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定真: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

                            
    0

    时间:2022-05-12  来源:新华网


  •   近年来的观测研究表明,地球气候的“健康水平”正在下降,其表现在全球气候延续着长期变暖的趋势,气候正在以比历史记录上的任何时候都要快的速度发生着变化,违反自然规律的极端天气多发等。同时,气候变化与人类生理活动、心理健康状况都有着密切关系。对此,我们将从“气候应该是什么样”“地球气候的体检报告”“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三个方面深入分析气候的变化及其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人类为地球气候改善能做出哪些行动。
     
      一、气候应该是什么样
     
      (一)气候的形成
     
      同一纬度的气候为什么不一样?气候为什么不是按照赤道热、两极冷的规律平均分布的?那是因为气候的形成是很复杂的。大气环流的原理很简单,就是热的地方上升、冷的地方下降,但是在赤道与两极的之间又会产生多圈环流,导致对流的地区降水多而气流下沉的地区降水少。
     
      同样是北纬30度,地球上的很多地区处于沙漠地带,而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却是季风气候,这是因为气候还受地球自转与洋流的影响。地球自转对气流产生的偏向力,使得气流离赤道越远偏得越厉害。同时,陆地只是地球上的一小部分,海洋则是真正的大部分,洋流的冷暖输送作用使得气候变得更加复杂了。比如,北京的全年降水比较集中在7、8、9月,而同纬度的欧洲地区的全年降水则比较平均,这就是洋流的作用。
     
      除了地球自转与洋流,地球气候的形成还有气候圈的因素,包括: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冰冻圈、大气圈。这五个“圈”是相互影响的,进一步使地球气候的形成复杂化。所以,我们谈到气候变化时就要考虑到以上这些因素,这也回答了同一纬度为什么天气不一样的问题。
     
      同时,气候带的分布也是非常复杂的,比如我国地大物博,东西向、南北向的跨度也比较大,所以仅在我们国家就有至少五个气候带,像是气候干燥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以及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二)适应气候、保护气候
     
      从气候形成的角度来看,为什么地球上有人、有动物?恰恰是因为我们的地球上空有三张“毯子”守护着生物,那就是二氧化碳、水蒸气、臭氧。其中,二氧化碳也就是温室气体,是距离地表最近的,保证了地球温度的稳定。如果没有温室气体,那么地球就会变成一个“冰球”。但是,我们现在提出要控制温室气体,就是因为温室气体的增多将导致地球平均温度的升高。
     
      现在,我们的党和政府都特别重视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指的不仅仅是我们周边生活环境的改善,更是要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一部分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对此,我们要根据气候条件,在生态建设中做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耕则耕;在经济布局中做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城则城。总之,我们要科学认识气候、主动适应气候、合理利用气候、努力保护气候,科学有效地防御气象灾害。
     
      (三)气候、气候变化、天气的区别
     
      气候是指比较长时间段内(月、季、年、数年、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天气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比如一个地区长夏短冬、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等。气候变化则是指气候系统变化,一般是通过对比观察30年的平均偏离情况,比如降水变多或变少。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就更大了,比如天气就像是一次考试的成绩,气候就像是几年考试的平均成绩。然而,如果几年、几十年来,某一种天气的发生形成了规律,那么它就变成了气候规律。
     
      对于气候规律,我们建立了很多气象站来进行观测与统计。2017年5月17日,中国呼和浩特、长春、营口的气象站以及香港天文台被世界气象组织(WMO)正式认定为全球首批百年气象站。它们是不可替代的气候遗产,忠实记载了气候变迁,对于气候资料研究、还原生态本真、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增强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和行动自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018年,中国气象局认定了10个百年气象站,包括:大连国家基本气象站、沈阳国家基本气象站、熊岳国家基本气象站、齐齐哈尔国家基本气象站、南京国家基准气象站、芜湖国家气象观测站、青岛国家基本气象站、武汉国家基本气象站、岳阳国家基本气象站、黄花国家气象观测站。我国还有21个获得七十五年站认定的气象站,比如嫩江国家基本气象站、武夷山国家基本气象站、哈密国家基准气候站等。对此,我们要呼吁大家从行动上保护我们的气象站。
     
      (四)天气和灾害天气的区别
     
      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灾害天气是指致灾原因是天气的自然灾害,也称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平均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全部自然灾害的70%以上,同时还会导致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次生灾害是指由原生灾害诱导出来的灾害,比如暴雨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衍生灾害是指由于人们缺乏对原生灾害的了解,或受某些社会因素和心理影响等,造成的盲目避灾损失以及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的灾害。
     
