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俭:【喜迎二十大】积极做好迎接二十大的宣传思想工作

                            
    0

    时间:2022-09-16  来源:新华网


  •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全会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
     
      2022年8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和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将向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建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
     
      2022年进入下半年后,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在喜迎党的二十大。那么,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自然也要围绕“喜迎”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党极端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毛泽东同志指出,革命要靠枪杆子和笔杆子。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重视宣传思想工作。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要遵循“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遵循《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开展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宣传思想工作。
     
      一、围绕党的二十大的重要意义做好喜迎二十大宣传思想工作
     
      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始终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不断吸收新鲜血液,着力锻造先锋队伍,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671.2万名,比2020年底净增343.4万名。中国共产党现有基层组织493.6万个,比2020年底净增11.7万个。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正在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党的二十大的召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我们党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胜利实现,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就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将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宣示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团结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是14亿多人民的领路人、掌舵人、主心骨,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当然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
     
      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要营造氛围。除传统媒体外,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介,入情入理地加以宣传。宣传思想工作者既要会说,又要说好,要把好声音、正能量传播出去,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
     
      二、围绕选好党的二十大代表做好喜迎二十大宣传思想工作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一是要大力宣传选好代表是开好大会的重要基础。要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按章办事,确保规范有序、严密细致、扎实到位。
     
      二是要严格资格条件。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把政治关、作风关、能力关、廉洁关和品行关。党的二十大代表,应当是全体党员中千挑万选出来的优秀分子,是经各级党组织逐级遴选产生的杰出代表。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是要大力宣传合理确定规模结构。要保证生产和工作第一线代表比例。《通知》指出,省区市、中央金融系统和中央企业系统(在京)代表中,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一,党员领导干部(领导人员)所占比例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二。要统筹考虑代表构成,合理确定各类代表人选数量,从严审核把关,精细精准操作,确保实现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和工作第一线代表比例要求。要坚持推优导向,积极推荐先进模范党员作为代表人选。要注意推荐在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打好三大攻坚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灾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和艰苦环境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共产党员。
     
      四是要大力宣传组织审核把关。严把人选身份关,准确认定身份。建立人选资格联审机制,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统战、政法等部门职能作用,防止“顶帽子”。严把提名关。坚持走群众路线,推荐提名从基层开始,所有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参加。基层党组织根据分配的名额,按照代表的条件和结构要求等,严肃认真推荐人选。基层党委根据多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意见,集体研究遴选上报推荐人选。不准不加甄别地推荐提名,不准在人选提名推荐上搞利益交换。
     
      三、围绕“两个确立”做好喜迎二十大宣传思想工作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
     
      要围绕“两个确立”是理论发展的必然逻辑做好宣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唯物史观在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明确承认和充分肯定领袖人物作为人民群众的杰出代表,在推动社会变革、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中具有开创性、引领性作用,为正确认识党的领导核心的形成条件和地位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欧洲工人运动和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中,始终强调“权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列宁特别强调党的杰出领袖对党的意志统一的决定性作用,他指出:“造就一批有经验、有极高威望的党的领袖是一件长期的艰难的事情。但是做不到这一点,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毛泽东同志更是形象地比喻:“一个桃子剖开来有几个核心吗?只有一个核心。”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这表明,维护权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原则。“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有利于形成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的整体,符合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
     
      要围绕“两个确立”是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做好宣传。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形成一系列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原创性理论贡献标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高度;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境界;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进一步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图景;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指引开辟了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为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世界性贡献。
     
      要围绕“两个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做好宣传。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善于从历史的纵深处启示现实和未来,是共产党人战略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党的百年奋斗史充分证明,全党有核心,党中央才有权威,党才有力量。什么时候全党坚定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党的领导就会加强,党的事业就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的领导就会弱化,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建党初期,由于党还处在幼年时期,缺乏应对复杂环境的政治经验,还不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致使大革命在反革命力量叛变后惨遭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思想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延安时期,为了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分歧、宗派主义等问题,党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全国解放奠定了强大思想政治基础。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由此全党统一了思想、统一了意志、统一了行动,党和国家事业进入新时期。
     
