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利:一只小虫子带来的人类文明

                            
    0

    时间:2021-04-12  来源:新华网


  •   摘要:数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发现了一只小虫子。这种虫子能吐丝,它吐出的丝可以用来纺织、印染、彩绣。由此,中华民族的纺织文明、印染文明和刺绣文明应运而生。这只小虫子就是蚕。本期报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围绕“养蚕缫丝”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影响介绍了四方面内容:一是中国蚕丝利用小史;二是丝织品的加工技术;三是中国对世界丝绸业的贡献;四是中国丝织业存在的问题。敬请关注。
     
      苑利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用叶子泡水喝,开创了茶文明;用泥土烧制杯盘碗盏,开创了瓷器文明。同是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还发现了一种小虫子,这种虫子能吐丝,它吐出的丝可以用来纺织、印染、彩绣。由此,中华民族的纺织文明、印染文明和刺绣文明应运而生。这种小虫子就是蚕。今天的故事就让我们从蚕讲起。
     
      一、中国蚕丝利用小史
     
      现在我们穿的服装多由棉或纤维织成,但棉花在中国普及大约是800年前的元代,历史并不长。化纤的历史更短,只有不到100年。那么,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人们穿什么?
     
      最早的纺织材料有两类,一类是麻,一类是丝。
     
      麻主要是苎麻。苎麻长得很高,有两三米,长到一定高度之后纤维成熟,人们把它割下来放在水里浸泡,十天半个月之后它的表皮就会腐烂,露出白白的纤维。把这个纤维剥下来纺成线就可以织布。除了苎麻之外,还有一种麻叫大麻。大麻南北方都有,也可以作为织物使用。以前的麻衣多半由苎麻和大麻为原料制成。
     
      另一类纺织材料是丝。中华民族用丝纺织的历史非常悠久。我们在河南荥阳汪沟遗址发现了距今约5500年的丝织品残存。在距今约5000年的浙江宁波余姚河姆渡遗址也找到了类似的丝绸残留,还有一个刻着蚕形象的陶片。同在浙江的钱山漾遗址也发现了5000年前的丝麻织物。这说明中国人从很早就开始利用蚕丝织布了。
     
      这里强调三点:一是中华民族使用蚕丝的历史是5000多年;二是中国对蚕丝的使用不仅限于南方,南北方都有;三是当时使用的是野生蚕,野生蚕的个头很小,纤维很细。
     
      当时的人们能织丝绸,说明已经会缫丝了。什么叫缫丝?把从树上揪下来的蚕茧放到热水里浸泡,丝会松懈下来。人们把丝捋成一绺,拉出来,会拉成一二百米长的丝线。丝绸就是用这样的丝线纺织而成的。当时的丝织品都很窄,为什么?因为他们使用的工具是腰机,即绑在腰上的纺织机。使用者一只脚蹬着经线的一边,把经线的另一边绑在腰上,腰前有一个横板,上面全都是纵向的经丝,然后通过一左一右梭子的甩动,将丝纺织成经纬组合的丝片。人的腰不会特别宽,所以织出的丝布比较窄。这种古老的技术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有流传,比如海南、云南等地。
     
      商周时期
     
      商代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桑、蚕、丝、帛,说明商代不但有了用蚕丝织布的技术,而且还创造出相应的文字把它们记录下来。甲骨文中和蚕丝有关的文字有100多种,足见商代纺织技术对文字的深刻影响。
     
      商周时期,人们在丝织方面有三项认识和技术革新:一是开始栽培桑树;二是对蚕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发现蚕只有在吃桑树叶时才能吐丝;三是不但学会了种桑养蚕,还学会了织布,而且出现了织锦,为秦汉时期的纺织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会绣十二种纹饰,叫十二章纹,包括太阳、月亮、星星、龙、山、野鸡等图案。最早这些图案是画上去的,后来慢慢变为绣上去。从衣服纹饰的出现可以看出,人们对服装的要求已经不仅是保暖,同时考虑到了美化需要。
     
