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爱与规则同在——儿童规则意识的培养

                            
    0

    时间:2020-05-25  来源:新华网


  •   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聊的主题是“爱与规则同在——儿童规则意识的培养”。长期以来,我国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但是其中也有需要完善和提高的部分。在这次疫情期间,有些地方出现了一部分人不遵守规则、不顾他人安全的现象。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在遵守规则方面出现的问题,都与其成长过程当中接受的教育、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直接关系。所以今天我就跟各位家长聊一下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一、什么是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地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包含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规则的认知和理解,第二个层次是愿意遵守规则的愿望和习惯,第三个层次是让遵守规则成为自己内在的需要,三个层次层层加深。认识规则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在儿时养成了遵守规则的良好意识,孩子在学校就会尊重老师、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在企业就会尊重领导、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在社会上就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而不至于出现过激行为。比如,疫情期间不按照规定居家隔离、外出不佩戴口罩等行为背后,就是规则意识的缺乏。


      规则意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方面。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这两个方面。皮亚杰的这个认知对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皮亚杰还认为,孩子的自我约束、自我学习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包括他律阶段、自律阶段。他律是指孩子做与不做某件事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他律的道德判断具有客观性;而自律则指的是孩子从价值观角度、从内心知道了为什么不能这么做、为什么可以那么做,是从主观认知方面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这个飞跃就是人在规则认知方面的成长。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让各位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方面有切实的收获。所以,在讲课的过程当中,我会结合自身在与儿童交流、互动过程中的实例以及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为大家讲解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一)儿童规则意识建立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规则意识培养方面要采用的方法是不同的。


      0岁到4岁的孩子处于快乐探索期,没有任何自律,也没有任何自我约束感。这个时期的孩子觉得什么都很好玩,甚至可能会用脚去踩大小便。所以各位家长应该知道,0岁到4岁的孩子还不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4岁到8岁的孩子认知逐渐清晰。3岁以后,孩子的语言得到了充分发展,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愿望,这时候是家长与孩子进行交流、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重要阶段。所以,家长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8岁到10岁是青春期之前的阶段,孩子开始有自主的道德认知。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做了爸爸妈妈会高兴、什么事情做了爸爸妈妈会不高兴,也会有羞怯感。此时,孩子已经与同龄人有了很多的交流,比如有与幼儿园同伴、小学同伴的交流经验,有了较多的经历、感受之后,孩子开始有一定评判事物的标准,这时候也是建立规则的很好阶段。


      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10岁之前,孩子对一件事情该做与不该做,关注的是结果的好与坏;10岁之后,孩子对一件事情的判断开始有道德评判标准。10岁以后的孩子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已经可以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了,也就是他如何看待一件事,是内在价值观在起作用。关于10岁这个分水岭,皮亚杰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叫做“对偶实验”。实验是这样的:一个孩子进入一个房间,但在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15个杯子的托盘。这个孩子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些东西。他推门进去,门撞倒了托盘,结果15个杯子都撞碎了。另外一个孩子,在母亲外出的时候,想从碗橱里拿出一些果酱。他爬到一把椅子上,并伸手去拿。由于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在试图取果酱时,他碰倒了一个杯子,结果杯子倒下来打碎了。那么,这两个小孩谁的过错大,为什么?实验结论是:10岁以前的孩子会认为第一个孩子的过错大,因为他打碎了15个杯子;而10岁以后的孩子则认为第二个孩子的过错大,因为他是贪吃爬上去,不小心打碎了杯子。


      10岁到12岁这个阶段的孩子的道德观念开始倾向于公平和公正,不再刻板地按照固定的规则去判断事物。他们会考虑到一些具体的情况,也会从关心、同情的角度出发去判断问题。公平、公正是一种更高级的平等关系,而这种道德观念在10到12岁的时候,已经能够从内部对孩子的道德评判起到作用。


      了解了孩子关于规则意识建立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才能够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不同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下面给大家讲解一下弗洛伊德关于自我、本我和超我的基本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首先存在着一个本我,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是最原始的内心冲动。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超我是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遵循道德原则。后来人们发现,一些人在处理本我和超我的过程当中会很痛苦,会因过多地暴露本我的要求,却被道德规则所不容而受到打压;或者因太过于坚持道德规则,其内心的快乐没办法被激发出来。因此,很多人获得快乐是因为他们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发展出了一个功能——自我。自我是适度地表达内心追求快乐、舒适的本我,同时又考虑到超我的社会价值观要求,并对自己进行适当的约束。这就是弗洛伊德的本我、超我和自我的关系,同样,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遵循着这些规律的。


      (二)倾听与共情


      遵循以上规律,有哪些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的具体做法?