      要围绕“两个确立”是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做好宣传。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长期执政、日益成熟的根本法宝。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政党,在百年苦难辉煌历史的不断锤炼中,逐步形成了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的优良历史传统和独特政治优势。党的百年历史雄辩地证明,正是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实践证明,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对历史走势、对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关于党的领导核心的基本观点。“两个确立”体现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对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政治保证。“两个确立”有利于凝聚引领全党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步调一致向前进,必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只有确立和维护坚强领导核心,才能团结全国人民、凝聚磅礴伟力;只有确立和遵循科学理论指导,才能树立思想旗帜、指引前进征途。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四、围绕“举旗帜”“理论武装”做好喜迎二十大宣传思想工作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举旗帜,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
     
      2022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通知》,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浓郁氛围中,宣传思想工作要配合做好这项工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三卷出版以来,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激发人民奋斗实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读懂中国打开了重要“思想之窗”,有力展示了中国形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两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党和人民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又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复杂局面,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世界作出的最新贡献,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出版发行,对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对于帮助国际社会及时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最新发展,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认识,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安排,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作为一个整体,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列入学习计划,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工作举措和实际成效。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纳入培训教学重要内容,各高等学校要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教材,各级党委讲师团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要创新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宣讲宣传,不断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结合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工作、高效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更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全党武装起来、把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实下去,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五、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好喜迎二十大宣传思想工作
     
      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来不易。树高千尺总有根,水流万里总有源。这条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人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历经几代人的艰辛探索,开创并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代接着一代艰苦奋斗“干”出来的,是一步一步努力拼搏出来的,也是一关一关舍生忘死“闯”出来的,这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
     
      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具有重大意义。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关键是要看这条道路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陷入任人宰割、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积弱,至今极矣”。旧中国,任人宰割、四处凋敝、战乱频仍、民不聊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到40多年前拉开改革开放大幕,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时代的激流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航道,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保持在30%左右,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使历经苦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
     
      二是对世界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苏联模式到中国道路,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有过辉煌,也有过曲折。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中国站到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前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命运。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未中断过,但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风景这边独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在当今世界更加鲜艳夺目、更加令人神往,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表明,社会主义没有灭亡,也不会灭亡,而且焕发出蓬勃生机活力。党的十九大擘画了新的战略安排: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沿着这条道路阔步前行,将会书写出社会主义最华彩的篇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推向新的境界,科学社会主义也因在有着14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生动实践而闪烁耀眼光芒。
     
      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现代化道路是一条还是多条?一些西方思想家认为西方模式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模式,西方道路就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唯一的现代化之路。事实上,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开始,曾认为历史已经终结的国家,却陷入经济低迷、社会撕裂、政治混乱的境地。走什么样的路,不但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对的问题,而且也重新成为西方国家的问题,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渴望治理方式、发展道路的迭代创新。与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稳中有进、社会安定和谐。特别是2020年,在新冠疫情全球暴发、世界经济普遍大幅回落的背景下,中国成为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的国家。实践证明,现代化道路不是一条,而是多条;不是单数,而是复数。中国选择的道路、提供的方案、倡导的价值,充实了人类的制度宝库,更丰富着人类对未来世界的美好向往,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独特优势。道路决定命运、关乎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就在于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之路,就在于它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具有独特优势的成功之路。这条道路以科学理论为指引,具有坚强领导核心,符合人民根本利益。
     
      六、围绕“中国这十年”做好喜迎二十大宣传思想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过程中,要围绕“中国这十年”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宣传“中国这十年”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300美元上升到超过1.2万美元。
     
      宣传“中国这十年”科技创新硕果累累。集成电路、5G通信、高速铁路、大飞机、发动机、工业母机、能源电力等领域“卡脖子”问题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取得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北斗导航、5G应用、国产航母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成果,建成了港珠澳大桥、白鹤滩水电站、“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等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
     
      宣传“中国这十年”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在党中央领导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得到全面深入贯彻。中国这十年,是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十年,也是统筹发展的十年、高质量发展的十年。十年来,“四纵四横”高铁网全面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形成,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战略。中国高铁的科技创新发展突飞猛进。时速60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已取得重大进展;广州南站已实现5G信号全覆盖;“北斗导航+无人机航拍”巡检以防范水害和隐患,为铁路沿线撑起了安全的“科技伞”。中国铁路从追赶世界到领跑世界,越来越多“科技+”的智能化不断夯实着中国铁路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要宣传“中国这十年”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我国有14亿多人口,“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首要问题。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18年获得丰收,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以往,城乡信息不对称,极大地影响着农村信息的获取;现在,农民通过网络可以极为方便地获得“三农”政策、农业技术、农资产品、农产品市场、城市用工等各类信息,并进行城乡之间的双向交流。农村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长期以来农村信息闭塞、城乡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农村拥有的丰富资源被前所未有地发掘出来。
     
