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强:总结经验 再创辉煌——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0

    时间:2022-04-21  来源:新华网


  •   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总结经验,再创辉煌——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党的历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决议》概括了党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总结了十条历史经验。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成就源于奋斗,但善于总结经验正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成功的奥秘所在。
     
      今天我将汇报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全面总结党史基本经验至关重要;二是《决议》概括百年党史的十条基本经验;三是贯彻落实十条基本经验。
     
      一、全面总结党史基本经验至关重要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这句话非常清楚地表明了总结经验在党的历史当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总结党史基本经验首先要弄清楚三个问题:什么是总结经验、为何要总结经验、总结经验的意义。
     
      (一)什么是总结经验
     
      总结经验就是从自己的历史中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而发扬成绩、纠正错误、统一思想、开创未来的自觉活动。那么,如何正确总结经验?总结经验必须遵循以下要求:第一,必须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历史经验;第二,必须善于从实际出发总结历史经验;第三,必须善于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以更好地开辟未来;第四,必须符合客观需要、具备主观条件。
     
      1.必须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历史经验
     
      其实,经验本身包括两部分:一是正面的经验;二是挫折或者说失败的教训。也就是说,经验本身就包括正反两个方面,而反面的教训往往更痛苦、更深刻。对这个问题,恩格斯曾经有一个很深刻的表述:“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总结经验有两点,一是优点,一是缺点”。邓小平同志也说过,“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这些论述用辩证思维强调了总结历史成功经验和汲取历史失败教训相统一的重要性。
     
      2.必须善于从实际出发总结历史经验
     
      立足现实是总结经验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也是落脚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是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作出的。对于立足现实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研究中共党史,应该以中国做中心”,总结经验“要抓住重点,从实际出发,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加以总结”;“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邓小平同志也讲过,“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
     
      3.必须善于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以更好地开辟未来
     
      总结经验,说到底是要通过对历史经验、历史过程的分析,更好地看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把握方向。总结经验可以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也就是说,总结经验是连接历史、现实、未来的一个桥梁,总结经验有利于看清历史大势和发展方向,有利于正确认识规律,认清问题,避免错误,以此可以更好地统一全党的思想、意志和行动。
     
      4.必须要符合客观需要、具备主观条件
     
      这是全面客观总结历史经验的一个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议》的说明中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既有客观需要,也具备主观条件。”
     
      我们在总结经验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各种客观需要和主观条件。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是具备这样的客观需要的,即:40多年来,党和国家的事业大大的向前发展了,党的理论和实践也大大的向前发展了,需要进行新的认识和总结。当然,我们现在总结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也是具备客观条件的。比如,我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形势良好,政治稳定,没有重大危机等。另外,主观条件也很重要。我们形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和领导集体,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这些客观需要、客观条件、主观条件,都对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衡量我们能不能正确认识经验的重要标志。
     
      (二)为何要总结经验
     
      关于为什么要总结经验,在《决议》中用三句话作了说明: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三个需要”清楚地表明了我们为什么要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议》的说明中指出,“聚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我们党已先后制定了两个历史决议。从建党到改革开放之初,党的历史上的重大是非问题,这两个历史决议基本都解决了,其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党的工作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讲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是顺利的,前进方向是正确的,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基于此,这次全会决议要把着力点放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上,以推动全党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习近平总书记的说明就是告诉我们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为什么要把重点聚焦到成就和经验上。
     
      总结经验对于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来说极为重要。“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们要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从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
     
      (三)总结经验的意义
     
      关于总结经验的意义,我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展开。
     
      1.继承党的优良传统
     
      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从中得出规律性认识,形成科学理论,进而映照现实、指导实践,远观未来、把握大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开拓前进的历史。在1927年召开的八七会议上,我们党深刻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正是基于这个总方针,我们党领导发动了三次武装起义。在秋收起义受挫后,为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毛泽东同志率领起义部队向井冈山地区转移。从此,我们党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逐步地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成功探索,说到底就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毛泽东同志在总结经验方面为全党树立了典范,他曾形象地指出,“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2.彰显党的独特优势
     