      首先,为什么有些4岁到8岁的孩子会出现不遵守规则的现象?他们会听谁的话?孩子不听家长的话,家长是否有必要去听听孩子的话?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用手抓饭吃,家长应该怎么办?第一种家长说,不许用手抓着吃。第二种家长说,你再用手抓着吃,妈妈(爸爸)就不爱你了。第三种家长说,你不能用手抓着吃,这样会把细菌吃下去,会生病的。第四种家长说,好孩子不用手抓着吃东西。第五种家长说,你用手抓着吃饭真恶心。第六种家长说,你怎么能这么吃饭呢?你看王阿姨家的孩子就不这么吃。第七种家长说,你这么吃饭是不是存心气妈妈?还有的家长会说,你这么吃饭,你是不是觉得挺好玩啊?……


      那么,当孩子出现这种违反规则的情况时,家长以上这些回应是否合适?说“不许用手抓着吃”,这是直接命令,很多家长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最高效的方式。但是,孩子都不愿意被命令、被约束,因此直接命令会让孩子感到愤怒。说“你再用手抓着吃,妈妈就不爱你了”,每个孩子都渴望妈妈爱自己,所以这句话明显是威胁。威胁孩子产生的结果是让他感到焦虑。说“不能用手抓着吃,会把细菌吃下去,会生病”,这就是讲道理,4岁左右的孩子还没有办法完全由他律转向自律,上升到价值观认知的角度,所以这时讲道理也是不行的。说“好孩子从来不用手抓饭”,这是对孩子进行评价,意思就是说用手抓着吃就不是好孩子了。说“这么吃真恶心”,这是表现出对孩子的嘲讽、羞辱,孩子会产生自卑感。说“王阿姨家孩子就不这么吃”,这是比较,这种比较对孩子的杀伤力也是极大的。还有,说“你这样吃饭是不是存心气妈妈”,这是诊断,就是认为孩子这么做背后有着非常可恨的动机,这实际上是揣摩了一个孩子的不好动机,会让孩子非常困惑,也会让孩子感觉到威胁。


      以上这些都不是很好的应对方式。但是,如果家长这样说:“你这么吃饭是不是觉得很有趣啊?”实际上,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用手抓饭的感受,是他们成长过程当中探索世界的一种尝试。而这种尝试也会让他有不同的感受。这时如果家长问他:“你是不是觉得很有趣?”这就是家长开始跟孩子产生共情。


      孩子的规则意识是家长用适当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倾听,是家长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一个重要技能。倾听要建立在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基础之上,对孩子的情绪和感受作出回应,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将这种感受描述出来,不评价、不指责、不直接建议。


      在倾听的时候,第一,要耐心听孩子说话;第二,要注意理解孩子语言背后所表达的感受;第三,真诚地接受孩子的情绪;第四,要信任孩子能够自己解决问题,而不要急于把自己的结论、解决方式、评价讲出来,要相信孩子通过自己的学习、认知、尝试,会有自己的收获;第五,要把孩子看成一个能够独立成长的个体,相信孩子在独立地尝试发展探索。


      举一个家长与孩子交流的例子,来看看这样的家长有没有做好倾听。孩子说:“小明今天不和我玩。”孩子跟家长说了一个现象,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回应说:“小明不和你玩,那你去找其他小朋友玩啊!”这听起来似乎很合理,但是这个回答是直接给了孩子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没有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也没感受到孩子背后的情绪。


      如果孩子说没有人和他玩,家长说:“是不是你欺负他们了?”这就是一个评价,家长评价出现这种现象是孩子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非常武断。这时,孩子或许就会开始有些生气:“我没欺负他们!”很明显,家长的判断把孩子激怒了。