      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
     
      中国的种桑、养蚕技术进一步发展:第一,产区面积不断扩大;第二,大面积的桑树种植和养蚕提高了布的产量,带动了市场消费;第三,纺织技术已经成熟;第四,丝织品品种已经非常丰富,有绢、纱等。
     
      汉代用蚕丝织衣的技术达到了什么程度?举个例子,上世纪70年代,我们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了一件素纱禅衣,它的重量只有48克。出土之后,我们试图恢复当时的技术,但无论怎么仿制,做出来的衣服最轻也有120克。为什么现在达不到原来的精细程度?大家经过讨论找到了原因。现在我们养蚕是越大越好,蚕大吐的丝就粗,所以用现在的蚕丝把禅衣织出来几乎是做不到的,因为丝比以前粗了。后来人们到山里用野生柞蚕丝又织了一件,重量差不多了,是50克左右。这说明古人使用的蚕基本上是未经驯化的野生蚕,是一种很小的蚕。
     
      汉代已经有了刺绣。我们在北京、甘肃、河南、湖北的考古实践中都发现了汉代刺绣。其中马王堆古墓里的丝绸残片上绣的图案叫信期绣。信期绣的图案就像一只在飞翔的鸟。信期是候鸟的意思,所以我们也把信期绣叫做候鸟图案纹。
     
      唐朝时期
     
      唐代是中国丝绸业最发达的时期。为什么?有几个原因:
     
      第一,唐朝时期,中国国富民强,消费需求旺盛,丝绸作为一种奢侈品大行其道,卖得非常好。
     
      第二,唐朝时期,中国还没开始大规模使用棉花来织布,普通老百姓穿麻衣,贵族阶层穿丝绸。制衣原料除了麻就是丝,所以造就了唐朝丝绸业的繁荣。
     
      第三,唐朝时期气候炎热,是中国历史上的高温期,全国平均气温比现在高两到三度。当时的长安(今西安)可以种竹子、橘子,扬州可以产双季稻,但现在不行。天气炎热当然要穿轻薄的衣服,麻衣即使不沾身也没有丝绸舒服。一个贵族小姐,平时用不着干活,坐在凳子上拿个小团扇,轻轻摇扇,这时穿什么衣服最舒服?当然是丝绸。当时中国人富裕,气候炎热,所以丝绸业非常发达。
     
      第四,汉代已经开辟了丝绸之路,唐朝时期,大批丝绸通过丝绸之路销往中东、欧洲。那时欧洲还没有丝绸,欧洲人都以穿丝绸为时尚。
     
      第五,很多古画中的人物穿着丝绸。唐代《簪花侍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中的贵妇和侍女都穿着薄薄的丝绸,五代十国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的贵族穿的也都是丝绸。
     
      宋元明清时期
     
      宋元明清时期,中国丝绸业有了很大发展。一是相关技术不断完善,印染技术出现革新。在纺织技术上,织机基本沿用了唐代的传统,但有了一些改进。这也反映出唐代对宋元明清时期丝绸业的影响。二是宋代造纸技术的成熟和雕版印刷术的出现使知识传播变得容易。很多和纺织有关的专著得到出版,比如北宋的《蚕书》专门讲如何养蚕,明代的《农政全书》《天工开物》都讲到了古代的种桑、养蚕、纺织技术。
     
      南宋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进攻造成大量人口南迁,中国纺织业南迁。在此之前,种桑养蚕是在南北方都非常流行的技术,但南宋时期,我们主要的纺织和刺绣技术都移到了南方。宋代纺织业局限在太湖流域,到了清代就转移到了江南一带,清代的三大织造府江宁织造府、苏州织造府、杭州织造府都在南方。这种转变一方面和战乱有关,另一方面和元代棉花纺织技术的普及有关。棉布非常暖和,用棉布做的衣服在北方非常适用,所以元代之后北方的纺织材料由丝转为棉,丝织品生产迁移到南方。
     
