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勃:中秋节的起源、习俗与文化内涵

                            
    0

    时间:2019-09-16  来源:新华网


  •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秋节的起源、习俗与文化内涵。“玉露金风满桂枝,清光因此更华滋。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这是宋代林光朝的《中秋月夜》,这首诗真实地描写了中秋景象。中秋节,又称八月十五、八月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深受国人重视。除汉族外,侗族、苗族、壮族、傣族、黎族、白族、阿昌族、布依族、毛南族、德昂族、满族、朝鲜族、高山族、土家族、蒙古族、鄂温克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也都将中秋节视为重要节日。在中华传统节日中,中秋节是与月亮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节日。


      “中秋”一词,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周礼》中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记载,但这里的中秋并无节日之意。中秋作为节日的出现,是后来的事情。目前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时间,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中秋节形成于唐代。此说以张泽咸、李斌城、吴玉贵、杨琳、黄涛为代表。我们也持唐代说。另一种观点认为中秋节起源于宋代,此说以尚秉和、周一良、萧放、朱红、刘德增、熊海英为代表。如周一良在《从中秋节看中日文化交流》一文中指出,“中国人在唐以前以及唐代,根本不过中秋节”,并从中国官方文献、敦煌书仪、笔记(如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韩鄂《岁华纪丽》)、类书(李昉编《太平御览》等)以及“显然沿袭了唐朝的典制”的日本文献(即菅原道真在892年从《六国史》中分类纂辑而成的《类聚国史》卷七三至七四的岁时部)中没有对中秋节的记载加以论证。


      一、中秋节形成于唐代


      (一)中秋节在唐代已是民俗节日


      如果说一个节日具有特定名称、特定空间、特定活动、特定情感,那么中秋节确实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


      首先,在唐代,中秋、八月十五已经成为特殊名称。中秋,也称仲秋,本来是指秋季的第二个月份,并非专指八月十五日,然而在许多唐代人那里,中秋已经专指八月十五了。李峤、朱庆馀、无可、马戴、张祜、李洞、潘纬、方干、栖白、薛莹、白居易、许昼、唐彦谦、裴夷直、武元衡、崔备、柳公绰、徐放、王良会、郑畋、元稹、许浑、孙纬、孙蜀等人都有针对八月十五月或八月十五情感而作的诗文。


      除了“中秋”之外,在唐代,“八月十五”也是一个节日专名。以节日所在历法中的时间指称节日,在我国传统社会是一种极其普遍的事情,甚至在今天,亦不鲜见,比如,在我的老家——山东定陶,如今依然将时在农历二月二的龙抬头节称为“二月二”,将时在五月五日的端午节称为“五月五”,将时在七月七日的七夕节称为“七月七”,将时在九月九的重阳节称为“九月九”,等。


      唐人留下的关于玩月、赏月、怀月的诗作,除了以“中秋月”或“中秋夜月”冠名外,便多以“八月十五夜”来冠名。《全唐诗》中收录30余首,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白居易《答梦得八月十五夜玩月见寄》《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陆龟蒙、皮日休都有《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等。翻检唐人诗作,可以发现,除非是节日,否则很少出现多位诗人不约而同用某个日期作为诗文题目(或题目的一部分)的现象,据此可以认为“八月十五”是节日专名的事实。


      第二,中秋节所在的八月十五日已有众人参与的约定俗成的玩月活动。据刘德增统计,《全唐诗》中,咏八月十五中秋的诗有111首,出自65个诗人之手。这111首诗,最核心的主题就是玩月。依据这些载有丰富信息的文学作品,辅以其他记载,可以揭示唐代人已经普遍参与八月十五玩月的活动了。


      一些学者认为,在唐代,八月十五玩月主要是文人的喜好和作为。然而,只要看看这时的一些诗作,就可以发现它其实并非只是文人的风习。比如,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诗中写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张南史《和崔中丞中秋月》诗中写到“千家看露湿,万里觉天清”,吴融《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诗中写道:“中秋月满尽相寻,独入非烟宿禁林”,刘禹锡也有“远近同时望,晶荧此夜偏”的诗句。“人尽望”“千家看”“尽相寻”“远近同时望”这些词汇语句,虽不免有夸张之处,但也能说明八月十五夜玩月已是极其普遍的行为,而且往往以家庭为单位来进行。


      唐人玩月时往往有饮酒宴会之举,诗句“去年今夜醉兰舟”“玩处临尊却掩扉”均可为证。《开元天宝遗事》载,某年的八月十五日夜,苏颋等人“于禁中直宿,诸学士玩月”,亦“备文酒之宴”。


      “嵩岳嫁女”是以八月十五玩月为背景展开的传说故事,故事以田璆、邓韶二人相约中秋玩月开始,他们的玩月就与酒有关:“三礼田璆者,甚有文,通熟群书,与其友邓韶博学相类。皆以人昧,不能彰其明。家于洛阳。元和癸巳中秋望夕,携觞晚出建春门,期望月于韶别墅。行二三里,遇韶,亦携觞自东来。”二人都带着名为“乾和五酘”的美酒,显然是准备边饮边玩了。后来二人参加了嵩山上的群仙之会,并主持了上清神女和玉京仙郎的婚礼。十分有趣的是,当嵩山神仙之会的主角西王母问刚刚驾临的穆天子“何不拉取老轩辕来”时,穆天子回答说:“他今夕主张月宫之宴,非不勤请耳。”可见在时人心目中,连神仙也要在中秋宴饮的,而这当然是时人过中秋节的反映。


