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璐: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

                            
    0

    时间:2022-05-05  来源:新华网


  •   一、五四运动的背景
     
      我们首先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起,这是一场发生在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战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开始的时候,当时的袁世凯政府想保持中立,但目的并没有达成。因为在战争爆发不久,日本借口与英国结盟,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去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中国就此被卷入了一战的战火之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加入的是协约国,对同盟国作战,虽然没有直接派兵参战,但为协约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在当时,饥荒在中国时有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还是支援了协约国大量的粮食,并且派出了17.5万名劳工到欧洲支援。中国参加协约国作战,牺牲了2000多人,为协约国取得最终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协约国获得胜利。大家认为,我们加入的协约国胜利了,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也胜利了?当时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公理战胜强权”,但是事实是这样吗?并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胜利果实,是所有协约国成员都能够享有的吗?也不是。
     
      1919年上半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胜的协约国举行巴黎和会。当时的会议由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五个国家各出两名代表,组成了最高理事会。虽然权力掌握在最高理事会里,但是决定权取决于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意大利总理奥兰多。日本虽然也进入了最高理事会,但是没有决定权。当时日本的代表团是由牧野男爵率领的,他不是政治家,但是这个人老谋深算,擅长察言观色。他出席巴黎和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争夺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租借地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以确立日本在东亚的优势。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日本就已经开始考虑如何谋求在东亚的地位了。其实时间还应该再往前推,从清末的时候,日本就已经对中国虎视眈眈了,只不过进程是一步一步地推进。但是美国对日本这个想法不支持,因为美国要限制日本在东亚的扩张势头,就拒绝了牧野的要求。但是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儿,就是意大利总理奥兰多退出了巴黎和会,牧野觉得这是一个时机,于是他就提出来说,如果你们不能够支持日本在山东问题上面的主张,日本就拒绝签署合约并退出,就以此来威胁。当时日本是和英国结盟的,英国还想得到日本的支持,于是对于日本的要求,英国是默许的。
     
      在1919年1月27日和28日的会议上,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王正廷和顾维钧据理力争,要求归还山东,但北洋政府外交次长曹汝霖在日本压力下却说此举纯属王正廷和顾维钧二人的“擅自行动”,不能代表中国政府的意思。这个时候,美国总统威尔逊也在考虑一件事,他认为意大利已经退出了巴黎和会,如果日本再退出的话,等于主要国家又退出一个,巴黎和会就没法开了。于是,美国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当时,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七个条件:
     
      第一,废除势力范围,就是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第二,撤退外国军队和巡警,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会允许他国在自己的国土上驻扎军队和巡警的,所以中国提出这个要求是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
     
      第三,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也就是国家的邮政系统,当时是在外国的把控之下的。
     
      第四,撤销领事裁判权。
     
      第五,归还租借地。
     
      第六,归还租界。
     
      第七,关税自由权,当时中国的关税不由自己说了算,是清末的时候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给外国进行赔款的。
     
      中国代表团认为中国是战争胜利的一方,理应把之前签订的这些不平等条约废除,所以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七个条件。可以说这七个条件全部都是合理合法的,可是没有得到支持。在巴黎和会上,列强们并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
     
      在1919年4月22日、29日和30日的三次四国首脑会议上,美英法等国终于做出决定,同意将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权益转让给日本。而北洋军阀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中国人民积聚已久的愤怒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5月4日,北京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以反对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处理。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维护了我们的主权。应该说,五四运动对于中国代表没有签字,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二、五四运动的过程
     
      (一)学生爱国力量的兴起
     
      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最早到达天安门。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交通总长曹汝霖、币制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游行队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并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随后,军警出面控制事态,并逮捕了学生代表32人。
     
      被逮捕的学生代表中有一位名叫许德珩,是当时的学生领袖。他在回忆录里是这么写的,当时军警给32个学生每个人都绑上,赶到平板车上就拉着他们到了警察厅,把学生们都关在一个大的牢房里面。牢房里的条件非常恶劣,可是他们没有放弃对军警的斗争。有些军警就是受了学生们的爱国宣传感染,后来也走上了革命道路。
     
      5月4日晚上,当时的北洋政府国务总理钱能训在家里紧急召开会议。与此同时,北洋政府总统府、司法部也在召开会议,各学校也在召集会议,然后学生们也在召开会议。为有效地组织同学的营救工作,当晚北京大学便成立了学生干事会,黄日葵、邓中夏被推选为干事。5月5日上午,北京相关大专学校的学生代表在北大开会。大会决议自即日起一律罢课,并通电各方面,请其支援。学生们宣布罢课的理由是:“各校学生既痛外交之失败,复愤同学之被拘,更有何心研究学问。此理由之一。青岛问题当以死力争,被拘同学亟宜营救,群体奔走,无心学习。理由之二。”5日下午,北京各校又在北大法科召开全体联合大会。学生代表们向全体同学传达了营救被捕同学的办法和坚持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卖国贼的要求。以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为首的北京十几个学校的校长团也来到大会会场。蔡元培激动地对同学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同学们,你们今天的行动我是完全同情和支持的。被捕的同学,我当联合其他各校校长,全力营救!”但是,蔡校长对同学们实行总罢课的做法并不赞同。可是,学生们没有采纳蔡校长的意见,仍然坚持罢课的决定。学生们说:“不达到‘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目的,誓不罢休。”
     
