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香:高度重视气候安全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0

    时间:2020-10-19  来源:新华网


  •   气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资源。人类的发展史既是寻求和利用气候资源的过程,也是与气候灾害抗争,并且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当前全球正在经历着一场以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这一气候变化已经并且正在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防御极端灾害,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气候变化对于全球每个国家、每个个体都是平等的。气候灾害不因为国家的贫穷或者发达,就变得少或者多。全球正在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科学认识气候变化。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实现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内在要求,事关国家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当前发展中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既需要长远的战略目标和规划,又需要现实可操作的措施,开展实实在在的行动。今天,我从气候变化的基础概念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给大家讲一下如何正确认识气候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气候变化的基础概念
     
      我们生活中经历的“冷”“暖”是不是气候?这里需要明确两个概念:天气和气候。天气是指从几分钟到几天的短时天气变化,比如雷暴、强降水、台风、冰雹等极端天气事件,也包括人们平时所能感知的“冷”“暖”。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一段时间内(一段时间通常设定为三十年)的平均状态。也就是说,气候是长时间的平均状态,而不是短时的极端现象。
     
      气候是由地球的多个圈层共同影响的,受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等相互作用。气候变化是指平均状态发生了变化,这时的气候状态是不稳定的,具有很多极端性。以温度为例,当它比平均值偏高,我们就认为是变暖;比平均值偏低,就处于降温过程。
     
      气候变化是由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造成的。自然因素包括太阳活动、火山和板块运动等自然变化,这些会导致气候状态的改变;人类活动特指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土地利用变化等,这些也会导致气候状态的改变。
     
      前面讲到,我们正经历一场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这里不可避免地要讲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主要是由温室气体造成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一氧化碳,以及各种氮氧化物、硫化物等微量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地球固有的,比如由于火山喷发产生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还有一种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产生的,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人造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是怎么发生的?实际上,温室气体效应和温室作用非常相似。白天太阳的短波辐射通过大气照到地表,地表在夜间会以长波的形式把吸收的热量释放出去,温室气体就像给地球穿了一层棉衣,通过吸收把地球地表的长波辐射热量保存下来。如果没有温室效应,现在的地表温度就不会是15℃,而是降到﹣18℃。在地球上,温室气体在过去的六十万年里都以相对稳定的状态存在,大概处于180 ppm~280ppm之间,也就是说,在一百万的大气分子里面有180~280个温室气体分子。温室效应使得地球长期以来处于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但由于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化石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累积排放,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加剧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这是关于气候变化的背景知识介绍。
     
      二、怎样认识气候变化
     
      我们对于气候变化的认识始于20世纪初。计算机的出现提高了计算能力,使得人们对地球系统的认识逐渐深入。20世纪70年代前后,气候科学家发现了温室气体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并逐渐在研究中发现温室气体将导致全球可能会经历一场异常变化。对此,气候科学家对各国决策者提出了要研究关于温室气体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研究方向。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PCC要组织全球顶尖学术团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进展进行评估,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减缓适应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并给出科学结论,供决策者参考。此后,IPCC在1990年、1995年、2001年、2007年、2014年分别发布了五次评估报告,这些评估报告对人们认识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科学基础。目前,IPCC正在开展第六次评估报告。
     
      2014年发布的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了近年来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在可持续发展和公平原则下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和建议,以及国际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路径、政策、技术选择等内容。
     
      近130年(1880−2012年)来,全球地表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85℃。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高纬度地区增温比中低纬度地区大,冬半年增温比夏半年明显,夜间大于白天。近60年来温度上升尤其显著,平均每10年温度升高0.12℃,升温速度是1850年以来的两倍左右。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显示,2019年是有仪器记录以来温度第二高的年份。2015年至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19)》显示,2018年全球平均温度比1981年到2010年平均值偏高0.38℃,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1951年到2018年,中国年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24℃,升温率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1901年到2018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近20年是20世纪初以来的最暖时期。
     
      IPCC评估报告不仅要评估观测到的气候变化,也要给出气候变化的归因。对此,IPCC评估报告指出,人类活动是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主要原因。自工业化以来,全球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得当前全球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增加。2000年到201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增多最多的十年,年均排放增速从2000年的1.3%增加到2.2%。2010年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相当于49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11%来自能源,32%来自工业,14%来自交通,18%来自建筑,25%来自土地利用。2013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年平均浓度为397.3ppm,现在二氧化碳年平均浓度已经超过400ppm。
     
      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化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全球温室气体增长的重要来源。
     