      同样的情况,如果家长回答:“你要学会跟别的小朋友相处。”这是讲道理,但是在那种时刻,孩子是有一定情绪的,此时家长的道理安抚不了他的情绪。这时孩子更生气了,说:“可是他不想和我玩!”还是这个问题,“小明不和我玩”让孩子在情绪上有些接受不了。然后家长又说:“你别想太多了,快睡觉去吧,明日就好了。”这时家长发觉解决不了问题,采用了转移话题、逃避的方法。那么,问题解决了吗?没解决。孩子的情绪还在不在?还在。


      上述几种家长的应对都没有做好倾听,家长到最后也没有弄清楚孩子到底想说什么,所以孩子很不开心。那么,倾听型的交流是什么样的?我们举个例子,大家从中理解一下倾听型的交流技巧和思路。孩子说:“小明今天不和我玩。”父母说:“看上去你对小明有点生气?”家长感受到孩子有点生气,于是孩子说:“是,我再也不想跟他一起玩了,我再也不想跟他做朋友了。”孩子把自己的情绪更加清晰地表达出来,然后家长说:“你有些生气,看样子也有一些委屈,以至于你再也不想见到他了,是吗?”家长还是在感受孩子的情绪,孩子说:“就是,他特别讨厌。”家长说:“小明很讨厌,所以你不跟他玩了,是吧?”以上对话中,家长所用的词都是孩子常用的词,说明家长体察到了孩子的感受。这时孩子说:“可是我如果不和他玩,我就找不到其他人和我玩了。”这是孩子情绪不好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小明不和我玩,我很难受;但是不跟他玩,我又没别的朋友”。孩子遇到了矛盾,而这种矛盾的感受,前面的家长都没有听出来,而现在这位家长听出来了。于是家长说:“你不想一个人玩,是吧?”孩子说:“可是他总让我干这干那。”原来是孩子跟小明玩的时候,小明总是指挥他,让他有些不舒服。家长说:“你不想被他指挥,是吧?”家长把孩子内心的感受更加清晰地用自己的语言帮助孩子描述出来。孩子说:“是的,我想和他商量着一起玩。”孩子对自己想要的东西也清楚了,他实际上是想和小明玩的,也并不讨厌小明,只是想跟小明商量着一起玩,希望小明不要总是指挥他。家长说:“好啊,你可以跟他一起商量着玩。”实际上,家长把孩子找到的解决方案进行了重复,给孩子指导,这样孩子的情绪得到了缓解和认可,同时也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这就是倾听。


      所以,如果家长没有用倾听的方式体察到孩子的感受,没有感受到孩子真正的需求,而直接下达命令或者给出建议、解决方法,孩子是不会接受的。因此,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的前提是倾听,没有这个前提,规则再正确孩子也听不进去。


      总结起来,从倾听到建立规则可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回应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就像孩子在野外对着大山喊“你好”,大山回“你好”,孩子就会高兴;如果孩子对着大山喊“你好”,大山回“你是笨蛋”,孩子能高兴吗?孩子在与家长交流那一刻,就是希望家长能给他一个很好的回应。家长要给孩子好的回应,就一定要认真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第二步,邀请孩子一起制定规则。第三步,家长列出想到的解决方法并与孩子进行交流。第四步,去除不好的建议和解决方案。第五步,与孩子达成协议,建立规则。