      第三,唐代还流传着一些有关中秋的传说故事。中国人对于月亮有着十分特殊的情感,很早就有许多想象,并形成了诸如嫦娥奔月等美丽传说。在唐代,这样的传说依然流传,并新生成了若干关于中秋的传说故事,如前文提到的“嵩岳嫁女”。


      这里再说一个唐玄宗八月十五游月宫的传说。这个传说,在唐朝已经广为流传。相传为柳宗元著述的《龙城录》中有《明皇梦游广寒宫》,描写得绮丽详细:


      “开元六年,上皇与申天师、道士鸿都客,八月望日夜,因天师作术,三人同在云上游月中。过一大门,在玉光中飞浮,宫殿往来无定,寒气逼人,露濡衣袖皆湿。顷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其守门兵卫甚严,白刃粲然,望之如凝雪。时三人皆止其下,不得入。天师引上皇起跃,身如在烟雾中。下视王城崔巍,但闻清香霭郁,视下若万里琉璃之田。其间见有仙人道士,乘云驾鹤,往来若游戏。少焉,步向前,觉翠色冷光,相射目眩,极寒不可进。下见有素娥十余人,皆皓衣乘白鸾往来,舞笑于广陵大桂树之下。又听乐音嘈杂,亦其清丽。上皇素解音律,熟览而意已传。顷天师亟欲归,三人下若旋风。忽悟,若醉中梦回尔。次夜,上皇欲再求往,天师但笑谢而不允。上皇因想素娥风中飞舞袖,被编律成音。制《霓裳羽衣舞曲》。自古洎今,清丽无复加于是矣。”


      此外《太平广记》卷二二“罗公远”条和卷二六“叶法善”条均有记载。唐玄宗八月十五游月宫的传说至迟在唐玄宗逝世不久即已传至敦煌地区,敦煌本《叶净能诗》讲述的这则故事就非常的完整。


      唐玄宗八月十五游月宫的传说既是“八月十五”已为民俗节日的重要表现,同时也丰富了“八月十五”这个民俗节日的内容,使其具有了更强的神秘色彩和趣味性,而这也有助于“八月十五”在更广阔的时空范围内流传。


      最后,唐人对于中秋月还有神性崇拜,认为可以震慑妖精。对此,孙纬《中秋夜思郑延美有作》中明言:“中秋中夜月,世说慑妖精。”另外,方干《中秋月》“列野星辰正,当空鬼魅愁”句,秦韬玉《八月十五日夜同卫谏议看月》“寒光入水蛟龙起,静色当天鬼魅惊”句,亦可为证。


      最后,从节日情感上看,团圆只有在离别后才显示出其存在的意义,渴望团圆,也是离别后才会滋长的一种情绪。中国人安土重迁,崇尚亲戚相守,更将节日里的团圆视为人生乐事,但无论什么时候,总会有人因为求学、经商、仕进、游历、戍边等种种原因告别亲友,离开故乡。于是,鹊飞露重里的寂寞,清秋朗月下的孤独,他日相守相聚时相知相契的温暖与欢乐,此时此地不能共享良辰美景的惋惜与遗憾,种种滋味都会酝酿发酵成化不开的情思与乡愁,在中秋节期间抒发出来。武元衡怀念从兄,不由感慨“地远惊金奏,天高失雁行。如何北楼望,不得共池塘”,李群玉怀念家乡,竟然“泪逐金波满,魂随夜鹊惊。支颐乡思断,无语到鸡鸣”,


      综上所述,可以确信“八月十五”在唐代已成为民俗节日。只是此时的活动相对单一,尚未形成丰富多彩、具有较大地方性差异的习俗活动。


      (二)中秋节形成于唐代的原因


      唐代一方面延续了中国关注月亮的古老传统,另一方面又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赋予了八月月亮非同寻常的价值,发明了“八月十五”“赏月”“玩月”的习俗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秋节。


      1.中国人有关注月亮的传统


      “日”“月”这两大天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它们不仅带给人们温暖和光明,其运行规律还是中国古代制订历法的基础;根据它们抽象出来的阴阳观念,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也是中国人理解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基本概念。而月亮的时缺时盈,盈时的圆满、照亮黑夜以及无月时的无边黑暗,都能引发人们对月亮的兴趣和感情。


      这个传统的表现之一是历代王朝都重视对月亮的祭祀。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相关的礼制规定。如《礼记·祭义》所云:“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外内,以端其位。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


      北京现在的阜城门外有月坛,就是明代嘉靖时期修建的皇家祭月的专门场所。不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皇家在月坛祭月的时间并非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而是在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秋分日。由于祭月的具体时间是在晚上,故又称为“夕月”。“夕月”属于国家祭祀活动,民众难能参与。然而,这并不影响民众对月亮普遍抱有神秘而美好的情感。


      关注月亮的传统的表现之二,就是民间流传不少关于月亮的传说和故事,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


      表现之三,则在于我国拥有大量吟咏月亮以及借月抒怀的文学作品,从《诗经·陈风·月出》到宋谢灵运的《怨晓月赋》、谢庄的《月赋》,到梁元帝的《望江中月诗》、梁沈约的《咏月诗》等,月亮成为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学意象。


      关注月亮的传统在唐代依然延续。在国家层面,依然重视对月亮的祭祀,如根据《大唐开元礼》,政府要在秋分日于西郊祭月,卷26、27分别有关于“皇帝秋分夕月于西郊”“秋分夕月于西郊有司摄事”的详细规定。在民众层面,一方面,人们依然讲述着先前已有的月亮故事,李白的《古朗月行》可谓这方面的明证。“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在仙人、桂树、白兔、蟾蜍等词汇的背后,都隐藏着关于月亮的美丽传说和想象。另一方面则有拜新月的习俗。