      三、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
     
      气候变化已经对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系统、人体健康等方面产生了影响。
     
      就水资源来讲,气候变化已经导致很多区域的降水结构、降水分布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进而改变了水文系统,影响了水资源和水质。许多区域的冰川正在快速退缩,影响了下游水资源和径流量;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山区的多年冻土层也在融化。通过对全世界二百条大的河流的径流量观测显示,有三分之一的河流径流量发生了趋势性变化,并以径流量减少为主。干旱亚热带地区的许多区域的可再生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显著减少。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每升高一度,全球受水资源减少影响的人口将会增加7%。
     
      就生态系统来讲,部分生物物种的地理分布、季节性活动、迁徙模式等都发生了变化,陆地和淡水物种面临着更高的灭绝风险。寒带北极苔原和亚马孙森林将面临突变和不可逆变化的高风险。海岸系统和低洼地区遭受淹没、海岸洪水和海岸侵蚀等不利影响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1982年到2008年,北半球的生长季开始日期平均提高了5.4天,结束日期推迟了6.6天,这也意味着生长季在延长。2000年到2009年,全球陆地生产力较工业化前增加了约5%,部分区域的陆地物种每10年向极地和高海拔地区平均推移了17公里和11米。
     
      就粮食生产来说,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要比有利影响更为显著。虽然生长季延长给粮食生产带来了有利影响,但是同时气候变化给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更大。对全球而言,气候变化导致小麦、玉米平均每10年大概减少1.9%和1.2%;从我国来看,如果考虑气候变化导致的降水变化和极端气候灾害增多等因素,粮食生产年际波动会增加,粮食安全风险也会增加。
     
      气候变化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高温热浪、重污染天气、流行病的发生和扩散等都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并且这些情况已经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对于低收入地区影响则更为显著。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估计每年因空气污染导致疾病而死亡的人数高达700万。这表明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繁增加。2003年夏季,欧洲西部发生了罕见的高温热浪,打破了1780年当地有气测资料以来的热浪记录,高温热浪导致老年群体死亡率增加。2005年八月下旬,美国南部登陆的“卡特里娜”飓风造成1700多人死亡和1000多亿美元损失。2013年席卷菲律宾的超强台风海燕,导致8000多人死亡。2014年巴西发生了1930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
     
      气候变化同样也会影响一些国家的安全,尤其是一些具有较长海岸线的国家,比如,随着全球气候快速变暖,海平面开始上升,图瓦卢将会从全球地理版图上消失。气候变化会带来一个新的困难群体,即“气候难民”,他们由于气候变化将失去家园。这是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和人类的威胁。
     
      四、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根据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预估,与1986−2005年相比,2016−203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可能升高0.3−0.7℃;2081−2100年可能上升0.3−4.8℃。
     
      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越多,增温幅度就越大,高温热浪、强降水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将会进一步增加。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全球降水将会呈现“干的地方越干、湿的地方越湿”的趋势,海平面将会持续上升,北极海冰面积可能会在升温趋势下逐渐减少。如果不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未来我们可能会面临9月北极没有海冰的状况。同时,全球冰川体积将会减少,海水吸收了更多的二氧化碳后会导致海洋酸化,海洋生物将会面临生存危机,这对海洋生态系统将是毁灭性打击。许多亚热带干旱地区的可再生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将会显著减少,地区间水资源竞争也会恶化。生态系统将面临区域尺度的突变和不可逆的高风险。大部分陆地和淡水物种将面临更高的灭绝风险。
     
      此外,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将面临气候挑战。气候变化会对热带和温带地区的主要作物,如小麦、玉米、水稻的产量产生不利影响。对于海岸带系统和低洼地区而言,升温导致海平面上升继而会影响这些地区,他们会遭受更多的淹没风险,海岸洪水、海岸侵蚀等不利影响也会增加。由于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未来十几年的沿岸生态系统压力也会增加。到21世纪末,东亚、东南亚、南亚的数亿人口将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同样也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影响,中低收入国家受到的不利影响将会更为严重。
     
      未来全球气候变暖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全球二氧化碳的累积排放量。如果将工业化以来全球温室气体的累积排放控制在1万亿吨碳,那么人类有2/3的可能性能够把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如果把累积排放限额放宽到1.6万亿吨碳,那么只有1/3的可能性实现温控目标。目前人类已经累积排放了0.5万亿吨碳。
     
      五、我国气候基本状况及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我国气候灾害种类非常多,因此受气候变化影响也非常大。我国年平均气温在9.5℃左右,四季分明,冬冷夏暖,冬季最低温度可以达到﹣52.3℃(在黑龙江漠河一带),新疆吐鲁番夏季温度近50℃,冬夏极端温度之间相差将近达到了100℃。
     
      我国年平均降水量为632毫米,降水量南多北少,夏季多于冬季,80%的降水量集中在夏季4-9月,降水量的年际差非常大,易涝易旱,比如北京年降水量最多的一年可以达到1406毫米,而最少的一年只有262毫米。
     