      我们党具有很多优势,其中善于总结经验是党的独特优势。总结经验是一个合乎实践的过程,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而每一次总结经验,认识都提高一步,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我们党为什么能够掌握和运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同时推动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新的成功?说到底就在于我们有总结经验的独特优势。
     
      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党形成了依托历史决议对较长历史时期进行全面总结、依托党的代表大会和重大纪念活动对特定时期进行科学总结、依托党的中央全会进行专门总结等一系列总结历史经验的机制,这些机制对于保证全党认识经验教训、坚定正确方向发挥了重要作用。
     
      放眼世界,从世界政党发展的角度来看,拥有这样一个总结经验的成熟机制,是我们党的突出特点。因此,善于总结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
     
      3.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我们党经常总结经验有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即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或挑战时,可以从过去的经验教训中寻找答案、吸取有益的东西,从而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最终找到正确的道路。比如,八七会议,我们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从而从大革命失败中走出来;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在克敌制胜方面,总结经验实际上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比如军事斗争领域,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还非常弱小,但是我们为什么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说到底就是源于我们党在武装斗争当中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打一仗、总结一次、进步一次,能够找到军事斗争的规律。我们党领导人民军队取得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一些对外军事斗争的胜利,都充分体现了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善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善于在战争中总结军事斗争经验的独特优势,这也是我们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其中一个原因也是人民军队不怕牺牲、善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二、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概括百年党史十条基本经验
     
      主要谈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九个必须”与《决议》的“十条经验”;二是《决议》概括的十条基本经验;三是十条基本经验的内在关系。
     
      (一)“七一”重要讲话的“九个必须”与《决议》的“十条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着眼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九个必须”宝贵经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进一步把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总结为十个方面,减少1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增加2条(独立自主、开拓创新),调整了表述。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其实,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认识上有什么样的变化,这样的微调是由“七一”重要讲话与《决议》不同的定位而决定的。因为“七一”重要讲话是一个政治宣言,而这种政治宣言是面向国内外的。我们面临的一些问题或者要应对一些挑战,要通过“七一”重要讲话的方式宣誓出来,比如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问题,这是对于我们应对外部风险挑战至关重要的。
     
      党的历史决议是党在特定历史时期对党的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作出的最正式、最全面、最客观、最权威的规定,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更是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代表党的意志,体现党的主张。也就是说,党的历史决议更多的是对内总结党自身的一些经验。因此,“七一”重要讲话和《决议》的表达上有一定的微调,但本质是一样的。
     
      (二)《决议》概括的十条基本经验
     
      1.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其根本在于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是对于坚持党的领导的一个核心要求,也是这条经验的本质所在。要很好地理解“坚持党的领导”这条经验,还要进一步拓宽我们的视野。
     
      党的领导的目标是什么?当然,我们的目标是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同时,我们党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而我们今天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为了实现我们的最高纲领,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所以,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都是我们要实现的奋斗目标,两者相辅相成。
     
      党的领导的地位,从总体上来讲就是坚强领导核心的地位。我们通常用三个“最”来表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党的领导的内涵,党的领导其实是一种全面领导,正如《决议》所指出的,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当然,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不能因为强调全面领导而忽略了这三个方面。
     
      党的领导的首要任务就是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领导的体制就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党的领导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必须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要事项,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分工负责、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2.坚持人民至上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坚持人民至上,其根本在于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渊源。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福祉的,在此过程中,党要永远站在人民一边,要注意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把广大人民群众动员到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各项事业当中来。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
     
      在理解坚持人民至上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二是要注重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三是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说,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这个主体地位必须通过制度予以保障。四是要依靠人民群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只有时刻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够真正推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成功。
     
      3.坚持理论创新
     
      坚持理论创新,其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找到了正确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出路,同时又在结合的过程当中实现了新的理论飞跃,比如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每一次创新理论的形成,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传承、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传承当中的重要地位。当然,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坚持理论创新?其实这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因为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而这个理论是真理,所以我们在运用这个真理指导实践的过程当中,才能够不断地取得成功。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当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这四句话清楚地讲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我着重讲解第一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除了马克思以外,其他政治思想家都没有回答清楚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一个科学的理论,是我们共产党人应该遵循和信仰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由低到高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结果。实践证明,这个规律完全是正确的,也是科学的,且至今仍然适用。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并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才能够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形成对中国改革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最终指导我们取得新的成功。
     