      唐人吉中孚妻所作《杂曲歌辞·拜新月》就描绘了女子们拜新月的景与情:“拜新月,拜月出堂前,暗魄深笼桂,虚弓未引弦。拜新月,拜月妆楼上,鸾镜未安台,蛾眉已相向。拜新月,拜月不胜情,庭前风露清,月临人自老,望月更长生。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昔年拜月逞容仪,如今拜月双泪垂。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


      至于唐代文人对月亮的书写,有新月、初月,有春月、秋月、关山月,更是不胜枚举,均显示出月亮的重要位置。


      2.赏月集中于八月十五夜:唐代人的文化选择


      除了延续已有传统,唐代人在月亮习俗方面的重要贡献是突出了中秋月亮的价值,并将八月十五赏月发展成为一种社会上广泛流行的风俗。贞元十二年(796)八月十五夜,诗人欧阳詹与众文士聚集于长安永崇里华阳观观月赋诗,留下了一首有名的《玩月》诗:“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素魄皎孤凝,芳辉纷四扬。裴回林上头,泛滟天中央。皓露助流华,轻风佐浮凉。清冷到肌骨,洁白盈衣裳。惜此苦宜玩,揽之非可将。含情顾广庭,愿勿沉西方。”并为这首诗写了一个长长序言,阐释了中秋月亮特殊的审美价值。在他看来,八月十五“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这时候,“埃尘不流,太空悠悠,婵娟徘徊,桂华上浮。升东林,入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魂与之清冷”,正是赏玩的最佳时机。


      从地球上望月,月有盈有缺,但无论盈缺,都可以给夜晚带来光明;若从实用的角度言,似乎不必格外强调它的缺或盈。即便考虑缺盈,一年也会有十二次月圆(闰年会有十三次)。从天文学的角度看,八月月半的月亮并不比其他月半时的月亮更圆一些;更何况,“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八月十六的月亮比八月十五的更圆也是惯常现象。但是唐代人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八月十五青睐有加,并肯定、赋予其非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欧阳詹对八月十五之所以玩月的解释就是一种价值判断和意义赋予。栖白在其《八月十五夜玩月》中所说“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同样是一种价值判断和意义赋予。而这里的“需求”,主要是指“玩”的需求。


      唐代人爱“玩”,并且“不以耽玩为耻”。玩不是简单的娱乐,尤其在文人那里,玩是欣赏,是研讨,是探究,是体味。爱玩,有玩的心情,有玩的兴致,往往就会产生玩的艺术。当月亮成为玩的对象,一些“好事者”便会主动比较最宜于玩的时间,结果发现:八月十五,中秋恰半,金风荐爽,玉露生凉,此时天高气清,月亮比平常显得更大更圆,此时的月亮是最美、最堪玩赏的。他们不仅发现了这一点,而且将这一发现运用于生活中,果然就在这一天去玩月了;而有的人还将自己的发现、体味写成诗篇。在特定的语境中,由个别人发现并赋予本体的意义可以成为社会的普遍认同,由个别人所做的价值判断可以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由个别人率先开始的八月十五玩月活动也可以成为更多人的文化选择。而事实正是如此,八月十五玩月活动在唐代的盛行就是诸多唐代人于多种生活可能性中加以选择的结果。中秋节由此初步形成。此后其地位迅速提升,宋元时期已成民俗大节,至今传承不衰。


      二、中秋节的习俗


      (一)千里人心共赏时:赏月


      赏月玩月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活动,也是中秋节最早流行的习俗活动,唐代已然盛行,宋元以降,此风不减,南宋吴自牧著《梦粱录》记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可见当时全民赏月玩月的盛况。


      而为了更好地品味欣赏月亮之美,人们总是十分讲究玩月的地点。山上、船里、水边,空旷高远之处,最宜赏月,由此形成许多著名的赏月场所和景观,如上海陆家石桥,杭州西湖,扬州二十四桥,苏州网师园“月到风来亭”等。在北京,卢沟桥、什刹海、颐和园、北海等处,也是赏月胜地。


      以卢沟桥为例。卢沟桥位于丰台区,横跨永定河上,金朝修建,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桥头立有石制华表,桥面两旁有石栏杆,栏杆望柱头上雕刻着石狮子,因其数多,且小狮子多雕于隐蔽处,故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歇后语。每当黎明时分,明月倒映水中,愈显明媚皎洁,自金章宗年间“卢沟晓月”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目前桥东头还立有乾隆帝亲笔题写的“卢沟晓月”碑。曾经在媒体发起的“最美赏月地”的投票活动中,卢沟桥以晓月、古桥、近水、远山并存相融的美丽意境位列榜首,也成为北京中秋节的赏月胜地。自2008年起,这里每年都会举办“卢沟晓月”中秋赏月会,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卢沟寻古、祈福望月、中秋诗会、做月饼、花车巡游、水舞秀、“点亮家灯·传递祝福”仪式等,受到广泛欢迎,也引起了大众的情感共鸣。轻风徐来,圆月当空,站立在永定河滨,卢沟桥畔,在优美的咏月诗歌中感受来自千年古都的民俗风情和浪漫中秋,不由人思接千载,神游八荒。这样的活动,既有助于和谐社会关系,也是传统中秋文化在当代社会传承的表现。


      赏月可去户外,也可在家里。很多时候,赏月是与家庭团聚联系在一起的。民国二十三年《平谷县志》记载:“夕设瓜果于庭院,坐待月华,供群饮为乐,谓之赏月。”饮食,所以合欢也。中秋节重家庭团圆,通过宴会相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是阖家团圆最好的表达方式。天上月圆,地上人圆,月圆共人圆,这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美满。