      七、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做好喜迎二十大宣传思想工作
     
      要继续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史和辉煌业绩,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推动全党学好党史、用好党史,靠一次集中学习教育是不够的,必须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况且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对年轻干部的党史学习培训要不断进行下去。要认真总结这次党史学习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要着力在“学”“讲”“干”三个维度上,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下足绣花功夫,学思践悟、深学笃行,努力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中出实效。
     
      八、围绕“对党忠诚”做好喜迎二十大宣传思想工作
     
      进一步加强对党忠诚教育,要围绕“对党忠诚”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要不断强化“不忘初心”的忠诚品质,将忠诚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保持对历史的敬意、对使命的延续、对梦想的坚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做到在党护党、在党言党、在党爱党,为党分忧、为国奉献。
     
      对党忠诚,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
     
      忠诚教育源于学习先进、见贤思齐的行为中。忠诚教育不是空洞说教、标语口号,而是充盈于先进典型、身边楷模的耳濡目染、日积月累的熏陶浸润中,激励于学习先进、见贤思齐的实践中。在我们党的百年历程中,有千千万万个对党忠诚、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先进典型、时代楷模应势而出、不断涌现。一代代共产党人忠诚党、忠诚人民、忠诚事业、忠诚马克思主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正是学习先进、见贤思齐忠诚教育的生动实践。
     
      忠诚教育植根于高度理性认同、情感认同。忠诚来自于信仰,有信仰的忠诚是理性的忠诚、彻底的忠诚、永远的忠诚。而信仰始于认同,只有真正地认同认可一种思想、一种事物,才能在认同之中夯实信仰大厦的根基。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对党忠诚,源于信仰、源于认同。开始是情感认同,进而升华为理性认同。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升华为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认同,升华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认同,进而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出强有力的理性支撑。
     
      忠诚教育彰显做到“两个维护”的定力和能力。做到“两个维护”,是蕴含于党员干部思想深处、灵魂深处的政治自觉,是时刻反思自我、对照自我、检视自我的政治自律。做到“两个维护”,是植根于党员干部心灵之中,起着基础性、长期性、稳固性作用,进而体现一种“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的政治定力。这种作用、这种定力一旦形成,必定具有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坚如磐石、不可撼动的强大力量。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作为党员干部,要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品格永远拥有、政治原则毫不动摇、政治定力坚定不移。定力决定能力,能力体现定力,定力为能力提供基础与支撑,能力为定力提供动力与保障。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战略思维、把握规律、统揽全局、驾驭局面、顺势而为、防范风险、勇于担当、狠抓落实的政治能力上,要做“两个维护”的坚决捍卫者和忠实践行者。
     
      九、围绕“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做好喜迎二十大宣传思想工作
     
      2022年3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意见,在全国范围启动“中国梦·劳动美——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引领,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政治和社会氛围。
     
      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职工,用先进文化培育职工,用正确舆论引导职工,用高尚精神塑造职工,用优秀作品鼓舞职工,用真诚服务赢得职工。各级工会要持续深入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贯彻,深入工厂车间、生产一线、发展前沿开展宣传宣讲,运用劳模宣讲、演讲比赛、阅读诵读等方式,讲好新时代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讲足伟大成就、讲清形势任务、讲明发展前景,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要深化“四史”宣传教育,用好红色工运资源,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坚定历史自信、激发奋进力量。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在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中升华人生价值,展现主人翁风采。
     
      要做大做强新闻舆论宣传,着力加强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宣传引导,大力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广大产业工人的关心关爱,宣传产业工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突出作用。
     
      要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之中。
     
      要加强网上思想政治引领,及时了解产业工人思想动态,做好网上主题宣传,加强网上互动交流,构建产业工人网上精神家园。要切实维护劳动领域意识形态安全,着力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五个坚决”要求落实落地。
     