      4.坚持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当我们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我们的事业就能成功;当我们听命于别人,我们的事业就会遇到很大挫折。中国共产党真正意义上开始走自己的道路,始于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我们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从那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坚持独立自主,其根本在于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基点上,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毛泽东同志在这方面给我们作出了典范。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我们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立足自身国情和实践,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如今的中国,已经是全球工业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这源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独立自主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方面打下的良好基础。国家工业体系完备意味着可以自主地配套、生产许多工业产品,这对国家至关重要。总的来讲,有这样一个完备的工业体系,我们在遇到一些危机时,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化解危机。这一切源于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5.坚持中国道路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源于我们探索出了一条条正确的道路。坚持中国道路,其根本在于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条的正确道路,比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这是中国革命成功的道路,而这条成功道路的获得也是不容易的。这一道路立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强调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必须先在农村建立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这条道路也是一步步探索出来的,我们首先考虑的是生存问题,那就到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地方去,而这种薄弱的地方就是偏远的农村,所以我们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到了农村去以后又面临一系列问题。为什么?因为周围都是农村,我们需要动员的革命力量只能以农民为主体。因此,我们当时面临的紧迫问题就是,如何让农民参与到革命中来。而要让农民参与到革命当中来,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就是要给农民土地。农民有了土地,才能够解决他们的生存发展问题,他们才能够为了保护土地而参与到革命当中来。
     
      有了农民,有了土地,还要有政权,而要建立政权,还有一系列其他问题,比如革命武装的问题。毫无疑问,要用革命武装来保卫农民的胜利果实。还有党组织的问题,要建立一个先进的政党,体现党的领导。还有根据地的问题。所以,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在这些方面不断去思考、去深化,最终形成系统认识,同时在革命中不断去实践从而取得成功的。在此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撰写的一系列著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又比如,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我们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是赎买政策。我们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注入国有资本,然后逐步扩大国有资本,收购资本主义民族工商业者的这些资本,最终把这些企业变成了完全意义上的国有资本。通过这种方式,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转,保证企业生产产品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也保证了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就业的工人的基本生活。我们通过这种赎买政策,很好地解决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顺利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在道路的探索问题上,我们其实非常注重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建设、改革道路。
     
      关于道路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一些西方学者经常使用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奇迹等来评价我们,这些也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探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人类发展过程当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中国智慧、中国贡献、中国方案。
     
      在人类发展过程当中,资本主义文明或者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具有典型意义,因为资本主义国家很多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但是这种模式对于我们来讲完全不适用,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也不适用。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是靠对外掠夺、扩张来实现的;而我们是通过内部改革、内部资源整合,借鉴外部经验,激发内在的活力,最终实现国家的繁荣发展。因此,中国道路对于世界上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讲非常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6.坚持胸怀天下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眼光来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关注人类前途命运首先是关注无产阶级的解放。无产阶级的解放并不只是本国的无产阶级解放问题。马克思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共产主义需要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实现。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讲,坚持胸怀天下至关重要。坚持胸怀天下,其根本在于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
     
      中国共产党始终胸怀天下,并在此过程中贡献了我们的智慧和力量。比如,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世界情怀和责任担当。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中国作出了极大努力,也取得了较好成果,让沿线的世界人民从中受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中国作出了很大贡献。截至2021年9月,中国已经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12亿剂疫苗和原液,向150多个国家和14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抗疫物资援助,对很多国家的抗击疫情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全球环境保护方面,我们也作出了贡献,比如设置环境保护区,稳妥有序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胸怀天下、追求实现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说到底就是因为我们是无产阶级政党,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7.坚持开拓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从建党开始,中国共产党就一直把创新作为推动一些工作的根本,并在此过程当中不断推进开拓进取、日益创新。坚持开拓创新,其根本在于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的开拓创新体现在各个方面。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方面创新。比如实践创新,《决议》概括的四个方面历史性成就本身就是伟大实践的创新;制度创新,我们建立的国体和政体,以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都体现了制度创新。
     