      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横跨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五个大的气候类型。就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已经产生了广泛影响。
     
      受气候变化影响,我国降水量发生了明显改变。近50年来,西部地区降水约增加19%-50%;东部地区频繁出现“南涝北旱”;华南地区降水约增加5%-10%;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约减少10%-30%。我国年平均雨日数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主要是小雨日数减少比较明显,减少13%;暴雨日数呈现增加趋势,增加10%。小雨日数的减少意味着干旱风险增加,暴雨日数增加意味着短时强降水事件频率增加,城市内涝等风险增加。
     
      此外,我国夏季雨带位置也发生了明显变化,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多雨带主要位于华北地区,之后逐渐移动到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21世纪以来雨带又开始向北移动。同时,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也开始增加。
     
      我国高温天气事件增加显著。高温天气增加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极端低温天气事件呈减少趋势。我国气温整体状态由冷向暖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因灾死亡人数不断下降。也就是说,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我们抵御自然灾害有了非常大的帮助,提高了我们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是利弊共存的,但总体来讲还是弊大于利。近30年温度升高使得我国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的耕地面积有所增加,冷害、冻害等与极端低温相关的事件不断减少,但是冬小麦、玉米和双季稻的产量反而降低了,其主要原因是水资源的短缺以及耕地受旱面积的不断增加。
     
      气候变化还会导致受病虫害影响的作物面积增加,危害程度也有所增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冬季极端低温开始减少,冬季变暖使得很多病虫害幼虫虫卵能够保存下来,这也导致了次年病虫害的增加。
     
      气候变化也使得水的问题日益严峻。中东部主要河流的径流量在减少,海河、黄河的径流量减幅高达50%以上,导致了北方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部分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和季节性变率增大,降低了水资源的可利用性。这是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非常严峻的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发生明显改变。20世纪50年代以来,华中地区湖泊湿地面积呈减小趋势,东北黑土和西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剧,东北西部地区盐渍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扩大,西北地区沙漠化和荒漠化速度加快,西南地区石漠化显现。草地植被生产力显著降低,林火灾害范围和频次加大。物种分布范围改变,某些物种在局地出现消失的现象。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海洋酸化进一步影响海洋生态,造成珊瑚死亡、渔业受损等。部分地区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出现,出现了严重的污染事件。
     
      气候变化同样对我国大气环境造成了影响,导致大气对污染物的清除能力降低,表现为我国大气环境容量明显下降。我国北部地区大气对污染物的清除能力要相对高一些,中部地区一般,南部地区较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明显下降,21世纪以来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同时,由于风速减小,使得静风日数增加,不利的天气气候条件成为雾霾天气多发的“帮凶”。
     
      气候变化也对我国的重大工程运营造成了风险,会影响重大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运行的效率和经济效益。受气候变化影响,重大工程的一些重要技术指标、措施都需要调整,建成和维护成本也将增加。此外,一些重大工程如果布局不当、规划不合理,也会导致局地的气候变化,进而影响生态安全。
     
      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要降低气候风险,必须要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力度。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将有利于保护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安全,维持自然资源和能源系统的稳定性。为了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气候治理行动越早开展越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国将会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背景来看,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特别是气候危机的深刻反思,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气候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天人合一”是我们祖辈在长期与自然交往过程中总结出的一种哲学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需要继续发扬光大并世代传承。
     
      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阶段,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气候安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就要求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认识和把握气候规律,利用和保护自然气候,科学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承载能力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多个层次和全方位的影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不断提升对气候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坚持趋利避害并举,适应和减缓并重,以气候承载力为基础,主动顺应气候规律,合理开发和保护气候资源,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科学有效防御气候灾害,着力改善大气环境,保障气候安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未来,我们要在战略高度上更加重视气候安全,将气候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体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考虑。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确定中长期的气候安全目标,减轻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能源、城镇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以风险管理为重点,增强我国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特别是要提高政府防灾减灾组织的科学性,最大程度避免和减少气候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
     
      同时,在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的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开发、合理利用。要大力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能源,充分利用光热、水等气候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当前,许多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已经开始减弱,水土资源、能源不足,环境问题凸显,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更要着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社会经济以及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把气候资源纳入资源环境生态管控,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等重大制度,探索基于气候承载力评估的城市规模控制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制度等。
     
      此外,还需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提高全民意识,发动社会力量,利用各种资源,加强科学知识和技能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节能减排、防灾减灾的科学认识,把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防灾减灾的科学知识以及自救、互救的技能,作为中小学的一个必要课程,使得节能减排、防灾减灾培训和演练变成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教育方式,推进气象科普进入社会活动,提升脆弱群体应对城市极端灾害的能力。
     
      总之,科学认识气候变化,高度重视气候安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5797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