      在南方一些地区,赏月还与赏月华联系在一起,称“守月华”或“看月华”。在台湾苗栗,相传是夜月光有五色斑斓,并有神仙护送,称为“月华”,见到月华的人就能有福,各家于月下设案焚香,放一面镜子,供饼果祭拜,名为“拜月华”。在台湾基隆、高雄,相传夜深万籁俱寂之时,月中会坠下月华,状如珍珠、玛瑙、宝石之类,光辉四射,拾到者必会大富大贵,所以赏月者多喜晚睡守之;又传说是夜晚睡觉可以增寿,未嫁女晚睡可增母寿。


      今天的人们虽不再像唐代人那样痴迷于中秋月,以至“仰头五夜风中立,从未圆时直到圆”,但许多人依然重视月亮,并保有一份凝望月亮的雅兴和情怀。


      (二)西瓜月饼供神前:拜月


      “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除了玩月,拜月也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活动。拜月也叫“供月”“祭太阴”“斋月宫”“愿月”“敬月光”“献月亮”等,是对月亮表达敬意和祈求保佑的习俗活动。


      中秋节皇家也拜月。根据苑洪琪的研究,清代中秋节会在紫禁城中的乾清宫前设供案,“供桌上摆月宫符象,还要一个直径五十五公分、十斤重的大月饼。月饼上印有‘郁仪宫’字样及玉兔捣药图案。大月饼左右,各摆一个三斤重的月饼,摆各样小月饼数盘,摆酒、茶数盅。供桌上还要摆应时鲜花和应时鲜果。”其中要有九节藕。九节藕,是指西苑三海(中南海、北海)莲花池内所出的九节生在一根上的果藕,取‘九九’至尊意。又“供月西瓜必参差切之,如莲花瓣形”。摆好月供,就要燃香,皇帝、皇后等人依次对月光神码行礼。待香燃尽,将月光神码焚烧,撤下供品,祭月礼毕。


      在民间,中秋节拜月的盛行是在宋代之后。在宋代,都城人家的小孩子,从刚刚开始会走路的,到十二三岁的,不论贫富,不论男女,都穿上成人的服饰行拜月之礼,怀揣各自的愿望:“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澹伫竚妆饰,则愿貌似常娥,圆如皓月”。在明代,京城人家拜月时,“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此外,还要设摆专门的月宫符像:“纸肆市月光纸,绘满月像,趺坐莲花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近世江浙一带有烧斗香拜月月的习俗,也称“点天香”“烧天香”或“上天香”。斗香是一种大香斗,四方,上大下小,因在香上加糊纸斗,故称“斗香”,斗内实以香屑或沙土,上插香,有的还插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至夜,将斗香放在庭院里的供桌上,可燃点几个时辰,称“烧斗香”。《海虞风俗竹枝词》有云:“方形香斗供庭前,三角旗儿色倍鲜;檀木香排书吉语,合家罗拜庆团圆。”


      不同时代不同地方在拜月方面的做法各有不同,但都认真对待,并在供品上颇费心思,通过讲究供品的颜色、形状、发音、味道及其搭配等,来表达内心的敬意与美好诉求。比如在北京:


      民间各户例于八月十五日晚上,在自家花园或庭院中设一矮桌,作为供桌。有将“请”来的“月光马儿”立于桌后者;有将从饽饽铺买来的刻有蟾宫玉兔图案的大月饼,谓之“团圆饼”插在木架上,当作神位者;还有既不设纸像,也不设神牌,只望空对月设供者。供品大都是中秋月饼中的“素品”——“自来红”(不供“自来白”)和各种鲜果。


      有的人家还要蒸一张白面红糖馅的大饼,上面用麻果蘸胭脂,印上红花,亦谓之“团圆饼”,摆在各种供品中间。如果是讲究的人家,要将柿与苹果成对供上,取谐音“事事平安”之意;桃与石榴为对,以取“桃献千年寿,榴开百子图”之意;枣子、鲜栗子可撒于苹果、柿子之间,以寓“早早平安”“利市”等意。供桌的外层是香炉、蜡扦和花瓶。蜡扦上有红烛,下压敬神钱粮(黄纸、元宝、千张)。花瓶内不插供花,而是一瓶插上毛豆枝,用以祀玉兔儿;另一瓶则插上紫红色的鸡冠花,以象征月亮里的婆娑树。


      在江苏连云港,讲究的人家必备八大件:取意团圆的西瓜、取其多子的石榴、寓意事事如意的柿子、寓意长寿的花生(因花生又称长生果)、寓意早立子的枣和栗子,以及谓之“螃蟹爬月”的螃蟹,还有一块特大的“团圆饼”(也称光饼)。供品中不能有梨,因谐音“离”而不吉利。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拜月习俗不再流行,诚如《曲阜市志》所说:“旧时,中秋节之夜,各家备酒菜、果品、月饼等,设香案向月亮致祭,谓之‘拜月宫’,以祈祷人寿年丰。近代不兴拜月,多是全家在院中围坐一起,食月饼、果品、谈天赏月,谓之‘圆月’,寓阖家团圆之意。”但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对中华传统节日越来越重视,在诸多地方组织的中秋节活动中又有了拜月的内容。而一些中秋手机短信、微信则可视为与时俱进的、经历了现代转换拜月节俗,如“又是一年月圆夜,月下为你许三愿:一愿美梦好似月儿圆,二愿日子更比月饼甜,三愿美貌犹如月中仙”。对月亮的神圣情感也转化为对月亮的祭拜,本来根源于人们的感恩意识,后来人们又在拜月中增加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遥对九天的月圆,祈愿生活的美满”,进一步密切了人世与月亮的联系。