      在织好的绸缎上进行艺术加工有绘制、印制等方式。明清之后主要加工方式是刺绣和印花,平民百姓的衣服主要是印花,如蓝印花布、蓝印花小夹袄;贵族仍然喜欢丝绸,对丝绸的艺术加工主要是刺绣,比如皇帝穿的龙袍,基本上都是绣的,没有画的。
     
      苑利:一只小虫子带来的人类文明(2)
     
      2021-04-08 10:07宣讲家网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字号:
     
      摘要:数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发现了一只小虫子。这种虫子能吐丝,它吐出的丝可以用来纺织、印染、彩绣。由此,中华民族的纺织文明、印染文明和刺绣文明应运而生。这只小虫子就是蚕。本期报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围绕“养蚕缫丝”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影响介绍了四方面内容:一是中国蚕丝利用小史;二是丝织品的加工技术;三是中国对世界丝绸业的贡献;四是中国丝织业存在的问题。敬请关注。
     
      二、丝织品加工技术
     
      种桑、养蚕、织布,刚织出来的布都是白色的,直接制衣不美观也不耐脏,所以需要对白丝绸进行加工,通过染、画、印、刺绣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一部分我们主要讲一讲古代刺绣的加工技术。
     
      把丝和麻整理出来之后,首先要脱胶。因为不管是麻线还是丝线,里面都有很多蛋白质构成的胶,在这种情况下想往线上染颜色是很困难的。脱胶主要有两种方法,灰炼和水炼。灰炼指把麻或丝放到一个容器里,加草木灰进行搅拌,用草木灰里的碱把丝线或麻线里的胶质成分吸出来。水炼指把丝或麻放入水里,通过水中的微生物将胶质吸出来。这两种方法从古至今一直在使用,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第二步是染色。染色主要有两种方法,矿物染和植物染。矿物染是用有颜色的矿物质原料给丝麻染色;植物染是用有颜色的植物原料给丝麻染色。不管是植物染还是矿物染在中国都有悠久的历史,《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用植物和矿物给丝麻染色做衣服的记载。
     
      赤铁矿可以染黑红色,石黄可以把布料染成黄色。核桃皮能把丝麻染成近似黑色,蓝靛草能染出各种蓝色。
     
      《荀子·劝学篇》里有句话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的意思直到我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寨子里,看到老奶奶染布才明白。蓝布是怎么染成的?当地的村寨周围有很多野生蓝靛草,蓝靛草成熟之后人们会把它割下来,拿回家放到水缸里浸泡。十来天之后,把泡烂的蓝靛草捞出来扔掉,里面剩下的蓝色汁水就是染蓝布的染料。当然,为了让它固色、不腐败,人们每天都要往里面放一点酒,还有一些石灰。染布时,老奶奶把二十米长的白布打成卷,一点点地将它放到缸里浸泡,几分钟之后再拿出来抖干,晾在竹竿上。晾干后,布料变成浅浅的蓝颜色,天蓝色。接着,老奶奶把浅蓝色的布再放到缸里浸泡,几分钟之后再拿出来晾干。第二遍之后,布的颜色会变成中蓝色。以此类推,六七遍之后,蓝色会逐渐加深变成黑色。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青”指的就是泛着蓝颜色的黑色。后来,化学染剂出现,它的优点是颜色更加丰富、品种更加多样,但也存在颜色不够逼真的缺陷。
     
      把布料染好之后还要对它进行进一步加工。对丝织品进行艺术加工主要有四种技术:染色技术、绘画技术、印花技术、刺绣技术。
     
      染色技术
     
      西周时期,我们不但有了印染的工艺,还有了专门从事染布的工匠,叫染人。汉朝时期,官府里也有类似的工匠,叫平准令,负责给织物染色。由此可见,古人非常强调印染技术。
     
      使用不同的植物或矿物染出来的布颜色是不一样的,很多丝线颜色差不多,但有深浅变化,这里面也有一定的技术。在给刺绣用的线染色时,第一次往染料里放一把丝,这时染料浓度高,染好拿出来颜色就深。当放第二把丝线时,颜色就会比之前浅,因为颜料已经被第一把吸走了一部分。到放第三把时颜色更浅。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色系的绣花线有由浓到浅的颜色变化。
     