      这个时候各方也都在为自己的利益着想,真正为同学们着急的就是各大学的校长、老师和同学们。在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里,我们可以看到5月4日32名学生向警察厅提交的供词。在供词中学生们表明,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到了危险而耻辱的境地,但曹汝霖竟然对日本交涉极为让步。“我等恐当亡国奴,是以忿气发生。再者北京大学学生因曹汝霖人格不够,不愿到他家去,实系随同。”在这个关键时刻,为了营救被捕的学生们,北京全体学生实行总罢课。不仅如此,当时5月7日的国耻日就要来临,到时候学生们会折腾出怎样的风波来,谁都不敢想象。面对这样的形情,当时的警察总监吴炳湘着实难奈不住。5月6日,吴炳湘去见当时的总统徐世昌,请求释放学生。他说:“若是总统一定不放,北京的秩序如果紊乱,我可不负责任,并且我即刻辞职,请总统另选贤能。”随后他就把学生怎样策划,各界反应如何激烈,在野政客如何不平说给徐世昌。徐世昌听吴炳湘这样说,也意识到如果真要将32个学生惩办,恐怕还会生出别的乱子,便答应他立即放人。当日晚上,吴炳湘约见蔡元培等人,提出警察厅可以放人,但是他们必须答应两个条件,一是在5月7日不许学生参加群众大会;二是各校在明日一律复课。蔡元培等人就答应了这两个条件。当晚蔡元培回到北大后,立刻召集罗家伦等人,告诉他们,只要学生复课就可以放人。罗家伦问:“如果我们明天复课,可是他们不放人怎么办?”蔡元培说:“我可以用生命人格为担保,而且吴炳湘也曾发过誓,‘如果复课而不放学生,我吴炳湘就是你们终身的儿子。’”听了蔡元培这样说,罗家伦等人连夜通知各校学生们明日复课。
     
      在5月7日上午的时候,被捕的32个学生全被释放。蔡元培校长和全体北大的学生们都到广场上等候他们归来。据被捕的学生回忆:“我们分别坐着三辆小汽车回到学校。广场放着五张方桌,我们被捕的同学都站在方桌上和同学们见面。蔡校长也在场。大家的情绪都万分激动,被捕同学没有一人说话,蔡元培校长讲了几句安慰并勉励的话,大家激动得热泪交流。”据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回忆,当时他们被释放以后,警察厅派了几辆汽车把32个学生送回了校园。当时等候的学生们就在学校门口给每个人的身上戴一个大红花,然后把他们都举起来,扛着进了校园,欢迎自己的英雄。到此学生被捕的事就圆满解决了。
     
      (二)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重要贡献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重磅人物——陈独秀,他被毛泽东誉为了五四运动“总司令”。陈独秀旗帜鲜明地支持这场爱国运动,发出了“要有相当规模的示威运动”,非人民“站起来直接解决问题不可”等口号,他在《每周评论》上连续3期出版了《山东问题》专号,详细报道了北京学生爱国运动,顺势推动了全国运动的发展。
     
      作为五四运动“总司令”,陈独秀还起草《北京市民宣言》,由胡适译成英文。《宣言》提出五条要求:一是对日外交,不抛弃山东省经济上之权利,并取消民国四年七年两次密约;二是免徐树铮、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段芝贵、王怀庆六人官职,并驱逐出京;三是取消步军统领及警备司令两机关;四是北京保安队改由市民组织;五是市民须有绝对集会言论自由权。《宣言》最后明誓:“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
     
      陈独秀到处演说,并散发传单。在6月11日晚上,他来到前门外新世界游艺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此前警察厅早就盯上了陈独秀,这天他又着装高调,头戴白色礼帽,身穿一套西装,“上下楼甚频,且其衣服兜中膨满”,引起暗探注意和跟踪。他走到屋顶花园,向下层露台看电影的人群抛撒传单时,被暗探当场逮捕,并在监狱里关押了3个月。消息传出,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各社会团体、名流、学者、青年学生纷纷通电发函营救。
     
      在各方的营救之下,陈独秀出狱。李大钊在送陈独秀出城的道路上,两人彼此交流关于建党的事宜,并约定,陈独秀在上海,李大钊在北京,一南一北负责建党,然后从事着我们建党的筹备工作。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广为流传。在他们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纷起响应,一时间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由此开启。
     
      三、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讲五四运动,为什么要提倡五四精神,它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这里。
     
      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5797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