      中国共产党就是开拓创新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成果。为什么这么讲?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中国传播,为当时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掌握和运用,同时在此过程当中推动工人运动,有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需要,产生了中国共产党。所以,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建党精神作出概括,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建党精神中虽然没有开拓创新的表述,但是在红船精神中有一条“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坚持开拓创新,开拓创新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精神的基因。正是由于我们有了开拓创新的基本原则,才有了后来的把开拓创新运用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方面,并结出硕果。
     
      我们在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上坚持开拓创新,不断形成新认识。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党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他深刻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方面,邓小平同志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与过去的认识相比,这样的认识相是革命性的。
     
      开拓创新拓展和运用于各个方面,比如深圳。改革开放之初,深圳还是个渔村;经过40多年的发展,深圳与过去有着天壤之别。2021年广东省的GDP突破12万亿人民币,深圳的GDP突破3万亿人民币。深圳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说到底与深圳的开拓创新精神有很大的关系。四十多年前,深圳创业者们就像拓荒牛一样,任劳任怨,无私奉献,逐渐把一个贫穷的边陲小镇开垦为一个国际性现代化城市。“拓荒牛”代表的正是深圳的这种开拓、勤勉精神。
     
      8.坚持敢于斗争
     
      对中国共产党来讲,敢于斗争是一条关系到生死存亡的经验。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只是一个小党,生存条件非常恶劣。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不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发展以及成功,都源于我们敢于斗争或者说是我们的斗争精神、斗争能力、必胜信念。坚持敢于斗争,其根本在于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也特别善于斗争、善于胜利,这一切都是由于我们在斗争当中能够很好地认识斗争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具有斗争精神,并且不断提高斗争能力。
     
      中国共产党人斗争意志特别坚定、顽强,这是我们的突出优势。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突出优势?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这样的气质;但是另一个重要方面或者说根本方面在于,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我们通常从两个视角来认识。
     
      一个视角,中国无产阶级具有世界无产阶级的一般特点。世界无产阶级一般特点是什么?一是最先进的阶级。因为它和现代生产力相联系,所以是最先进的阶级。二是最革命的阶级。因为无产阶级不占用生产资料,所以在革命当中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讲,“失去的只是锁链”,而“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三是最有组织性、纪律性和团结精神的阶级。因为资本家的流水线作业锻造了工人阶级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团结精神。因此,世界无产阶级具有的一般特点,中国无产阶级也同样具有。
     
      另一个视角,中国无产阶级又具有自己特殊的优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中国无产阶级深受三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反抗;压迫越深,反抗越烈。所以中国无产阶级的斗争精神特别强烈。二是中国无产阶级开始走上革命舞台,就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成为中国社会最有觉悟的阶级。这条为什么也是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因为中国共产党实际上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这和当时一些国家的共产党深受修正主义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有这样一个先进的党建理论的指导,中国的无产阶级当然能够采取正确的斗争策略。三是由于从破产农民出身的成分占多数,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的农民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便于他们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也就是说,中国的工人阶级很多都是源于农民,所以在革命当中,他们和农民没有任何隔阂,能够与农民携起手来共同奋斗,面对共同的敌人。
     
      因此,中国无产阶级既有世界无产阶级一般的特点,也有自己的特殊优点,这使中国无产阶级特别善于斗争、敢于斗争,特别富于斗争精神,而且敢于取得胜利。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这种具有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先烈非常多,他们是中国无产阶级善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集中体现。
     
      9.坚持统一战线
     
      坚持统一战线,其根本在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坚持统一战线这条经验告诉我们的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统一战线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首要法宝。当时毛泽东同志讲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第一位的就是统一战线。
     
      今天所讲的统一战线与过去相比有了极大拓展,不仅仅是工农联盟这个基础问题,还包括很多其他方面,比如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等。而我们今天坚持统一战线原则的范围极大拓展,也意味着在统一战线建设当中,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更多、更大,特别是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新背景下,我们要更好地坚持统一战线,同时也要做好克服一切困难的准备。
     