      绘画技术
     
      在丝绸上绘画的技术流传至今,其源头可追溯到两三千年前。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非衣就是通过在颜色很深的绸布上绘画制作出来的。非衣是丧葬出殡时领举的一种旌幡,马王堆非衣出土时保存完好,图案非常清晰,上面绘有太阳、月亮、人和鬼,反映了天地人三界的生活。
     
      印花技术
     
      秦汉时期我们就发明了刻印技术。印花技术就像刻章一样,把凹凸的图案蘸上颜色印到布上。这种技术非常古老,在新疆地区还有保留,叫木戳印花。
     
      苑利:一只小虫子带来的人类文明(2)
     
      2021-04-08 10:07宣讲家网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字号:
     
      摘要:数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发现了一只小虫子。这种虫子能吐丝,它吐出的丝可以用来纺织、印染、彩绣。由此,中华民族的纺织文明、印染文明和刺绣文明应运而生。这只小虫子就是蚕。本期报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围绕“养蚕缫丝”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影响介绍了四方面内容:一是中国蚕丝利用小史;二是丝织品的加工技术;三是中国对世界丝绸业的贡献;四是中国丝织业存在的问题。敬请关注。
     
      二、丝织品加工技术
     
      种桑、养蚕、织布,刚织出来的布都是白色的,直接制衣不美观也不耐脏,所以需要对白丝绸进行加工,通过染、画、印、刺绣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一部分我们主要讲一讲古代刺绣的加工技术。
     
      把丝和麻整理出来之后,首先要脱胶。因为不管是麻线还是丝线,里面都有很多蛋白质构成的胶,在这种情况下想往线上染颜色是很困难的。脱胶主要有两种方法,灰炼和水炼。灰炼指把麻或丝放到一个容器里,加草木灰进行搅拌,用草木灰里的碱把丝线或麻线里的胶质成分吸出来。水炼指把丝或麻放入水里,通过水中的微生物将胶质吸出来。这两种方法从古至今一直在使用,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第二步是染色。染色主要有两种方法,矿物染和植物染。矿物染是用有颜色的矿物质原料给丝麻染色;植物染是用有颜色的植物原料给丝麻染色。不管是植物染还是矿物染在中国都有悠久的历史,《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用植物和矿物给丝麻染色做衣服的记载。
     
      赤铁矿可以染黑红色,石黄可以把布料染成黄色。核桃皮能把丝麻染成近似黑色,蓝靛草能染出各种蓝色。
     
      《荀子·劝学篇》里有句话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的意思直到我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寨子里,看到老奶奶染布才明白。蓝布是怎么染成的?当地的村寨周围有很多野生蓝靛草,蓝靛草成熟之后人们会把它割下来,拿回家放到水缸里浸泡。十来天之后,把泡烂的蓝靛草捞出来扔掉,里面剩下的蓝色汁水就是染蓝布的染料。当然,为了让它固色、不腐败,人们每天都要往里面放一点酒,还有一些石灰。染布时,老奶奶把二十米长的白布打成卷,一点点地将它放到缸里浸泡,几分钟之后再拿出来抖干,晾在竹竿上。晾干后,布料变成浅浅的蓝颜色,天蓝色。接着,老奶奶把浅蓝色的布再放到缸里浸泡,几分钟之后再拿出来晾干。第二遍之后,布的颜色会变成中蓝色。以此类推,六七遍之后,蓝色会逐渐加深变成黑色。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青”指的就是泛着蓝颜色的黑色。后来,化学染剂出现,它的优点是颜色更加丰富、品种更加多样,但也存在颜色不够逼真的缺陷。
     