      二、地球气候的体检报告
     
      近年来,地球气候的体检报告显示,这颗星球的“健康水平”在下降,主要表现在:一是“长期低烧”,即全球气候延续着长期变暖趋势,打破了包括温室气体浓度在内的多项气候纪录;二是“血压不稳定”,即气候正在以比历史记录上的任何时候都要快的速度发生着变化,违反自然规律的极端天气多发;三是“疑难杂症频率增加”,即小概率事件频发。
     
      (一)长期低烧
     
      2016年是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暖年份之一。这一年,我国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第三暖年。11月,全球海冰面积减少了400多万平方公里,这是历史同期前所未有的反常状况。同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已超过400ppm警示线。
     
      2017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气候状况声明》指出,2017年是有记录以来三个最暖年份之一,也是未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的最暖年份。2017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的温度提高了约1.1℃。2013—2017年的全球五年平均温度是有记录以来最高的五年均值。世界上九个最暖年份都是自2005年以来发生的,五个最暖年份是自2010年以来出现的。
     
      根据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我们可以知道,1983年—2012年可能是北半球在过去1400年来最暖的30年;北极海冰在最近30年夏季减少的情况至少在过去1450年来前所未有;海洋上层(0-700米深)在1971年—2010年期间几乎肯定已经变暖;自十九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速率比过去2000年的平均还要高。
     
      (二)血压不稳定
     
      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将继续发生变化,违反自然规律的极端天气多发。其中,我国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近50年,我国区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发生了明显变化;预计21世纪我国地表气温将继续上升,降水也呈增加趋势。
     
      2018年3月,世界气象组织(WMO)提出,2018年继续着2017年的趋势:极端天气事件在夺去生命并在破坏生计。2017年飓风季节是美国有史以来造成破坏最严重的一季,使得多米尼加等加勒比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数十年的发展化为虚有。洪水致使亚洲次大陆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我们需要通过更好的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和协调一致的响应,为极端天气、气候和水事件做好准备。
     
      极端气候灾害也给我国带来了严重影响。2018年4月中下旬正值黄淮地区小麦抽穗期,然而某地出现了小麦不抽穗或半穗、秃尖、缺粒等发育不全现象。这是因为气候变暖正成为大趋势,对小麦育种和生产影响巨大,即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新变化、给农业科研带来了新问题。
     
      (三)疑难杂症频率增加
     
      “疑难杂症频率增加”指的是小概率事件增加,也就是热更热、冷更冷、旱更旱、涝更涝,百年一遇的灾害变得更为频繁。比如,2015年圣诞节期间,美国东部地区多城市气温破历史同期最高值。在巴基斯坦的季风期,一个台站记录了24个小时540毫米的降雨,而该国的年均值只有336毫米。澳大利亚从2016年底至2017年初的夏天被称为“愤怒的夏天”,因为在三个月的周期中有205个气象纪录被打破。
     
      三、气候异常对人类的影响
     
      (一)气候“影响”人
     
      致命的灾害天气将会对人类造成难以承受的影响,比如在世界气象组织(WMO)确定的灾害天气历史最高死亡记录中,就有热带气旋直接造成约30万人死亡的记录。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大气层一个小小的变化就引起了霍乱、黄热病、黑死病等,并夺走了数以百万计人的生命。而一个更大的变化则会毁灭全部的生灵。”人类疫病的发生与病原、宿主、媒介有关,而气候因素则会影响病原、宿主、媒介,比如洪水通常引发霍乱流行,温湿气候易导致登革热流行等。
     
      疫情、洪涝、干旱、饥荒、蝗灾、气温等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比如历史上的旱灾、涝灾、蝗灾常常导致农业歉收、人们面临饥荒,而营养不良则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进而容易使疾病流行。天气、气候的变化和人体的生理活动、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我国的中医学理论就把自然界的气候现象归纳为“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气”,认为“六气”不正常、不协调极易诱发各种各样的疾病。同时,气候还影响着疾病的传播分布,影响着人们选择的疗养地的功效,甚至是影响战争的走向。
     
      (二)气候“塑造”人
     
      气候不止是“影响”人,还可以“塑造”人。比如,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人或者是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他们的长相、身高甚至是性格都有所区别,就像我们在某些情况下很容易分辨出南方人、北方人或者是北欧人、南美人。这是因为我们人类的生存必须要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三)气候还可能“消灭”人
     
      气候对水资源、生态系统、粮食生产、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影响不可小觑,可能会引发人口的迁徙、战争,甚至生物的灭绝。纵观地球历史上的五次生物灭绝,无论是全球变冷、火山喷发还是行星撞击,其结果都是改变了气候,最终造成了生物的灭绝。现在,我们人类要特别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因为这既对动植物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比如高温显著影响处于花期的农作物进而大幅降低其产量,还可能导致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消失、人类不得不聚集到热带腹地生活,甚至可能是再一次生物灭绝的诱因。
     