      (三)路遥翻恨绣裙长:走月


      江苏、上海一带有妇女盛装结伴出游走月亮的做法,也叫“踏月”“蹈月”。蔡云《吴歈》云“木犀球压鬓丝香,两两三三姐妹行。行冷不嫌罗袖薄,路遥翻恨绣裙长”,描写的正是踏月习俗。近代湘潭一带的中秋游宝塔习俗,与此类似,包含人们的美好祝愿,当地有歌谣唱道:“八月十五游宝塔,带起香烛敬菩萨。老人家青头发,后生子有财发,堂客们生个胖娃娃,满妹子对个好人家。”踏月时还讲究走桥或抚摸特定的物体,意在求子。江苏民国二十一年《新京备乘》载:“又,铁厂桥有大铁矛,二叉陷于土,一叉在上,相传为三宝下西洋故物,不知何时移此。当中秋夜,妇女无子者亦多往抚摩为宜男兆,不知其起于何时。”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则有跳月、串月的习俗。根据苗族传说,月亮是个忠诚憨厚、勤劳勇敢的青年,有个年轻美丽的水清姑娘深深爱上了月亮,她经历了太阳制造的种种磨难,终于和月亮幸福地结合一起。此后,苗族世代都要“跳月”,即在中秋之夜月光之下载歌载舞蹈,纪念他们的爱情。青年男女则在“跳月”中寻找自己的心上人。苗族跳月活动也会在春天的月圆之夜也会举行,但尤以中秋夜的跳月最为盛大隆重。德昂族的中秋节“串月”习俗也为未婚男女交流感情提供了契机,在中秋夜的月光下,大家通过葫芦笙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双方满意则送槟榔、茶以示许下婚约。侗族则有“行月”习俗,中秋月夜,芦笙歌舞队踏着月光,行至临近山寨和寨民在赛歌赛舞,欢庆中秋。又侗族传说,月宫仙女会在中秋节下凡人间,把对百姓的祝福洒向各家菜园,得到瓜菜就寓意着获得了仙女的赐福,所以又有“偷月”习俗,也叫“偷月亮菜”,即在中秋之夜,未婚男女到心上人家选择并蒂瓜菜偷走,还要大声呼喊让对方知道,以传达自己的情义;已婚妇女则去偷别人家长得最好的瓜和毛豆,寓意自家孩子健康强壮。


      “偷月亮菜”的类似做法在南方地区的汉族也有流行,称为摸秋。婚后长年不育或求子的妇女,于中秋夜潜入别人菜园,偷摘瓜、芋、青菜等,以兆生子,称为“摸秋”。也有由丈夫“偷子孙”的,长年不育的男子将偷来的南瓜藏在被窝里,让妻子抱着瓜睡觉,称为“留籽(子)”。也有一些地方是由亲友或“好事者”给无子嗣的人家“送瓜”,祝愿早生贵子、瓜瓞绵绵。在贵州开阳,中秋夜,“好事者阴察他人园中长形南瓜而秘取之,钻一孔,出瓜瓤少许,灌水瓜中,以竹筒塞瓜孔,筒之他端另以物塞之,使童子负之,伴以锣鼓,送置艰嗣者榻上,覆之以被,去筒端之塞,水流出泻榻上,而谓艰嗣者已有子,且小遗也。于是主人出酒食以享亲友。”


      (四)红白翻毛制造精:节日饮食


      中秋夜,全家团圆,共聚一堂,吃团圆饭、喝团圆酒,是一项重要习俗活动。而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节日食品,因其形圆似月而得名,也称“月团”“团圆饼”等。圆圆的月饼象征着天上的满月和人间的团圆,寄托着人们追求人生美满的良好心愿。


      一般认为,月饼的前身是汉魏以降以胡饼为代表的圆形面食,至于“月饼”这一名称,则最早见于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不过,当时月饼并没有与中秋联系起来。大约到了明代,月饼在中秋节中的地位才得以确定。根据明代沈榜《宛署杂记》的记载:“八月馈月饼。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这是关于月饼较早的记载,可见明代万历年间,月饼既有无馅的,也有有馅的,前者以家庭自制为主,后者在市场上多有销售。家庭自制的月饼大小不等,但口味相对简单,市场销售的月饼不仅形状多样,而且味道各别。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商人逐利的特性促进了月饼的丰富多彩。


      清宫中的月饼,由内膳房承做,精工细做,配料适中,并在皮上压有云朵、月宫、桂树、玉兔,还上有各种颜色,有彩绘的、也有红心白边、白心红边,或全红的或全白的,创造了宫廷月饼的独特风格。据档案记载,月饼上色用的颜色是飞金、银砂、大绿、石青、彩黄、靛粉、广胶、苏木。月饼规格,有直径五十五厘米的,重十斤;四十一厘米的,重三斤;二十五厘米的,重一斤;九厘米的,重五两;六厘米的,重三两;最小的月饼重一两五钱。


      目前我国月饼的种类,按产地分有苏式、广式、京式、宁式、潮式、滇式等,各有所长;按饼皮分,则有酥皮、浆皮(即提浆)、混糖皮三大类;就造型论,又有光面月饼、花边月饼和图案月饼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咸甜味、麻辣味等;从馅心讲,有五仁、椒盐、豆沙、冰糖、芝麻、火腿等;不一而足。近年来,月饼的品种更是不断推陈出新,也更加符合人们追求饮食营养健康的标准。