      把布料染好之后还要对它进行进一步加工。对丝织品进行艺术加工主要有四种技术:染色技术、绘画技术、印花技术、刺绣技术。
     
      染色技术
     
      西周时期,我们不但有了印染的工艺,还有了专门从事染布的工匠,叫染人。汉朝时期,官府里也有类似的工匠,叫平准令,负责给织物染色。由此可见,古人非常强调印染技术。
     
      使用不同的植物或矿物染出来的布颜色是不一样的,很多丝线颜色差不多,但有深浅变化,这里面也有一定的技术。在给刺绣用的线染色时,第一次往染料里放一把丝,这时染料浓度高,染好拿出来颜色就深。当放第二把丝线时,颜色就会比之前浅,因为颜料已经被第一把吸走了一部分。到放第三把时颜色更浅。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色系的绣花线有由浓到浅的颜色变化。
     
      绘画技术
     
      在丝绸上绘画的技术流传至今,其源头可追溯到两三千年前。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非衣就是通过在颜色很深的绸布上绘画制作出来的。非衣是丧葬出殡时领举的一种旌幡,马王堆非衣出土时保存完好,图案非常清晰,上面绘有太阳、月亮、人和鬼,反映了天地人三界的生活。
     
      印花技术
     
      秦汉时期我们就发明了刻印技术。印花技术就像刻章一样,把凹凸的图案蘸上颜色印到布上。这种技术非常古老,在新疆地区还有保留,叫木戳印花。
     
      上图是木戳印花技术的传承人,他面前的桌子上摆着好多木头刻成的印章。为什么说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化没有断流的国家?因为我们的很多传统技艺经过数千年传承保留了下来。
     
      因为用印章、印模印花纹会出现印花覆盖不全的问题,后来,印花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在薄木板上刻图案,将木板压到布面上,再刷上用豆浆和白石灰做成的黏糊汁液。把黏上豆浆和白石灰的白布放到蓝靛草染缸里染色,没有豆浆的地方被染成蓝色,刷豆浆的部分是白色,蓝底白花的布料就做成了。
     
      刺绣技术
     
      刺绣起源很早。虞舜之时,已有刺绣。目前传世最早的刺绣,为战国时期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两件绣品。唐代以前的刺绣只有一种绣法,叫锁边绣,其外观呈辫子形,绣纹效果似一根锁链。这种绣法的优点是很快就能完成一幅图案,缺点是太过单一。唐代以后,人们在锁边绣的基础上又发明了很多其他绣法。
     
      汉代刺绣除了锁边绣已经发展成熟以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绣样图案多半是花鸟鱼兽,与汉代的画像石非常相似。西汉和东汉的风格不太一样:西汉刺绣的特点是动物动感很强,都是不对称的图案;而东汉刺绣的图案尽管也是动物,但动感没那么强烈,且都是对称的,更多的是强调一种装饰效果。
     
      汉代丝绸之路已经打通,中国的丝织品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到中东和欧洲。当时已经有了陶瓷,为什么我们不向西域输送瓷器?穿过沙漠路途遥远,特别颠簸,陶瓷容易碎,所以丝绸成为了出口量最大的商品。我们给西域带去了丝绸,那带回了什么呢?一是从中东一带引进的香料。二是蔬菜,原来中国蔬菜品种非常单一,丝绸之路的开辟使西域的很多蔬菜种子被源源不断地运到中国,促进了人工蔬菜栽培技术的更新。三是水果,现在我们吃的苹果、核桃都是从西域流入的。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中国和世界都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
     
      三、中国对世界丝绸业的贡献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探出了一条通往西域地区的贸易之路。这条路以长安为出发点,经中亚、西亚到欧洲,因为以运送丝绸为主,后来人把它称为“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种桑养蚕和丝织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带来了欧洲丝绸业的繁荣。即使是现在,欧洲丝绸业也发展得非常好。意大利成为了欧洲丝绸业枢纽,欧洲丝织行业的活动80%发生在意大利。当地有很多种桑养蚕的小镇,我国丝绸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将很多原料销往意大利,因此现在丝绸的纺织、印刷等都在意大利完成,意大利变成了丝绸加工产业的最后一站。
     
