应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位政治社会学家还说,美国也在考虑修改宪法,但问题是他们也不知道应该怎样修改,所以他认为中国应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也说明我国的制度是符合中国实际的,而且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4.增强文化自信
     
      这个文化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具体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源于四个方面。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积淀了丰厚的优秀文化,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来源。
     
      (2)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是科学的。
     
      (3)对革命文化的继承。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过程中积淀了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来源,也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动力作用和科学性。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正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具有科学性。
     
      5.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这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二是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邓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强调:“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因此,我们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同样,我们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改旗易帜的邪路是什么意思?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联和东欧抛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了共产党的领导,走资本主义道路,这就是改旗易帜的邪路。这种改旗易帜对于我们来讲是要不得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既要反对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要反对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今天我要交流的问题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5797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