      为了更好更快地制作出美观的月饼,人们还发明了月饼模子。月饼模子多用枣木、梨木等坚实耐用、纹理细密的木料雕刻而成,图案主要表现中秋节的节令特点、文化内涵和美好诉愿,如嫦娥、玉兔、桂树、云朵、花草等纹饰以及“中秋”“福”“禄”“寿”“禧”“五谷丰登”“阖家团圆”“丰收”等文字。现在故宫博物院保存着宫廷膳房做月饼的模子多件,规格不等,大小齐全,十分精美。


      月饼是祭月时不可或缺的供品,也是节礼中不可或缺之物。清代有竹枝词云“红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礼遍都城”,说的就是用月饼送礼的盛况。中秋送月饼,这种风俗至今仍在沿传。只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达,许多人送月饼不再亲自登门,而是在网络上订制月饼,由经营企业直接快递给所送之家了。当然,也有的送上虚拟的月饼:“用我的真心做陷,用我的祝福做面,裹住美满与甜蜜,在这美丽的中秋佳节,送上我为您特制的月饼,愿您品出我的真情意。”这样的“真情意”虽不能甜口,却可以甜心。


      除了月饼,中秋饮食还重视食用各种时鲜瓜果蔬菜、饮新酒等,有“秋尝”的意思。如在山东诸城,自中秋这天开始吃芋头、地瓜、花生、萝卜和雏鸡等,叫“尝鲜”。江苏地区,烧芋艿(又名芋苗子)是中秋的应时食品之一,另有煮藕粥、剥紫熟菱等。“八月十五桂花香”,在许多地方,中秋佳节有喝桂花酒的习俗。太湖之滨的苏州光福镇盛产桂花,当地有一种名为“桂花聚”的小宴会,邀集亲朋欢饮,席上都是用桂花做成的各式点心,如桂花猪油年糕、桂花酒酿汤圆、桂花栗子糖藕、桂花糖芋艿等,颇具特色。


      (五)中秋送礼遍都城:社会交往


      中秋节是民俗大节,社会交往普遍,有竹枝词云“中秋送礼遍都城”,是对节日期间社会交往的素描。中秋节日馈赠,称为“贺节”、“送节”、“追节”,也称“送节礼”。其中象征团圆的月饼和时鲜的瓜果都是馈赠佳品。在河南新安,母家于中秋节看视女儿要带用面叠作数层、下大上小、内夹红枣的枣糕以及月饼、梨、柿、石榴等,称为“送糕”。在福建福鼎,父母给已出嫁的女儿送中秋节礼,第一次送节称“送头年”,礼品要丰厚,以中秋粿、月饼为主,再加酒、鸡、鸭。其中,中秋粿又有白粿(米浆加盐蒸熟)、糖粿(米浆加红糖蒸成)、肉粿(米浆加盐、肥猪肉、葱头油、葱叶等蒸熟)、芋蛋粿(也称槟榔芋粿)等多个品种。粿形圆味美,象征家庭团圆,生活和美。女儿会将收下的中秋粿切成一块块,分给邻居和亲戚、朋友,叫“分头年粿”。


      有些地方要给外孙、外甥送礼。在福建藤山,凡为外祖父母者,必以中秋饼,附以鲤鱼饼送给外甥孙。在江苏高邮,外婆要在中秋这天送给外孙扎制“宝塔”,直到外孙十岁为止。在福建福鼎,当舅舅的每年中秋节都要送给外甥中秋饼和柚子,有几个外甥就要送几份,直送到外甥16岁为止。中秋送礼有长辈给晚辈的,但更多是晚辈看望长辈,学生看望老师,以表达感恩和敬意。而亲朋好友之间设宴聚饮,饮酒玩乐更是常见的交往活动。


      (六)中秋有雨冬至晴:预测天气与收成


      中华传统节日大多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根据节日当天的阴晴、风雨、冷暖等占卜未来的气象和农产,是广泛流传的传统风习。如陕西一带有“中秋不见月,入冬必多雪”“中秋有雨冬至晴”的说法。又全国普遍将中秋节的天气与元宵节的天气进行关联。有谚云:“云掩中秋月,雪洒(雨打)上元灯”或“八月十五下大雨(雨淋淋),正月十六雪打灯”。又民间俗信中秋的天气与农业收成有关,江苏有谚云:“七月半定旱涝,八月半定太平。”河南有谚云:“中秋云遮月,来年好收麦。”又以月色明暗进行的预测活动也有很多。江西南昌、湖南桃源、福建浦城等地,以月色明暗占湖鱼之有无:中秋月暗,则多鱼,谚云:“中秋暗,鱼绕墈”等。这些预测有的是民众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有的则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但反映了中华文化重视事物关联的突出特征。


      (七)满街争摆兔儿山:中秋节的其他活动


      除了上述习俗活动以外,中秋节还有一些习俗活动,具有地方特色和丰富含义。比如北京有中秋供兔儿爷的习俗。明末文人纪坤《花王阁剩稿》记载:“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并有《戏题》诗云:“向来闻捣药,此日竟为神。”清末徐柯《清稗类钞·时令类》中介绍:“中秋日,京师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面贴金泥,身施彩绘,巨者高三四尺,值近万钱。贵家巨室多购归,以香花饼果供养之,禁中亦然。”兔儿爷的原型当是神话传说中在西王母身边执杵捣制神药的玉兔,后来成为月亮神话的一部分。大约由于玉兔捣药治病的职能与民众祈求健康长寿的心理诉求相吻合,故而能够受到人们格外的敬奉,而儿童弱小,更易遭受疾病的威胁,也更需要兔儿爷的保佑,所以祭拜兔儿爷的主要是孩子,所谓“别有无知小儿女,烧香罗拜兔儿神”。兔儿爷形象可爱,多姿多态,“有顶盔束甲如将军者,有短衫担物如小贩者,有坐立起舞如饮酒燕乐者”,也有骑各种坐骑,如象、虎、鹿或麒麟的,各有寓意。如象谐音“祥”,寓意吉祥如意;虎为百兽之王,兔儿爷能降龙伏虎,寓意所向披靡;鹿谐音“禄”,寓意升官发财;麒麟是“兽之圣也”,出没之处,必有祥瑞,等。