      意大利的前身是古罗马,古罗马有本书叫《自然史》,书中将中国称为“赛里斯”,对“赛里斯国”的描述是“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赛里斯意即“产丝的地方”。
     
      汉代时,古罗马使者就已经到过中国。当时古罗马人做衣服用的最贵的面料就是从中国运过去的丝绸,丝滑、鲜艳、轻薄。凯撒大帝看歌剧时穿着丝绸的衣服,大臣们看到后瞠目结舌,惊叹于丝绸的漂亮。于是大家纷纷效仿,丝绸在欧洲空前流行,中国丝绸业迅速崛起。
     
      欧洲没有蚕,欧洲人就很想掌握种桑养蚕的技术。公元六世纪,一名传教士把竹拐杖打通,将蚕子和桑树枝放到里面,封好拐杖,拄着它出了关,把蚕带到了欧洲,由此带来了欧洲丝绸业的繁荣。
     
      苑利:一只小虫子带来的人类文明(3)
     
      2021-04-08 10:07宣讲家网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字号:
     
      摘要:数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发现了一只小虫子。这种虫子能吐丝,它吐出的丝可以用来纺织、印染、彩绣。由此,中华民族的纺织文明、印染文明和刺绣文明应运而生。这只小虫子就是蚕。本期报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围绕“养蚕缫丝”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影响介绍了四方面内容:一是中国蚕丝利用小史;二是丝织品的加工技术;三是中国对世界丝绸业的贡献;四是中国丝织业存在的问题。敬请关注。
     
      四、中国丝织业存在的问题
     
      丝织业在中国的轻纺工业里是一个很大的部分,现在存在很多问题:
     
      问题一,原料质量下降。
     
      之前我们讲到马王堆汉墓中的禅衣,一件女人穿的内衣,织得非常精细,只有48克,用现在的丝就达不到这个轻薄程度。这是因为现在我们普遍追求丝的产量,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蚕培养得大大的,这样它吐出来的丝粗,量就上去了。但是蚕丝变粗之后反而没有以前细的时候结实,变得特别容易断。
     
      我在苏绣重镇镇湖见过艺人劈丝,一股丝劈开变成二分之一,再劈开是四分之一,然后是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撕到三十二分之一时有一多半的丝都折断了。以前绣小孩的脸蛋、金鱼的尾巴时是用三十二分之一细的线,这样绣出的金鱼尾巴是透明的,活灵活现。现在丝的数量多了,但质量下降了。用不结实的丝织出的丝织品肯定不光滑。
     
      导致丝线质量下降的第二个原因是对病蚕把关不严。病蚕也能吐丝,但它的体力不济,吐出的丝是一段一段的,像竹节一样。用这种丝织出来的布肯定不平顺。
     
      第三个原因是现在蚕刚做成茧我们就把蚕茧揪下来加工缫丝。以前会放置一段时间,这样蚕丝才会结实。
     
      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必须从源头做起,在质量上下功夫,不能只追求产量。我们可以去野外寻找野生蚕,让蚕丝变得更结实。就像土鸡蛋尽管小但味道好一样,野生蚕丝尽管细但结实。
     
      问题二,好绣工缺位。
     
      一是因为培养绣娘的方式有问题。历史上培养绣娘讲究精益求精、从细节做起,标准主要是手巧,并且都是从小培养。现在孩子读完大学,已经二十多岁了。这时候再想当绣娘已经来不及了。也就是说,培养真正的绣娘和取得学位是相矛盾的。
     
      以后我们可不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绣娘等级考试来评定绣娘的级别?这样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二是因为人心不静,能老老实实绣东西的人越来越少了。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5797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