      要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深化“工会进万家”调研走访慰问、赴基层蹲点等活动,推动解决产业工人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密切同产业工人的联系。要广泛开展以实际行动向党的二十大献礼活动。
     
      十、围绕“稳预期、稳思想、稳人心”做好喜迎二十大宣传思想工作
     
      当前,我们要做大做强正面宣传,着眼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加强对热点问题舆论引导,坚持主动引导、精准引导、有效引导,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合理引导社会预期,更好解疑释惑、增进共识、凝聚力量。稳预期、稳思想、稳人心,一是要让公众参与推进社会政策科学合理化,推动稳定预期的形成;二是要做好舆情监测;三是要做好舆情引导;四是要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我们应当高度重视那些积极参与“互联网+实践”的群体的社会预期,了解这些往来于“网上”和“网下”两种社会空间的人们的网络体验与“互联网+”的经历,理解他们以“互联网+”实践为基础对社会发展前景的展望、对社会演化趋势的判断和对社会生活目标的追求,并据此概括出既符合信息化与网络化的时代潮流,又植根于生活实际的合理的社会预期,进而有效引导专注于网上网络空间和滞留于网下地方空间的两种分化与隔膜的社会预期,使社会预期能够保持积极向上、多样协调的健康状态,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
     
      十一、围绕“民生福祉”做好喜迎二十大宣传思想工作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的日子里,宣传思想工作要特别关注民生福祉。
     
      要宣传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性。为政之道,民生为本。增进民生福祉从来都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势再复杂,挑战再严峻,这一宗旨都不能模糊。从发展全局看,民生建设关乎民心、关乎国运,要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真正激发人民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内生力量。
     
      宣传增进民生福祉,就要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包括扩大创业创新的空间,大力扶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让每个人都拥有干事创业的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让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加强社会治理、促进公平正义,保证人人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更深层次的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让人民的物质生活更殷实、精神生活更丰富。
     
      宣传增进民生福祉,需要做好积极有效的制度安排。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这是一项关乎中国未来发展的大政策,将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壮大,我国的民生“蛋糕”越做越大,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也进一步提升。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各级党组织要尽心竭力、各级干部要勤勉务实,切实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好“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和“每月一题”等机制,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把“为民、利民、惠民”贯穿各项工作始终。
     
      十二、围绕“首善标准”做好喜迎二十大宣传思想工作
     
      北京作为伟大祖国首都,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祥地之一,是最早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城市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0次视察北京、18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为做好新时代首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进入新时代,首都北京与党和国家的使命更加紧密相连,首都功能作用愈发凸显,服务保障中央政务活动的任务更加繁重;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京举办主场外交、重大活动更加频繁,对我们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对外影响力、服务保障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一定要跳出北京看北京,以世界眼光和历史视野看北京,建设好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要宣传持续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四个中心”是党中央赋予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北京因“都”而立,因“都”而兴,最大市情就在于是首都。首都工作关乎“国之大者”。新时代首都发展,标准就是首善。建首善自京师始。北京各方面工作具有代表性、指向性,首善之区要率先示范,立标杆,树旗帜。新时代首都发展,本质上是首都功能的发展。全部要义就是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贯彻落实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推动形成首都核心功能优化、辐射协同发展、梯度层次合理的城市群体系。
     
      要宣传持续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北京要发展好,就要“舍弃白菜帮子,精选菜心”,放弃“大而全”的经济体系,实现减量发展。这是党中央对首都经济发展提出的新定位和新要求。我们以此为根本遵循,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国家战略需求引导科技创新方向,以科技创新引领高精尖产业发展,以新动力打造现代经济体系新引擎,提高创新对于发展的贡献率。抢抓机遇积极布局量子、脑科学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制定实施“科创30条”、高精尖产业“10+3”等系列政策。
     
      要宣传不断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全市人民接续奋斗,汇聚了首都治理的强大合力,城市精治共治法治水平明显提升。在此基础上,更加突出创新发展,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更加突出开放发展,高标准推进“两区”“三平台”建设;更加突出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更加突出绿色发展,努力让绿水青山蓝天成为首都的靓丽底色;更加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更加突出安全发展,切实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切实提高党领导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不懈努力奋斗。
     
    (李俭:中宣部原政研所研究员)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5797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