      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够活动的,“其制空腔,活安上唇,中系以线,下扯其线,则唇知己捣”,俗称“呱嗒呱嗒嘴”。兔儿爷兔面人身,衣着华丽,两耳竖立,双目直视,嘴巴紧闭,手执药杵,英气勃发,威武中不失俊秀,也是孩子们十分喜爱的玩具。“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挣摆兔儿山。”将各式各样的兔儿爷摆放一起,堆成蔚然大观的“兔儿爷山”,是老北京中秋街头胜景。兔儿爷已成为北京的一个文化符号,并起着装点节日气氛、美化人民生活的作用。


      天津地区除了拜兔儿爷,中秋节还有“爬月”习俗,就是人们在中秋节的晚上把沾油的纸系在活螃蟹背上,点燃纸观察螃蟹爬行的方向来祈求财运,螃蟹向屋里爬寓意祈到财运,向外爬则代表不吉利。在广东广州,中秋夜,有人家在楼台上竖旗杆悬挂灯笼,叫“竖中秋”,因“灯”谐音“丁”,有祈求“添丁”之意。


      此外,中秋节还是俗定的商家结账日。“凡钱债至五月节、八月节,必清结,谓之节关”,中秋是一年中第二次结账、还债的日子。


      三、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一)渴望团圆


      中秋节是一个月亮与有关的节日,在我国,月亮很早就与思恋亲人、怀念故乡联系在一起。而中秋月,既圆且明,又处于万物开始变得萧索的仲秋季节,更容易触动人们的心弦。由天上月圆延及人间团圆,在中秋节兴起之初即成为人们萦绕难去的情怀。宋代以后,中秋节更成为我国最具团圆意味的一个传统节日。


      首先,从节日名称上看,中秋节有不少别名,如月夕、秋节、八月节等,还有一个便是“团圆节”。节日以“团圆”命名,足见团圆之于中秋节的重要性。


      其次,从节日时间上看,中秋节时处八月十五的月圆之夜。十五的月亮本以圆满为特征,八月十五的月亮与其他月份的相比则更甚,恰如栖白《八月十五夜玩月》诗中所云:“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皎洁圆满的月轮成为人世团圆的最佳象征,也因此,中秋节的诸多习俗活动都与月亮有关,如拜月、玩月、走月、跳月等,其中多有以天上月圆寄托人间团圆、世事圆满的美好意愿。


      再次,从习俗活动上看,通过为节令食品命名、赋形以体现对团圆的追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常见的做法,比如将元宵称为圆子、团子、浮圆子等。月饼则是中秋节的节令食品,“饼如圆影得佳名”,其名有“团圆饼”的说法,无论用作祭月的供品,还是馈赠亲朋的礼品,抑或分享的食品,都包含团圆之意。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明末刘若愚《酌中志》载:“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清末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也记载:“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可见对于祭月月饼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撤供后全家分而食之,一是留到除夕夜全家分而食之。这在皇家也是如此。乾隆四十一年(1776)皇帝在去盛京路上正逢中秋节:“大月饼(十斤重)遵例收贮,除夕共进。随将三斤重月饼两个呈送。切一个,托一个,用金龙盒盛,送上进。毕,赏随营妃嫔等位。整个月饼果报来之日,随果报带进京去,交与养心殿内总管王成,赏京内妃嫔、阿哥、公主等位。”也就是说供月用的十斤重的大月饼要存放起来,待到除夕时候食用。两个三斤重的月饼,用金龙盒呈进给皇帝,其中一个切开,由皇帝和跟随的妃嫔分享;另一个没有切开的带回京城去,由京内的妃嫔、阿哥、公主等分享。中秋和除夕是中华传统节日中最讲究阖家团圆的两个,祭月月饼一定要在这两个节日里共享,再清楚不过地昭示了人们对于团圆的渴望。


      全家人相聚一堂、共度良宵是中秋节的重要活动,这一习俗至少在宋代已经形成。吴自牧《梦粱录》记载:“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圞子女,以酬佳节。”“安排家宴,团圞子女”,这种一家人面对面的团聚相守无疑最能体现团圆的真义。因此,很多地方就将“合家团坐饮食”称为“团圆会”“吃团圆饭”。聚会时,家具的摆设、座次的安排也特别讲究,《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写荣国府过中秋时,专门写到:“凡桌椅形式皆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上面居中贾母坐下,左垂首贾赦,贾珍,贾琏,贾蓉,右垂首贾政,宝玉,贾环,贾兰,团团围坐。”为了保证阖家团圆的实现,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出嫁女必须回到夫家的习俗规定,所谓:“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今天我们过中秋,仍然将阖家团圆视为最大的人生幸福。