      下面我用一个生活中真实的例子,来让大家理解从倾听到建立规则的五个步骤。比如,一个家里有两个孩子,弟弟2岁多,姐姐5岁多。有一天,弟弟拿了姐姐的玩具,还撕坏了她的书和小画本。于是,姐姐拿起一个玩具敲了弟弟的脑袋。看到这个情况,爸爸跟姐姐进行了沟通。爸爸先说:“我刚才看到你打弟弟了,因为什么呀?”姐姐说:“他总是抢我的玩具,撕我的画和书。”“他抢你的玩具,撕你的画和书,你很生气是吧?”“是,他老这样!他有时候还把我的玩具扔到厕所里……”这时候,爸爸可以用前面讲到的倾听方式说:“他把你的玩具弄脏了,你自己没法玩了,所以你很难受;你特别喜欢的画和书被撕坏了,你觉得特别可惜,是不是?”当孩子内心的感受被爸爸接收到了,爸爸就可以进入第二步——尝试制定一些规则。比如,爸爸可以说:“如果要让弟弟不抢你的玩具,不撕你的书,咱们以后该怎么办呢?”姐姐说:“把他送到奶奶那儿去。”“这是一个办法。”“让他一个人在屋里待着,别进我的屋子。”“还有吗?”“把我的玩具都藏起来。”“还有吗?”……姐姐说了几个解决方法之后,爸爸和她一起把这些解决办法都列出来,然后爸爸可以说:“把弟弟送到奶奶那儿去、关在屋子里,还有把玩具都藏起来,这些想法当中,我觉得把他送到奶奶那儿不是好办法,因为送到奶奶那儿就没人管他了,而且奶奶也很累,这个我不同意。让他一个人待着,没人看着他,他可能会摔倒受伤,那也不行。你觉得还有什么办法?”姐姐说:“那我可以在他进我的房间之前,把玩具收好。”“这是个好办法,还有呢?”“我把自己特别喜欢的书放在高处。”“非常好,那既然这样,爸爸还想给你提一个建议:如果弟弟拿了你特别喜欢的玩具或者书,你对他说话的时候和善一点好不好?”“可以。”“然后,弟弟在玩的时候,你能不能也关注他一下,别只顾自己玩?”“好。”


      刚才的例子中,这位爸爸整个过程没有命令,也没有任何评价、羞辱、指责,而是首先进行了倾听。在倾听之后,这位爸爸开始和孩子探讨解决方法,并且在与孩子探讨的过程当中,去掉了那些不合规则的方法,留下符合规则的方法。如果最后大家能做得更精细,比如把这些规则用笔写出来贴在房间里,就更完美了。当然,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未必如此一板一眼,但一定会有这么一个过程。孩子在与家长探讨规则的过程当中,其认知也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首先,孩子的情绪得到了认可和呵护;其次,孩子知道家长听清楚了自己的问题;再次,家长与孩子一起寻找了解决办法;重要的是,最后的解决办法是孩子认可的。如此一来,孩子也会坚定地遵守规则。


      有时,倾听可能也会无效。如果家长的倾听是带着目的性的,比如为了让孩子最终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这就可能使得家长听到的是自己想听的,而不是孩子的感受;有的家长耐心不够,还没听完就以为自己听到了孩子的全部感受和诉求,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这也是无效倾听;另外,家长在倾听的时候一定要与孩子产生共情,缺乏共情的倾听,也是无效的。


      什么是共情?怎么才能让倾听更有效?共情,就是让孩子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并让他感受到家长的认可和理解。比如,孩子跟妈妈说:“小明太讨厌了,他经常让我干这个、干那个,我讨厌他!”如果妈妈说:你不喜欢他这样对你,是吗?”这时妈妈对孩子就有了一定程度的共情。再比如,一位爸爸带着孩子去游泳,孩子说:“我不想下水,水太深了,我害怕。”这时如果这位爸爸说:“有什么可怕的,就这么点水,勇敢点!”这位爸爸的目的就是教会孩子游泳,并带着很强的目的性,他的回应对孩子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嘲讽、羞辱,或者也可以称之为鼓励,其结果就是孩子内心的恐惧情绪没有被共情到。


      一般来讲,共情的语言有哪些?比如:“妈妈觉得你……”“这件事让你觉得……”“你现在的感觉是……”“你的意思是……”这些语言是家长试着把孩子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如果孩子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家长就是正确感受到了孩子的情绪。再比如:“我想你的意思是……,对吧?”“你觉得……,这是你想说的吗?”“……,你感觉怎么样?”……掌握了这些句式,家长就可以尝试着与孩子共情。将这些语言运用到我们生活当中并不难,只是很多家长缺乏这方面的耐心,也没有意识到这些语言的技巧。