      对于统一战线问题,毛泽东同志曾经有一句很形象的话:“所谓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其实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绝大多数的人团结到我们的阵营当中来。当然,统一战线也是马克思主义策略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策略,而这种策略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10.坚持自我革命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自我革命,其根本在于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持自我革命,一方面要坚持真理,另一方面要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而且要勇于改正它。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当中,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失误,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是我们能够及时认识错误,而且能够从错误当中走出来,这也体现了我们党坚持自我革命的精神。
     
      在新时代,我们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坚持自我革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今天面临的条件和过去不同,建设一个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越来越紧迫,也越来越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自我革命就是以改革精神加强自身建设,进行深刻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自我革命的做法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出台八项规定,强调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建立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等。
     
      在百年党史中,有六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自我革命。第一次是1927年八七会议,第二次是1935年遵义会议,第三次是延安整风运动,第四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践行“两个务必”思想的整风整党运动,第五次是粉碎“四人帮”的胜利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全面拨乱反正,第六次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启的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为什么我们能够坚持自我革命,并且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措施来实现党的自我革命?说到底就是源于我们党的先进政党本质,源于我们党的政党追求,也源于我们对自我革命这条经验的深刻、自觉认识。
     
      (三)十条基本经验的内在关系
     
      《决议》概括的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这十条经验是一个整体,揭示了我们党过去为什么能成功、今后如何继续成功的深刻道理。绝不能把十条经验相互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十条经验的基本认知。虽然每一条经验都有独特的内容,但是这十条经验是相互密切关联的。在对十条经验的认识当中要注意把握以上原则。同时,十条经验的内在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还需要学术界很好地研究它。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当中经常总结经验,在这些经验总结中也作出了许多有特色的概括,而这些概括又各有侧重和认识上的深化。比如四项基本原则,这也是我们的经验概括。四项基本原则强调的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和十条基本经验在顺序和表述上略有差别,如何把它们统一起来,这就要考验我们对十条基本经验内在关系的正确认知。今后在这个问题上,特别是在具体工作层面、在对不同经验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对经验的把握,使之很好地落实到各项工作当中去。
     
      三、贯彻落实十条基本经验是全党的重要任务
     
      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基本经验?一是增长智慧,准确理解《决议》概括的十条基本经验;二是增进团结,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十条基本经验上来;三是增加信心,自觉在行动中践行十条经验要求;四是增强斗志,正确认识形势和任务并矢志奋斗;五是坚强保障,用完善的党内法规、国家法律和政策保证经验落地落实。
     
      (一)增长智慧:准确理解《决议》概括的十条基本经验
     
      我们要准确理解《决议》概括的十条经验的科学内涵。《决议》对十条经验的表述用语简洁,我们如何把握它的丰富内涵,做到准确理解,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准确理解,才有可能正确地贯彻落实。举个例子,“坚持党的领导”是党百年奋斗的首要经验。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决议》进一步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那么,如何理解“党的全面领导”与“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就是考验我们在落实党的领导的过程当中,能不能真正落实到位的重要方面。
     
      党的全面领导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我曾经有一个概括,即“五个统一”。
     
      在定位上是坚持三个“核心”相统一。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组织是同级各种组织的核心,习近平同志是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要把三个“核心”统一起来。
     
      在范围上是广度和深度相统一。广度就是全面领导,要横向到边,要实现党的组织、党的工作的全覆盖;深度就是把坚持党的领导的要求自上而下贯彻下去。
     
      在体制上是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相统一。
     
      在方式上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相统一。不能因为强调“全面领导”就忽略了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组织的领导,实际上这是一以贯之的。
     
      在目标上是坚持、加强和改进相统一。要在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过程当中,注意改进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没有改进,所谓的坚持和加强可能就会出现僵化的问题。在目标上,坚持、加强和改进三者是有机统一的。
     
      只有正确认识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到位。
     
      在坚持人民至上方面,首先要深刻理解人民至上的科学内涵。其次,在现实层面,这条经验的落实有一个重大挑战,即处理好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问题。近年来,党中央特别强调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有机统一。早在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曾撰文指出,“所谓对上负责,就是对上级领导机关负责;所谓对下负责,就是对人民群众负责。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从来都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对党负责,就是对人民负责;对人民负责,就是对党负责。两者统一于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负责之中。”
     