      最后,从节日情感上看。苏东坡怀念子由,更吟诵出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千里共婵娟”,升华了团圆的含义。团圆不再仅仅是面对面的把酒言欢,亦是同一轮明月下的天涯共此时。天上的圆月,不仅引导人们将中秋节过成一个团圆节,更为分离的人们提供了一种隔空团圆的慰籍。尤值一提的是,最迟在南宋末年,中秋节的团圆内涵已从一人的悲欢离合上升到国家的层面,刘辰翁《水调歌头》云:“明月几万里,与子共中秋。古今良夜如此,寂寂几时留。何处胡笳三弄,尚有南楼余兴,风起木飕飕。白石四山立,玉露下平洲。醉青州,歌赤壁,赋黄楼。人间安得十客,谭笑发中流。看取横江皓彩,犹似沈河白璧,光气彻天浮。举首快哉去,灯火见神州。”这就承载着对收复故国的渴望。而如今,海峡两岸上的中华儿女对于祖国统一的期盼之情,亦寄托于中秋的明月,包蕴于中秋团圆的内涵之中。


      中秋节是团圆节,渴望团圆的情感使它为亲人团聚提供时机,而团聚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团圆意识,培养了人们的家国情怀。由团圆而团聚而团结,中秋节让人们从内心生长对亲人、乡土和国家、民族的爱,并凝聚成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珍惜韶华


      中秋夜无疑是美丽的。“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在这首名为《中秋登楼望月》的作品中,宋代书画家米芾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所见与神奇想象。大河之上,万道波光如珍珠似水银,何其壮丽!“镜里秋宵望,湖平月彩深。圆光珠入浦,浮照鹊惊林。澹动光还碎,婵娟影不沉。远时生岸曲,空处落波心。迥彻轮初满,孤明魄未侵。桂枝如可折,何惜夜登临。”这是唐代诗人陈羽在镜湖边望边的所睹与所思。在陈羽的眼中,澹动的湖水、惊起的山鹊、摇曳的月光,共同构成一幅动感十足、活泼可人却又格外显得静谧的月夜图景。


      不同地方不同时间的中秋夜当然是不同的,然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中秋夜皓月当空的疏朗与高远,月色如水的清凉与沉静,月光的化平庸为神奇,无疑都是最值得欣赏的自然之美。为了欣赏自然之美,人们讲究玩月的地点,去山顶去船上去水边。为了欣赏自然之美,人们放弃睡觉,尽量延长玩月时间,常常到更深才罢,有的人甚至通宵不眠。正如唐代诗人徐凝《八月十五夜》诗云:“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三)祈求婚育


      “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恩格斯这段经典话语揭示出人类的生殖对于人类自身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中国人传统上相信多子多福,崇尚“早生孩子早得济”,又以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面对不能正常怀孕生育和没有男孩的情况,便出现了诸多祈孕和祈子的习俗,其中许多与节日有关,是节日习俗活动的一部分。而中秋节也成为诸多地方民众祈求生育的重要时空。一方面,拜月所用的瓜果供品,如西瓜、葡萄、石榴、枣、栗子、豆角等,都蕴含着多子的寓意。另一方面,不同地方流行的走月、摸秋、送瓜、竖中秋等习俗活动,有的重在祈求生育,有的重在祈求生男,无不反映着人们对家庭延续、人丁兴旺的强烈诉求。至于走月、跳月、串月、偷月等习俗则为青年男女的结合提供了特定的时空。


      (四)庆祝丰收


      春种秋收。八月是收获的季节。庄稼成熟,瓜果飘香。一到八月,各种各样的瓜果就开始摆上街头,到了初十之后,则愈发多了起来。让廉《京都风俗志》载:“前三五日,通衢大市搭盖芦棚,内设高案盒筐,满置鲜果、瓜寙,如桃、榴、梨、枣、葡萄、苹果之类。晚间灯下一望,红绿相间,香气袭人。卖果者高声叫鬻,一路不断。”他们大声吆喝着:“唉——毛钱儿来耶,你就挑一堆我的小白梨儿,皮儿又嫩,水儿又甜,没有一个虫眼儿,我的小嫩白梨儿耶”“脆枣嘞,郎家园的尜尜枣儿嘞,买枣儿有鲜尝!”有韵味的声音更增添了节日气息,让城市的街头笼罩在丰收和喜庆的氛围里。而那些购买者,则“倾筐盈荚”,满载而归。亦有不买只为了来看热闹的,俗称“逛果摊”。当然不独北京如此。早在宋代,孟元老就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榲勃、梨、枣、栗、孛萄、弄色枨[chéng]橘,皆新上市。”


      中秋节在瓜果飘香、庄稼成熟的金秋季节,因此也有庆祝丰收的意蕴。


      “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用新鲜的时令果品祭月并在祭后食用是常见的做法,既是对月亮表达敬意,也是品尝丰收的果实,同时也寄寓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山西一带,人们精选嫩黄豆角连皮煮熟作为供品,以其色金黄喻金秋。上海人家多供菱、藕、石榴、柿子等四色鲜果,寓意“前留后嗣”,还有煮熟的毛豆荚、芋艿,称为“毛一千,余一万”,以讨吉利。人们也用时鲜的瓜果馈赠亲朋好友,包含分享劳动果实、共庆丰收之意。


      四川、福建、台湾等一些地方有中秋节祭祀土谷神的做法,称为“闹土地”“秋报福”,过去山东微山湖湖区则有隆重的祭湖仪式,都是丰收之后酬神报谢的意思。我国南方还有中秋舞龙的习俗,比如在浙江开化县苏庄镇,人们用新鲜稻草扎制草龙,在田间舞动,既是对一年好收成的庆祝,也是对来年获得更大丰收的祈盼。


      依靠天时地利,用辛勤的汗水获得好收成,无疑是值得庆贺的事情。中秋节在恰当的时机让劳动得到回报。玉露生凉、丹桂飘香的宜人时节,于花好月圆之中,享用劳动果实,感受人情和美,正是我们想要的理想生活。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谢谢。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5797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