      气候变化也会对生态安全产生影响。比如,我国东部物候期提前,亚热带、温带北界北移。近30年来,西北地区退缩的冰川约占冰川总条数的80%。部分野生动物和某些苔藓、蕨类、裸子以及被子植物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极端天气还可能将增加食物中的毒素水平。
     
      气候变化还在“诱发”雾、霾等现象。比如,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暖冬使得冷空气活动减弱,导致静稳天气增加,提高了雾、霾发生的频率。同时,大气污染不仅仅有可见的霾,还有“透明的大气污染”,比如臭氧、PM10、PM2.5等。
     
      (四)气候变化对健康的重要影响涉及至少18个方面
     
      世界气象组织(WMO)提出了气候变化对健康的重要影响涉及的18个方面:
     
      1.温度、降水和湿度影响疟疾、登革热、霍乱等疾病的传播。
     
      2.破坏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的卫生系统、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系统。
     
      3.在无计划的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地区,空气、水污染最严重的副作用都趋向于最贫穷和最脆弱的人群。
     
      4.洪水和飓风可能在很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健康,如增加溺水和其他身体创伤,增加水和媒介传播传染病的风险疾病,增加紧急情况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破坏卫生系统、设施和服务,破坏食物和水供应或者安全的避难所等。
     
      5.炎热、干燥的环境容易引发脑膜炎。
     
      6.长期强烈的热浪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7.空气污染容易引发哮喘。
     
      8.气候变化影响天然过敏原。
     
      9.气候变化增加森林火灾的发生率。
     
      10.由火灾排放的气体和颗粒污染物会引起不同的健康问题。
     
      11.干旱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如营养不良、传染病风险增加、心理问题等。
     
      12.紫外线辐射导致角膜炎、白内障以及其他形式的眼部损伤。
     
      13.空气污染和人类健康紧密相连,如低效率使用固体燃料等人类活动造成部分国家与地区的居民过早死亡。
     
      14.气候变化加剧外来生物入侵。
     
      15.气候变化引起常见病发病季节的提前或推迟。
     
      16.气候带的分布产生变化。比如,在不同的自然气候区建立不同性质的疗养院的气象条件产生变化。
     
      17.气候带的非季节性摆动。
     
      18.农业气候区划的重新分布。
     
      足以见得,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更应该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应对气候变化,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
     
      四、地球的健康我们做主
     
      (一)了解国情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国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次高,发布地域广,灾害损失重,社会影响大。我国的自然灾害主要可分为五大类:气象水文灾害、地质地震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生态环境灾害。
     
      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平均每年造成经济损失占全部自然灾害的70%以上。
     
      我国存在三大巨灾链系统:一是台风、暴雨、洪水、滑坡、溃坝、水泛等等;二是地震、崩塌滑坡、海啸、次生火灾等等;三是干旱、风暴、沙尘、酷热、长期缺水等等。
     
      (二)人类不能无动于衷,也不会束手无措
     
      对于人类而言,地球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慷慨富裕。人类不能无动于衷,也不会束手无措。我们既要有危机感,也不能悲观,而是要学会科学地应对,比如节能减排,停止破坏环境,普及相关科学知识,提前制定防灾、应急规划等等。总之,我们要适应气候的变化,也要尽可能减缓变化,甚至让气候变化往好的可逆的方向转变。
     
      2015年12月12日,《巴黎协定》成为史上首个关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协定,注定将载入史册。根据协定,各方同意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消除贫困的努力,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控制在2℃以内,并继续努力、争取把温度升幅限定在0.5℃之内,以大幅减少气候变化的风险和影响。对此,我们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必须改变或者重建,这一改变或者重建的工程被称为适应工程。
     
      (三)中国的决心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要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四)开展环境与卫生健康气象服务
     
      开展环境与卫生健康气象服务,能够支持健康和其他部门挽救生命、减少疾病和损伤,比如协助卫生应急响应行动,提供季节性预测和早期预警系统,确定哪些人口和卫生保健设施面临水文气象灾害的风险,将气候变化模型应用于预测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提供实时气象和水文数据、正确地集成相关卫生服务数据和信息以支持当地和国家的决策。
     
      (五)发展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学技术
     
      我们要未雨绸缪,在各个方面发展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学技术,比如气候预测、新能源、碳捕集、未来农业育种等方面。
     
      (六)注意城市健康气候
     
      在未来的城市规划中,我们要关注城市的空间布局,避免建筑密集造成的空气不流通问题,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
     
      (七)新农村建设“田园化”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我们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下线、资源利用上线。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应该更加提倡“田园化”,而不是片面地追求“集中、整齐”,真正利用环境营造宜居环境。
     
      总而言之,改善地球气候的道路是曲折的,人类面对的问题是严重的,但我们仍然要心存希望、付诸行动,始终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根本原则。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5797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