      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有些人片面地执行上级指示,对上负责,而不对人民群众负责,这是对我们是否坚持人民至上这个历史经验的考验。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话:“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讲,坚持人民至上原则,落实上级指示精神,说到底就是要吃透上级精神,同时要把它和本地方、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而不是片面地照抄照搬照转。
     
      (二)增进团结: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十条基本经验上来
     
      党的团结实现得如何,关键就是大家的思想能不能统一到对十条经验的认识上来。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决议》的重要性,即其对党的建设、党的领导的重要意义。《决议》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我们要自觉把认识、行动统一到《决议》上来。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每一个历史决议的出台,都极大地促进了党的事业发展。比如第一个历史决议出台后,党召开了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很快迎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第二个历史决议出台后,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历史贡献等问题上形成了统一认识,极大地促进了全党的团结、凝聚了全党的力量,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快速渗入发展;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概括、历史意义的阐述、历史经验的总结,必将有力推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促进中国共产党再创百年辉煌。
     
      其三,我们要坚持辩证思维,正确认识历史上的失误与错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事业,在历史上有成功也有失误与错误,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些失误与错误。一是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的成就是主流,失误与错误是支流,正确认识主流和支流的关系,不能把支流变成主流。二是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要自觉地把我们的认识同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与党中央的有关精神统一起来,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三是要警惕一些错误倾向。比如,有的夸大党史上的失误和曲折,肆意抹黑歪曲党的历史、攻击党的领导;有的将党史事件同现实问题勾连、恶意炒作;有的不信正史信野史,将党史庸俗化、娱乐化,热衷传播八卦轶闻,对非法境外出版物津津乐道等。这些错误倾向会极大危害党的团结,不利于党的思想统一,我们要自觉抵制。
     
      (三)增加信心:自觉在行动中践行十条经验要求
     
      经验是成就的升华,信心源于成就经验的掌握。坚持经验,我们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进一步坚持经验,不断创新和总结经验,形成规律性认识,就掌握了未来继续成功的密码。拥有了成功经验,意味着我们后边能够走得更顺利,能够更有效地避免遇到挫折。因此,坚持经验,同时使这些经验与发展当中的具体问题相结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克服困难,开拓新局面,并取得新的成功。
     
      当前,坚持经验的优势已经逐步体现出来,比如2021年我国GDP达到17.7万亿美元,和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我们取得的成就,源于我们坚持正确经验、坚持正确道路、坚持正确方向。所以,对此我们应该保持足够的信心。
     
      (四)增强斗志:正确认识形势和任务并矢志奋斗
     
      当前,我们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四大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所以,要正确认识我们所面临的风险和考验,增强斗志,树立必胜的信心。
     
      (五)坚强保障:用完善的党内法规、国家法律和政策保证经验落地落实
     
      十条经验是一种宏观的概括,如何落地落实?我们要加强各方面的保障,比如能力保障,领导干部能力的好坏,决定了经验在一个单位落实得好不好。当然,还有党内法规、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保障。没有相应的党内法规、国家法律与政策,这些经验很难贯彻落实。
     
      国家法律方面,比如坚持党的领导,这是首要经验,要把这条经验体现在国家法律当中,要在宪法及其相应法律中明确表述。最近几年法律的修改方面,其实都注意了这个问题,即把党的领导的基本要求体现在法律的基本原则、具体规定中。
     
      政策方面,比如坚持人民至上,不能仅仅停留在原则上,而是要把它变成保障人民利益、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一系列政策。
     
      党内法规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党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党内法规在保障党的领导、规范党的建设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除了党章以外,还有准则、条例、规定、办法、规则、细则等。我们要善于把十条经验变成相应的党内法规。近年来,中央出台了很多党内法规,比如《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等。
     
      总的来说,我们要通过完善的党内法规、国家法律和政策来保障十条经验在具体工作中真正地落地落实。
     
      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站在建党百年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刻地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使全党更加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相信,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概括,对历史意义的阐述,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必将有力推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促进中国共产党再创新的百年辉煌。
     
      以上是我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所作的汇报和交流。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5797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