      再举个例子,孩子哭着说:“我的小兔子玩偶坏了。”家长这么说:“有什么好哭的?不就是兔子耳朵掉了!”这样的回应不仅没有共情,而且对孩子的感受予以了否定。如果家长说:“别哭了,妈妈给你买个新的。”首先,这是直接给出了解决方案;其实,新的能代替坏了的吗?新的不是现在就能得到的,那么孩子现在的感受怎么办?所以,这种回答也没有关注到孩子此时的感受,没有共情。还有的家长可能会说:“你还有那么多玩具,可以玩其他的。”这也是直接给出想当然的解决方案,不关注情绪。还有些家长会说:“不许哭,再哭就不是好孩子!”这是评价,如果再加上话语中带有一定的情绪或不耐烦,孩子会更加受伤。有的家长可能还会说:“不就是一个小兔子玩偶嘛,哭什么哭!”这样的回应里有羞辱、嘲讽的意味,这样孩子会产生自卑感。还有的家长说:“别哭了,明天就好了,先睡觉吧。”把问题搁置、逃避或者直接转移话题,短期或者一两次尚可,如果经常这样,孩子会有被忽视的感受。这种让孩子产生被忽视感受的回应,甚至比前几个家长的回应更可怕。比如,孩子回到家跟妈妈说:“妈妈,我今天滑滑梯了,我已经能玩高的滑梯了。”这是孩子想让妈妈表扬自己更勇敢了,可这位妈妈却一边做饭一边说:“先吃饭吧,跟你爸说去。”她根本没有在意孩子说了什么,这是忽视,这种忽视比转移话题对孩子的伤害还大。


      综上所述,家长如果没有做好倾听与共情,就根本没法谈给孩子建立规则。


      (三)和善而坚定地给孩子建立规则


      当我们告诉孩子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的时候,我们不要带着自身情绪的发泄,也不要忽视孩子的情绪,而是要对孩子的情绪有感知、有认可,与孩子有共情。在以上前提之下,给孩子建立规则的态度要和善而坚定。


      什么叫和善而坚定?怎么才能做到和善而坚定?第一,要清楚具体地告诉孩子现在应该做什么。4岁到8岁的孩子开始有一些自己的判断,这时候对孩子要有特别清晰明确的指示,来告诉孩子现在该做什么。第二,要采用启发式的提问方法,比如问孩子怎么解决问题、有什么办法、是怎么想的。第三,要确定孩子是否明白当时的情况和具体条件。孩子在运用规则的时候,是绝对离不开当时的具体条件和环境的。第四,邀请孩子共同制定规则。第五,可以让孩子进行“有限选择”,比如姐姐打弟弟的例子,家长可以让姐姐选择把玩具放在某个柜子或者抽屉里,或者选择哪些书可以给弟弟玩、哪些书不给弟弟玩。第六,接纳和认可孩子的负面情绪。第七,尝试运用非语言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有意识地去感受孩子每一个表现背后的情绪。在化解孩子情绪的过程当中,给他建立起以后可以尝试运用的应对方式、思维模式,这就是规则意识的建立。第八,要注意有效跟进规则的执行情况。做得不好的,提醒一下;做得好的,表扬一下。


      举一个例子,我家孩子6岁左右的时候,我带他去商场买东西,每次他都要买果汁、薯片等。后来,我跟他建立了规则:每次去商场只能买两个东西。后来有一次我带着他和他表姐去商场,他选了两个东西,表姐选了好多个,他就对表姐说:“你不能买那么多。”表姐问为什么,他说:“每次只能买两个。”实际上,这就是家长一旦与孩子建立起他能接受的规则,他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就会有意识地坚持,而这种坚持就是孩子规则意识的建立。


      一般来讲,家长给孩子建立规则,最初是希望保证孩子的健康、安全,或者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等,这是家长给孩子建立规则的初心。而在初心背后,家长需要付出的是更多的爱。也就是说,孩子规则意识建立的背后,一定是父母深深的爱在起作用。家长与孩子的联结是最亲密的。家长可以通过共情、倾听、游戏等各种各样的交流和互动,让这种联结更加紧密。这种联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非常大。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0岁到4岁、4岁到8岁、8岁到11岁期间,家长能够在给孩子建立规则意识方面多下功夫,孩子到青春期时的逆反心理就没有那么厉害,成长也会更加和谐、顺利。如果孩子已经到了青春期,并且出现了不守规则、任性,甚至行为冲动等情况,那么家长或许就会为孩子的规则意识建立不足买单了。


      归结起来,当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时候,首先要让自己冷静下来,做好倾听孩子的声音、与孩子共情的准备;其次,要选用恰当的方式,不批评、不指责、不直接评价、不直接解决问题,而是按照孩子的思维模式进行交流;最后,要多引导孩子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5797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